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地下室混凝土裂縫的出現(xiàn)
摘要:預拌混凝土除了必須滿足強度、剛度、整體性和耐久性要求外,還應滿足現(xiàn)場實際施工的要求。由于預拌混凝土在施工中應滿足從預拌站到工地現(xiàn)場的運輸和現(xiàn)場泵送澆筑工藝的要求,其需要的坍落度比現(xiàn)場自拌混凝土傳統(tǒng)施工工藝大得多,因而在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和地下室外墻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變形裂縫的出現(xiàn)和開展,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基礎;地下室;
混凝土近年來,國內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體量日漸增大,尤以基礎地下室為甚。同時,隨著我國建筑技術的發(fā)展和城市建設、城市環(huán)保的需要,預拌商品混凝土以其集約化的生產方式, 穩(wěn)定優(yōu)異的產品質量,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從地下室外墻板混凝土、大體積砼的角度論述了具體的施工措施,并指出了裂縫產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選定。
1 地下室外墻板混凝土施工
地下室外墻墻厚500mm,總延長米為200m,混凝土C40,抗?jié)B等級S8。與基礎施工相同,以后澆帶為界,分成A、B兩段施工。由于設2層地下室,豎向共設4條施工縫,采用鋼板止水帶止水。
為確保外墻混凝土澆筑的整體性、連貫性,防止出現(xiàn)施工冷縫,在外墻混凝土澆筑前,先將獨立柱和內墻板混凝土預先澆完,以便集中力量進行外墻混凝土的連續(xù)澆搗。
外墻混凝土澆筑采用2臺混凝土泵車,其中1臺固定泵停放在基坑北側,用硬管接入,另一臺置于基坑南側,為汽車移動泵,軟管擺布。混凝土澆筑從后澆帶開始,按斜面分層法振搗,根據(jù)當時的氣溫和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每澆筑一段長度,及時調整泵送管,循序循環(huán)推進,以避免出現(xiàn)施工冷縫。
為避免外墻混凝土收縮裂縫(一般以豎向裂縫的方式出現(xiàn))的產生,施工時要求在外墻外側設水平溫度鋼筋,間距不大于150mm,且嚴格控制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嚴禁超厚。
根據(jù)泵送工藝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在現(xiàn)場出料時嚴格控制為12±2cm,凡超出范圍的,一律退場,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絕不允許在現(xiàn)場加水。
2 大體積砼施工
2.1原材料
2.1.1水泥選用水化熱低,凝結時間長,耐熱性能好,適宜大體積砼的525#礦渣水泥,因為礦渣水泥比普硅水泥降低水化熱約30%左右。
2.1.2摻入復合高效防水劑。復合高效防水劑對新拌砼具有很好的保坍作用,減水率達20%,與普通砼相比較,摻有復合高效防水劑的砼,28d抗壓強度可提高30%~65%,且后期強度性能穩(wěn)定,在保證相同強度的前提下,除內摻替代的部分水泥外,還可節(jié)省水泥用量20%,此外,復合高效防水劑還具有早期水化熱低,高耐久、粘結力、防凍能力強等優(yōu)點。
2.1.3細骨料選用粗、中砂,含泥量<3%。碎石選用最大粒不超過25mm連續(xù)級配的優(yōu)等品,含泥量<1%。
2.1.4水采用深井水,并在水中加入冰塊。
2.2砼配合比
該抗輻射砼施工,采用現(xiàn)場攪拌,泵送砼??馆椛漤艠颂枮镃50,抗?jié)B等級為S8,坍落度14~16cm,砂率為38%,砼配合比為水泥:復合高效防水劑:水:砂:石=1:0.05:0.355:1.39:2.29,施工過程根據(jù)天氣情況,測定砂、石含水率,及時調整配合比。
2.3砼澆筑
2.3.1砼泵管上覆蓋草包,經(jīng)常噴水保持濕潤,以減少砼拌合物因運輸而造成的溫度升高。
2.3.2采用“分段定點下料,一個坡度,薄層澆筑,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案,振搗時布置三道振動棒,第一道至砼坡頂,第二道在砼斜坡中間,第三道在砼坡腳。三道相互配合,保證覆蓋整個坡面,確保不漏振,隨著砼澆筑工作的向前推進,振動棒也相應跟上,以確保整個高度砼的質量。
2.3.3頂板2.5m厚砼分為兩層間隔澆筑,第一層1.5m厚與砼墻板一起澆筑,第二層為1.0m厚,以減少結構尺寸,減輕內外約束,利于散熱,降低最高溫升。
?。?)為了加強分層間歇澆筑層間的結合,插入Φ16鋼筋,伸入上下層砼600mm,間距400mm,成“梅花形”布置。
?。?)為了保證每個澆筑層上下均有溫度筋,在上下層砼中設置Φ10@150的雙向鋼筋網(wǎng)片,這樣,又提高砼表面的抗拉能力。
?。?)分層的時間間隔既要有利于散熱,防止新澆砼引起下層砼表面溫度驟降,又要考慮下層對上層的約束,以下層砼表面溫度與新澆筑砼的澆筑溫度之差不超過10℃為宜。
