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類及組成培訓
1、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類、組成及構造;
2、熟悉道路、橋梁、涵洞工程的分類、組成及構造;
3、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分類、組成及構造。
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
民用建筑 供人們學習生活工作居住 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兩大部分
工業建筑 指的是各類生產和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用房。單,多層工業廠房,層次混合工業廠房
農業建筑 指各類供農業生產使用的房屋 如種子庫、拖拉機站等
一、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類及組成
(一)工業建筑的分類
1.按層數分
(1)單層廠房。
(2)多層廠房。常用的層數為二---六層。常用于:食品、電子、精密儀器工業。
(3)層次混合的廠房。常用于:化工,熱電站。
2.按用途分為六項。
3.按跨度的數量和方向分:單跨廠房、多跨廠房、縱橫相交廠房
4.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指小于或等于12m的單層工業廠房。這類廠房的結構類型以砌體結構為主。
(2)大跨度。指15-36m的單層工業廠房。
其中15—30m的廠房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跨度在36m及36m以上時,一般以鋼結構為主。
5.按生產狀況分:冷加工車間。熱加工車間。恒溫恒濕車間。潔凈車間。其他特種狀況的車間。
(二)單層工業廠房的組成
單層工業廠房的結構組成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墻體承重結構是外墻采用磚、磚柱的承重結構。
骨架承重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構件或鋼構件組成骨架的承重結構。廠房的骨架由下列構件組成,墻體僅起圍護作用。
1、屋蓋結構
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
屋架(屋面梁)是屋蓋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屋架(屋面梁)擱置在柱子上。
2.吊車梁
吊車梁安放在柱子伸出的牛腿上,吊車梁將荷載傳給柱子。
吊車梁受力:吊車自重、吊車最大起重量、吊車剎車時產生的沖切力。
3.柱子承受荷載并傳給基礎。
4.基礎承擔作用在柱子上的全部荷載和基礎梁上部分墻體荷載,并由基礎傳給地基。基礎采用獨立式基礎。
5.外墻圍護系統
它包括廠房四周的外墻、抗風柱、墻梁和基礎梁等。
這些構件所承受的荷載主要是:墻體和構件的自重、作用在墻體上的風荷載等。
6.支撐系統
支撐系統包括柱間支撐和屋蓋支撐兩大部分,其作用是加強廠房結構的空間整體剛度和穩定性,它主要傳遞水平風荷載以及吊車產生的沖切力。
(三)民用建筑的分類
1.按建筑物的規模與數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2.按建筑物的層數和高度分
(1)低層建筑:1-3層。
(2)多層建筑:4-6層。
(3)中高層建筑:7-9層。
(4)高層建筑:1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28m的建筑。
(5)超高層建筑:lOOm以上的建筑物。
3.按主要承重結構材料分:木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
4.按結構的承重方式分
(1)墻承重結構。用墻體支承樓板及屋頂傳來的荷載。
(2)骨架承重結構。用柱、梁、板組成的骨架承重,墻體只起圍護作用。
(3)內骨架承重結構。內部采用柱、梁、板承重,外部采用磚墻承重。
(4)空間結構。采用空間網架、懸索及各種類型的殼體承受荷載。
5.按施工方法分:現澆、現砌式、部分現砌、部分裝配式、部分現澆、部分裝配式、全裝配式。
(四)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
建筑物一般都由基礎、墻或柱、樓地面、樓梯、屋頂和門窗六大部分組成。
1.基礎
基礎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構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其傳遞到地基上。
2.墻與柱
墻起著承重、圍護和分隔作用。
承重墻承受著屋頂、樓板傳來的荷載,并加上自身重量再傳給基礎;
當柱承重時,柱間的墻僅起圍護和分隔作用;
外墻作為圍護構件,起著抵御自然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與破壞;
3.樓板、地面
樓板將整個建筑物分成若干層,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構件,承受著作用其上的荷載,并連同自重一起傳遞給墻和柱,同時對墻體起水平支撐作用;
首層地面直接承受其上的各種使用荷載并傳給地基,也起保溫、隔熱、防水作用。
4.屋頂
是建筑物頂部的圍護和承重構件,由屋面層和承重結構層兩大部分組成。結構層承受屋頂的全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墻和柱。
5.樓梯
6.門窗門窗是房屋圍護結構的一部分。
篇2:工業民用建筑工程分類組成培訓
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類及組成培訓
1、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類、組成及構造;
2、熟悉道路、橋梁、涵洞工程的分類、組成及構造;
3、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分類、組成及構造。
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
民用建筑 供人們學習生活工作居住 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兩大部分
