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質量記錄管理制度
1目的
為確保施工質量記錄符合國家有關檔案管理規定,做到準確、齊全、規范,特制定本規定。本制度僅包含施工質量檢驗記錄的管理,不包括其它文件資料的管理。
2施工質量記錄作用
2.1施工質量記錄是工程建設質量活動的行為規范,是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指導。
2.2質量記錄是證明工程質量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記載,反映出工程的質量水平,是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也是工序質量動態管理的記錄。
2.3利用質量記錄數據,可分析現存質量水平,找出其質量的薄弱環節和質量問題,從而為提高工程質量提出決定依據。同時記錄數據為用戶安全生產、經濟運行提供指導和參考。
3施工質量記錄的規范性要求
3.1.要有系統性,能反映工程建設全過程各個環節的質量情況。施工質量記錄要做到“凡事有據可查”。
3.2.要有真實性和可追溯性,以標準、規范的要求為前提,數據來自基層的基礎原始資料,經真實的檢驗和試驗作依據。
3.3.要符合檔案的規范性。
3.3.1納入歸檔施工質量記錄的紙張應(包括軟件、照片)規范一致,一律采用A3或A4兩種幅面。
3.3.2外來資料紙張不一致的,采用粘帖方式統一成A3或A4紙幅面。
3.3.3書寫材料要規范。筆墨不易褪色,應采用碳素墨水或藍黑墨水書寫,不得采用鉛筆、圓珠筆、純藍墨水、紅色墨水、復寫紙等書寫。
3.3.4表格格式要規范。各項目工地要根據所承擔工程項目的屬性,按照國家和相關行業規定的表格格式規范印制,不得采用復印方式。凡國家或行業規程標準有統一規定的表格,不得另行制作樣式。國家或相關行業無規定的,由公司工程管理部統一制作,或經工程管理部同意。印制的表格其邊框要符合規范要求。
3.3.5字跡通順工整,內容完整,簽證齊全,計量單位規范統一,歸類編目科學合理,出版清晰。簽字應簽全名,不得潦草無法辨別,不得采用計算機打印簽名的方式。歸檔資料不得隨意涂改,需改動的數據采取劃改的方式,空缺的欄目采取畫斜線或填寫“無此項”。歸檔立卷按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專業或系統立卷,卷內不得有重復文件。成冊裝訂應采用打孔線繩裝訂,并剔除金屬物。復印件、傳真件不能作為原件移交。
3.4工程合同中或工程開工前要與建設單位或上級檔案管理部門明確竣工資料移交的份數,原則上移交建設方原件、復印件各一份,移交公司檔案室復印件一份,但單位工程、工程竣工驗收簽證、重要的施工驗收記錄要原件移交公司檔案室,有條件的單位應做到全部施工質量記錄原件移交公司檔案室。裝訂和編目方式按國家檔案管理規定進行,建設單位或上級檔案管理部門有特殊規定的,按特殊規定執行。
3.5質量記錄要圖文并貌、簡捷明了。國家或行業統一表格不能詳盡反映實物數據的,應繪制圖表,繪制的質量記錄圖表要符合工程制圖的規范性。要注重收集工程建設中與質量有關的聲像資料,聲像資料的拍攝、剪輯、歸檔、移交要符合聲像資料管理的規定。
3.6各項目部在辦理單位工程及工程竣工驗收簽證時,各簽證單位除有關人員簽字外,并蓋各單位印章,以原件移交公司檔案室。
3.7由我司發包施工的工程,其歸檔移交的施工質量記錄中要以我公司的企業名稱,不得出現分包單位的名稱。
3.8質量記錄要及時形成,妥善保管,按合同要求及時移交。
4施工質量記錄的分級、分類管理
4.1公司工程部負責施工質量記錄的歸口管理,負責各級各部門施工質量記錄
編寫、收集、歸檔工作的指導、監督與考核。公司各專業分公司承擔施工的小工程,由公司工程部負責施工質量記錄指導、監督、審查與考核,公司一級項目部或機構健全的項目工地,由項目工程部負責施工質量記錄的指導、監督、審查與考核。
4.2公司檔案室:負責施工質量記錄的歸檔、保存、開發利用的管理工作,并對資料的規范性進行指導。
4.3項目工地資料室負責施工質量記錄成冊后的接收、匯總,編制竣工移交資料目錄,工程竣工時按有關途徑向上級檔案管理部門及時、完整移交竣工資料,辦理交接簽證
4.4項目工地各職能部門: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參加施工質量記錄的編寫,負責管理職能范圍內相關施工質量記錄的收集、匯總、竣工后的分類成冊等工作,經審查合格的資料在工程竣工時完整地向項目工地移交。
4.5各專業分公司:在各自工作范圍內對工程施工中應形成的施工質量記錄負責編寫、整理,并向有關職能部門及時移交。
4.6各工程分包單位:負責工程合同范圍施工質量記錄的編寫、收集、匯總工作,合同項目竣工后規范、完整、準確地向我公司發包單位或協調管理單位移交。
4.7為保證施工質量記錄的準確、完整、規范,各部門及專業分公司要對本單位的資料指定專人管理,建立總清單,各類別的資料建立分目錄,保持質量記錄的清晰,便于查閱和檢索。
