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5)

4106

  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5)

  本工程主樓地下室底板厚度600,承臺厚度1400~3000,總混凝土方量約2000m3,決定采取承臺、底板一次性澆筑混凝土,采用灌水養護方法,并采用電腦測溫控制系統進行溫差監測。

  本工程承臺厚度較大,且與周圍底板形成整體,四周均受到約束,故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要重點處理好其混凝土的施工。

 ?。?1) 大體積混凝土特點

  大體積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澆筑厚度、長寬尺寸較大,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預計超過25℃時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澆筑后,在其硬化過程中,水泥不斷水化,產生大量水化熱,而混凝土體積厚大,熱量不能盡快散失,致使混凝土內部溫度顯著上升。正因混凝土內部的熱量散發較慢,而表面散勢較快,從而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由此導致混凝土內部表面產生溫度應力,當新澆混凝土的強度還不具備抵抗該溫度應力時,就易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紋。當混凝土內部逐漸散熱冷卻收縮時,因受基底或澆筑混凝土的約束,接觸處將產生很大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新澆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時,與約束接觸處會產生裂紋,甚至可能貫通整個混凝土塊體,由此造成嚴重的質量事故。

  為了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除滿足混凝土強度等級要求,抗滲要求以及混凝土內實外光的常規要求外,最關鍵在于嚴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因水化熱引起的內外溫差以及混凝土收縮變形,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而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水泥水化熱引起混凝土溫度應力;

  2)混凝土內外約束條件的不同引起應力不均;

  3)外界氣溫變化引起混凝土內外溫差變化;

  4)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 2) 施工要點

  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情況,制定詳細的組織計劃,從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管理等方面嚴格控制,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順利實施。

  在施工技術上,周密考慮,層層控制,嚴格把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綜合性措施,有效的解決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問題。

  1)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

  2)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

  3)根據大體積混凝土特點,分別考慮具體的施工方法及澆筑程序

  4)混凝土測溫控制

  5)混凝土的養護。

  從施工組織管理上認真做好施工準備,采取混凝土集中攪拌的方法,通過混凝土運輸攪拌車運輸混凝土;以確?;炷恋纳a和運輸;現場采用混凝土輸送泵布料,充分滿足混凝土澆筑的要求。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全體技術人員分工合作,部門全力配合及協調管理,確保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完。

 ?。?3) 施工準備

  編制詳細的作業指導書,明確分工與職責,分工合作、各司其職,作到忙而不亂。

  在佛山地區選擇2 家攪拌站同時供應商品混凝土,由公司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協調管理,統一原材料、配合比并監督計量,協調各攪拌站的生產供應速度。

  由公司廣州試驗室到選用攪拌站進行原材料取樣,進行多組配合比試配(初凝時間大于6h,現場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2~16cm),確定生產配合比,下達書面的混凝土生產配合比通知單。

  按24h 分2 班連續作業準備勞動力和施工機具,現場布置2 臺混凝土輸送泵,以充分滿足混凝土澆筑的需求,小型機具應準備備用數量。

  進行模板、鋼筋的檢查驗收,辦理隱蔽驗收記錄,做好測溫設備的準備。

  收集天氣預報資料,避免在雨天澆混凝土,同時應準備足夠的薄膜,以防出現以外雨天。

 ?。?4) 混凝土振搗方法及要求

  1)混凝土的澆筑順序:先集中澆筑CT6,然后采取"平行后退,斜面分層,薄層覆蓋,循序到頂"的方式由西向東逐步澆筑,一次性連續澆筑,斜面分層的澆筑厚度為300~500mm,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必須將上層混凝土覆蓋搗實,每層混凝土的澆筑最大間隙時間不應超過3 h,以避免出現施工冷縫。

  按此澆搗順序,最大的每小時混凝土澆筑需用量為:

  Q=V/t= hLb/t=(0.5×7.7×26+0.5×2.3×16)/2=51m3/h;

  式中: Q表示需用的混凝土方量,按最不利截面處核算;

  h為分層澆筑厚度,表示每層的厚度應控制在300~500mm 內;

  L為斜面分層的長度,按泵送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約為15 度;

  b為底板一次澆筑的寬度;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每2h 澆筑一層混凝土,按最不利情況計算的混凝土需用量為51m3,必須確保有關條件滿足該澆筑速度的要求。