工業建筑 指的是各類生產和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用房。單,多層工業廠房,層次混合工業廠房
農業建筑 指各類供農業生產使用的房屋 如種子庫、拖拉機站等
一、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類及組成
(一)工業建筑的分類
1.按層數分
(1)單層廠房。
(2)多層廠房。常用的層數為二---六層。常用于:食品、電子、精密儀器工業。
(3)層次混合的廠房。常用于:化工,熱電站。
2.按用途分為六項。
3.按跨度的數量和方向分:單跨廠房、多跨廠房、縱橫相交廠房
4.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指小于或等于12m的單層工業廠房。這類廠房的結構類型以砌體結構為主。
(2)大跨度。指15-36m的單層工業廠房。
其中15—30m的廠房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跨度在36m及36m以上時,一般以鋼結構為主。
5.按生產狀況分:冷加工車間。熱加工車間。恒溫恒濕車間。潔凈車間。其他特種狀況的車間。
(二)單層工業廠房的組成
單層工業廠房的結構組成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墻體承重結構是外墻采用磚、磚柱的承重結構。
骨架承重結構是由鋼筋混凝土構件或鋼構件組成骨架的承重結構。廠房的骨架由下列構件組成,墻體僅起圍護作用。
1、屋蓋結構
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
屋架(屋面梁)是屋蓋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屋架(屋面梁)擱置在柱子上。
2.吊車梁
吊車梁安放在柱子伸出的牛腿上,吊車梁將荷載傳給柱子。
吊車梁受力:吊車自重、吊車最大起重量、吊車剎車時產生的沖切力。
3.柱子承受荷載并傳給基礎。
4.基礎承擔作用在柱子上的全部荷載和基礎梁上部分墻體荷載,并由基礎傳給地基。基礎采用獨立式基礎。
5.外墻圍護系統
它包括廠房四周的外墻、抗風柱、墻梁和基礎梁等。
這些構件所承受的荷載主要是:墻體和構件的自重、作用在墻體上的風荷載等。
6.支撐系統
支撐系統包括柱間支撐和屋蓋支撐兩大部分,其作用是加強廠房結構的空間整體剛度和穩定性,它主要傳遞水平風荷載以及吊車產生的沖切力。
(三)民用建筑的分類
1.按建筑物的規模與數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2.按建筑物的層數和高度分
(1)低層建筑:1-3層。
(2)多層建筑:4-6層。
(3)中高層建筑:7-9層。
(4)高層建筑:1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28m的建筑。
(5)超高層建筑:lOOm以上的建筑物。
3.按主要承重結構材料分:木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
4.按結構的承重方式分
(1)墻承重結構。用墻體支承樓板及屋頂傳來的荷載。
(2)骨架承重結構。用柱、梁、板組成的骨架承重,墻體只起圍護作用。
(3)內骨架承重結構。內部采用柱、梁、板承重,外部采用磚墻承重。
(4)空間結構。采用空間網架、懸索及各種類型的殼體承受荷載。
5.按施工方法分:現澆、現砌式、部分現砌、部分裝配式、部分現澆、部分裝配式、全裝配式。
(四)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
建筑物一般都由基礎、墻或柱、樓地面、樓梯、屋頂和門窗六大部分組成。
1.基礎
基礎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構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其傳遞到地基上。
2.墻與柱
墻起著承重、圍護和分隔作用。
承重墻承受著屋頂、樓板傳來的荷載,并加上自身重量再傳給基礎;
當柱承重時,柱間的墻僅起圍護和分隔作用;
外墻作為圍護構件,起著抵御自然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與破壞;
3.樓板、地面
樓板將整個建筑物分成若干層,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構件,承受著作用其上的荷載,并連同自重一起傳遞給墻和柱,同時對墻體起水平支撐作用;
首層地面直接承受其上的各種使用荷載并傳給地基,也起保溫、隔熱、防水作用。
4.屋頂
是建筑物頂部的圍護和承重構件,由屋面層和承重結構層兩大部分組成。結構層承受屋頂的全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墻和柱。
5.樓梯
6.門窗門窗是房屋圍護結構的一部分。
篇3: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安全培訓
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安全培訓
01引言
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內進行的作業。由于有限空間作業環境的特殊性,一旦發生事故,往往會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威脅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是保障作業安全、預防事故發生的必要措施。
02特點與風險
有限空間作業環境通常具有空間狹小、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有限空間作業存在諸多風險。常見的風險包括中毒窒息、爆炸、機械傷害、淹溺、觸電以及高溫高濕等。中毒窒息風險主要來源于作業環境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氣體;爆炸風險則可能由于易燃易爆物質的積聚而引發;機械傷害風險則由于作業空間狹小,操作不當可能導致碰撞或擠壓;淹溺風險則可能出現在含有積水的有限空間內;觸電風險主要源于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裸露電線或電器設備;高溫高濕風險則可能導致作業人員中暑或疲勞。