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記錄
建筑施工質量記錄的范圍為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活動、記載工程建設主要過程和現狀、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載體的文件。具體包含:
a)工程準備階段文件(立項文件;建設用地、征地、拆遷文件;勘察、測繪、設計文件;招投標文件;開工審批文件;財務文件);
b)施工文件(建筑工程);
c)竣工圖(建筑工程竣工圖;);
d)竣工驗收文件(工程竣工總結;竣工驗收紀錄;財務記錄);
a)建筑原材料及構件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b)建筑原材料及構件進貨檢驗記錄、試驗報告、缺陷處理記錄;
c)鋼筋跟蹤管理臺帳,水泥、混凝土跟蹤管理記錄;
d)建構筑物定位放線測量記錄,沉降觀測記錄;
e)施工項目中間檢查驗收記錄、隱蔽工程簽證;
f)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檢查驗收記錄,質量評定記錄,交接驗收記
錄;
g)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分析、處理、結論性文件;
h)工程竣工報告,竣工驗收報告,工程技術總結;
6.施工質量記錄的形成和收集
6.1各職能管理部門在工程開工前按行業質量檢查驗收規程、標準編制質量記錄清單,作為施工質量記錄編寫、收集的依據。
6.2施工質量記錄隨項目施工同步形成,資料填寫完畢、簽證齊全后原件交職能部門保存。
6.3質量記錄的數據要做到真實、準確,驗收的數據以最終驗收核準的數據
為準;經返工返修處理后的項目,在重新驗收合格后,保存處理前后的記錄。
6.4要做好工程聲像資料的拍攝、收集、歸檔工作,將具有針對性的聲像資
料完整地向有關部門移交。
6.5在各單位工程和整個工程竣工后,負責施工單位要認真組織編寫工程總結和專題性的技術總結,由項目部組織對編寫質量進行審核,符合要求后歸檔移交。6.6質量記錄的傳遞方式應遵循:公司內部形成的記錄自下而上的原則,外來質量記錄自上而下的原則,其原件均應匯集到對口職能部門。
7施工質量記錄的歸檔、裝訂、竣工移交
7.1施工質量記錄按質量記錄清單分類保存,以免紊亂;
7.2資料歸檔要分類合理,符合有關檔案管理規定。各部門應按此歸類原則將相關資料匯集到對口職能部門;需在不同部門、不同卷冊中歸檔的同一份資料,應注明原件的所在。
7.3按工程合同協議所明確的移交份數制作復印件。
7.4工程竣工后,各部門認真組織做好竣工資料的成冊工作,完成后統一交項目工地資料室(未設置資料室的,由項目部指定負責的部門和人員)
7.5項目工地資料室統一接收,建立竣工資料清單,由項目部組織公司各專業人員進行自查,自檢合格后通知建設單位或上級檔案管理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及時辦理交接手續。
8.施工質量記錄的監督管理
8.1各職能部門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做好質量記錄的監督管理工作,對參加編寫,負責接收保存的人員進行指導,以確保質量記錄符合規定要求。
8.2接收人員在接收資料時,要審核其準確性、完整性和符合性,不具備接收條件不予收。
8.3各職能部門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管理的資料定期組織檢查,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對達不到規范要求的資料,除要求責任單位進行整改外,按公司或項目工地的考核辦法進行批評或經濟處罰。
8.4工程竣工時,項目工地應組織專業人員對竣工資料進行全面核查,以確保竣工移交資料的質量。
8.5對不能按期移交施工質量記錄,以及所移交的資料達不到規范要求的,或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原始資料欠缺、毀壞、流失的,根據情節,按公司《質量管理和獎懲規定》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罰。
篇2:涂膜防水層施工質量技術交底記錄
質量技術交底記錄
施工單位:福建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設工程名稱: 交底日期:年月日
單位工程名稱:號 樓記錄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班組:
交底內容:
涂膜防水層的施工
1、基層應壓實平整,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等現象。
