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總結
根據市衛生計生委關于《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0**年)的通知》(市衛計[20**] 號)精神,我院積極響應,認真貫徹落實,加強內部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流程,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現將我院20**年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活動總結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視
(一)召開全院動員大會。20**年3月19日醫院召開了20**年"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動員會,會上**院長就20**年我院開 HttP://m.dewk.cn/ 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要求全院職工認真貫徹落實"行動計劃".
(二)健全機構,明確工作任務。醫院成立了"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職責分工明確,形成醫院第一負責人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合力抓,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體干部職工會議上號召醫務人員多換位思考,創新、改善醫療服務措施,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
(三)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為使"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活動深入人心,我院利用電子顯示屏、微信、宣傳欄等進行宣傳,讓全院廣大干部職工更加深刻認識活動的重要意義和重點內容,全面掌握活動的進展情況。
(四)查找問題,持續改進。醫院通過開展病人滿意度調查、座談會、意見箱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并及時反饋相關科室,提高服務水平。在聽取民意的同時,醫院也積極進行自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討論研究,確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續改進,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圍繞工作重點,持續改進
(一)規范預約診療制度。我院通過現場預約及電話預約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服務,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引導基層首診、雙向轉診。進一步拓展預約就診模式,充實預約服務內容,逐步完善住院預約等服務。對于預約患者和預約轉診患者實行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
(二)落實遠程醫療制度。在醫聯體內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醫聯體牽頭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中心,向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等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擴大遠程醫療服務范圍,使更多的適宜患者能夠在家門口獲得上級醫院診療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探索為簽約患者提供適宜的遠程醫療、遠程健康監測、遠程健康教育等服務。
(三)完善臨床路徑管理制度。實現臨床路徑管理信息化,逐步將藥學服務、檢查檢驗服務等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增加住院患者臨床路徑管理比例,實現臨床路徑"醫、護、患"一體化,增強臨床診療行為規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體化臨床路徑,為患者提供順暢轉診和連續診療服務。
(四)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實現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等專業醫療質量控制全覆蓋。通過省級、市級等相關專業醫療質量控制合格的,在相應級別行政區域內檢查檢驗結果實行互認。醫聯體內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病理檢查等資料和信息共享,實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五)建立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設立醫務社工崗位,負責協助開展醫患溝通,提供診療、生活、法務、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務,開通患者服務呼叫中心,統籌協調解決患者相關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務,鼓勵醫務人員、醫學生、有愛心的社會人士等,經過培訓后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務。
三、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滿足醫療服務新需求
(一)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針對腫瘤、疑難復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針對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證醫學為依據,制定單病種多學科診療規范,建立單病種多學科病例討論和聯合查房制度,為住院患者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將醫學專用、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藥學等專業技術人員納入多學科診療團隊,(m.dewk.cn)促進各專業協同協調發展,提升疾病綜合診療水平和患者醫療服務舒適性。持續探索建立符合中醫學術特點,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的中醫綜合治療、多專業聯合診療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癥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實現各中心相關專業統籌協調,為患者提供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和一體化綜合救治服務,提升重大急性病醫療救治質量和效率。院前醫療急救機構與各中心形成網絡,實現患者信息院前院內共享,構建快速、高效、全覆蓋的急危重癥醫療救治體系。
