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石混凝土剛性防水層施工工藝(四)
1材料要求
1.1水泥
宜用標號不低于32.5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要求新鮮無結塊。
1.2砂
宜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
1.3石子
應采用級配良好的堅硬碎石或卵石,粒徑一般為5~15mm,含泥量不應大于1%。
1.4鋼絲
宜采用φ6雙向鋼筋網片間距200。
1.5外加劑
常用UEA微膨脹劑,應符合有關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出廠質量合格證。
1.6嵌縫油膏
常用氯丁乳膠瀝青防水材料,其質量應符合有關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2、基本規定
2.1細石混凝土不得采用火山灰水泥,當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時,應采用減少泌水性的措施,混凝土的強度為C20。
2.2剛性防水層與立墻及突出屋面結構等交接處,均做柔性密封處理;
2.3剛性防水層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內嵌填氯丁乳膠瀝青防水材料。
3、工藝流程
清理基層→彈分格縫線→安裝分格縫木條、支邊模板→綁扎防水層鋼筋網片→澆筑細石混凝土→養護→分格縫細部構造密封處理
4、操作工藝
4.1防水層構造
4.1.1防水層厚度不宜小于4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配置φ6mm間距200mm的雙向鋼絲網片,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屋面排水坡度宜為1%~2% 。
4.1.2防水層應留置分格縫,一般設在預制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或現澆混凝土屋面板支座處,屋脊及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并應與板縫對齊,每個分格板塊以20~36㎡為宜,縱橫向分格縫構造如圖4.1.1所示,縫內嵌聚氯乙烯膠泥密封材料。
圖4.1.1分格縫結構
1 剛性防水層;2 密封材料;3 背襯材料;4 防水卷材;5 隔離層;6 細石混凝土
基層為保溫層或防水保護層時,必須保證基層層干燥,平整光潔、無雜物。在排氣道上要干鋪300mm寬卷材。
4.3分格縫設置原則
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分格縫,應設置在變形較大和較宜變形的屋面板的支撐端、屋面轉折處、防水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縱橫間距應控制在6m以內。
4.4粘貼安放分格縫木條
按分格縫的寬度和防水層的厚度加工選用木條。木條應質地堅硬、規格正確,為方便拆除應作成上大下小的楔形,使用前在水中浸透,涂刷隔離劑。用水泥砂漿將木條固定在彈線位置,要求尺寸、位置準確。
4.5鋼筋網片的綁扎
鋼筋網片應放在防水層的上部,綁扎鋼絲收口應向下彎,不得露出防水層表面,鋼筋網片的厚度不小于10mm。此外,鋼筋網片應在分格縫處斷開。
4.6澆筑細石混凝土
4.7澆筑細石混凝土
4.7.1屋面防水用細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應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應大于330kg;含砂率宜為35%~4%;灰砂比應為:1:2~1:2.5。
4.7.2配制微膨脹混凝土投料順序為:石子、普通水泥、膨脹劑、砂,攪拌不少于2min。用膨脹劑拌制補償收縮混凝土時,在細石混凝土中摻入水泥用量8%~12%的UEA致膨脹劑,應按配合比準確稱量,攪拌投料時,膨脹劑應與水泥同時加入,混凝土連續攪拌時間不應少于3min 。
4.7.3混凝土應分板塊澆筑,澆筑前先刷素水泥漿一遍,再將混凝土倒在板面上鋪平,使其厚度一致,用平板振動器振實后,用鐵輥筒(長74cm、直徑25cm、重50kg)十字交叉地往復滾壓5~6遍至密實,表面泛漿,用木抹抹平壓實。待混凝土初凝前再進行二遍壓漿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時進行。
4.7.4每個分格板塊的混凝土必須一次澆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縫。
4.7.5在混凝土抹壓最后一遍時,取出分格木條,所留凹槽用1:2.5~3的水泥砂漿填灌,縫口留15~20mm深作嵌縫用。
4.7.6養護
細石混凝土終凝后12—14h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的小于14d養護初期禁止上人。養護才用灑水濕潤,保證細石混凝土處于充分濕潤狀態。
4.7.7分格縫細部構造的密封防水處理
屋面剛性防水層與女兒墻等所有出屋面豎向結構及設備基礎、管道等突出屋面結構交接處都應斷開,留出30mm的間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在嵌填前應先對分格縫變形縫等防水部位的基層進行修補清理,去除灰塵雜物,鏟除沙漿等殘留物,使基層牢固、表面密實、干凈干燥、方可進行密封處理。
密封材料采用氯丁乳膠瀝青防水材料。嵌填密封材料時,應先在分格縫側壁及縫上口兩邊150mm范圍內涂刷與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層處理劑。處理劑應涂刷均勻,不露底,待基層處理劑表面干燥后,應立即嵌填密封材料。密封材料應嵌填飽滿、無氣泡,密封材料表面呈凹狀,中部比周圍低3—5mm。嵌填完畢的密封材料應保護,不得碰損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采用木板保護。
5、質量標準
