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工程構件包裝、運輸方案及成品保護措施
1 構件的包裝
1.1 常規(guī)要求
1.1.1 包裝的產品須經產品檢驗合格,隨機文件齊全,漆膜完全干燥。
1.1.2 產品包裝應具有足夠強度,保證產品能經受多次裝卸、運輸無損傷、變形、降低精度、銹蝕、殘失,能安全可靠地運抵目的地。
1.1.3 構件裝運使用卡車、平板車,裝載時構件與構件,構件與車輛之間應妥善捆扎,以防顛簸而發(fā)生構件散落。
1.1.4 裝載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構件,特別是一些較薄的連接板,應盡量避免與其它構件直接接觸。
1.1.5 連接板應用臨時螺栓擰緊在構件本體上與構件一同發(fā)運。
1.2 捆包方式
1.2.1 本工程的包裝主要采用框架夾緊式:包裝材料采用截面50*100 和100*100 的木材及1*30 的鋼帶;地腳螺栓用木箱裝運,箱底部加肋木塊100*100且端部切角,以便運輸中叉車的使用。
1.2.2 連接板可以按多個相同規(guī)格作為一個包裝單位進行裝箱;散件等超長超寬構件可以散件組合為一個包裝單位;其它構件可以多根多層為一包,但最多不宜超過三層,盡量使相近尺寸的構件包裝在一起,且每個包裝單位的重量最多不超過5 噸。
1.2.3 地腳螺栓的螺紋處應涂防銹油脂,用麻布一一包好,裝成一捆后用PVC 薄膜包扎防水,之后用木箱裝運。木箱尺寸為長* 寬* 高 1000~2000*800*500,內放地腳螺栓及其它配件。
1.3 構件上的標記
1.3.1 主標記(圖號、構件號):鋼印位置:鋼梁為腹板端面;一般標記在腹板左側面。
1.3.2 方向標記:安裝軸線前后左右方向用色筆標明。
1.3.3 安裝標記:鋼柱上必須將安裝軸線方向位置標明,以及必要時的水平對合線,對于巨型桁架必須標明分段對合線,水平線及中心線鋼印。
1.3.4 重心點及吊運標志:構件單重大于10 噸時,應在構件頂面、兩側面上用40mm 寬的線,劃150mm 長的“十”字標記,代表重心點。在構件側面上標起吊位置及標記。
1.3.5 構件油漆后,各類標記用醒目區(qū)別底漆的油漆在構件上寫出。字 母大小為50mm*40mm。
以上的 (1).(2).(3).(4)在制作后油漆前均用鋼印在相應的位置標出。并用黃色漆圈住。
1.4 包裝限制
1.4.1 包裝應將同一車間號的構件包裝在一起,其中最好將同一區(qū)域的小構件打包在一起。不同單元的構件不能混包。
1.4.2 包裝的最小尺寸及重量:不低于500 公斤,或1 立方米。
1.4.3 包裝的最大重量:不超過5 噸。
1.4.4 對單件長度大于12 米,寬大于2.5 米,高大于2.5 米,毛重大于20噸的構件應制備特殊的構件清單,清單應在發(fā)運前半個月提交。
1.5 構件清單
構件發(fā)運前必須編制發(fā)運清單,清單上必須明確項目名稱、構件號、構件數(shù)量及噸位,以便收貨單位核查。
1.6 捆包后的發(fā)運標記
1.6.1 木箱:箱子的頂面及4 個側面用漏字板噴字(紅色),字體為50×40mm。
箱子的4 個上角涂上藍色三角標記。每邊長200 mm。
1.6.2 鋼結構捆包件:四邊貼上嘜頭。
2 構件的運輸
2.1. 運輸注意事項
2.1.1 待運物件堆放需平整穩(wěn)妥墊實擱置干燥、無積水處,防止銹蝕。
2.1.2 鋼構件按種類、安裝順序分區(qū)存放,底層墊枕應有足夠的支承面,應防止支點下沉。
2.1.3 相同構件的鋼構件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防止鋼構件被壓壞或變形。
