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墻工程質量體系
2.1目的和適用范圍
建立并有效貫徹文件化的質量體系,保證產品符合規定的要求。適用于公司產品質量形成全部過程的質量控制。
2.2職責
公司總經理負責推進公司質量體系建設,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總質量師代表總經理負責質量體系的建立,有效運行以及開展內部質量審核。
質管部具體負責質量體系的運行和監督檢查工作。
公司所屬各職能部門負責本部門的質量管理工作。
2.3支持性程序文件
建立健全質量體系程序。
3合同評審
3.1目的和適用范圍
準確地理解顧客的要求和本公司的滿足能力。
本要素適用于所有銷售合同。
3.2職責
銷售部負責組織合同評審工作,及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
工程設計、計調中心、生產部、經管辦、質管部、供應部、安裝
部負責相應項目的評審,并對其評審的結果負責。
3.3支持性程序文件
合同評審程序、合同管理程序。
4設計控制
4.1目的和適用范圍
制定并執行產品設計的控制和驗證程序,保證滿足規定要求。
本要素程序適用于公司每項設計和開發活動的控制和驗證控制。
4.2職責
總工程師對設計控制全面負責。
工程設計部負責合同簽定后的具體工程設計、設計員設計、設計員互校、部長審核、總工程師批準。
研究所負責新產品開發的設計。設計員設計并互校,由所長審核批準。
技術部負責工程方案的設計。設計員設計、互校、部長審核批準。
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設計評審。
4.3支持性程序文件
設計計劃控制程序、設計控制程序、設計評審程序、設計更改控制程序。
5文件和資料控制
5.1目的和適用范圍
保證質量體系運行的各個場所,使用有效的文件和資料。
本要素適用于公司質量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的文件和資料控制。
5.2職責
資料室對與本標準要素有關的所有文件和資料制訂和執行控制程序。
各職能部門負本部門資料的發放和管理。
資料員負責存檔文件和資料的歸檔和借閱管理工作。
5.3支持性程序文件
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印章管理辦法。
6采購
6.1目的和適用范圍
保證所采購的產品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本要素適用于公司的原料、外購、外協件、配套件的采購。
6.2職責
質管部負責對分承包提供產品的質量檢驗及質量保證能力的評價。
供應部負責原材料,各種附件及設備的采購和外協件的質量,并負責分承包方質量保證能力的調查。
采購員負責執行采購程序,并對所采購的產品質量負責。
6.3支持性程序文件
采購控制程序、分承包方評價程序、進貨入庫控制程序、進貨質量控制程序。
7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
7.1目的和適用范圍
保證顧客提供的產品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本要素適用于顧客提供的所有產品。
7.2職責
供應部負責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
質管部負責顧客提供產品的驗證。
7.3支持性程序文件
顧客提供產品檢驗程序、顧客提供產品的貯存和維護控制程序。
8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
8.1目的和適用范圍
識別產品過程的質量狀況,對質量問題及原因、責任等進行追溯。
本要素適用于公司的接收、生產、交付和安裝的各階段,在規定時也適用于有追溯性要求的場合。
8.2職責
質管部負責產品的檢驗、試驗過程的標識并實現其可追溯性。
生產部負責產品生產過程的產品標識,并實現其可追溯性。
8.3支持性程序文件
產品過程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9過程控制
9.1目的和適用范圍
保證對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各過程處于受控狀態。本要素適用于產品的制定、安裝過程。
9.2職責
生產部和安裝部確定直接影響質量的生產和安裝過程,制定過程控制程序文件并貫徹執行。
9.3支持性程序文件
工序控制程序、現場安裝過程質量控制程序。
10檢驗和試驗
10.1目的和適用范圍
保證產品質量的符合性,獲得向顧客提供產品質量符合規定的證明。本要素適用于公司的進貨過程和最終產品驗收的控制。
10.2職責
質管部是公司產品制定、安裝檢驗的歸口管理部門。
10.3支持性程序文件
進貨檢驗控制程序、生產加工過程檢驗控制程序、安裝過程檢驗控制程序、最終檢驗控制程序、首件"三檢"控制程序。
11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
11目的和適用范圍
對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進行控制、校準和維護,以保證檢驗和試驗結論的正確性,使產品符合規定要求得到可靠的證實。本要素適用于公司的、顧客提供的和租用的設備控制。
12職責
質管部按照國家計量法有關規定對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進行控制,以保證使用時,所用設備的測量精度和測量能力滿足要求,并制定文件化控制程序。
質管部依據生產、安裝過程文件選擇合適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
13支持性程序文件
檢驗測量設備控制程序。
12檢驗和試驗狀態
12.1目的和適用范圍
通過對產品生產、安裝過程中妥善制定和保護檢驗和試驗狀態的識別標識,確保合格產品才能轉序或安裝。本要素適用于公司的生產全過程。
12.2職責
總質量師負責組織實施檢驗和試驗狀態的控制。
質管部負責以文件化程序規定產品檢驗和試驗狀態的標識方法和要求,并貫徹執行。
> 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的保護和部分狀態的個體標識工作。
12.3支持性程序文件
檢驗狀態標識控制程序。
13不合格品的控制
13.1目的和適用范圍
嚴格按規定要求和程序控制與處理過程中的不合格品,防止使用或安裝不合格品。本要素適用于公司進貨到成品出公司全過程的不合格品控制。
13.2職責
總質量師領導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工作,組織實施不合格品的控制。
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負責不合格品評審工作。
質管部負責不合格品的鑒別、標識和隔離,并執行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處理結論。
各職能部門按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處理結論進行處置,并采取防止不合格再發生的措施。
