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手冊:績效管理
第十二章績效管理
一.考核體系
1績效考核分為“目標考核”與“行為考核”兩部分。針對不同部門和不同職位的員工,其考核權重也不同。
2目標考核:是對工作任務結果的評價,一般情況下只考核工作的進展情況與效果,而不對工作的過程和方式進行評價,評價標準主要是客觀數據、抽樣結果與實例。考核標準應該是:可衡量的、具體的、有時間限制以及可實現的。
3行為考核:主要對員工工作過程和方式和工作能力的評價。通過質化與量化舉證,考核其工作的行為與過程
二.評價結果
1對各項考核內容評分一律1-5分(5分、4分、3分、2分、1分:考核成績優秀最高評為5分,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最低評為1分),考核人需依照下屬員工的實際工作完成情況及表現給予適當分數。
2根據考核表計算“目標考核”與“行為考核”總分,對照可得總體考核評級。
(A、B、C、D區)。
共同資源、兩核部門 營銷、投資部門
共同資源、兩核部門 A區 B區 C區 D區
營銷、投資部門 A區 C區 B區 D區
說明 -遠超過工作要求
-超等的績效
-具有超凡的工作能力
-工作態度極佳
-有可能提升到上一級別 -勝任本職工作,工作能力和工作責任心可以彌補偶爾的不足
-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熱情
-需要提高工作業績、工作水平,合理安排工作計劃,保證工作順利完成 -能夠完成交付工作,經常表現出來的長處可以彌補偶爾的不足
-取得良好的工作業績
-具有工作所需的能力需進一步完善自己
-需要調整自身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熱情 -勉強完成或不能完成交付的工作,需要監督其工作
-偶爾表現出來的長處不能彌補頻繁的不足
-不得不考慮降職或轉入其他部門或辭退
三.績效結果的應用
1記入員工人事檔案,與工資、獎金掛鉤,作為年度獎金發放、年度薪酬調整,確定職務晉升、崗位調配、教育培訓等人事待遇的依據。
2對于年度績效考核結果為“D”的員工,除降低其工資等級外,還進入“觀察培訓計劃”為期4個月,并可以考慮調離原工作崗位,或參加人力資源部組織的脫崗培訓,合格通過“計劃”后方可恢復正式員工狀態,否則做辭退處理。
3對于年度績效考核連續兩次為“D”的經理以上級別管理者,除按制度規定降低其工資等級外,人力資源部向公司領導提出免職或降職處理建議
流程圖:
制訂工作計劃、工作目標,確定考評標準/員工定期填寫工作記錄,進行自我評價;直接主管填寫意見/填寫季度《目標考核表》
填寫行為評價內容和考評標準/進行工作行為評價(半年)
員工填寫工作總結
進行考核面談
考核結果交人力資源部備案,并進行獎金分配
篇2:人力資源總監績效測評標準
人力資源總監績效測評標準
被測評人:測 評 人:
測評日期:測評時段:
* 業務工作
1. 在企業領導批示下組織制定人力資源部的方針、政策。
2. 定期召開例會,布置、檢查、總結工作,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并共同研究、討論決定。
3. 組織本部門員工的業務學習,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
4. 定期進行考核、表揚先進,搞好本部門建設。
5.深入基層了解各部門員工的動向和反應,掌握情況,合理安排使用干部,發現人才,做好企業領導的參謀。
6.組織制定、修改、充實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管理規范化、科學化。
7. 根據用工計劃,合理調配、審核員工。
8. 制定企業工資、獎金、勞保福利標準,報領導審批,審核各類人力費用與津貼報表。
9. 合理調整內部人員,形成一個科學的、有層次的人員結構。
10. 制定部門員工教育、培訓計劃、培養管理人員,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
11. 編制部門預算計劃,并督促有效的執行。
12. 正確向下屬說明工作目標及其重要性。
13. 掌握企業動態,經常注意提高企業的方面能力。
14. 經常教育下屬,使其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率地工作。
15. 制定部門管轄內的重要課題實施方案,聯絡、調整、助上司予以實施。
16. 遇到重大事務時,及時召集下屬通過會議的方式傳遞有關信息,并總結集體智慧,做出英明決策。
17. 擬定并推行部門的行動方針和目標。
* 管理監督
1. 領導上令行禁止,確保目標與計劃的實現。
2. 用人上發揮個人所長,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集體合理。
3. 有效地進行團隊管理工作,共同有效地完成各項任務。
4. 監督管理部門內的各項制度、細則的執行與實施。
5. 鼓勵下屬相互協作的精神。
6. 了解下屬人員的需求與動機,正確引導他們的行為。
7. 在人事安排上得體,無任何不滿和怨言。
8. 經常考慮企業的發展,確認長期計劃,并努力貫徹落實。
9. 貫徹、執行咨詢式管理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10. 設計和協調各種管理措施,使得下屬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
11. 有效運用資源,發揮人力、物力的最大功效,提高工作效能。