2.1.4 裝車前,在車箱內放置枕木墊平,墊牢固,以防止鋼構件直接與車鐵箱碰撞,避免損壞構件外表與油漆。
2.1.5 裝車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管,清點上車的箱號及打包件號,并辦好移交或交接手續(xù)。2.1.6 構件制作必須符合運輸安全要求和現(xiàn)場安裝進度、質量要求。
構件按照安裝順序分單元成套供貨。
2.2 運輸方案
經沿途勘察,根據(jù)橋梁承重、架空路線凈高及彎道半徑,根據(jù)本企業(yè)以前施工過類似性質工程的經驗,決定直接采用汽車進行運輸?shù)姆桨?,可盡快地能滿足現(xiàn)場安裝需要。
3 鋼結構成品保護措施
3.1. 鋼構件的堆放
3.1.1 待包裝或待運的鋼構件,按種類、安裝區(qū)域及發(fā)貨順序,分區(qū)整齊存放,標有識別標志,便于清點。
3.1.2 露天堆放的鋼構件,擱置在干燥無積水處,防止銹蝕;底層墊枕有足夠的支承面,防止支點下沉;構件堆放平穩(wěn)墊實。
3.1.3 相同鋼構件的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防止鋼構件被壓壞或變形。
3.1.4 鋼構件的存儲、進出庫,嚴格按企業(yè)制度執(zhí)行。
3.2 鋼構件的包裝
3.2.1 鋼構件的包裝和固定的材料要牢固,以確保在搬運過程中構件不散失,不遺落。
3.2.2 構件包裝時,應保證構件不變形,不損壞,對于長短不一容易掉落的對象,特別注意端頭加封包裝。
3.2.3 管材型鋼構件,用鋼帶裸形捆扎打包,5m 以下長捆扎二圈,5m 以上長捆扎三圈。
3.2.4 機加工零件及小型板件,裝在鋼箱或木箱中發(fā)運。
3.2.5 包裝件必須書寫編號、標記、外形尺寸,如長、寬、高、全重,做到標志齊全、清晰。
3.3.6 運輸過程中成品保護措施
3.3.6.1 吊運大件必須有專人負責,使用合適的工夾具,嚴格遵守吊運規(guī)則,以防止在吊運過程中發(fā)生震動、撞擊、變形、墜落或其它損壞。
3.3.6.2 裝載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管,清點上車的箱號及打包號,車上堆放牢固穩(wěn)妥,并增加必要捆扎,防止構件松動遺失。
3.3.6.3 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采用車輛裝運時對超長、超寬、超高物件運輸,必須由經過培訓的駕駛員,押運人員負責,并在車輛上設置標記。
3.3.6.4 嚴禁野蠻裝卸,裝卸人員裝卸前,要熟悉構件的重量、外形尺寸,并檢查吊馬、索具的情況,防止意外。
3.3.6.5 構件到達施工現(xiàn)場后,及時組織卸貨,分區(qū)堆放好。
3.3.6.6 現(xiàn)場采用履帶吊運送構件時
,要注意周圍地形、空中情況,防止履帶吊傾覆及構件碰撞。3.4 安裝成品保護
一方面構件倒運過程中,要進行鋼結構件的保護;另一方面還需要進行構件表面防腐底漆及中間漆的保護。
3.4.1.構件保護
3.4.1. 構件進場應堆放整齊,防止變形和損壞,堆放時應放在穩(wěn)定的枕木上,并根據(jù)構件的編號和安裝順序來分類。
3.4.1.1 構件堆場應作好排水,防止積水對鋼結構構件的腐蝕。
3.4.1.1 在拼裝、安裝作業(yè)時,應盡量避免碰撞、重擊。
3.4.1.2 避免現(xiàn)場焊接過多的輔助構件,以免對母材造成影響。
3.4.1.3 在拼裝時,在地面鋪設剛性平臺,搭設剛性胎架進行拼裝,拼裝支撐點的設置,要進行計算,以免造成構件的永久變形。
3.4.1.4 進行桁架的吊裝驗算,避免吊點設計不當,造成構件的永久變形。
