福州宦溪中學德育實施方案
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事關一個學校的戰略性發展和長治久安。為確保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實,從本質上調動學生參與高效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統一全校教師育人思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我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標任務:
1、立足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和健康成長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道德、理想、信念、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的培養和教育。
2、建立有效的學校和班級德育教育模式,創造良好的學生成長環境,解決學生在校內外、班內外遇到的學習、交往、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二、我校有效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徑:
1、落實教師課堂“德育5分鐘”:目的在于落實我校德育教育基本目標任務中的第一項基本目標任務--------------立足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和健康成長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道德、理想、信念、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的培養和教育。
2、抓好班級常規班會課課堂:目的在于落實我校德育教育基本目標任務中的第二項基本目標任務--------------建立有效的學校和班級德育教育模式,創造良好的學生成長環境,解決學生在校內外、班內外遇到的學習、交往、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三、落實我校有效德育教育的具體思路:
1、教師課堂“德育5分鐘”落實的具體工作思路:
全體教師落實課堂“德育5分鐘”是我校有效落實全員育人和教師教書育人職能的一項新舉措,學校全體領導干部、各部門、各級部必須統一思想通力協作做好此項工作的宣傳發動和各個環節的落實、推進和檢查督促工作,具體說來此項工作對全體教師的基本要求可概括為“四有”:
(1)學期計劃有具體課題規劃:
課堂“德育5分鐘”應成為全體教師教學工作的常態化工作,列入教師的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成為每學期必須承擔的教育研究課題,學期初選擇好具體的課題并制定有效可行的工作計劃,填寫《陳毅中學教師課堂“德育5分鐘”課題研究學期計劃表》。
教師課堂“德育5分鐘”的選題和計劃制定必須落實以下要求:
①選題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
②要根據學生成長過程*性問題進行選題;
③課題選擇要立足于學生某一個方面的習慣養成;
④一般每學期只選擇一項教育課題內容進行周密的計劃和研究;
⑤課題選擇要確保整學期內教師每節課的課時教學能圍繞該課題進行系列化教育;
⑥研究計劃的制定要體現有效的教育措施設計,教育手段豐富,教育效果有辦法展示。
教師研究課題選題和計劃制定引導舉例:
教師的選題必須圍繞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選題,并做到內容具體,如: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研究、習慣與個人發展研究、自律意識研究、作業習慣的養成研究、自私自利問題的解決與研究、禮貌與禮儀習慣的培養與教育、亂吃亂扔新現象的就絕與研究、科學用腦的引導與研究、廣泛興趣的培養與引導等。
教師的選題可以從學校確定的《特色教育名稱參考》中選擇與德育教育和學生習慣養成有有關的課題中選擇一項并進一步細化教育內容確立子課題成為教師的課題,同樣要求內容具體可操作性強,如:選擇《特色教育名稱參考》中的第19個課題------道德教育,并以其中的社會公德中的“孝心教育”自己的教育研究課題和學期德育教育內容。
教師課題研究計劃中的德育教育措施要體現形式多樣,可操作。如:“孝心教育”的教育手段可包括如下項目:中華24孝故事講述、社會中孝與不孝案例的影音材料觀看與評說、班內學生孝與不孝現象的調查、中學生孝心落實的方法等。
(2)課時備課有具體內容體現:
課堂“德育5分鐘”要求全體教師必須在每節課的課時備課中針對自己的德育課題研究計劃設計5分鐘的德育專題教育內容,內容設計一般應作為備課本中教學過程設計的第一個環節進行設計和撰寫。
(3)課堂教學有具體環節設計:
課堂“德育5分鐘”要求全體教師每節課授課時,第一環節必須是5分鐘左右德育教育環節。此環節將作為陳毅中學教師課堂教學的必須環節,所有聽課中沒有此環節的課一律算不合格課。
(4)教育效果有具體成果展示:
課堂“德育5分鐘”要求全體教師所選課題的研究和教育效果必須能夠在學期末向級部和學校展示,教育效果良好,學生相應的養成教育效果明顯。
2、班級常規班會課課堂管理的基本思路:
全面規范“班級常規班會課課堂”是我校強化班級管理藝術做好班主任培訓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應成為以政教處工作策劃,各級部全力做好檢查落實的重要工作,具體說來對“班級常規班會課課堂”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
“五體現”:
(1)體現班級分組式自我管理的班級管理模式
班會盡量采用學生組織、班主任點評的方式。
(2)體現一周內學生具體問題的發現與教育
由上周值周班長主持,總結回顧一周工作,讓選聘的班干部參與其中。
(3)體現學生綜合素質5個維度的管理評價傾向
對一周來,本班精彩的創意和具有影響力的活動進行展示總結,表揚表現突出的同學和小組。
(4)體現學生共性突出問題的解決與研究
選取一周來,班內發生的突出的共性的問題,進行訪談,在師生互動中對全班同學進行教育。
(5)體現整體激勵與評價
公布上周小組評價結果,讓優秀小組長談體會,讓后進小組的組長分析原因表決心。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在(4)(5)環節的基礎上,組織下周值周班長競聘,競聘的干部要針對上周問題提出具有創意的解決方案。競聘結束,參與競聘的值周班長可以根據設想選聘班干部;全班同學,也可以根據值周班長的競選方案,毛遂自薦,與準值周班長聯系,主動要求承擔某個班干部職責。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班級管理方案,與當周周四前,將自己的方案報送班主任。由班主任決定下周的值周班長人選。
常規班會課備課的具體要求:
(1)常規班會課的上課時間學校統一規定為每周星期二下午最后三節,班主任的班會備課必須在周二上午放學前完成。
(2班會備課撰寫前班主任應充分座談班干部上周工作情況并回顧瀏覽上周的班主任工作記錄情況.