(三)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連續醫療服務。醫聯體內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共享,以單病種一體化臨床路徑為基礎,明確分工協作任務,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連續醫療服務,完整記錄健康信息。加強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重點加強醫聯體連續醫療服務各環節的醫療質量控制,推動基層醫療質量有效提升,保障醫療安全。醫聯體內以信息化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動、醫療資源按需調配、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分級診療格局。
(四)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實現急慢分治。穩步開展日間手術,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逐年增加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縮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術時間,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設置日間病房、日間治療中心等,為患者提供日間化療、新生兒日間藍光照射治療等日間服務,提高床單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日間手術和日間治療的患者提供隨訪等后續服務。
(五)以"互聯網+"為手段,建設智慧醫院。圍繞患者醫療服務需求,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擴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提供與其診療科目相一致的、適宜的醫療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加強以門診和住院電子病歷為核心的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為醫療質量控制、規范診療行為、評估合理用藥、優化服務流程、調配醫療資源等提供支撐;
(六)以"一卡通"為目標,加強就診信息互聯互通。加強居民健康卡、醫保卡等應用,繼續推動落實全省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患者使用統一的就診卡可以在任一醫療機構就診。逐步增加、整合就診卡的就診、結算、支付、查詢、掛號等功能。
(七)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優質護理服務全覆蓋,逐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醫聯體內實現優質護理服務下沉,通過培訓、指導、幫帶、遠程等方式,將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延伸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探索為患者提供上門護理、居家護理指導等服務。
(八)以簽約服務為依托,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逐步實現藥學服務全覆蓋,臨床藥師利用信息化手段,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加強醫聯體內各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對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的處方進行審核,實現藥學服務下沉。臨床藥師通過現場指導或者遠程方式,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提高合理用藥水平,重點為簽約服務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滿足患者新需求。為患者提供中藥個體化用藥加工等個性化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中藥飲片配送等服務,縮短患者取藥等環節等候時間。
(九)以人文服務為媒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提升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各項診療服務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及時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釋和溝通。推進以告知為中心的醫患溝通平臺建設,嚴格落實醫療告知各項要求,及時、準確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通過告知,進一步普及醫療知識,規范醫療行為,增進醫患互信。建立醫務人員和窗口服務人員服務用語和服務行為規范,并落實日常培訓與考核。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在關鍵區域和關鍵部門完善私密性保護設施。探索開展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關臨床科室與精神科、心理科的協作,為患者同步提供診療服務和心理指導。實施有創診療操作時采取措施舒緩患者情緒。
(十)以后勤服務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不斷改善設施環境,標識清晰,布局合理。加強后勤服務管理,重點提升膳食質量和衛生間潔凈狀況。在公共區域為候診患者提供網絡、閱讀、餐飲等舒緩情緒服務,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導和治療飲食。解決醫院停車難、院內交通秩序亂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后勤人員服務意識,重點規范保安、保潔、電梯引導員等物業管理崗位的服務用語和行為規范,改善服務態度,嚴厲查處利用崗位便利的"醫托"、倒賣號源等不當行為。
四、加強內涵建設,突出亮點
(一)醫療核心制度落實年。我院圍繞"行動計劃",在院內開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實見行動"為主題的 "醫療核心制度落實年"系列活動,如"醫療核心制度知識競賽"、"三基"培訓及考核、護理課堂教學大賽、全院疑難病例討論等活動。