3.4.2. 涂裝面的保護
構件在工廠涂裝底漆及中間漆,在現(xiàn)場安裝完成后涂裝,防腐底漆的保護是半成品保護的重點。
3.4.2.1 避免尖銳的物體碰撞、摩擦。
3.4.2.2 減少現(xiàn)場輔助措施的焊接量,能夠采用捆綁、抱箍的盡量采用。
3.4.2.3 現(xiàn)場焊接、破損等母材外露表面,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補涂裝,除銹等級達到Sa2.5 級或St3 級以上,材料采用設計要求的原材料。
3.5 后期成品保護
后期的成品保護重點是桁架成品、防腐面層在其它工序介入施工后的保護。
3.5.1 嚴禁集中堆放建筑材料。
3.5.2 嚴禁施工人員直接踩踏鋼板,在交工驗收前,在屋面鋪設木板通道。
3.5.3 焊接部位及時補涂防腐涂料。
10.3.5.4 其它工序介入施工時,未經施工單位許可,禁止在鋼結構構件上焊接、懸掛任何構
3.5.5 玻璃幕墻、設備安裝、高級裝修如與鋼結構有交接,需通過總包與鋼結構施工單位辦理施工交接手續(xù),方可在鋼結構構件上進行下一道工序。
10.3.5.6 地面支座的防護:在進行交工驗收前,在已完成的地面柱腳支座周圍設置防護圍欄,以免支座受到碰撞和損壞。
篇2:鋼結構工程構件包裝運輸方案成品保護措施
鋼結構工程構件包裝、運輸方案及成品保護措施
1 構件的包裝
1.1 常規(guī)要求
1.1.1 包裝的產品須經產品檢驗合格,隨機文件齊全,漆膜完全干燥。
1.1.2 產品包裝應具有足夠強度,保證產品能經受多次裝卸、運輸無損傷、變形、降低精度、銹蝕、殘失,能安全可靠地運抵目的地。
1.1.3 構件裝運使用卡車、平板車,裝載時構件與構件,構件與車輛之間應妥善捆扎,以防顛簸而發(fā)生構件散落。
1.1.4 裝載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構件,特別是一些較薄的連接板,應盡量避免與其它構件直接接觸。
1.1.5 連接板應用臨時螺栓擰緊在構件本體上與構件一同發(fā)運。
1.2 捆包方式
1.2.1 本工程的包裝主要采用框架夾緊式:包裝材料采用截面50*100 和100*100 的木材及1*30 的鋼帶;地腳螺栓用木箱裝運,箱底部加肋木塊100*100且端部切角,以便運輸中叉車的使用。
1.2.2 連接板可以按多個相同規(guī)格作為一個包裝單位進行裝箱;散件等超長超寬構件可以散件組合為一個包裝單位;其它構件可以多根多層為一包,但最多不宜超過三層,盡量使相近尺寸的構件包裝在一起,且每個包裝單位的重量最多不超過5 噸。
1.2.3 地腳螺栓的螺紋處應涂防銹油脂,用麻布一一包好,裝成一捆后用PVC 薄膜包扎防水,之后用木箱裝運。木箱尺寸為長* 寬* 高 1000~2000*800*500,內放地腳螺栓及其它配件。
1.3 構件上的標記
1.3.1 主標記(圖號、構件號):鋼印位置:鋼梁為腹板端面;一般標記在腹板左側面。
1.3.2 方向標記:安裝軸線前后左右方向用色筆標明。
1.3.3 安裝標記:鋼柱上必須將安裝軸線方向位置標明,以及必要時的水平對合線,對于巨型桁架必須標明分段對合線,水平線及中心線鋼印。
1.3.4 重心點及吊運標志:構件單重大于10 噸時,應在構件頂面、兩側面上用40mm 寬的線,劃150mm 長的“十”字標記,代表重心點。在構件側面上標起吊位置及標記。
1.3.5 構件油漆后,各類標記用醒目區(qū)別底漆的油漆在構件上寫出。字 母大小為50mm*40mm。
以上的 (1).(2).(3).(4)在制作后油漆前均用鋼印在相應的位置標出。并用黃色漆圈住。
1.4 包裝限制
