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員工作責任監督區日巡視制度
1、各管理處必須為每個管理崗位員工劃分一定范圍的工作責任監督區。
2、每個工作日必須到各自的監督區域巡視兩遍,并做好巡視記錄,無紀錄視作未巡視。
3、巡視監督要求:
①檢查小區保安員、衛生員在崗位工作情況(著裝、佩證及有無其他違反有關規章制度的行為);
②檢查小區是否有違章行為(有無亂搭建、違章裝修、墻面有無亂涂、亂畫、張貼廣告,小區內有無亂設攤及跨門營業);
③小區是否有不安全隱患(窨井蓋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被堵,室外輸電線路是否完好,小區內有無可疑人員活動);
④小區內環境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樹木花草有無損壞,公共場所、綠化帶、樓梯道衛生情況,垃圾亭管理是否符合要求,道路上是否有亂停車輛,亂曬衣物等、小區內是否有影響正常休息的噪聲源);
⑤基礎設施是否完整(路面有無破損,室外上下管道是否滲漏,路口*欄桿是否完好);
⑥留意傾聽業主對物業管理的意見反映。
4、在巡視過程中,做好記錄。發現問題,能處理的應及時處理,對重大問題和不能處理的事項應向主管匯報。
篇2:醫院院長代表巡視制度
人民醫院院長代表巡視制度
1.院長代表必須由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如職能科室負責人因故不能參加,由分管領導實施院長代表)。
2.巡視方法與內容
(1)“院長代表”每天上午佩戴院長代表巡視卡至各病區巡視前一天入院的新病人(特殊情況也可以下午進行)。
(2)巡視時先代表院長向病人進行慰問,同時發放“祝您早日康復”慰問卡。
(3)征求病人在就診、住院過程各流程和環節中對醫療服務的意見、建議,了解負責醫護人員與病人溝通內容及溝通效果,病人住院過程中存在的疑惑與困難,并做好記錄。
(4)對現場能夠解決的問題與科主任、護士長、責任醫生、責任護士進行反饋解決。對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與病人做好解釋、溝通,做好詳細記錄。
(5)“院長代表”將巡視情況在次日行政晨會上進行交班。涉及到相關職能部門的問題,由各職能科室負責解決。綜合辦做好記錄與督查。
3.考核:各職能部門不按照要求進行巡視和反饋,對發現問題不及時進行整改的,與考核掛鉤。
4.院長代表巡視日程安排:
星期 職能部門 巡視內容
星期一 綜合辦(單月) 審計科(雙月) 巡視上周六、周日新入院病人
星期二 財務科 巡視周一新入院病人
星期三 護理部 巡視周二新入院病人
星期四 防保科 巡視周三新入院病人
星期五 后勤 巡視周四新入院病人
星期六 醫教科 巡視周五新入院病人
篇3:鄉小學教師日常巡視制度
鄉小學教師日常巡視制度
正常的教學秩序是做好學校一切工作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題,是教學常規管理的重要工作。為加強教學管理,保證各項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必須建立教師日常教學巡視制度,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導處負責教學巡視工作的總體安排,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對各班教學巡視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全校教學秩序和各項教學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抽查,提出改進教學秩序管理的具體措施。
二、日常教學巡視的主要內容是各教學場所的教師到崗情況、學生出勤情況、教學活動開展情況、教學秩序和紀律管理情況、實驗安全情況等。
四、日常教學巡視的范圍包括各系所屬班級的教室(包括區域內的公共教室)和活動場地、實驗實訓場所。
五、每天的巡視人員必須在上午和下午第一節課前提前五分鐘到教學場所,保證各教學班準時上課。如發現任課教師未能按時到班上課,要及時報告教導處,同時要穩定學生的狀態,并迅速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敦促其迅速到班上課。如確實與任課教師聯系不上,經教務處同意后,可安排學生在教室或其它合適的場所自習。
六、因特殊原因發生教學(教室)沖突時,巡視人員要迅速與有關系及教務處聯系協商調度,待教學穩定后查明原因報教務處。
七、巡視人員要經常進行教學巡視,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如果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嚴重違規時,應及時制止。如果在課堂上任課教師和個別學生發生沖突時,巡視人員要及時調解,以迅速恢復教學秩序。不得讓閑雜人員在教學場所逗留。要勸止班主任在上課期間找學生談話和辦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