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巖小學垃圾分類示范學校驗收自評報告
一、學校概況
石巖小學始建于1946年,多年的文化積淀,學校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始終秉承“辦一所令師生向往的學?!钡霓k學理念,弘揚“立德、立功、立言”的校訓精神,堅守“日有長進,力求最好”的良好校風?,F有30個教學班,學生1545人,有教職工95人,其中高級教師3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校園占地面積43256平方米,目前改擴建工程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受場地限制,學生活動場所有所限制。明年九月份,學校改擴建工程完成以后,校園布局更加合理,環境更加優美、舒適,校園文化更加突出,更能體現人文精神。展現現代化學校的辦學特色。
二、
主要做法
近年來,我校以“堅持科學發展,堅持垃圾分類,建設整潔校園”為主題,以“班美,校美,人更美”為載體,突出特色,扎實有效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師生的文明素質,推動了環境建設工作步伐。
(一)
實施校園垃圾分類工程
加大投資,先后完成了校園分類垃圾箱、8個班級分類垃圾桶的設置,保障了校園公共道路垃圾分類全覆蓋,實現了“公共垃圾處理及時,垃圾分類達標”的目標。
(二)
班級垃圾處理工程
根據本校實際,我們為每個班級分發了分類垃圾桶,采用班級管理的機制,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與,維護好自己班級。開展生活垃圾可再生資源分類回收工作,按照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通過垃圾分類,使可再生資源得到回收利用,減少了垃圾填埋量,降低了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
三、
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專門成立了以校長陳振環為組長的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具體要求和重點解決的問題,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開展。
為動員師生廣泛參與,通過校會、班會、廣播、宣傳欄、懸掛橫幅、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有效方式,向師生宣傳垃圾分類的主要做法、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管理,完善機制
一是建立長效機制。成立了由3人組成的垃圾分類管理隊伍,負責公共垃圾分類、班級垃圾回收、送往鎮環衛所處理等工作,學校每年提供必要的維護經費,建立了長效機制。
二是建立網絡式管理機制。建立了“領導包校園、室長包辦公室、班主任包班級”的垃圾分類工作網絡式管理機制。
(三)立足課堂教學,扎實開展環保教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時也是環保教育的好場所,教師在各科教學,尤其是思品、語文、自然、社會等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滲透環保教育;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班隊會定為環境教育主題會,利用唱歌、小品、知識競賽、手抄報等形式進行教育,形成了環保良好的氛圍;班級成立了環??萍夹〗M,認真收集信息,整理資料,進行環保知識的研究和探索。
(四)利用活動載體,深化環保行為
我們校園內堅持一日兩掃,并做到衛生無死角、無環境污染源,組織學生干部每日進行檢查,一周小結,表揚鼓勵。學生在“植樹節”組織造林護樹活動;在“愛鳥周”開展保護鳥類的宣傳教育;在“世界環境日”不失時機地舉行“保護環境、美化校園”專題講座,號召全體少先隊員行動起來,綠化美化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們走上街頭打掃衛生、清理垃圾,向社會分發保護環境的《倡議書》,要求隊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帶動鄰里、社會,潛移默化地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保護生態環境,愛護綠色家園,達到良好效果。
四、
主要成效
通過有效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主要達到了以下幾個效果:
一是垃圾填埋量大大減少,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原先我校的垃圾主要通過集中后焚燒、填埋的方法處理,對大氣和土壤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重新進行了資源化處理,有效地減少了垃圾焚燒和填埋的量,生活環境變好了。
二是師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了。以前都習慣于將所有不需要的東西都做垃圾丟棄,經過進行垃圾分類之后,村民意識到其中部分垃圾可回收,因此除將不可回收的垃圾、廚余垃圾丟棄外,大部分紙張、金屬、玻璃等制品大部分被回收或者賣到廢品收購站。
經過在師生當中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發動學生回收可利用資源,綠色、低碳、環保的綠色新風正在校園內悄然生起。師生維護校園環境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保持校園整潔的意識明顯增強。在今后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我們將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的經驗,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依靠老師、發動學生,堅持不懈地繼續進行垃圾分類,在保持校園整潔的基礎上進一步保護環境。
五、自評結果
對照《深圳市學校創建社區垃圾分類示范基地達標工作自檢評分表》,我校各項自評得分如下:組織管理10分,垃圾分類教育10分,節約資源教學7.5分,垃圾分類實踐25分,環境文化7.5分,創新項目8分,垃圾分類效果3分。總評分為95分。
通過自評,按照《深圳市學校創建垃圾分類示范基地認定標準》有關內容,我們認為:石巖小學各項條件均達到區級垃圾分類示范基地標準,敬請教育局、區城管局指導中心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專家評估、審議。
謝謝
**鎮**小學
**年*月**日文
章
篇2:中學垃圾分類處理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中學垃圾分類處理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目前學校內大體情況分析:
