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甲方代表
做了兩年多的業主代表,有時還是感覺工程控制不得力,對如何做好一個甲方代表還是有些疑惑,我先把我個人見解寫出來,希冀可以拋磚引玉,望各位朋友不吝賜教……
1、要有堅強的執行力,書籍上有很多管理的經驗,識字的人都能看得懂,但如果沒有執行力,縱使懂了也是白搭;
2、具有相應的知識結構,能從總體上把握一個工程,抓關鍵部位;
3、搞好和上級領導、監理、施工的關系:沒有上級領導的支持,再好的管理思路也無法實現;對于監理,要大膽使用,拿了我的錢就得給我干活,在進場之初就要對其進行考察,能力、人品等等,確定之后,就要給予放權使用,當然,在使用過程中,也要經常的督察,監理也是人,也會犯錯誤;對施工單位,要大事不糊涂,關鍵問題,寸步不讓,細節問題,就看施工單位的表現了,平常一起吃個飯之類的不算啥,也是工作溝通,和施工單位關系不能搞的太僵了,畢竟能攬到工程的都是牛逼人物。
4、加強監理管理,畢竟監理是我門花錢請來代替我們執行工作的,法律上都規定了業主方不宜直接管理施工單位,管好了監理就管好了施工單位,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監理的制度(相關文章我會再發出來),日常生活中,可以照顧照顧監理,否則,他們吃喝都成問題,讓他們公正公平公開,簡直就是鬼話。
篇2:汽車維修企業出廠合格證管理制度
汽車維修企業出廠合格證管理制度
1、凡進廠進行二級維護以上級別維修(含總成)的車輛,竣工出廠均需發放合格證。
2、車輛維護竣工合格證由廠總檢驗員簽發。
3、總檢驗員應認真核對承修車輛的維修、檢驗(測)記錄,并進行最終檢驗,確認車輛維修項目符合技術標準后,方可簽發合格證。
4、合格證上應注明承修車輛進、出廠時間、車號、發動機號、車架號等相關信息。
5、合格證必須按順序號簽發,經加蓋單位印章并由簽發人簽字后方為有效,存根歸入維修檔案。
6、不得對未經維修的車輛或外單位維修車輛簽發虛假合格證。
篇3:工廠不合格管理程序
工廠不合格管理程序
1.目的:
為控制及防止含有化學物質管理不合格品的錯誤使用或出貨,以及及時對應處理有依據可尋而制訂本程序。
2.范圍:
本公司進料到客戶退貨的各階段中不合格品均適用。
3.定義:
3.1 信息不合格:供應商所提交的ICP數據、環境管理物質協議書、檢測報告等不合格。
3.2 產品不合格:
3.2.1 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不符合法律法規及新建高的要求;
3.2.2 社內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不良品。
3.2.3 客戶所投訴的產品。
3.3 標識不合格:供應商所提供的材料外箱上的標識不合格。
4.職責:
本程序主導部門:制造部/品質系
相關部門:資材、ISO事務局
5.管理內容
5.1 不合格判定基準:從進料、制程、出荷到客戶的過程中,不符合客戶要求、法律法規、社內標準要求的環境管理物質的產品。其中包括:物料、副資材的不適合性;加工工序的污染;出荷前的標識等影響環境管理物質的不符合事項。
參閱社內基準:《新建高環境管理物質社內標準》
5.2 有關不合格發生時的操作流程:附件《不合格管制流程》
5.3 相關部門發現不符合事項時,填寫“品質改善報告書”給對應部門,確認對策的有效性和實施狀況。并持續改善至問題的關閉后由品質系統一登錄保存。保留期限只少維持一年以上。
5.4 對含有化學物質有關的不合格品發生時,及時將“品質改善報告書”或不符合事項報告物質管理的責任者及經營責任者。如對外造成影響的不符合事項由相關擔當部門向客戶、供應商進行聯絡報告。
5.5 不合格品的隔離:
不符合事項發生時,對不良品采取必要的標識和隔離處理,防止不良品與良品的混淆,并能夠水平開展調查,對不符合事項中的部品、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關的全部過程采取對應措施。
階段
標識方法
標識
權責
進料階段
由資材管理系人員依不良品指示對原料或副資材的產品上粘貼紅色“記錄單”以識別品名、數量、入貨日期等狀況。
資材管理系
制造過程
制程前的不良直接隔離返卻;制程中的不良以每批次為單位在“制品檢查表”上作標識;制程后的不良在捆包箱上標識并隔離
生產系
成品標識
外包裝標識:注明內容、品番、數量貼付于包裝箱上。如客戶對產品有規定標識要求時依客戶要求標識。
生產系
資材管理系
5.6 不合格處理原則
5.6.1 供應商信息不合格:供應商所提交的ICP數據、環境管理物質協議書、檢測報告等到資材后交由ISO事務局進行確認,NG時要求供應商作出改善后重新提交。
5.6.2 供應商產品不合格:供應商送貨的產品經CB品質系檢查后,NG時CB品質系作好不合格標識,倉庫進行隔離,聯絡資材調達系退貨,并發品質改善報告書給供應商改善對策。
5.6.3 社內不合格:公司生產的產品發現有不合格時CB制造部應立即停止生產,作好標識,馬上向上報告,如有可能出貨到客戶的應立即聯絡客戶。相關部門分析原因后作出對策,并水平展開類似的分析檢討。
5.6.3 在客戶發現的不合格:
5.6.3.1 在接到客戶投訴后馬上停止出貨,向公司高層報告,具體詳見《不合格處理流程》。
5.6.3.2 客戶有明確的要求時依客戶要求實施對應。
5.6.3.3 對于所產生原因由供應商造成的,依前5.6.1和5.6.2實施。
5.6.4 依PDCA循環處理方式對發生原因、流出原因、對策實施、效果確認進行有效的開展,并能水平展開預防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包括:同一工序生產的所有產品、同一原材料及有可能發生這種不良的人、機、料、法、環等各個要素展開分析對策)
6. 相關附件
6.1不合格處理流程
6.2 品質改善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