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施工起重機的維護與保養
機械設備維護與保養
1、機械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以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0.5-1mm 之間,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污物即用汽油洗凈。
2、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部分的潤滑按照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
3、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換新。4、經常檢查各部的聯結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結螺栓應在塔身受壓時檢查緊松度,所有聯結銷軸必須帶有開口銷,并需張開。
5、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構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構與行星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輪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輪圈的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要合適。金屬結構的維護與保養
6、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
7、在使用期間,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以防銹蝕。
8、經常檢查結構聯接螺栓,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
篇2:電站廠房250t橋式起重機安裝竣工報告
電站廠房250t橋式起重機安裝竣工報告
一、工程概述
**電站廠房兩臺250/50/10t橋式起重機為電動、雙梁、單小車結構,是由河南衛華起重機廠制造,我部負責現場安裝。主要包括兩根大梁、端梁、小車架、卷筒、起升減速機、電機、電動葫蘆等大型部件的吊裝就位及安裝調整,電氣設備安裝調整、電氣試驗、負荷試驗和運行維護等工作。橋機跨度為21.5米,軌道頂面高程為▽90.5米,橋機軌道頂面距離安裝間地面高度為22米。上游軌道中心線的設計樁號:下0+15.60米;下游軌道中心線的設計樁號:下0+37.10米。橋機主鉤250t位于廠房下游側方向,副鉤50t。為了吊裝方便,在橋機機械梁底部各設一臺10t的電動葫蘆,橋機的司機室安裝在電氣梁的上游側。橋機大、小車行走電機、起升機構電機均采用交流變頻調速,橋機最重運輸件為主梁,單件重42.5t,單臺橋機總重量188t。
二、主要技術特性及要求
橋機型號:QD250t/50t/10t;
數量:2臺;
主鉤:250t
副鉤:50t
電動葫蘆:10t
跨度:21.5m;
主鉤起升高度:40m
副鉤起升高度:45m
電動葫蘆起升高度:50m
起重機總重量:約188t
軌道型號:QU100
軌道總長度:401m
調速方式:橋機主、副鉤起升機構及大、小車行走機構均采用有檔無級變頻調速。
三、施工大事記
1、20**年2月5日,廠房1#橋機設備到貨;
2、20**年3月9日,廠房2#橋機設備到貨;
3、20**年3月11日,廠房1#橋機正式開始大件吊裝;
4、20**年3月13日,廠房2#橋機大件吊裝;
5、20**年3月17日,1#、2#橋機大件吊裝完畢;
6、20**年3月24日,1#、2#橋機機械設備安裝調整完畢;
7、20**年3月25日,2#橋機電氣設備安裝及電纜敷設、配線工作開始;
8、20**年4月1日,2#橋機電氣設備安裝及電纜敷設、配線工作完成;
9、20**年4月6日,2#橋機電氣試驗工作完成,橋機具備通電空載試運轉條件;
10、20**年4月2日,1#橋機電氣設備安裝及電纜敷設、配線工作開始;
11、20**年4月6日,1#橋機電氣設備安裝及電纜敷設、配線工作完成;