1.4.1 包裝應將同一車間號的構件包裝在一起,其中最好將同一區(qū)域的小構件打包在一起。不同單元的構件不能混包。
1.4.2 包裝的最小尺寸及重量:不低于500 公斤,或1 立方米。
1.4.3 包裝的最大重量:不超過5 噸。
1.4.4 對單件長度大于12 米,寬大于2.5 米,高大于2.5 米,毛重大于20噸的構件應制備特殊的構件清單,清單應在發(fā)運前半個月提交。
1.5 構件清單
構件發(fā)運前必須編制發(fā)運清單,清單上必須明確項目名稱、構件號、構件數(shù)量及噸位,以便收貨單位核查。
1.6 捆包后的發(fā)運標記
1.6.1 木箱:箱子的頂面及4 個側面用漏字板噴字(紅色),字體為50×40mm。
箱子的4 個上角涂上藍色三角標記。每邊長200 mm。
1.6.2 鋼結構捆包件:四邊貼上嘜頭。
2 構件的運輸
2.1. 運輸注意事項
2.1.1 待運物件堆放需平整穩(wěn)妥墊實擱置干燥、無積水處,防止銹蝕。
2.1.2 鋼構件按種類、安裝順序分區(qū)存放,底層墊枕應有足夠的支承面,應防止支點下沉。
2.1.3 相同構件的鋼構件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防止鋼構件被壓壞或變形。
2.1.4 裝車前,在車箱內放置枕木墊平,墊牢固,以防止鋼構件直接與車鐵箱碰撞,避免損壞構件外表與油漆。
2.1.5 裝車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管,清點上車的箱號及打包件號,并辦好移交或交接手續(xù)。2.1.6 構件制作必須符合運輸安全要求和現(xiàn)場安裝進度、質量要求。
構件按照安裝順序分單元成套供貨。
2.2 運輸方案
經沿途勘察,根據(jù)橋梁承重、架空路線凈高及彎道半徑,根據(jù)本企業(yè)以前施工過類似性質工程的經驗,決定直接采用汽車進行運輸?shù)姆桨?,可盡快地能滿足現(xiàn)場安裝需要。
3 鋼結構成品保護措施
3.1. 鋼構件的堆放
3.1.1 待包裝或待運的鋼構件,按種類、安裝區(qū)域及發(fā)貨順序,分區(qū)整齊存放,標有識別標志,便于清點。
3.1.2 露天堆放的鋼構件,擱置在干燥無積水處,防止銹蝕;底層墊枕有足夠的支承面,防止支點下沉;構件堆放平穩(wěn)墊實。
3.1.3 相同鋼構件的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防止鋼構件被壓壞或變形。
3.1.4 鋼構件的存儲、進出庫,嚴格按企業(yè)制度執(zhí)行。
3.2 鋼構件的包裝
3.2.1 鋼構件的包裝和固定的材料要牢固,以確保在搬運過程中構件不散失,不遺落。
3.2.2 構件包裝時,應保證構件不變形,不損壞,對于長短不一容易掉落的對象,特別注意端頭加封包裝。
3.2.3 管材型鋼構件,用鋼帶裸形捆扎打包,5m 以下長捆扎二圈,5m 以上長捆扎三圈。
3.2.4 機加工零件及小型板件,裝在鋼箱或木箱中發(fā)運。
3.2.5 包裝件必須書寫編號、標記、外形尺寸,如長、寬、高、全重,做到標志齊全、清晰。
3.3.6 運輸過程中成品保護措施
3.3.6.1 吊運大件必須有專人負責,使用合適的工夾具,嚴格遵守吊運規(guī)則,以防止在吊運過程中發(fā)生震動、撞擊、變形、墜落或其它損壞。
3.3.6.2 裝載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管,清點上車的箱號及打包號,車上堆放牢固穩(wěn)妥,并增加必要捆扎,防止構件松動遺失。
3.3.6.3 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采用車輛裝運時對超長、超寬、超高物件運輸,必須由經過培訓的駕駛員,押運人員負責,并在車輛上設置標記。