12. 隨時掌握下屬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需求、希望、問題與困難,并針對不同的需求實施不同的解決方案。
* 指導協調
1. 組織部門員工的政治學和業務學習,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
2. 經常對部門員工進行思想教育,調動個人的工作積極性,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
3. 協調好各部門間的人事調動工作,做到為各部門服務。
4. 以組織一員的身份與上級、下屬、同事及其他有關人員建立協調和諧的工作環境。
5. 正確、及時使用物質刺激和精神鼓勵兩種手段,有效地調動部下的工作積極性。
6. 客觀的考核下屬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工作績效。
7. 教育部下了解企業各方面的政策和規章。
8. 致力維持良好的內外部人際關系,使工作順利進行。
9. 迅速地適應新的情況、新的趨勢和新的管理問題。
10. 在目標、政策、計劃、程序和日程等各項工作觀點上上下協調一致。
11. 核實下屬工作能力,并予以指導和幫助。
12. 注意與下屬人員進行溝通,溝通時有感情,體會下屬的感覺,但不失去理性。
13. 真誠地與下屬談其績效、工資報酬、升遷機會等員工關心的問題。
14. 當下屬提出合理的要求或需要幫助時,很樂意地運用自己的權限幫助下屬。
15. 在員工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在成員面前處處做出表率。
16. 經常考慮到與其他有關部門的關系,使部門間的工作協調一致。
* 審查報告
1. 向總經理提出企業員工工資、資金、勞動福利標準報告。
2. 向總經理提出部門方針、政策、計劃和財務預算報告。
3. 提出部門費用控制計劃報告。
4. 提出企業人力資源計劃報告。
5. 提出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和開發報告。
6. 提出企業培訓計劃和實施報告。
7. 提出企業員工績效考評計劃和實施報告。
8. 審查人力資源開發效果報告。
9. 審核培訓實施效果報告。
10. 審查企業人員流動狀況報告。
11. 工作總結報告及時、真實、準確。
篇3: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管理員工作績效測評標準
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管理員工作績效測評標準
被測評人:測 評 人:
測評日期:測評時段:
* 受命準備
1. 正確掌握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的內容,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2. 正確安排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的步驟,快速準備工作。
3. 接到信息系統輸入任務后,及時的與同事其他協作著取得聯系,協商一致,使工作順利進行。
4. 迅速、恰當的處理工作中的失敗與失誤,防止信息錯誤丟失。
5. 當接到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工作任務后,能很快的分析其整體情況與結構,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 業務工作
1. 編制公司人力資源規劃。
2. 組織公司人員招聘活動。
3. 辦理公司員工人事變動事宜。
4. 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5. 負責勞動合同的簽訂和管理工作,代表公司解決勞動爭議、糾紛或進行勞動訴訟。
6. 制定員工培訓計劃,組織技能考核鑒定和培訓實施。
7. 組織制定公司考核制度,定期進行員工考核。
8. 負責公司員工考勤的匯總及整理工作。
9. 建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為公司重大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 工作效率
1. 正確確認工作目標,并踏實的執行完成。
2. 仔細檢查工作中的細節,并在工作中著重注意。
3. 預測可能發生的過失,并努力防范。
4. 注重每天的工作改進,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
5. 做好工作的準備,并有效地進行工作。
6. 在工作中能隨機應變,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的目的。
* 成果
1. 工作成果、成效達到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預期的目的或計劃的要求。
2. 及時整理工作中的心得體會,為以后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3. 工作總結報告及時、準確、真實。
4. 通過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熟練度和技能。
5. 能夠獨立解決比較復雜的人事管理實際問題。
6. 營造較強的公司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