12、20**年4月10日,1#橋機電氣試驗工作完成,橋機具備通電空載試運轉條件;
13、20**年4月14日,2#橋機開始進行負荷試驗;
14、20**年4月17日,2#橋機負荷試驗完畢;
15、20**年4月19日,1#橋機開始進行負荷試驗;
16、20**年4月21日,1#橋機負荷試驗完畢;
17、20**年4月28日,兩臺橋機的設備消缺工作完畢。
三、施工總結
廠房250t橋機的主梁(最大單件)長度為22.3米,寬度為1.9米,高度為2.495米,重量為42.5噸。小車為散件到貨,包括兩瓣小車架(分別為18t和22t)、主起升卷筒12t、主起升減速箱6.5t、以及制動器、軸承座、鋼絲繩、吊鉤、滑輪組等附件。業主、監理要求在20**年4月底完成橋機安裝工作,確保管型座吊裝的需要。橋機安裝面臨著工作量大、施工難度大、施工場地狹?。▋膳_橋機組裝后的總寬度為23米,施工場地的最大可用空間為35米)、高空交叉作業等困難;同時橋機施工期間,**省已經進入雨季,這種天氣對大件設備運輸和吊裝都是極為不利的。
我項目部領導對橋機安裝工作非常重視,20**年1月初就開始進行橋機安裝的施工準備工作,工程技術人員積極與業主、監理工程師及制造廠聯系,獲取有關的橋機技術資料,根據投標文件中橋機吊裝方案及現場實際情況編制橋機安裝施工措施、安全措施等技術工作。但由于土建施工進度及其他因素的制約,橋機安裝的工作面不能按計劃全部形成并交面,無法按原計劃工期開展施工。在業主和監理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部本著保質、保量、安全、按期完成工作任務的原則,針對橋機大件采取什么方式吊裝最合理的問題做了大量的工作,編寫了多種吊裝方案進行比較、分析。項目部領導與施工技術人員一起認真地對每一個方案進行校核、比對,并組織技術人員對每個步驟進行計算,核對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并從施工的角度、安全的角度、經營的角度綜合分析、考慮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我部決定采用130t汽車吊和75t汽車吊聯合吊裝的方式,進行橋機大件的吊裝,使用這種方案吊裝既施工方便,又安全可靠,并可以縮短橋機安裝的工期,減少了橋機吊裝對土建施工的影響,對廠房按期下閘和首臺機組投產發電都是極為有利的。橋機吊裝方案確定以后,我部技術人員及參與施工人員及時熟悉施工圖紙,認真學習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了解各部件的結構特點及原理,編制安裝流程圖,組織施工人員技術交底,指導施工人員做好安裝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包括:吊裝橋機用的吊耳焊接、橋機大梁的安全運輸、端梁與大梁組裝、小車吊裝及高空組裝、吊繩的選擇、減速箱等部件的清掃檢查等,以確保橋機順利安裝。
20**年3月9日130t和75t汽車吊進場,我部施工人員在認真檢查吊裝用的鋼繩、卡扣等吊具、運輸車輛后,于3月11日開始進行橋機大梁的運輸吊裝工作。通過項目部的合理組織,施工人員精心施工,共用四天時間就將橋機18t以上的8大件全部吊裝就位。在主梁運輸過程中也趕上雨天,臨時運輸道路濕滑,極不利于重車行使
,我部為了不影響施工工期,采取了大件運輸前重新修整鋪墊路面、與其他施工單位聯系(**局)利用推土機在運輸車輛后面牽引等預防措施,有效的避免了大件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的溜車、側滑等現象,將天氣惡劣對施工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大件吊裝過程中,我部在保證安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采取了平行作業、增加專業技術工人、延長施工機械的日工作時間、施工人員加班作業等措施,確保了大件吊裝的施工工期。在后續橋機機械部件安裝中,由于受到雨天的干擾,兩臺橋機機械部分的安裝調整工作于3月24日安裝完畢,較我部內部計劃滯后了一個星期左右。