5.1細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質水泥;當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時,應采用減少泌水性的措施。粗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1%,細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2%。
混凝土水灰比不應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含砂率宜為35%~40%;灰砂比宜為1:2~1:2.5;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5.2混凝土中摻加膨脹劑、減水劑、防水劑等外加劑時,應按配合比準確計量,投料順序得當,并應用機械攪拌,機械振搗。
5.3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分格縫,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其縱橫間距不宜大于6m。分格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
5.4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不應小于40mm,并應配置雙向鋼筋網片。鋼筋網片在分格縫處應斷開,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
5.5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與立墻及突出屋面結構等交接處,均應做柔性密封處理;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與基層間宜設置隔離層。
5.6密封材料嵌縫
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層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5.6.1基層應牢固,表面應平整、密實,不得有蜂窩、麻面、起皮和起砂現象。
5.6.2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層應干凈、干燥。
5.6.3密封防水處理連接部位的基層,應涂刷與密封材料相配
套的基層處理劑。基層處理劑應配比準確,攪拌均勻。采用多組份基層處理劑時,應根據有效時間確定使用量。5.6.4接縫處的密封材料底部應填放背襯材料,外露的密封材料上應設置保護層,其寬度不應小于200mm。
5.6.5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損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細石混凝土澆筑,應注意次序,宜采取先遠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則逐格進行施工。運輸宜搭設腳手馬道,手推膠輪車不得直接在找平層、隔離層和已綁扎好的鋼絲網片上行走,混凝土應先倒在鐵板上,再用鐵鍬鋪設;如用吊斗澆灌時,傾倒高度不應大于lm,且宜分散倒于屋面上,避免集中。
6.2鋪混凝土應注意嚴格控制鋼筋網位置,將鋼筋網提至上半部,使鋼筋網與基層的距離約為防水層厚的三分之二。
6.3混凝土從攪拌出料至澆筑完畢的間隔時間不宜超過2h。
6.4混凝土壓光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抹壓時不得在表面灑水、加水泥漿或撒干水泥,以防起皮。
6.5剛性防水層施工氣溫宜為5~35℃,應避免在負溫度或烈日曝曬下施工
7、安全環保措施
7.1澆筑屋面細石混凝土的馬道應搭設牢固,鋪板不得出現探頭板。
7.2油膏嵌縫操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防護口罩、帆布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
7.3雨天刮五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施工。
篇2:地下室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剛性防水施工工藝
地下室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剛性防水施工工藝
(一)適用范圍
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結構(自防水結構工程),包括防水層做完之后的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底板與立墻自防水結構,均可選用UEA補償收縮混凝土處理。
(二)材料與機具要求
1.UEA混凝土膨脹劑
UEA混凝土膨脹劑的性能應符合《國家建材行業標準》(JC476-92混凝土膨脹劑)要求主要項目規定。
UEA混凝土膨脹劑與其它外加劑混合使用時,要經過試驗室試配后準確使用。
2.水泥
采用425號以上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亦可使用。過期、受潮、變質水泥嚴禁使用。
3.集料
集料的種類和品質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及檢驗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92)雨季用砂石應及時測定含水率,供調正配合比使用。
4.水
飲用水或潔凈的天然水。
5.機具
混凝土攪拌機、插入式振搗器、平板振搗器、手推車、混凝土吊斗、鐵板、鐵揪、溜槽等。
(三)UNA補償收縮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1.根據設計要求的強度Rh,按下式計算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采用碎石時:
Rh=0.46Rc(c/w - 0.25) (4.1)
采用卵石時:
Rh=0.48Rc(c/w - 0.61) (4.2)