03安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進行,應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應包括作業審批制度、作業前安全條件確認制度、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作業審批制度應明確作業申請、審批流程和相關責任人,確保作業符合安全要求。
作業前安全條件確認制度要求對作業環境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通風良好、無有毒有害氣體積聚等安全條件。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應規范作業人員的行為,包括佩戴防護用品、遵守操作規程等。
應急救援預案制度則針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制定救援措施,并進行定期演練,以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04安全操作規程
制定詳細的安全操作規程對于保障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至關重要。
作業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檢查作業環境、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和救援設備,確保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技能和知識。
作業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要求,如保持通風、防止火源、控制作業時間等,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作業結束后,應進行清理工作,包括清理作業現場、歸還安全防護用品等,以維護作業環境的整潔和安全。
05安全培訓與考核
作業人員是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的直接責任人,因此,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至關重要。
應定期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培訓和實踐操作培訓。
理論知識培訓應涵蓋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風險、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等內容,使作業人員全面了解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要求。
實踐操作培訓則通過模擬演練或現場教學,使作業人員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
為了確保培訓效果,還應建立考核與評估機制。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考核,確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作業人員,應重新進行培訓,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06安全設施與裝備
在有限空間作業中,配備適當的安全設施與裝備是保障作業人員安全的重要措施。
應根據作業環境的特點和風險,合理配置通風設備、檢測儀器、防護用品等安全設施與裝備。
通風設備應確保作業空間內的空氣流通,降低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
檢測儀器用于實時監測作業環境中的氣體濃度、氧氣含量等關鍵參數,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
防護用品則包括呼吸器、防護服、安全鞋等,為作業人員提供必要的保護。
此外,還應定期對安全設施與裝備進行檢查、維護和更新,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對于損壞或失效的安全設施與裝備,應及時進行更換或修復,避免給作業人員帶來安全隱患。
07應急管理與救援
在有限空間作業中,應急管理與救援是應對突發情況、保障作業人員生命安全的關鍵環節。
應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包括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組建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應急救援設備等。
應急救援預案應針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制定具體的救援措施和流程,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救援。
同時,還應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應對能力和協作水平。在演練過程中,應模擬真實的事故場景,讓救援人員熟悉救援流程、掌握救援技能,確保在實際救援中能夠迅速響應、有效處置。
08結語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是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意識、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通過培訓,作業人員可以全面了解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風險和安全要求,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應急救援知識。同時應高度重視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培訓工作,建立健全培訓機制,確保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另外,作業人員也應積極參與培訓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水平,為企業的安全生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