13.3支持性程序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4糾正和預防措施
14.1目的和適用范圍
通過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來防止質量問題再發生或避免發生實現質量的改進。本要素適用于公司所有產品和質量體系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防止產品或體系不合格的再發生或避免發生。
14.2職責
總質量師領導糾正和預防措施委員會工作,組織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質管部負責組織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文件化程序,對糾正的預防措施進行監督和控制。
不合格責任部門負責組織產品生產和安裝的質量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與實施。
14.3支持性程序文件
糾正措施控制程序、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15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
15.1目的和適用范圍
保護已形成的產品質量,以防止因遭受損壞、污染、磕碰傷等使其固有的使用價值受到損失。本要素適用于公司外購物資到產品形成和最終完成交付的全過程的控制。
15.2職責
安裝部負責制定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文件化程序,并貫徹實施。
生產經理負責組織、管理、協調各部之間的工作。
生產部負責生產過程中的搬運和包裝控制。
供應部負責進貨的貯存、防護控制。
計調中心負責生產過程中的貯存和防護控制。
安裝部負責安裝過程中的搬運、防護以及交付控制,安裝部負責現場用工具的領取、返庫。
質管部負責對搬運、貯存、包裝和交付各過程的質量控制進行檢查和監督。
15.3支持性程序文件
產品搬運控制程序、產品貯存控制程序、產品包裝控制程序、產品防護控制程序、產品交付控制程序。
16質量記錄的控制
16.1目的適用范圍
對質量記錄進行控制,為產品質量符合規定要求、質量體系有效運行提供客觀證據。本要素適用于公司質量體系要素所要求的全部質量記錄。
16.2職責
總質量師負責組織實施質量記錄的控制。
質管部負責制定文件化質量記錄的控制程序,及質量記錄的協調與管理,對質量記錄的控制進行監督,并負責質量檔案管理。
各職能部門按質量職責實施質量記錄控制。
16.3支持性程序文件
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17內部質量審核
17.1目的和適用范圍
評價質量體系的運行效果,為采取糾正措施,保證質量體系有效運行提供依據,實施內部質量監督,保證全部質量活動處于受控狀態。
本要素適用于公司內部質量體系的審核。
17.2職責
總質量師負責組織開展內部質量審核。
質管部負責內部質量審核的協調與管理,制定內部質量審核程序,實施內部質量審核,并跟蹤檢查糾正措施的執行情況。
各職能部門針對審核提出的問題采取有效糾正措施。
17.3支持性程序文件
內部質量審核程序。
18培訓
18.1目的和適用范圍
提高并保護全體員工素質,保證產品質量和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為實現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提供保證。本要素適用于全員培訓。
18.2職責
總質量師負責公司領導干部質量意識考核。
綜合辦公室負責文件化培訓程序制定,并組織實施。
18.3支持性程序文件
培訓工作程序。
19服務
19.1目的和適用范圍
為顧客提供優良的服務,充分發揮產品的使用價值,保障顧客利益,提高公司信譽,獲取顧客意見和要求,為改進產品設計、生產、安裝質量提供客觀依據。本要素適用于公司為顧客提供的各項服務。
19.2職責
總質量師負責組織生產部、銷售部、質管部、安裝部等部門組成服務組。
售后服務部負責制定售后服務文件化程序,并領導售后服務組。
售后服務組負責服務的具體實施。
19.3支持性程序文件
售后服務控制程序。
20統計技術
20.1目的和適用范圍
采用適當的統計技術,確保質量體系有效運行過程及產品質量得到有效控制。本要素適用于質量體系運行過程及產品質量形成的各有關過程。
20.2職責
總質量師負責組織開展統計技術的應用。
質管部負責制定統計技術應用的文件化程序,并執行監督管理職責。
各規定使用統計技術的職能部門、崗位和人員實施統計和分析。
20.3支持性程序文件
統計技術應用控制程序。
篇2:玻璃幕墻安裝質量體系管理制度
玻璃幕墻安裝質量體系及管理制度
1 質量保證體系
為了本項目施工質量達到國家現行質量評定優良標準,必須對整個施工項目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按公司1997 年通過的德國TUVIS09001 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機構,通過全面、綜合的質量管理以預控鋼結構、制作、安裝、防腐、玻璃幕墻等流水過程中各種不相同的質量要求和工藝標準。
2 質量管理體系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組織機構,定期開展質量統計分析,掌握工程質量動態,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項目上配備專職質檢員,對質量實行全過程控制。
樹立全員質量意識,貫徹"誰管生產,誰管理質量;誰施工,誰負責質量;誰操作,誰保證質量"的原則,實行工程質量崗位責任制,并采用經濟手段來輔助質量崗位責任制的落實。
3 質量管理制度
1.技術交底制度:堅持以技術進步來保證施工質量的原則。技術部門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組織設計。
2.建立三檢制度,實行并堅持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自檢在做好文字記錄隱蔽工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工長、質量檢查員、班組長檢查,并做出較詳細的文字記錄。
3.質量否決制度:不合格的焊接、安裝必須進行返工。
4.實現目標管理,進行目標分解,把工程質量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及人員,從項目的各部門到班組,層層落實,明確責任,制定措施,從上到下層層展開,使全體職工在生產的全過程中用從嚴求實的工作質量,精心操作工序,實現質量目標。
5.開展質量管理QC 小組活動,攻關解決質量問題,同時做好QC 成果的總結工作,建立QC 小組與各工序小組的質量控制網絡。
制定工程的質量控制程序,建立住處反饋系統,定期開展質量統計分析,掌握質量動態,全面控制工程質量。
7.采取各種不同的途徑,用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使全體職工樹立起"安全第一"和"為用戶服務"的觀點,以員工的工作質量保證工程的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