3.3.6.4 嚴禁野蠻裝卸,裝卸人員裝卸前,要熟悉構件的重量、外形尺寸,并檢查吊馬、索具的情況,防止意外。
3.3.6.5 構件到達施工現(xiàn)場后,及時組織卸貨,分區(qū)堆放好。
3.3.6.6 現(xiàn)場采用履帶吊運送構件時
,要注意周圍地形、空中情況,防止履帶吊傾覆及構件碰撞。3.4 安裝成品保護
一方面構件倒運過程中,要進行鋼結構件的保護;另一方面還需要進行構件表面防腐底漆及中間漆的保護。
3.4.1.構件保護
3.4.1. 構件進場應堆放整齊,防止變形和損壞,堆放時應放在穩(wěn)定的枕木上,并根據(jù)構件的編號和安裝順序來分類。
3.4.1.1 構件堆場應作好排水,防止積水對鋼結構構件的腐蝕。
3.4.1.1 在拼裝、安裝作業(yè)時,應盡量避免碰撞、重擊。
3.4.1.2 避免現(xiàn)場焊接過多的輔助構件,以免對母材造成影響。
3.4.1.3 在拼裝時,在地面鋪設剛性平臺,搭設剛性胎架進行拼裝,拼裝支撐點的設置,要進行計算,以免造成構件的永久變形。
3.4.1.4 進行桁架的吊裝驗算,避免吊點設計不當,造成構件的永久變形。
3.4.2. 涂裝面的保護
構件在工廠涂裝底漆及中間漆,在現(xiàn)場安裝完成后涂裝,防腐底漆的保護是半成品保護的重點。
3.4.2.1 避免尖銳的物體碰撞、摩擦。
3.4.2.2 減少現(xiàn)場輔助措施的焊接量,能夠采用捆綁、抱箍的盡量采用。
3.4.2.3 現(xiàn)場焊接、破損等母材外露表面,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補涂裝,除銹等級達到Sa2.5 級或St3 級以上,材料采用設計要求的原材料。
3.5 后期成品保護
后期的成品保護重點是桁架成品、防腐面層在其它工序介入施工后的保護。
3.5.1 嚴禁集中堆放建筑材料。
3.5.2 嚴禁施工人員直接踩踏鋼板,在交工驗收前,在屋面鋪設木板通道。
3.5.3 焊接部位及時補涂防腐涂料。
10.3.5.4 其它工序介入施工時,未經施工單位許可,禁止在鋼結構構件上焊接、懸掛任何構
3.5.5 玻璃幕墻、設備安裝、高級裝修如與鋼結構有交接,需通過總包與鋼結構施工單位辦理施工交接手續(xù),方可在鋼結構構件上進行下一道工序。
10.3.5.6 地面支座的防護:在進行交工驗收前,在已完成的地面柱腳支座周圍設置防護圍欄,以免支座受到碰撞和損壞。
篇3:鋁合金門窗玻璃成品保護的溫馨提示
物業(yè)關于鋁合金門窗玻璃的成品保護溫馨提示
--關于鋁合金門窗玻璃的成品保護
致:尊敬的各位業(yè)主
隨著裝修工作的完成,居室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清理工作也列入了日常生活中,為保證各位業(yè)主正確的做好鋁合金門窗玻璃的保潔工作,現(xiàn)做出如下提示:
注意事項:
1、在清理玻璃時請勿用鋼絲球、雙面刮、鐵鏟等硬物擦拭玻璃,因為這樣會導致玻璃表面出現(xiàn)劃痕。正確的清理方法:請用抹布多沾水輕輕擦拭,遇到水泥、砂漿等硬物難清理時,請先用清水浸泡后再用抹布輕輕擦干即可。
小貼士:硬度比玻璃大的物體劃到玻璃表面上會留下劃痕,玻璃的硬度一般為5.5~6.5,而一般合金鋼制品的硬度為6.5~7,石英的硬度為7。(如建筑材料沙子、水晶等主要成分為石英。)
2、清理鋁框時請勿用化學成分的洗液擦拭鋁框,如稀料、汽油等,因為這樣會導致鋁框外表面涂膜損壞變色。
正確的清理方法:請用抹布沾水輕輕擦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