  選擇的2 個攪拌站,具有每小時供應60 m3 以上混凝土的攪拌供應量,并應根據距離的遠近,準備足夠的罐車;現場兩臺輸送泵,塔式起重機輔助運輸,能滿足施工的需要;表明公司準備的條件能確保混凝土按此順序進行連續澆搗,可有效避免出現施工冷縫。

  由于底板混凝土連續澆筑所需的時間較長,施工中可能出現一些突發性的機械設備故障,以致混凝土供應量暫時供應不上,決定采取下列一些措施補救,以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澆筑:

  當混凝土攪拌站設備發生故障時,一方面組織機修人員立即搶修,另一方面減小澆筑層的厚度,增加另外一家攪拌站的供應數量和運輸車輛數量;

  當混凝土輸送泵發生故障時,除及時搶修外,利用塔式起重機輔助吊運混凝土至澆筑點薄層覆蓋;

  2)混凝土的振搗方法

  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振動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在振搗過程中,應將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cm 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每點的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漿,不再出現氣泡為準?;炷恋恼駬v順序為從澆筑層的底層開始逐層上移,以保證分層混凝土之間的施工質量。

  3)混凝土的表面處理

  振搗完畢后將混凝土表面泌水、浮漿刮掉,在澆筑后2~3h,按標高初步用長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槎板反復搓壓數遍,使其表面密實平整,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鐵槎板壓光,這樣能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龜裂,減少混凝土表面水份的散失,促進混凝土養護。

 ?。?5) 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和預計最大溫差計算

  1)基本數據

  混凝土設計強度C40,抗滲強度S6;最大承臺厚度3.0m,混凝土澆筑量2000 m3;

  預測澆筑時大氣溫度平均約15℃;演算采用配合比:525#水泥355kg/ m3,水180kg/ m3,外加劑FDN-RY6 為8.88 kg/ m3,UEA 為36kg/ m3,砂818kg/ m3,石1041kg/ m3;

  混凝土分塊砌筑磚墻圍護,從混凝土終凝開始蓄水養護,通過計算確定蓄水深度,養護時間不少于14 天;

  2)混凝土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計算

  T(t)=CQ(1-e-mt )/(cρ) = 31.6℃

  式中:T(t)--混凝土澆筑完t 段時間,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一般出現在第3

  天,故水化熱絕熱溫升值按3 天時計算;

  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355kg);

  Q--每千克水泥水化熱量,525#粉煤灰水泥3 天為251kJ/kg,7 天為280 kJ/kg,

  28 天預測為346 kJ/kg;

  c--混凝土的比熱,一般為0.92~1.00,取0.96J/kg.K;

  ρ--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取2400kg/m3;

  m--與水泥品種、澆筑時溫度有關的經驗系數,取為0.3;

  t--混凝土澆筑后至計算時的天數,按3 天計。

  3)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值計算

 ?。ˋ)混凝土的出機溫度

  根據試驗室初定的配合比,每立方米體積混凝土材料的重量、材性及計算如下表:

  表6-3 每立方米體積混凝土材料的重量、材性及計算表

  序號材料名稱重量W(kg)比熱C (kJ/kg·K)W·C材料溫度t (℃)W·C·t

  1525#水泥3550.84298.2257455

  2砂8180.84687.120**742

  3石子10410.84874.420**488

  4水1804.275620**120

  5FDN-RY68.884.237.320746

  6合計2683.255155

  超過規范要求的溫差控制要求,可能產生溫度應力和裂縫。

  ( 6) 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措施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主要作用是為了保溫和保濕,為便于施工和提高養

護效率,擬采用蓄水養護的方法,這種養護法可以達到保溫和保濕的作用,成本也比其他保溫和保濕材料低。其蓄水厚度計算如下:

  式中: δ--養護材料的厚度;

  H--混凝土的澆筑厚度,取最大厚度H=3.0m;

  λ--養護材料的導熱系數,水的導熱系數λ=0.58W/m·K;

  △t--控制溫差(℃);

  K--傳熱系數修正值,K=1.30;

  Tα--混凝土與養護材料接觸面溫度,混凝土內外溫差控制在25℃時, Tα=50.8-25=25.8℃;

  Tb--大氣平均溫度,Tb=15℃

  混凝土的養護要求在混凝土初凝后即采取分片砌筑120 厚300 高的蓄水磚墻圍欄,在蓄水前采取灑水養護并加塑料薄模覆蓋的保溫保濕方法,分片蓄水養護的厚度根據理論計算與實測溫差進行控制,保證內外溫差控制在25℃以內。當內外溫差接近時,可放水按常規養護方法。