我部在橋機安裝過程中嚴格按合同文件的技術規范的要求,根據《通用橋式起重機》——GB14405、《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制造廠的圖紙及技術文件進行施工過程控制和驗收。施工中出現設計不合理或設備制造缺陷,及時通過監理工程師,會同廠家代表,采取積極配合的態度進行解決,千方百計使設備安裝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在我部廣大職工不懈努力下,于20**年4月10日保質、按期、安全地完成了廠房橋機安裝的全部工作,并一次驗收合格,在整個橋機安裝過程中,無任何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橋機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安裝完畢后,我部積極配合廠家人員在20**年4月6日開始進行2#橋機電氣試驗及橋機各機構的調試、聯動,20**年4月10日開始進行1#橋機電氣試驗及橋機各機構的調試、聯動。并于4月14日開始以廠家提供的橋機負荷試驗大綱為依據,進行橋機的50%、75%、100%、110%、125%倍額定載荷的靜負荷試驗和100%、110%額定載荷的動負荷試驗工作。負荷試驗的試重塊由業主提供的施工螺紋鋼筋構成,總重約300t,施工技術人員根據試重鋼筋的結構特點,編寫負荷試驗方案、試重堆放方案,制定試重堆放的安全預防措施,施工人員嚴格按廠家提供的橋機負荷試驗大綱及工藝文件進行施工,確保了橋機負荷試驗的順利完成,橋機主梁無永久變形,各傳動機構及制動系統工作正常,各檢測項目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20**年4月21日,兩臺橋機負荷試驗完畢。20**年4月28日,兩臺橋機的設備消缺工作完畢,具備投運條件。
四、施工中的技術控制要點及難點:
一)、關鍵施工技術:
1、橋機大梁的裝車運輸
利用60t平板拖車將橋機主梁沿船閘右側的臨時公路,通過安裝間的下游側擋水墻預留的進場孔洞,進入安裝間,卸車后退出安裝間。設備裝車時,必須將設備重心與運輸車輛貨臺的裝載中心相重合(如運輸道路有特殊要求,則另行考慮),防止偏重,吊點、吊具嚴格按照安全規程規范的要求選擇。通常情況下,吊點設置在設備重心以上的部位,起吊繩的安全系數不小于5-6倍,棱角處應墊管皮或木料,防止棱角切割鋼絲繩。裝車后的捆綁應牢靠,利用φ15mm的鋼絲繩往返四道將設備與運輸車輛捆為一體。大件起運前,必須踏勘道路與卸車現場,清除障礙,道路最小轉彎半徑是否適應車輛的要求,坡度是否滿足安全運輸的要求(縱坡7%,橫坡3%),如果不能滿足要求,應進行削坡處理。并對運輸車輛進行檢查,確保車況良好。大件運輸時,車速應控制在10公里/小時,并放開道指揮車前方開道,避免途中堵車。如果下坡路面有濕、滑現象,應考慮使用推土機在運輸車輛后面進行牽引,避免側滑、失控等現象發生。
2、大件吊裝
橋機主梁吊裝過程中,130t汽車吊布置在廠房安裝間下游側,70t汽車吊布置在上游側,主梁進入安裝間后與中心線呈一定的夾角放置。利用130t汽車吊卸車,拖車退出安裝間,70t汽車吊調整車位至吊裝位置。130t汽車吊使用28-31米主臂,70t汽車吊使用28-31米主臂,兩臺汽車吊聯合吊起主梁,平穩起升至90.5米高程,在起升過程中吊車不進行邊幅工作。主梁的車輪吊至軌道面以上后(22米),兩臺吊車同時抬起主臂,將主梁擺正落在軌道上。
小車吊裝時,130t汽車吊布置在組合完畢的橋架下方,汽車吊主臂中心靠近任意一根主梁的位置,小車架沿主梁縱向水平放置在另一根主梁附近。吊鉤從橋架中心的空擋落下并吊起小車架,小車架起升至小車軌道面以上后,吊車主臂旋轉并在人力配合的情況下擺正小車平穩落在軌道上,小車無車輪的一側利用千斤頂及方木支撐調平。
二)、特殊工程部位的施工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
1、高強螺栓施工:
本電站橋機小車分兩瓣到貨,二者之間的聯結采用高強螺栓的連接方式。施工施工技術和注意事項:
?。?)高強螺栓入庫應按規格分類存放,并防雨、防潮。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紋損傷時,不得使用。螺栓、螺母、墊圈有銹蝕,應抽樣檢查緊固軸力,滿足要求后方可使用。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潔凈、干燥狀態。必須按批號,同批內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摩擦面防止被油或油漆等污染,如污染應徹底清理干凈。