(3)備課中要注意思考班會課課堂流程環節安排和組織人的角色分工和任務分配。
(4)備課結束要召開相應主持人會議做好班會課主持和組織的安排。
(5)備課思路設計要充分考慮“五體現”原則。
(6)上課結束后要在教案上寫出相應的效果評價和問題反思。
福州宦溪中學
篇2:實驗幼兒園生命生存生活德育系列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實驗幼兒園“生命生存生活”德育系列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全面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用生活化、情境化、游戲化的教育手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尊重生命、學會生存、珍惜生活,培養孩子勇敢、自信、友善、進取等良好的品質。
二、活動目標
通過一系列的觀摩講解活動幫助孩子認識生命、了解生命的過程,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和諧;通過探索實踐活動,教會孩子簡單的生存技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學會應對一些生存危機,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通過孩子的體驗、感受,教育孩子熱愛生活,感恩生活,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
三、活動內容
1.自然中感知生命的和諧
大自然孕育了生命,大社會是生命教育的最佳課堂,生命教育是情感智慧式的教育,我園將以“探求生命本質”切入點,通過“我從哪里來?”、“種子發芽”、“蠶寶寶的一生”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孩子了解生命的歷程;通過“救助小動物”、“獻愛心”等活動教育孩子尊重生命的不易;通過“祭掃烈士墓”、“革命故事宣講”等活動發展生命的高度,感受生命的意義。
2.實踐中掌握生存的技巧
實踐是磨練生存意志、提高生存能力的基本途徑,我園將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把生存教育融于一日活動之中。通過“幼兒自理能力比賽”、“家庭結對郊游”等活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強化養成教育;通過“圖片展覽”、“模擬逃生演練”、“安全知識講座”等手段幫助孩子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掌握逃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保護生命的意識。
3.體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是需要用心體會的,生活的美好是由一點一滴積淀而成,所以,帶領孩子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是生活教育的精髓。我園將通過“感恩活動”、“親子活動”等形式引導孩子感受親情的溫暖;通過“我的好媽媽”、“畢業典禮”活動、“老師 我愛你”主題活動,教育孩子熱愛親人、熱愛校園、熱愛老師和同伴,營造積極向上、充滿生機的校園氛圍;通過參觀醫院、超市活動、走進社區服務活動、探索自然活動等引領孩子融入社會生活,積極塑造自我,為構建和諧心靈、和諧人生奠基。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3月份)
1.健全機構:成立以園長為組長的“三生”系列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z 副組長:z
具體負責:z
2.制定計劃:對照市局的指示精神,制定符合本園實際的工作計劃。
3.宣傳發動:通過校園網、宣傳欄、家校通、家園聯系手冊等途徑,向教師、家長宣傳活動的目的意義,動員師幼、家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第二階段:實施(4月份-11月份)
4月:
A.了解生命的起源。主題活動“我從哪里來?”(小班)
B.認識生命的存在。主題活動“走進自然”(中班)
C.感受生命的價值。主題活動“清明 緬懷”(大班)
5月:
A.感知生命的無常。社會活動“參觀醫院”(小班)
B.觀察生命的誕生。探索活動“種子發芽”(中班)
C.認識生命的過程。科學活動“蠶寶寶的一生”(大班)
6月:
A.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游戲活動:“生活技能比賽”(小班)
B.強化保護生命的意識。常規活動:“安全逃生演練”(全園)
C.增強孩子熱愛校園、熱愛老師和同伴的情感。展示活動“畢業典禮”(大班)
9月:
A.生命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哪里有危險?”(小班)
B.生存教育。社會活動:“我們去郊游”(中班)
C.生命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我是小小協警員”(大班)
10月:
A.感恩教育。親子活動“我幫爸媽做些事”(小、中、大班)
B.愛國教育。主題活動“國旗國旗我愛你”(小、中、大班)
C.弘揚生命。教師演講活動“讓青春熠熠生輝”(青年教師)
11月:
A.珍愛自己 關愛他人。社會活動“分享”(大、中、小)
B.和諧生命 你我共建。社會活動“各行各業的工作”(中、大班)
C.關注生命 關注成長。主題活動“四防教育”(大、中、小班)(四防即:防火災、防觸電、防溺水、防踩踏)
第三階段:(12月份)
對實施的各項活動進行總結與反思,形成書面材料,及時上報教育局。
篇3:初級中學三生德育系列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初級中學“三生”德育系列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為全面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學生綜合素質,經研究決定從20**年春學期起在我校開展以“生命、生存、生活”為主題的“三生”系列德育活動。為使此項工作迅速落實、穩步推進并富有成效,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力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現知與行統一、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培養學生充滿愛心、自信大方、耐挫果敢、勇擔責任、迎難而進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尊重生命,珍視生活,學會生存,努力培養關心他人、服務社會、忠于祖國、情趣高尚的一代新人。