 ?。?7) 電腦測溫措施

  為了及時了解和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情況,防止大承臺混凝土在澆筑后的養護過程中出現內外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將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25℃),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特采用計算機聯溫度傳感器的全自動測溫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埋置于混凝土中的靈敏度極高的溫度傳感器,通過導線將混凝土中的溫度變化信號傳遞到計算機并進行分析處理,以獲得溫度變化情況。

  本工程擬在CT6 布置9 個測溫點,在每個CT5 布置3 個測溫點,每個測溫點按上中下分別設3 個測溫點位,力求反映從上至下整個承臺的溫度場分布狀況,使其最高溫度位置的中心測點至邊緣測點處于垂直線上,以正確反映溫差情況,從而控制裂縫的產生,同時,應設置混凝土的表面氣溫測點、大氣溫度測點,并測定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溫度監測自澆筑混凝土后5 天內每2h 采集一次數據,6~14 天每4h 采集一次數據,遇異常情況適當增加監測次數。要求每天提供內部最高溫度、混凝土表面最低溫度、最大溫差,并及時提供溫差預警值,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要求。

  附件一: 角鋼支撐結構驗算

  主樓上部設有一層雙向板筋,最大處為φ32@100 雙向鋼筋網,擬選用L63×6 角鋼作支撐橫梁(單向@2000),L50×5 角鋼作立桿和拉結橫梁,間距為雙向2000,其結構核算如下:

  (1)荷載計算

  1)頂面鋼筋重:

  2)63.1×20×2=2524 N/m

  3)角鋼自重:57 N/m

  4)施工荷載:

  5)2000×2=4000 N/m

  6)合計:6581 N/m

 ?。?)支撐橫梁驗算

  1)橫梁所承受的荷載:q=6581 N/m

  2)角鋼橫梁按四跨連續梁計算,查《簡明施工計算手冊》附錄Ⅱ-14 得:

  3)Km=-0.121,Kv=-0.62,Kw=0.967

  4)最大彎矩:

  5)Mma*=Kmql2=0.121×6581×22=3185N·m

  6)最大剪力:

  7)Vma*=Kvql=0.62×6581×2=8160N

  8)截面特征:L63×6 角鋼查表得

  9)A=7.29cm2,I*=27.12cm4,W*=15.26cm3

  10)內力計算

 ?。?)強度:

  σ=M/ω*

  =3185×1000/(15.26×1000)

  =208.7 N/mm2

  <[f]=215 N/m m2

  滿足

 ?。?)剪切

  τ=vs/(Itw)

  =[8160×(729×1/2+6×17.8)×17.8×1/2]/(27.12×104×6)

  =21 N/mm2

  <[τ]=125 N/mm2

  滿足

 ?。?)撓度

  W=Kwql4/(100EI)

  =0.967×6.581×20004/(100×2.1×105×27.12×104)

  =17.9mm

  <2000/110=18.2mm

  滿足

  由于撓度是按活載最大、最不利的情況計算,且角鋼橫梁為短期受力,混凝土澆筑后即完成其作用,因而允許撓度值按l/110 控制能滿足施工要求。

 ?。?)立桿驗算

  1)荷載計算:

  橫梁傳來荷載:6581×2=13162N

  拉梁傳來荷載:38×2×2=152N

  立桿自重:38×3.51=133N

  合計:13447N

  2)截面特征:L50×5 角鋼查表得A=4.803cm2,i=1.53cm

  3)內力計算:

  強度

  σ=N/A=13447/480.3=28N/mm2

  <[f]=215 N/mm2

  滿足

  穩定性:λ=l/I=1755/15.3=115,查表ψ=0.501

  σ=N/ψA

  =13447/(0.501×480.3)

  =55.9 N/mm2

  <[f]=215 N/mm2

  滿足

  (4)拉結橫梁

  由于其僅承受自重和減小立桿長細比的作用,驗算略。

  附件二: 混凝土運輸和輸送設備計算

  每小時混凝土澆筑需用量為:

  Q=V/t=hLb/t=(0.5×7.7×26+0.5×2.3×16)/2=51m3/h;

  式中:Q 表示需用的混凝土方量,按最不利截面處核算;

  h 為分層澆筑厚度,表示每層的厚度應控制在300~500mm 內;

  L 為斜面分層的長度,按泵送自然流淌形成的坡度約為15 度;

  b 為底板一次澆筑的寬度;