?。?)組裝時先用銷釘螺栓對準孔位,在適當位置插入臨時螺栓,用扳手擰緊。不準用高強螺栓兼作臨時螺栓,以防螺紋損傷。
(3)安裝時高強螺栓應自由穿入孔內,不得強行敲打。扭剪型高強螺栓的墊圈安在螺母一側,墊圈孔有倒角的一側應和螺母接觸,不得裝反(大六角頭、高強螺栓的墊圈應安裝在螺栓頭一側和螺母一側,墊圈孔有倒角一側應和螺栓頭接觸,不得裝反)。
?。?)螺栓穿入方向宜一致,穿入高強螺栓用扳手緊固后,再卸下臨時螺栓,以高強螺栓替換。不得在雨天安裝高強螺栓,且摩擦面應處于干燥狀態。
?。?)螺栓擰緊,從螺栓群中心向四周擴散的方式進行。
?。?)螺栓分初擰和終擰兩個步驟,初擰完畢的螺栓,應做好標記以供確認。為防止漏擰,當天安裝的高強螺栓,當天應終擰完畢,終擰的扭拒值為370n*m。
?。?)檢查:終擰結束后,檢查漏擰、欠擰宜用0.3~0.5kg重的小錘逐個敲檢,如發現有欠擰、漏擰應補擰;超擰應更換。檢查時應將螺母回退30°~50°,再擰至原位,測定終擰扭矩值,其偏差不得大于±10%,已終擰合格的做出標記。
2、主梁吊裝
由于主梁單件42t,必須利用130t汽車吊和70t汽車吊抬吊的方式進行吊裝,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調整兩臺吊車的動作一致性、協調性,絕對避免單車受力的情況,在起升過程中,上升速度必須保持一致,同時密切關注汽車吊吊裝負荷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起升速度。在就位過程中,兩臺吊車同時抬主臂的時候,兩車必須協調一致,動作應平緩,盡量
避免沖擊力和不平衡力,也應密切關注汽車吊吊裝負荷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
五、橋機試運行期間的運行狀態總結:
橋機在試運行及負荷試驗過程中,大、小車行走機構運行正常,制動器動作靈活,無異?,F象;起升機構運行正常,制動器動作靈活,無滑鉤等異?,F象;安全制動器工作正常,動作靈活、可靠,無異?,F象;各電機運轉平穩,繼電保護元件動作正確可靠,限位開關和其它安全保護裝置動作準確可靠,各軸承溫度正常;變頻器在負荷試驗過程中,也由廠家進行參數調整和修正,目前橋機整體運行狀況良好。
水電*局**電站機電安裝項目部
20**年4月30日
篇3:造價工程師技術計量安裝高頻考點:流動式起重機選用
造價工程師技術與計量安裝高頻考點:流動式起重機的選用
考點六:流動式起重機的選用
【考頻分析】★★★★★
1.汽車起重機是將起重機構安裝在通用或專用汽車底盤上的起重機械。它具有汽車的行駛通過性能,機動性強,行駛速度高,可以快速轉移,是一種用途廣泛、適用性強的通用型起重機,特別適應于流動性大、不固定的作業場所。吊裝時,靠支腿將起重機支撐在地面上,但不可在360度范圍內進行吊裝作業,對基礎要求也較高。
2.輪胎起重機是一種裝在專用輪胎式行走底盤上的起重機,它行駛速度低于汽車式,高于履帶式;一般使用支腿吊重,在平坦地面可不用支腿,可吊重慢速行駛;穩定性能較好,車身短,轉彎半徑小,可以全回轉作業,適宜于作業地點相對固定而作業量較大的場合。輪胎起重機近年來已用得較少。
3.履帶起重機是在行走的履帶底盤上裝有起重裝置的起重機械,是自行式、全回轉的一種起重機械。一般大噸位起重現多采用履帶起重機。其對基礎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在一般平整堅實的場地上可以載荷行駛作業。但其行走速度緩慢,履帶會破壞公路路面,轉移場地需要用平板拖車運輸。較大的履帶起重機,轉移場地時需拆卸、運輸、組裝。適用于沒有道路的工地、野外等場所。除起重作業外,在臂架上還可裝打樁、抓斗、拉鏟等工作裝置,一機多用。
4.流動式起重機的特性曲線
反映流動式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隨臂長、幅度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和反映流動式起重機的最大起升高度隨臂長、工作幅度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曲線稱為起重機的特性曲線。目前一些大型起重機上,為了更方便,其特性曲線往往被量化成表格形式,稱為特性曲線表。每臺起重機都有其自身的特性曲線,不能換用,即使起重機型號相同也不允許換用。它是選用流動式起重機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