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課
1、教師在開學前應通讀教材。對照課程標準,認真制定學期授課計劃,內容包括:總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各單元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等。
2、年級組應定期進行集體備課,每一單元開始教學之前,個人首先根據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然后年級組集體研究,著重交流鉆研教材的心得體會和教學設想,在此基礎上,個人再進行自備并寫出本單元的教案。
3、課前應認真寫好教案,一般要求超前一周。教案中必須有教材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安排、板書要求、作業布置、時間安排、設計理念及教學手段應用等。教學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可寫簡案,青年教師必須寫詳案,所有學科教師不得無教案上課。
4、備課時應著重研究下列問題:
(1)深入研究教材,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培養的要求。
(2)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狀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及教學環節。
(3)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研究新的備課方式和備課內容,力求有所創新。
(4)教學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水平,面向大多數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
(5)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和鞏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充分、恰當地準備直觀教學手段。
(7)挖掘教材中德育內容,將德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
5、教學后,寫出適當的小結,總結教學的得失,為今后教學積累資料和經驗。
二、上課
1、教師在預備鈴響時應站在教室門口,督促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待上課鈴響,進入教室。
2、教師進入教室站在講臺前,放置好有關有關物品,目視全班學生,宣布"上課",在互相致禮后,檢查出勤情況,對遲到學生簡短迅速查明原因,請其上位。
3、教師在上課前要準備好有關教學用品,避免發生中途走出教室或叫學生去取的現象。
4、要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正確,豐富靈活多樣,努力提高四十分鐘效率。要面向大多數學生,在加強"雙基"教學的同時注重實踐新課改精神。
5、應采用普通話教學,教學用語要生動、簡潔,要積極使用教具和電教設施,使教學直觀、易懂。板書有條理,字體大小適當,使用規范簡化字。
6、課堂上應加強師生互動。除教師針對性提問外,還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要合理機智地解決學生的提問,不得敷衍了事。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論正確與否,都要耐心聽完,不得粗暴急躁,挖苦諷刺,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以負責的態度教育學生。對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用恰當方式進行制止和教育,不能采取簡單粗暴或聽之任之的態度。應經常主動和班主任、年級組長聯系。在處理偶發事件時要冷靜、誠懇,不要與學生發生沖突,不得隨意停止授課或把學生趕出教室,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8、上課時,要衣著整潔,舉止文明,態度端正,不得抽煙和隨地吐痰,不早退,不無故離開教室。
9、要準時下課,不得拖堂,布置作業必須在課內進行。
10、任課教師必須隨堂督促學生做好眼保健操,糾正不正確動作,上課時必須隨時注意學生的讀寫姿勢和用眼衛生,全面關心學生身體健康。
三、作業
1、每學期開學時,應向學生宣布教師批閱作業的規范,讓學生明確教師的要求。
2、經常教育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對作業認真者應采取各種方式進行鼓勵,對無故缺作業的學生要批評教育并要求補做,對抄襲作業的學生要責其重做。
3、布置作業應從大多數學生水平出發,重視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難易適度,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適當布置選做題,反對機械的題海戰術。在重視書面作業的同時應注意朗讀、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的作業。
4、凡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掌握難易程度,以利于指導學生作業。
5、作業份量應適當,注意兼顧各個學科。
6、作業及時批改。作文本至遲應在下次作文前一天批好發給學生,其它作業應在下次下課前批好發給學生。若無特殊情況,全班學生的作業都應批改。
7、教師批改作業一律用紅筆,批改符號要清楚明白,要明確指出錯誤所在,文字批語不能潦草。作業要有等第或得分。作業要定期集中講評,指出普遍性的錯誤,以利學生改正。教師不得讓學生代替自己批改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采用面批,以講究實效。
8、要求學生及時訂正作業中的錯誤,并進行檢查。
四、輔導
1、新學期始,每位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狀況,制定務實的學困生轉進計劃,期末寫出小結。
2、教師應經常主動到任課班級進行輔導,輔導可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方式進行。
3、輔導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確定分類輔導對象,加強針對性。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關心,對他們耐心輔導、循循善誘、態度和藹,直到學生弄懂為止,不得責怪、諷刺、挖苦他們,挫傷學生自尊心。對學習較好的學生也要加強培養,如指導閱讀課外書,舉辦專題講座,布置難度較大習題等,使他們得到進一步提高。
4、凡規定教師下班的輔導課(如延長班),必須認真組織指導,不得把輔導課變成全班上新課或用來完成課堂教學沒完成的任務。語文、英語、數學要在學校統一安排下搞好學生的早讀。
5、輔導中應重視對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教育,抓好非智力因素,堅持教書育人。
五、考試
1、明確考試目的,不以頻繁的考試作為教
學的法寶。統一考試每學期只舉行期中、期末兩次,教務處可以根據教學質量監控的需要,安排適當的調研測試,平時不得隨意停課統考。在教學過程中,年級組或教師個人需進行形成性測試(如單元檢測等),加強教學信息反饋,提高教學效益。
2、考試前要給學生上好復習課,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歸納,揭示知識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鞏固技能技巧,形成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要將復習課上成復述課。
3、做好命題工作。命題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全面考查學生的"雙基"和能力。題目難易要符合學生實際,不出偏題怪題,題型應多樣,采取客觀型和主觀型相結合,從多種角度考查學生。期中、期末考試命題應由校長室、教務處審查,單元測試卷由教導處組織各科教研組長審查。