  上述計算結果表明:每2h 澆筑一層混凝土,按最不利情況計算的混凝土需用量為51m3,必須確保有關條件滿足該澆筑速度的要求。

篇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基礎底板5~14軸與A~D(1/D)軸間板厚為800m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

  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在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的同時,選擇采取分塊澆筑的方式,根據基礎結構特點以后澆帶形式將基礎劃分為若干個小塊體,以便于施工組織,確保施工質量。

  1.大體積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運輸車運到現場,采用2臺地泵送筑。

  (1)混凝土澆筑時應采用"分區定點、一個坡度、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澆筑工藝。根據泵車布料桿的長度,劃定澆筑區域,每臺泵車負責本區域混凝土澆筑。澆筑時先在一個部位進行,直至達到設計標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動,然后在其坡面上連續澆筑,循序推進。這種澆筑方法能較好的適應泵送工藝,便每車混凝土都澆筑在前一車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確保每層混凝土之間的澆筑間歇時間不超過規定的時間。同時可解決頻繁移動泵管的間題,也便于澆筑完的部位進行覆蓋和保溫。

  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6h,如遇特殊情況,混凝土在4h仍不能連續澆筑時,需采取應急措施。即在己澆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直徑為12mm的短插筋,長度1米,間距500mm,呈梅花形布置。同時將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蓋保溫。以保證混凝土表面不受凍。

  (2)混凝土澆筑時在每臺泵車的出灰口處配置3~4臺振搗器,因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較大,在1.5米厚的底板內可斜向流淌1米遠左右,2臺振搗器主要負責下部斜坡流淌處振搗密實,另外1~2臺振搗器主要負責頂部混凝土振搗。

 ?。?)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較大,會在表面鋼筋下部產生水分,或在表層鋼筋上部的混凝土產生細小裂縫。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預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壓實措施。

  (4)現場按每澆筑100方(或一個臺班)制作3組試塊,1組壓7d強度,1組壓28d強度歸技術檔案資料用;l組作仍14d強度備用。

 ?。?)防水混凝土抗滲試塊按規范規定每單位工程不得少于2組。考慮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量不太大,按規定取2組防水混凝土抗滲試塊。

  2.混凝土測溫

  1)測試設備

  測溫儀:CW - A 智能測溫儀

  多路轉換箱:與CW - A 智能測溫儀配套轉換箱,用于多測點自動切換傳感器: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熱敏電阻型,精度0.01℃);

  2)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工作

  為及時掌握混凝土內外溫差及溫度應力,及時調整保溫措施及養護時間,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25℃ 及降溫速率小于3℃/d ,根據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擬對底板施工進行大體積混凝土的信息化測溫工作。

 ?、?測溫點布置

  為了保證測溫點所測的溫度曲線能全面反映混凝土結構內部溫度的變化情況,底板混凝土測溫點布置,平面按200m2/點,在截面變化部位,墻體轉角等處需布置測溫點;豎向測溫點布置,按照頂表面溫度、中心溫度、底表面溫度的檢測要求進行布設,表面測溫點的高度為底板頂標高下返50mm ,中部測溫點為底板頂標高下返1/2 板厚,底表面測溫點為底板底標高上50mm 處。

  底板測溫點立面布置示意圖

  測溫系統的安裝和調試:傳感器按測溫點布置方案,固定在鋼筋上;傳感器的導線,通過排線鋼管引到計算機控制室。

  電纜線的排布應按布點方案,并盡量避免施工損壞和影響施工為原則下進行;系統在正式測溫之前進行一天的系統調試,使其狀態完全滿足要求。

 ?、?測溫頻率:

  根據混凝土溫升規律,制定以下測溫頻率:

  養護時間測溫時刻

  1-7 天6:00、8:00、10: 00、12: 00、14:00、16:00、18:00、20:00、22 :00、24:00、2:00、4:00

  7 -28 天6:00、10:00、14:00、18:00、22:00、2:00

  28 天以上2:00、14:00

  3.大體積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及聚胺脂泡沫塑料保溫板進行保溫保濕養護,并通過計算機監測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溫度、溫差、應力變化,當混凝土內外溫差接近25 ℃ 及時加蓋保溫層等措施,確保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混凝土終凝后,在其表面用塑料薄膜覆蓋,然后聚胺脂泡沫塑料保溫層,進行混凝土蓄熱保溫保濕養護。在養護期間根據溫控系統測得混凝土內外溫差和降溫速率,對養護措施進行及時的調整。

