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溺水工作制度
為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學生不發生溺水死亡的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視預防學生溺水事故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指導思想,樹立“安全無小事”的觀念。學校開展預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專題活動,進行預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和自救自護技能教育,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成立防溺水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副校長擔任,成員由各處室負責人、各級部分管主任、級部長和全體班主任組成。
三、切實開展學生防溺水專題教育。
各班要落實預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通過主題班會、安全教育、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組織開展專題的預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學校運用校外彩屏播放防溺水專題教育片、宣傳欄安全教育知識展覽、國旗下講話、發放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廣泛開展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學生及家長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及家長對溺水危害的認識。
四、明確規定與要求:
1.學生要去游泳必須征得家長同意,并且要有會游泳、負責任的監護人陪同,選擇水淺、河底硬而平整的、熟悉的水域游泳。
2.學生不得擅自下水游泳,不得私自結伴去游泳,不得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山塘、水庫、深潭等水深的地方游泳,不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邊的成人幫忙。
五、對學生進行經常性教育:
1.不要到池塘,河邊、水池等有溺水危險的地方玩耍。
2.到游泳池,游泳館游泳必須征得家長同意。
3.遇溺水發生,要大聲呼救。
4.在游泳池內游泳要注意:
(1)入水前按規定清洗身體是很重要的;
(2)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3)睡眠不足,身體過于疲勞,或情緒激動,都不宜游泳;
(4)選擇輔助器材,如救生圈和潛水鏡等;
(5)不要冒險跳水;
(6)遵守游泳池規則;
(7)飯后45-60分鐘內不要游泳。
5.在天然水域游泳要注意:
(1)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況;
(2)在海中游泳時,必須了解潮汐情況;
(3)總是與海岸線平行游;
(4)注意同一海域的其他船只;
(5)了解水溫,最理想的是27攝氏度。
六、做好對學生家長的防溺水宣傳教育。
要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等途徑,通過印發《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及時提醒和教育學生家長做好孩子的安全監護,增強家長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要求家長特別注意節假日期間孩子的游泳安全。
七、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制。
要從學生溺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強化安全責任制,落實好學生死亡事故上報制度,以及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制度。
八、防溺水具體預防措施。
1.認真落實上課期間每一天的學生考勤制度,對遲到缺席的學生及時查明原因和去向。學校規定,任何班級不得隨意停課和提前放學。
2.學校要求各條線路方向來往的教師時刻關注沿途水域情況。
3.節假日提前告之家長,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嚴防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
4.寒暑假各班建立“學生安全小組”,學生與學生相互提醒和監督。
5.嚴格信息通報制度,遇有私自下水游泳的情況和溺水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學校領導在接報后10分鐘內向區教體處和區管委匯報,力爭把隱患和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6.各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反復多次的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學習相關安全知識和防范技能,廣泛深入地開展安全教育和宣傳活動,營造珍愛生命氛圍,增強預防溺水意識。
篇2:中心學校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中心學校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學校對學生開展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學生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對溺水危害的認識,同時組織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的救生與自救方法。在宣傳教育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嚴格管理,切實加強相關安全措施的落實,排除可能存在的溺水隱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萬無一失。為確保學生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學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高度重視預防學生溺水事故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指導思想,樹立"安全無小事"的觀念。
學校開展預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專題活動,進行預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制,做好學生防溺水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自護自救技能教育,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建立學生防溺水安全管理機構:
校長→副校級領導→中層領導、保安→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
三、切實開展學生防溺水專題教育。
各班要落實預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通過主題班會、"課后3分鐘"安全教育、班級黑板報設立專欄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組織開展專題的預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四、明確規定與要求:
學生不得擅自下水游泳,不得私自結伴去游泳。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邊的成人幫忙。
五、對學生進行經常性教育:
1、不要到池塘,河邊、水池等有溺水危險的地方玩耍。
2、到游泳池,游泳館游泳必須經家長同意。
3、遇溺水發生,要大聲呼救。
4、在游泳池內游泳要注意:
(1)入水前按規定清洗身體是很重要的。
(2)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3)睡眠不足,身體過于疲勞,或情緒激動,都不宜游泳。
(4)選擇輔助器材,如救生圈和潛水鏡等。
(5)不要冒險跳水。
(6)遵守游泳池規則。
(7)飯后45-60分鐘內不要游泳。
六、做好對學生家長的防溺水宣傳教育。
要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等途徑,通過印發《告家長書》、《致學生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及時提醒和教育學生家長做好孩子的安全監護,增強家長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要求家長特別注意"雙休日"、"節假日"期間孩子的游泳安全。
七、進一步落實安全責任制。
要從學生溺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強化安全責任制,落實好學生死亡事故上報制度,以及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制度。
篇3:XX小學防溺水安全提醒制度
XX小學防溺水安全提醒制度
夏季氣溫高,青少年兒童溺水事件也進入高發期。為強化全體師生的主動防范意識,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將防患于未然作為預防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工作的宗旨,嚴格落實”1530”提醒機制,使校園防溺水工作常態化,特制定防溺水三提醒制度。
1.每天1分鐘提醒:在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節課,由當堂的授課老師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
2.每周末5分鐘提醒:每個周末最后一節課,由班主任進班級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提醒,向學生進行“六不兩會”、自救和他救等防溺水知識宣傳教育。
3.每節假日前30分鐘提醒:每個節假日前最后一節課,各班班主任上好安全教育課,對學生進行防溺水、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提醒,確保學生平安度過每一個節假日。
4.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不論課堂還是課外,班會課、安全課還是體育課,全體教師要利用各種合適的場合及機會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使之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行為。只要有發現玩水傾向的學生,不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無論是誰,教師都要用一切方法親自或聯系該班班主任,對該同學或其所在的班級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5.對于一些學生的特殊情況和安全隱患,及時向其他老師或學校領導反映。
6.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