式中-- c/w 混凝土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Rh ----- 混凝土試配強度(MPa)
Rc ----- 水泥的實際強度(MPa)
在無法取得水泥實際強度時,可用(4.3)式代入
Rc=KcRb/c (4.3)
式中Rb/c ---- 水泥標號
Kc ---- 水泥的標號富余系數。Kc 值可按實際統計資料定出,在無統計資料時,取
Kc = 1.13 計算。
2.根據集料品種、規格,外加劑的類型、摻量和施工要求的塌落度,選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用水量一般根據本單位所用材料按經驗選用。如無使用經驗可參照附件表2。對有抗滲和抗凍要求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水灰比可參照附件表3和附表4。
3.計算水泥用量Co:
Co=c/w × Wo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應符合表4規定。
4.根據集料粒徑和水灰比按表5選定砂率Sp。
5.混凝土澆灌的塌落度,宜按表6選用。
6.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1)碎石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內徑之比,宜小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1:2.5,通過0.315mm篩孔的砂應小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
(2)最小水泥用量宜為300kg/m3。
(3)混凝土的塌落度宜為12-18cm,為此,混凝土內宜摻加適量的外加劑
7.UEA混凝土的配合比參考:
工地UEA混凝土配合比參考見附表5及附件表6。
(四)施工工藝
1.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攪拌投料順序
開機運轉--投入石子--沙子--水泥--UEA混凝土膨脹劑--水(雨季砂、石需每天測含水率,以調整用水量)
攪拌:
投料先干拌0.5-1mm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機械攪拌1-2min ,(比普通混凝土延長攪拌0.5min)
2.塌落度控制
現場攪拌塌落度控制6-8cm
商品(泵送)混凝土攪拌,塌落度控制14-16cm。運輸后出現離析,必須二次攪拌。
3.運輸
UEA補償收縮混凝土運輸應保持連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1.5h。夏季運輸或運程較遠時可適當摻入緩凝劑以增強其流動性,一般可摻加水泥重量的2.5‰-3.5‰木鈣為宜。
4.澆灌
先檢查摸板是否堅固穩定,摸板拼縫嚴密不得漏漿。如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防水混凝土時,應采取防水措施。
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灌必須連續進行。澆灌的自由落距不大于2m。
5.振搗
必須振搗器振搗,不得人工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振搗時間比普通混凝土稍長,一般多振10s為宜,但盡量避免過振和漏振。在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嚴格分層澆灌分層振搗。振搗和鋪灰應選擇對稱的位置開始,以防止摸板走動。振搗必須認真操作,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UEA混凝土呈現浮漿和不再下沉為止。振搗棒的移動距離與插入深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6.養護
一般溫度5-20oC時,澆灌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后18h;20-25oC時,澆灌后10h;25oC以上時,澆灌后6h可開始澆水養護。要保持外露的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連續養護時間不小于14d。
7.細部構造處理
(1)結構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
按設計要求處理。一般可采用BW膨脹橡膠止水帶密封,止水帶的位置要固定準確,此處的混凝土澆灌與振搗要保證密實,止水帶不得偏移。變形縫內填瀝青木絲板或聚乙烯泡磨棒,縫內20mm處嵌填密封膏,在迎水面上虛鋪一層或滿鋪一層寬1m的防水卷材,并鋪抹20mm厚防水砂漿保護。
(2)施工縫
依據設計要求處理施工縫。一般底板和墻體澆灌混凝土施工縫不應留在兩者交接處,應留設在底板以上200-300mm。施工縫宜做企口縫并用BW止水條處理。施工縫在連續澆灌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前,應將原混凝土(強度應達1.2MPa)表面鑿毛,清除浮砂雜物用高壓沖凈保持濕潤,上面涂刷1-2mm厚的水泥凈漿(內摻10%UEA混凝土膨脹劑),隨后可澆灌UEA補償收縮混凝土。
(3)后澆縫
地下室現澆混凝土的長度超過40m應設置貫通的混凝土后澆縫。縫寬不得小于800mm。縫處的鋼筋必須貫通,待混凝土澆灌6周后,以原設計混凝土標號提高一級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灌,養護時間不小于28d。
(4)穿墻管或穿墻套管
為防止結構沉降,穿墻管外可預埋帶有止水環的套管,主管(穿墻管)及套管均應在澆灌混凝土前埋設。主管與套管之間用密封膏封嚴,套管外壁
加焊的10×100mm止水環應為滿焊并居墻體中央。套管固定后澆灌混凝土,止水環兩側混凝土要振搗密實,防止漏振。8.施工注意事項
(1)應嚴格控制水灰比,一般在0.5左右為宜,水灰比過大影響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施工嚴禁隨意加水。