2.3.4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增加砼的密實和均勻性。
2.3.5新澆筑的砼大坡面接近側模時,改變砼的澆筑方向,由側邊模板處往回澆筑,與原斜坡相交,形成一個集水坑,用軟軸泵及時將水排出。
3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3.1基礎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散熱速率不一樣,在其表面形成較大的溫度梯度,從而引起較大的表面拉應力。同時,此時混凝土的齡期很短,抗拉強度很低,溫差產生的表面拉應力,超過此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表面裂縫。此種裂縫一般產生在混凝土澆筑后的第3天(升溫階段)。
混凝土降溫階段,由于逐漸降溫而產生收縮,再加上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內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發(fā)以及膠質體的膠凝等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時收縮。這兩種收縮由于受到基底或結構本身的約束,也會產生很大的拉應力,直至出現(xiàn)收縮裂縫。
3.2地下室外墻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地下室外墻混凝土裂縫主要是收縮裂縫?;炷两禍禺a生的收縮和硬化時的收縮,受到結構本身和基坑邊壁等的約束,產生較大的拉應力,直至出現(xiàn)收縮裂縫。
4 混凝土配合比的選定
4.1混凝土配合比
根據(jù)上述對大體積混凝土和地下室外墻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混凝土配合比的選定是至關重要的。經(jīng)與商品混凝土廠家一起反復試配,選定的配合比中水泥∶黃砂∶石子∶水為1∶3.52∶4.86∶0.44,另D*H-B外加劑1.8%,UEA-H微膨脹劑0.23%,CF礦粉0.54%。
4.2原材料的選用
4.2.1水泥:選用錢潮水泥廠#525普通硅酸鹽水泥,
出廠后貯存7d以上,使用前經(jīng)復試,合格后方能使用。4.2.2砂、石料:采用細度模數(shù)大于2.4的中砂,5~25mm碎石,級配良好。砂、石含泥量均要小于1%。
4.2.3摻合料:選用上海寶鋼礦渣磨細的高性能磨細礦粉,比表面積400m2以上。
選擇減少水泥用量而不是選用初凝時間長、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是因為礦渣水泥的析水性比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在澆筑層表面有大量水析出。析出的水聚集在上下兩澆筑層的表面,造成混凝土的水灰比改變,形成了一層含水量多的夾層,妨礙兩層混凝土粘合,破壞混凝土的整體性,這種混凝土的泌水性與用水量成正比。
目前用作混凝土摻合料的除磨細礦粉外,還有粉煤灰、硅灰和沸石粉等。由于粉煤灰的耐久性不如磨細礦粉,硅灰相對來源少、價格貴,沸石粉則需水量甚大,摻入后增加混凝土泌水性,故選用高性能磨細礦粉作為本工程混凝土的摻合料。
由于水泥砂漿和粗骨料的粘結強度即界面粘結力大小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選擇與水泥適應性好、減水率高的優(yōu)質外加劑也至關重要。
篇2:防止輕質墻體裂縫措施
防止輕質墻體裂縫的措施
1、應根據(jù)設計要求進行排板,板塊大小要均勻,力求減少拼裂。
2、夾心板到場后要立排堆放,直立搬運,防止板面變形,如變形過大的要裁開使用,不準變板整體上墻。
3、輕質墻體安裝必須嚴格按規(guī)范和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周邊用角鋼和U形碼固定,其數(shù)量、質量和牢固程度等要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垂直墻體連接處,用90度轉角網(wǎng)片加固;
(2)墻體轉角處采用內轉角和外轉角網(wǎng)片加固;
(3)窗框四邊用之字形桁條加固;
(4)墻體與層頂用蝶形桁條連接;
(5)門框用之字形杵條加固,根部用地腳螺絲和承剪器加固。
以上附加網(wǎng)片應和板網(wǎng)捆牢,宜用卡箍捆緊,外墻板縫應墊10mm厚聚苯條。
4、抹灰用強度等級不小于32.5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砂漿配合比為1:3;淡水、中砂,含泥量不超過3%,使用前應過篩。
5、裝飾抹灰應與水、電、暖衛(wèi)和通訊等密切配合,各部位的預埋要全部完成并經(jīng)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禁止事后鑿洞、打眼和剔槽。
6、抹灰程序為:
表面清掃干凈---噴一道EC處理劑---通抹底灰一道---噴防裂劑一道---抹面層灰
7、抹灰應分層進行,底層抹灰第一層厚約10mm(以埋住鋼絲為準)。第二層厚8~10mm,施工時只能單面進行,施工一面時,另一面用支撐支牢,允許輕質墻體出現(xiàn)不平整現(xiàn)象.另一面抹灰應待48h后進行.抹灰后及時養(yǎng)護.