二、活動內容
“三生”教育即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1.生命教育是教育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讓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
2.生存教育是教育學生認識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
3.生活教育是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幫助學生確立為個人、家庭、國家和人類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的理想。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復合體。
三、活動目標
1.通過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系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健康發展。
2.通過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有效知識和技能,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生存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生活教育,讓學生了解生活常識,學習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活動啟動階段
1.健全機構,強化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三生”教育活動的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三生”系列德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各班主任
2.制定計劃,保證活動有序進行
第二階段:實施推進階段
1.積極開展“三生”教育學習宣傳活動。
從20**年春學期開始,學校將于每學年度開學典禮時要開好動員會,利用學校櫥窗做好專題宣傳,各班級在此基礎上要積極想方設法為活動開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發倡議書、出專題板報(剪報)、校廣播臺等途徑,對活動的目的、意義進行宣傳發動,讓學生深刻領會開展“三生” 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握“三生” 教育的主要內容,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樹立自強不息、珍愛生命和關愛他人的意識,學會生存本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掌握生活技能,提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2.積極開展“三生”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1)學校將每學期開展開展一次防范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模擬演練,讓學生掌握逃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保護生命的知識。
(2)利用清明節舉辦“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遺志”、每年一次的“國慶文娛”匯演、“紅歌”合唱比賽活動,使廣大學生在重溫革命先烈英雄事跡、感受革命先烈生命價值、增進對偉大祖國熱愛之情的同時,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提升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深刻理解。
(3)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等地開展獻愛心活動。通過尊老、敬老、幫老等與老人的相處,讓學生感受時光易逝,學會尊重生命、感恩生活。
3.積極開展“三生”教育系列講座活動。
利用每周健教課,組m.dewk.cn織心理健康老師為學生開展以“風雨過后,陽光更燦爛”、“珍愛生命,增進心理健康” 等心理講座;邀請校外輔導員為學生開展以“給青少年的希望”為主題的勵志講座,以此來幫助學生積極應對挫折,積極思考人生,積極把握機會,積極塑造自我,從而更加珍愛自己,珍愛他人,珍愛生命,呵護心靈,健康成長,共創和諧心靈、和諧校園、和諧人生;利用法制宣傳月,通過聘請法制校長進行法制講座及組織學生參觀監獄及戒毒所,讓學生受到警示教育,懂得自由對生命的可貴。
4.積極開展“三生”教育校園文化活動。
借助于“三進”活動平臺的伸入推進,開展以“熱愛生命、學會生存、了解生活”為主題的書法、繪畫、征文、演講比賽活動。通過文化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精神世界,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內在素質,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進一步提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三階段:總結表彰階段
各班級每學期要認真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校內將組織“生命之星”、“生存之星”和“生活之星”的評比表彰。
五、有關要求
在中小學生中進行“三生”教育系列活動,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更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需要。各班級要提高認識,制訂詳實的活動計劃,認真安排部署,周密組織實施,務求取得實效:
一要結合實際優化整合,“三生”教育要與班級日常行為
規范教育及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與學校傳統節慶教育活動等相整合,提高活動實效性;二要積極拓展活動空間,充分挖掘活動內涵,深刻提煉活動精神,設計符合中小學生特點的教育載體和活動內容,使活動貼近學生實際,富有時代特征,真正凸現教育性;
三要精心策劃,組織到位,實施有序,要圍繞主題,打造班級德育特色,推進文明校園、平安校園、書香校園、和諧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