(二)創造真誠的愛心服務環境,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讓患者對醫院產生信任和滿意度。在親情化服務中要求醫務換位思考,觀察自己的職責,探索親情化服務的作用,把患者當做"熟人"、"親人",理解和尊重。關愛患者,主動關心、解決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難。與患者交流時態度和藹,為患者所想,不斷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讓患者感覺到親情的溫暖,給患者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之感。使文化與醫療工作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廣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是一項長期工程、系統工程,我院將嚴格按照國家和省衛健委各項工作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創新服務舉措,不斷改善醫療服務行為。對工作中發現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傳和推廣,并通過制度予以固化;對于發現的問題,按要求及時整改,切實改進醫院醫療服務質量,打造"滿意在醫院"服務品牌。
**醫院
20**年6月
篇2:物業社區醫療服務合作協議
物業社區醫療服務合作協議
甲方:________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乙方:________第二人民醫院
為完善社區物業管理配套服務,提高物業社區的醫療服務水平,實現醫療服務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本著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則,甲乙雙方決定在社區醫療服務方面進行全面友好的合作,現就相關事宜達成如下一致約定:
1.1 甲方本著“業主至上、服務第一”的企業經營宗旨,為提高所管理的物業社區的醫療服務水平,滿足業主和客戶的醫療服務需求,與乙方進行友好合作,將乙方良好的醫療服務資源引入所負責物業管理的投資廣場及周邊社區。
1.2 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雙方本著互惠互贏的原則,在投資廣場共建社區醫療服務的合作樣板。
2.0 雙方約定合作范圍暫定為:
2.1 合作進行社區醫療服務方面的宣傳:
2.1.1 乙方可利用甲方所管理的投資廣場臥龍公寓面向甲方客戶進行醫療服務的宣傳。如在大堂擺放宣傳展牌、宣傳冊。
2.1.2 乙方可利用甲方的各種營銷宣傳活動做醫療服務的宣傳。
2.1.3 甲方在各項對客戶的服務宣傳中義務為乙方進行社區醫療方面的推介。
2.1.4 乙方負責制作“社區醫療聯絡站”(暫定名)銘牌懸掛于甲方所管理的物業區域(具體事宜另行協商)。
2.1.5 乙方應甲方要求或雙方協商定期為甲方客戶和員工進行義務醫療知識咨詢或培訓。現暫定為每季度一次,具體事宜雙方另行協商。
2.2 乙方為甲方客戶和員工提供醫療服務方面的優待:
2.2.1 乙方救護車24小時隨時負費接送需就診的甲方客戶或員工入院就診。
2.2.2 甲方客戶或員工在乙方就診享受優先和乙方的優惠價格。具體事宜按乙方對外承諾處理。
2.2.3 乙方為甲方管理人員和高級客戶提供貴賓式醫療服務。包括免費咨詢、部分項目的免費醫療檢查、條件允許下的出診、以及對社會承諾的同等條件下更優質優價的服務。
2.2.4 乙方定期或不定期為甲方進行員工的醫療急救知識和衛生常識方面的義務培訓。
2.2.5 發生各種公共衛生緊急情況如“非典”疫情時,乙方應及時、優先地為甲方進行防范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優先為甲方客戶與員工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
2.3 雙方約定的其它合作范圍:
2.3.1 甲方義務為乙方提供物業管理方面的咨詢,并可協助乙方為提高醫院的物業管理水平制定各種管理模式;為乙方培訓物業管理人才;向乙方直接或間接地提供有償的物業管理服務。具體事宜雙方另行協商。
2.3.2 雙方約定以共建社區醫療服務合作樣板為目標,可互相利用自身的優勢配合對方進行各種宣傳活動,聯合舉辦各種有利于本地區物業管理和醫療服務方面水平提高的活動。
2.3.3 甲方選定乙方為定點醫療單位,向乙方轉送需就醫的本單位客戶、員工等;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中,優先采用乙方的各種醫療服務資源。具體合作辦法按國家、省市或各自的規定處理。
2.3.4 乙方選定甲方為定點合作單位,優先采用甲方所能提供的各種產品,如:賓館住宿、會議接待、餐飲娛樂、寫字樓租賃、廣告位租賃,以及甲方的物業管理各項特色服務項目(日常保潔、地毯清洗、工程維修、水電安裝維修、鐘點工、其它家政服務)等。
2.3.5 乙方在甲方消費享受甲方大客戶待遇;乙方管理人員在甲方消費時享受甲方貴賓待遇。具體辦法按甲方規定處理。
2.3.6 雙方約定,由乙方在甲方設立醫藥箱,備存常用藥品,以便甲方客戶及員工需要,所供藥品由甲方預先向乙方購買,未能及時使用而臨近保質期或其它原因造成過保質期的藥品由乙方負責免費更換。
2.3.7 雙方開展各種有益的聯誼活動,加強往來與聯系。互可邀請和選派人員參加對方的各種文體娛樂和企業文化活動;互可利用對方的相關設施設備和人力資源進行類似活動。
3.0 雙方合作應保證在符合國家、省市及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尊重對方的權益。任何違反國家、省市及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的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責任方應當負責賠償受損方的損失。具體事宜按國家、省市或行業相關規定由雙方協商處理。
4.0 雙方約定以共建社區醫療服務合作樣板為目標,本著真誠互惠、友好合作的原則,在合作中互為對方提供各種必須的便利或配套條件。本協議未能明確的事宜,可參照本協議之約定處理,或由雙方另行協商。
5.0 甲乙雙方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對本協議約定內容的修改,所修改的內容經雙方協商一致簽定補充協議,即可生效執行;甲乙雙方中任何一方均可提出退出本協議所約定的合作,雙方對善后事宜協商一致、處理完畢的情況下,本協議即告終止。
6.0 雙方約定:在合作中無法達成一致約定的事項,任何一方均可向荊州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任何一方均應當對仲裁結果無條件遵照執行。
7.0 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各執貳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8.0 本協議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_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章)乙方:________第二人民醫院(章)
授權人簽字:________授權人簽字: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3:后勤處醫療保健服務中心職責
后勤處醫療保健服務中心崗位職責
1、監測學生健康情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2、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3、加強對傳染病,學生常見病的預防治療工作;
4、監督學生個人衛生及學校的教學、體育、環境飲食等衛生情況;
5、擬定學校衛生工作安排,認真完成入學新生的體格檢查工作;
6、開展學校衛生服務,做好日常門診治療工作;
7、認真做好小區適齡兒童的計劃免疫工作;
8、宣傳防病治病知識,提高衛生咨詢和服務質量;
9、做好急性傳染病預防預案和預演工作,預防傳染病在校院內流行;
10、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