1.由于校園辦公和學習的特殊性,產生的校園垃圾主要以廢紙為主,來源于老師辦公、備課、會議、試卷印刷剩余、廢舊書報等和學生草稿演算廢紙,以及科學樓、圖書館、油印室、總務處等部門采購物品廢棄包裝紙等。
2.據油印室統計,學校每年大約要需要用去300-400箱一體機速印紙,以每箱50斤計算,其中可能有30%用后廢棄,約可回收兩三噸。
3.現在每個班和辦公室定有一份報紙,一年積累下來也有不少數量,目前的現狀是這些廢棄的報紙都是隨便丟舊了,沒有統一回收。
4.每年底老師臺面都有積累有大量舊的作業紙、試卷、一些會議材料等。
5.每年畢業班有大量廢棄書本、試卷。
二、校園垃圾分類方法:
一般來說,垃圾包括: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有毒垃圾三大類。
可回收的垃圾又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紙盒等等,但是紙巾和廁所紙遇到水就會化掉了,所以是不可回收的。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廢棄物。比如口香糖、樹葉、煙頭、雞毛、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顏料、剩菜剩飯等。
有毒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筒、藥品、化妝品等。
針對校園的具體情況,垃圾中以廢紙為主,建議主要分為三類:①廢紙 ②不可回收垃圾 ③廢電池
三、校園垃圾分類的意義:
環境效益:回收1噸紙,能生產0.8噸紙,相當于節約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樹齡為20年的樹木17棵,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間,同時還節省化工原料300千克,節省一半的造紙能源,節約造紙過程中240噸用水、300度用電,還能減少35%的環境污染。
經濟效益:廢紙每斤0.7元,如果每月可回收1噸廢紙,約創造1400元,一年下來約可回收1.5萬元,加上畢業班離校期間有較大量的廢紙,總數可達20000元左右,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教育效益: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垃圾分類處理的好習慣?;厥盏乃糜挚梢杂糜趷坌氖聵I。
組織管理效益:師生共同做起,相互監督促進;提高資源利用;改進現有衛生管理體系,師生勞動。校園環境更整潔有序。
四、主要投入與設施
?、?垃圾桶放置位置及數量:(共約要47個)
辦公樓:每層一個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要2個,放置于每層樓梯口。
教學樓:每層放置三個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12個。
科技苑:每層兩個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8個。
圖書館:門口放置一個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1個
男生宿舍樓:每層放置兩個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要10個。
女生宿舍樓:每層放置兩個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要6個
女生公寓樓:每層放置兩個m.dewk.cn專用廢紙回收垃圾桶,共需要8個
?、?垃圾桶的選用(美觀、材質耐用、成本低廉):約需11000元左右
⑴ 根據市場調查,考慮泰州一家公司出售的如下垃圾桶,初步給價240元/個,正面噴圖可以重新設計,加上張甸初中的LOGO,下圖是一個初步設計。
編號 容量 產品尺寸 顏色
001 60L 41×48×68cm 藍色
?、?教學樓前的垃圾桶分三類:可回收、不可回收、廢電池。重新標識垃圾桶。
五、宣傳與發動:(早期宣傳與發動很重要)
?、?國旗下講話(時間簡短,意思明了,全校師生都在):號召動員大家行動起來,廢紙回收項目啟動,意義宣傳,另回收是回收,節約用紙還是根本。(下學期第二周)
?、?櫥窗:垃圾分類的意義與方法、收集指引、操作方法。
?、?校園廣播
⒋ 小評論
六、其它問題:
?、?每周清倒一次,將專用廢紙回收桶中的廢紙轉移到天橋下的回收點,考慮由青年志愿者來完成,團委負責組織。
⒉ 每月公布一次回收成效,每周統計一次數量。
⒊ 回收后的資金處理,學校留一小部分作為一定的辦公開支;另一部分存入專門帳戶,作為希望工程、助學助貧專用資金,由團委負責。
篇3:小學垃圾分類德育實踐活動方案
小學“垃圾分類”德育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探索學校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可行途徑,推進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開展,提高我校師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以實際行動參與垃圾分類的宣傳,掌握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常識,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活動方案。
二、活動小組
領導小組:z
執行小組:z及全體中年級師生
三、活動時間
第 18周6月21下午(第18周星期五)3:00-4:30
四、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五、活動主題:紅領巾 ·中國夢
六、活動地點:
內廣場
七、活動形式:
1、環保知識競賽
2、文藝展示
八、活動流程
1、全體入場,活動開始。主持人介紹比賽規則及獎項設置等問題。
2、環保知識競賽
3、文藝展示
4、統計分數,宣布比賽結果。
5、頒獎
6、校領導m.dewk.cn講話
7、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9、退場,清理
九、具體工作安排:
1、節目負責老師和協助老師:
班級 節目名稱 負責老師 協助指導老師 備注
2、舞臺布置:辦公室、z
3、電子屏幕:z(內容:紅領巾 ·中國夢)
4、橫幅:辦公室 【“紅領巾 ·中國夢”——z小學“垃圾分類”德育實踐活動展示】
5、音響:z
6、錄像:z
7、拍照:z
8、主持:z
9、學生座位安排:體育組
10、現場傳遞麥克風人員:z
11、現場派發小禮物人員:z
12、記分員:z(現場小黑板計分)
13、統分員:z
14、寫獎狀:z
15、會場紀律:安全辦 、各班主任
16、活動獎品、用品購買:辦公室
17、家長代表:各班2名代表(其中一名是家長委員會成員、班主任負責)
18、報道宣傳:z
其余事項見附件1、附件2
z小學德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