4、期中、期末考試要嚴格執行監考制度,采用流水閱卷法。閱卷時要認真、公正、細心,防止出現差錯,成績登記后要及時進行質量分析,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自我分析。
5、考試后,要采用合適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成績,以鼓勵學生比、學、趕、幫。
篇2:工程系教學管理制度
計算機工程系教學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實施科學的規范化教學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促進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任務的執行
1、 獲取任務。由教務人員在教務處印發的教學任務安排表中,將本系的教學任務提取出來,制成表格。
2、 核實任務。由系辦主任對提取的任務,對照有關教學計劃和班級情況,進行核實。
3、 分發任務。將核實后的教學任務,發送給教研室主任,再由教研室主任分發至每一位教師。
4、 申報任務。由教師本人根據教學任務和自身情況,向教研室主任提出申報。
5、 協商落實。由教研室主任根據排課原則和領導要求,與有關骨干教師商議,逐項研究落實。
6、 審核上報。教研室主任將落實的教學任務安排表報給系辦主任,由系辦主任匯總并作初步審核,由系主任作審查,審查后作確認簽名,上報教務處。
二、教學計劃的制定
1、教務處下達教學任務之后,任課教師應在新學期開學前制定好教學進度計劃,一式三份,在新學期的第一周前經教研室主任審核,并由系主任簽字后報教務處。
2、教學進度計劃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學習情境、教學安排學時分配等明確,一般以2學時為一個教學單元。
3、教學進度計劃應留有一定學時的機動時間。
4、任課教師學期中途不得私自改變教學進度,如果確定需要改變計劃,應向教研室主任申報,經系主任和教務處批準后,方可改變。
三、備課
1、鉆研教學大綱、教材和參考書,對教材力求“一懂、二透、三化”。
2、注意介紹新知識、新技術及其使用和發展情況。
3、對學生前續課程學習情況及學生學習需求要有充足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4、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5、琢磨教學技巧、藝術。
四、教案的編寫
1、教案的編寫應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過程的設計。
2、根據教學目的和教材特點,聯系學生實際,組織和處理教學內容,每次課均需標明重點、難點。
3、根據教學內容及其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重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教學方法應突出教學重點。
4、教案內容要與教學進度計劃相吻合,教案應提前兩周編寫好。
5、相同課程,不同授課老師,可根據不同專業靈活編寫符合教學需求的教案。
五、課堂教學
1、按教學進度計劃進行教學,上課時必須有教案,備課充分。
2、教學方法得體,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適當,因材施教,理論聯系實際。
4、教學時可板書輔助教學,要求條理清楚,規范。
5、教師上課要做到儀表大方、精神飽滿,課堂語言一律采用普通話,語言力求準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邏輯性強、速度適中、語調應有抑揚頓挫。
6、教師上課不得遲到,早退和隨意拖堂,中間不得隨意離開課堂。
7、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教案規定的時間、內容、方法講課。
8、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注意調動學生注意力,妥善處理課堂中出現的意外干擾,保證教學順利進行。
9、教師每次課后須進行課后總結,及時總結本課經驗和教學效果,并寫入教案。
六、作業布置及要求
1、作業應符合教學大綱范圍和要求,有助于理解、記憶、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2、規定學生完成的作業適合一般中等水平,選做作業有利于優秀生發展。
3、作業要求明確、富有獨立思考性質,力圖結合實際問題、專業應用情況。
七、作業批改及輔導
1、教師應按時批閱、發回。
2、作業批改有全批、全改、部分批改、輪流批改等形式,應采用何種形式由授課教師根據不同專業有所要求。
3、注意將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及難以理解的問題等)和共性問題應在下次課或輔導中解決,并可實行典型作業展覽。
八、試卷命題
1、試卷的命題應確??茖W性、正確性,并按相應課程的考試大綱編寫。
2、試題的覆蓋面要寬要全面,同時要保證試題在所測內容上具有典型性,杜絕偏題、怪題和超綱題。
3、試題所涉及的文字應力求簡明,語意清楚,試題所指示的答案要明確合理,無二義性。
4、試卷難度分布要有層次性,能考出學生的不同水平,把優秀、一般、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區分開。
九、實驗課補充要求
1、每次學生實驗前教師應有相應的實驗要求和實驗演示。
2、教師應注意聯系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現象、分析解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掌握實驗的技能、規范操作,養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分析實驗、寫出實驗報告。
3、分組實驗時,教m.dewk.cn師應巡回檢查,解決學生實驗中遇到的困難;
4、結束實驗課前,布置學生整理機房、做好清潔工作,并做小結;
5、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實驗項目應全部完成。
十、教學工作的檢查
1、教師每學期制定聽課計劃,至少四次;依據聽課目的選擇聽課形式,聽課后應及時和授課教師交換意見,并填寫“聽課記錄”。
2、教研室每學期至少兩次檢查教師授課情況,授課教師對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情況,查閱考查登記簿,評分情況及教學效果。
3、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授課情況,聽取意見。
4、每周至少進行一次教研室活動,組織教師進行學理論、鉆教材,落實學校具體要求,交流教學經驗等方面的活動。
十一、教育教學評價
1、 自我評價和自我檢查。
2、 同行評價。
3、 學生評價。
4、 對學生的評價。
十二、教學工作總結
教學工作總結是檢查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的方法,每學期結束前所有教師應提交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分析自己教學工作的優點與存在的問題,并說明原因,擬出改進措施,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篇3:學期教學工作制度
教學工作制度
一、每學期初制定教學計劃和進度表,掌握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
二、課前備好課和做好課前準備,上課正鐘鈴響到達教室,保證課堂40分鐘質量。
三、教學語言精煉豐富、生動,教學方式靈活、多變,互動、參與、形式多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認真設計和批改學生作業,減輕學生作業過重負擔和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五、抓好中下生輔導和優先培訓,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
六、定期考核,檢查教學總結,提高教學理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