2、涂料必須在干燥的基層上施工,以避免產生涂膜鼓泡現象的質量問題。
3、天溝、檐溝、檐口、泛水等部位,均應加鋪有胎體增強材料的附加層。
4、水落口周圍與屋面交接處,應作密封處理,并加傅兩層有胎體增強材料的附加層,并且涂膜應伸入水落口內50mm,以防翹邊開縫,造成滲漏。
5、泛水轉角均應抹成圓弧,其半徑不應小于50mm,以保證涂層厚薄均勻。
6、保護層材料采用淺色涂料;也可采用水泥砂漿或塊材等剛性保護層。
7、涂料在成膜過程中最好有幾個連續的無雨、雪、冰凍天氣,尤其是在涂膜實干前不能遇雨、雪,否則不僅會造成涂膜麻面和空隙,而且還有被溶解和被雨水沖掉的可能。
8、涂膜防水層施工程序:
施工準備工作→板縫處理及基層施工→基層檢查及處理→涂刷基層處理劑→節點和特殊部位附加增強處理→涂布防水涂料及鋪貼胎體增強材料→防水層清理與檢查修整→保護層施工。
9、對于多組分防水涂料,施工時應按規定的配合比準確主量,充分攪拌均勻;有的防水涂料,施工時要加入稀釋劑、促凝劑或緩凝劑,以調節其稠度和凝固時間,摻放后只有攪拌充分,才能保證防水涂料的技術性能達到要求。
10、確保涂膜防水層的厚度是涂膜防水屋面最主要的技術要求。過薄會降低屋面整體防水效果,縮短防水層耐用年限;過厚將在一定意義上造成浪費。
11、防水涂膜應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層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
12、采用二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不得互相垂直鋪設,搭接縫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幅寬的1/3。各遍涂膜的涂刷方向應相互垂直,使上下遍涂層互相覆蓋嚴密,避免產生直通的針眼氣孔,提高防水層的整體性和均勻性。涂層間的接茬,在每遍涂布時應退茬50~100mm,接茬時也應超過50~100mm,避免在接茬處涂層薄弱,發生滲漏。
13、在涂膜防水層的收頭處應多遍涂刷防水涂料,或用密封材料封嚴。泛水處的涂膜宜直接涂布至女兒墻的壓頂下,在壓頂上部也應做防水處理,避免泛水處或壓頂的抹灰層開裂,造成屋面滲漏。
14、涂布時應按照"先高后低,先遠后近"的原則進行;在相同高度的大面積屋面上,要合理劃分施工段,分段應盡量安排在變形縫處。
15、整個防水涂膜施工完后,應有一個自然養護的時間,尤其是因涂膜防水層的厚度較薄,耐穿刺能力較弱,為避免人為的因素破壞防水涂膜的完整性,保證其防水效果,在涂膜實干前,不得在防水層上進行其它施工作業,涂膜防水屋面上不得直接堆放物品。
注:表格內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
篇3:塑料板面層施工質量技術交底記錄
質量技術交底記錄
施工單位:福建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建設工程名稱: 交底日期:年月日
單位工程名稱:號 樓記錄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班組:
交底內容:
塑料板面層施工交底
(1)、塑料板面層所用的板應平整、光滑、無裂紋、色澤均勻、厚薄一致、邊緣平直,板內不允許有雜物和氣泡,并須符合相應產品和各項技術指標。
塑料板運輸時應避免日曬雨淋和撞擊,應貯存在干燥潔凈的倉庫內,并防止變形,距熱源三米以外,溫度一般不超過32℃。
粘劑的選用應根據基層所鋪材料和面層使用要求,通過試驗后確定。膠粘劑應存放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室內。出廠三個月后應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水泥地坪的基層上鋪貼塑料板面層,其表面必須平整、堅硬、干燥、無油脂及其它雜質(包括砂粒),含水率不應大于8%。如有麻面,宜采用乳液膩子等修補平整,再用水稀釋的乳液涂刷一遍,以增加基層的整體性和粘結力。
(3)、塑料板面層應根據設計要求,在基層表面上進行彈線、分格、定位,并距墻面留出200~300mm以作鑲邊。
(4)、塑料板在試鋪關,應進行處理。軟質聚氯乙烯板應作預熱處理,宜放入75℃左右的熱水浸泡10~20分鐘,至板面全部松軟伸平后取出晾干待用,但不得用爐火或電熱爐預熱;半硬質聚氯乙烯一般用丙酮:汽油(1:8)混合溶液進行脫脂除蠟。
(5)、塑料板面層鋪貼前應先試鋪編號。鋪貼時,應將基層表面清掃潔凈,涂刷一層薄而勻的底子膠,待其干燥后即按彈線位置沿軸線由中央向四面鋪貼。
(6)、基層表面涂刷的膠粘劑必須均勻,并超出分格線約10mm,涂刷厚度應控制在1mm以內;塑料板背面亦應均勻涂刮膠粘劑,待膠層干燥至不粘手(約10~20min)即可鋪貼,應一次就位準確,粘貼密實。
注:表格內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