(2)水泥用量每立方米在350kg左右為宜,最少不低于300kg,否則影響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密實性。
(3)應嚴格控制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投料順序。混凝土的攪拌計量裝置必須準確,每臺班要求兩次檢驗。
(4)冬期負溫度施工,應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oC,澆灌后立即蓄熱保溫養護。
(五)工程驗收
1.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劑及預埋件必須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混凝土驗收前提供各項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件,現場復驗報告及檢驗記錄;混凝土強度及抗滲試驗報告,分項工程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抗滲等級和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普通混凝土施工規范的規定。
3.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嚴禁滲漏,施工縫、變形縫、后澆縫、止水帶、穿墻管件、支模鐵件等的設置和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4.UEA補償收縮混凝土外觀平整,無露筋、蜂窩、孔洞、麻面等缺陷,預埋件位置準確。
(六)成品保護
1.保護鋼筋、摸板的位置正確,鋼筋和摸板之間應用混凝土墊塊隔開,不得緊靠,不得踩踏鋼筋和改動模板。
2.在拆模或吊運其它物件時,不得碰壞施工企口縫、止水鋼板、止水帶、預埋件、穿墻管等,以保持其穩定不松動、不位移。
(七)安全注意事項
1.澆灌混凝土時用電開關箱必須裝置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傷人。
2.禁止振動棒振動鋼筋,以防墊塊松掉使鋼筋和模板接觸,使用震動棒不能隨便亂仍,以防傷人。
3.振搗器的電源、膠皮線要經常檢查,防止破損,操作時要戴絕緣手套,穿防觸電膠鞋。
4.翻斗車在使用前務必對剎車進行檢查,保證使用處于良好狀態。
5.夜間施工,道路及現場應架設照明設施。
篇3:水泥砂漿剛性防水層施工工藝
水泥砂漿剛性防水層施工工藝
水泥砂漿防水層,主要是利用砂漿層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實性來達到抗滲防水效果,適用于一般深度不大、干燥程度要求不高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整體層面的施工。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⑴水泥:不低于標號425號的普通硅酸鹽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⑵砂:粒徑不應超過3mm與水泥砂漿厚度有關,宜用含泥量不超過3%的中砂。
⑶外加劑:防水油、防水粉,也可采用氯化物金屬鹽類的防水劑,或使用膨脹劑、減水劑。
2、作業條件
⑴基層表面應密實、粗糙、平整、干凈。
⑵主體結構已進行驗收,凸出屋面的梯屋、機房、煙囪、女兒墻、水池等已按設計施工完畢。
⑶已清干凈場地。
二、操作工藝
1、摻加各種防水劑的防水砂漿防水層
⑴基層清理:基層必須堅實、清潔、保持濕潤。
⑵刷素水泥漿:用水泥:防水油=1:0.03(重量比)加上適量的水拌合成糊狀,鋪攤在屋面上,用掃帚均勻掃一遍。
⑶防水砂漿按設計的原材料、外加劑、配合比,按摻合水泥量3%~5%的防水劑,將拌和好的砂漿倒在屋面上,用木刮尺刮平,用木抹子順平,另用鐵抹子壓抹一遍。
⑷相隔24小時之后,又刷素水泥漿一次,配合比仍為水泥:防水油1:0.03。適當加水。
⑸刷好素水泥漿后,即抹一層與底層配比相同的面層防水砂漿。
⑹當面層防水砂漿初凝后,再刷一遍素水泥漿,配比可用水泥:防水油1:0.01,并適量加水與面層砂漿緊密結合在一超,壓實抹光。
2、膨脹水泥與無收縮性水泥砂漿防水層
⑴基層必須堅實、清潔、保持濕潤。
⑵這種砂漿主要是由于膨脹與無收縮水泥具有良好的抗滲性所形成的防水效果,砂漿配比為1:2.5(體積比),水灰比為0.4~0.5,鋪抹方法與五皮式防水砂漿相同。
三、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⑴防水砂漿的原材料、防水劑、配合比及分層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⑵屋面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⑶防水砂漿防水層各層之間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
2、允許偏差
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允許偏差為5mm。
四、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空鼓
1)基層表面一定要清理干凈,并沖洗濕潤,但不能有積水。
2)涂刷水泥漿結合層應隨涂隨鋪,不能過早涂,以免風干硬結,亦不能采用先撒干水泥粉后澆水掃漿的方法,以免水泥粉撒不均勻,沖水過多出現干灰層和積水坑等。
3)控制基層平整度,用2m直尺檢查,其凹凸度不應大于5mm。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⑴屋面如無女兒墻,四周外腳手架應高出屋面1m,并有安全網圍欄。
⑵不得隨意向外四周拋雜物落地,以免傷人。
⑶垂直運輸機機口應有1.5m寬平橋,平橋出入口兩邊應有欄桿圍護。
3、產品保護
⑴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過早上人走動。
⑵注意及時進行養護。
⑶在未達到強度前,不得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