 ?。?)柱、墻插筋部位是保溫的難點,要特別注意蓋嚴,防止造成溫差較大或受凍。

 ?。?)停止測溫的部位經技術部門和項目技術負責人同意后,可將保溫層及塑料薄膜逐層掀掉,使混凝土散熱。

篇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案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案

  一、施工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放線定位、基坑降水→開挖基礎土方→澆筑混凝土墊層、造型→安裝基礎外模板→安裝底板鋼筋→安裝地腳螺栓固定架并吊裝地腳螺栓→外模板側面鋼筋埋設水、電、風、氣、油管道→安裝內模板、埋設件及剩余的電纜、水管→調整固定地腳螺栓→安設頂面鋼筋及其余模板→澆筑基礎混凝土→保溫、養護→做防水層、回填土

  2操作工藝

  1)大體積混凝土澆灌方法及要求

  用混凝土泵車配混凝土攪拌車運輸澆灌。在混凝土澆灌時根據面積大小和攪拌能力采取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或斜面分層連續澆筑完成(澆灌方式見圖),不留施工縫,分層厚度20~30cm,段分層多采取踏步式分層推進。推進長度由澆灌能力而定,

  一般為1.5~2.5m。斜面分層澆灌每層厚度30~35cm,坡度一般取1:6~1:7。

  混凝土自高處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沿串筒、溜槽、溜管等下落,保證不發生混凝土離析現象。

  混凝土澆灌順序宜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進,逐層上升。亦可采取中間向兩邊推進,保持混凝土沿基礎全高均勻上升。澆筑時,要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上一層混凝土,不使產生實際的施工縫,并將表面泌水及時排出。

  對地腳螺栓、預留螺栓孔、預埋管道部位等的澆灌要控制混凝土下落速度,四周混凝土應均勻上升;同時避免碰撞,防止造成位移或歪斜;對于大直徑的地腳螺栓,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使用經緯儀隨時觀測,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混凝土澆灌完畢應進行保濕和保溫養護。前者采取表面灑水養護,使強度正常增長;后者在表面用保溫材料護蓋,使緩慢降溫,并通過測溫,控制基礎內外溫差及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差值在25℃以內,降溫速度在1.5℃/d以內,測溫點的布置:點與點距離一般以0.5~1.0m為宜,在混凝土澆筑完升溫階段,開始5d,每隔1~2h測溫一次,以后每4~8h測溫一次,時間不少于14d;做好測溫記錄和分析,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采取合理的養護和保溫措施。

  2)泵送混凝土澆灌

  泵送混凝土前,先將儲料斗內從管道泵出,用以濕潤和清潔管道,然后壓入純凈水泥漿或1:1~1:2水泥砂漿滑潤管道后,即可開始泵送混凝土。

  泵車開始壓送混凝土時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時,速度可逐漸加快,并轉入用正常速度進行泵送。壓送應連續進行,不應停頓,遇到運轉不正常時,可放慢泵送速度。當混凝土供應不及時時,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暫時中斷供料時,應每隔5~10min利用泵機抽吸往復推動2~3次,以防堵管?;炷烈蚬书g歇30min以上者,應排凈管路內存留的混凝土,以防堵管。

  泵送混凝土澆筑時,澆筑順序有分層法和側推澆筑法兩種,要將端部軟管均勻移動,使每層布料厚度控制在20~30cm,不應成堆澆筑。當用水平管澆筑時,隨著混凝土澆筑方向的移動,每臺泵車澆筑區應考慮及時接長或拆短管,以適應澆筑部位的移動。

  混凝土分層鋪設后,應隨即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1臺泵車應配3~4臺振動器(包括備用)。當混凝土塌落度大于15cm時振搗一遍即可;小于15cm時應與普通混凝土一樣振搗,以機械振搗為主,人工搗固為輔,搗固時間以15~30s為宜。

  泵送混凝土用水平管或布料桿時,要將端部軟管經常均勻的移動,以防混凝土堆積,增加泵送阻力而引起爆管。當混凝土澆到最后階段,對泵車采取"分段停泵"的辦法。

  沿地面鋪管,每節管兩端應墊50mm*100mm方木,以便拆裝;向下傾斜輸送時,應搭設寬度不小于m的斜道,上鋪腳手架板,管兩端墊方木支撐,因壓送時輸送管會產生較大的振動,管子不應直接鋪設在模板、鋼筋上,而應擱置在馬凳或臨時搭設三架子上。