8、面層抹灰按常規(guī)方法施工,同一墻面兩邊不可同時施工.
9、施工后應及時養(yǎng)護,3d內禁止一切碰撞.
篇3:工程項目防止施工產生裂縫措施
工程項目防止施工產生裂縫的措施
1. 原因:模板及其支撐不牢,產生變形或局部沉降;
糾正預防措施:混凝土澆筑前檢查模板支撐是否牢固,如發(fā)現(xiàn)不牢固處進行加固處理,模板驗收合格后方能澆筑混凝土。
2. 原因:拆模不當引起開裂;
糾正預防措施:1)、混凝土達到規(guī)范允許強度時方能拆除粱板模板,粱板模板不得提早拆除。
2)、墻柱模板拆除不得用撬杠硬撬,不得損傷混凝土。
3)、拆除的模板等周轉材料要及時清理,嚴禁超負荷堆載。
3. 原因: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澆筑后產生分層,出現(xiàn)裂縫;
糾正預防措施:1)混凝土澆筑時不得過干或過稀,混凝土澆筑時必須滿足一定的塌落度,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對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跟蹤檢查,不滿足塌落度的混凝土不得澆筑。
2)、混凝土拌制后必須在初凝之前進行澆筑,選擇商品混凝土供應商時應優(yōu)先考慮附近運輸距離較短的混凝土供應商供應。
3)在夏天高溫季節(jié)施工時需摻入一定量的緩凝劑,防止混凝土過早硬化。
4. 原因:冬季施工時,拆除保溫材料時的溫差過大引起裂縫;
糾正預防措施:冬季施工時要對澆筑好的混凝土做好保溫措施,并對作業(yè)隊伍進行詳細交底,落實到人,嚴禁拆除保溫材料時溫差過大引起裂縫。
5. 原因:當烈日爆曬后突然出現(xiàn)暴雨,產生裂縫;
糾正預防錯撒:混凝土澆筑前留意近期的天氣預報,必要時和氣象預報部門取得聯(lián)系,掌握第一手的氣象預報資料。澆筑混凝土盡量避開雨天,當無法避免時要做好防雨措施。如準備好覆蓋用的塑料薄膜等材料。
6. 原因: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水化熱,使內部與表面溫差過大,產生裂縫;
糾正預防措施:
1)、控制混凝土溫升,選用中、低熱水泥配置混凝土。大體積其澆筑量過大,整體要求性高,在澆搗和養(yǎng)護過程水泥水化發(fā)出大量的水化熱,但因其體積厚大,大量水化熱得不到散發(fā),混凝土內部溫度高于外層混凝土溫度,產生較大的溫度差,由于表里體積膨脹不一至,便會產生溫度裂縫,故降低水化熱,將凝土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制在規(guī)范的25?C 內,混凝土表面與環(huán)境溫差控制在15?C 內,是施工的要點,對于裂縫的防止,除在結構設計上采取措施外,施工中應采取如下措施。
2)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嚴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過1%,砂含泥量不得超過2%。
3)嚴格合理選用砂、石級配,盡量降低水泥用量與用水量,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添加性能優(yōu)良的外加劑,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等措施。
4)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如夏季采用低水溫或冰水拌制混凝土,對于泵送混凝土要對泵管或泵車進行必要的覆蓋或降溫)。
5)混凝土內可摻用適量的微膨脹劑(UEA 等)替代水泥,以起到降低水泥用量,減少水化熱的作用,同時在混凝土在硬化時產生一定微膨脹,以補償混凝土部份收縮。
6)混凝土內可摻用適量的活性材料(粉煤灰等)以代替水泥用量,同時可加適量緩凝型外加劑。以延緩水化熱釋放時間,減少內外溫差。
7)設置測溫點,在混凝土養(yǎng)護期內,隨時觀察溫差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8)混凝土的表面覆蓋一層塑料布、多層草包或麻袋、一層塑料布保溫,防止表面失水及表面溫度驟降。
9)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面大,混凝土澆筑量大要求連續(xù)澆筑,不得留施工縫,故施工前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澆筑方案。
7. 原因:主筋位置嚴重偏移,而使結構受拉區(qū)開裂;
糾正預防措施:混凝土澆筑前需對鋼筋進行隱蔽驗收,確保鋼筋的綁扎符合規(guī)范要求,對主筋做好定位和加固措施,確保主筋位置準確。
8. 原因:混凝土初凝后又受到振動,產生裂縫;
糾正預防措施:合理組織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混凝土初凝后不得再振動,避免混凝土產生裂紋。
9. 原因:構件受力超載引起裂縫。
糾正預防措施:構件受力控制在設計承載范圍內,如有特殊原因,構件要超負荷承載,必須采取加固措施,嚴禁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