  泵送將結束時,應再次計算混凝土需用量,以便決定拌制混凝土量,避免剩余混凝土過多。

  3)大型設備混凝土防裂措施

  選用中低熱水泥配制混凝土,減少混凝土凝結時的發熱量。

  摻加減水劑、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量,減緩水化速度;或摻加緩凝劑,除有以上效果外,還可減緩澆灌速度和強度,以利散熱。

  摻加粉煤灰,可減少單方水泥用量50~70kg,可推遲和減少發熱量,降低溫升值20%~25%

  合理配料和優選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減少收縮,降低水泥用量。

  在混凝土內部預埋冷卻水管,進行循環低溫水散熱降溫。

  熱天施工,砂石堆場設遮陽裝置,必要時噴冷水霧頂冷卻或利用冰水拌制混凝土。運輸工具加蓋,防止日曬,以降低混凝土初始溫度,減少混凝土運輸時吸收外界熱量。

  混凝土采取薄層澆筑,以加速熱量散發。

  配置優質混凝土,控制砂、石含泥量,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提高極限拉伸。

  制定合理的溫控指標,控制混凝土表面與內部最高溫差不大于25℃;提高極限拉伸。

  做好混凝土養護,適當延長拆模時間,充分發揮混凝土的徐變松弛效應,削減溫度收縮應力。

  摻加U型混凝土膨脹劑,配置補償收縮混凝土,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干縮和冷縮在結構中產生的約束應力,防止或減少溫度與收縮裂縫的出現。

  加快基礎回填土,避免基礎結構側面長期暴露;適時停止降水,避免降溫收縮與干縮共同作用,導致應力累加。

  加強測溫監測與管理,及時進行研究分析,采取相應措施,使溫差控制在允許限度內。

  4.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混凝土設備基礎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設備安裝的尺寸偏差。

  對超過尺寸允許偏差且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部位,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

  2)一般項目

  混凝土設備基礎拆模后的尺寸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并全數檢查。見下表

  3)關鍵要求

  墊層地基必須夯實,嚴禁用填土的辦法找平地基表面。

  基礎混凝土的質量,要求外表平整,內部密實,無蜂窩、麻面、漏筋、空洞、夾層、裂縫滲漏、起殼等缺陷;混凝土強度和抗滲性達到設計要求的抗壓強度等級和抗滲等級要求。

  基礎縱橫軸線、各部標高、外形尺寸、預埋地腳螺栓、螺栓孔、錨板的標高、中心位置、中心距的偏差,應符合要求。

  設備基礎完成后,應立即進行基坑的回填。填土應分層(每層不大于20cm)夯實。

  4.混凝土設備基礎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頁。

  5.成品保護

  施工中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準在吊幫的模板和支撐上

搭腳手架、馬道,以保證模板牢固、不變形。

  基礎側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棱角和表面不受損傷時,方可拆模。

  混凝土澆筑完后,待其強度達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基礎中預留的暖衛、電器暗管,地腳螺栓及插筋,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不得碰撞,或使其產生位移。

  基礎內應按設計要求預留孔洞、埋設螺栓和預埋鐵件,不得以后鑿洞埋設。

  二、施工縫處理

  后澆帶是工程施工中一個比較難以控制的部位,處理不當易造成地下室滲漏,本工程后澆帶采用快易收口網施工,解決后澆帶的施工難題.

  快易收口網是作為消耗性模板來固定的。當混凝土在模板后面澆注時,網眼上的余角片就嵌在混凝土里,形成一個與鄰近澆注塊相連的機械式楔。接縫的質量受到嚴格控制。其粘接及剪切方面的強度可與經過良好處理的粗琢縫合相媲美。如圖:(略)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成年的网站 | 韩国毛片在线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福利不卡 | 爱爱爱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她也啪在线视频 | 亚洲 欧美 精品 中文第三 | 亚洲成人偷拍 | 日本人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 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观看 | 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欧美在线 | 欧美 |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 亚洲成人在线视频 | 成人久久网站 | 中文字幕乱 |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国产制服 国产制服一区二区 | 俄罗斯毛片免费大全 | 日本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1 | 日本特黄特色免费大片 | 综合另类|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播放 | 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 | 花蝴蝶在线 | 国产一级免费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 | 和老外3p爽粗大免费视频 | 国产小毛片 | 寡妇一级毛片 | 国产福利在线91 |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a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