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國旗下講話:做一個追夢少年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同學們、老師們,新年好!
今天,我代表**班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追夢少年!
有一篇文章這樣寫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篇文章叫《少年中國說》,一百年前,風雨如晦的歲月,梁啟超奮筆疾書,寫下了酣暢淋漓的文字,熱切的呼喚少年中國,中國少年。
有一首歌這樣唱到: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讓它牽引你的夢;讓青春嬌艷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的紅顏。這首歌叫《追夢人》。少年是擁有夢想的花季,少年是中國夢的寄托者,“無跡方知流光逝,有夢不覺人生憾”。在我們生命的歷程中,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夢想。正是一個個烙印著每個人的成長足跡,折射著時代國情的鮮活夢想,組成了我們共同的中國夢。中國夢,經歷了中華民族屈辱、磨難的洗禮,經歷了無數仁人志士的舍命抗爭,經歷了幾代中華兒女的上下求索。
有一個人這樣做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面臨國家山河破碎,他只身遠赴美國求學。十幾年后,他,加州理工大學畢業后成為麻省理工的教授和名聞遐邇的科學家。有一位美國海軍官員說,他一個人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寧可打死他也不能讓他回中國。新中國誕生后,他以決絕的魄力和家國情懷,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回到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中國。五年歸國路途艱,十年兩彈成偉業。這個人就是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錢老一生的豐功偉績,和對祖國的義無反顧是對中國夢最好的詮釋。
同學們!中國夢就是華夏兒女的責任和擔當。有夢同行的人是幸福的,這樣的人生是溫暖的。當夢想成為生活的必需時,我們就一定能讓夢想的光芒照亮現實。
同學們!“空談只會誤國,實干才能興邦”。我們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腳踏實地。一塊磚沒有什么用,一堆磚也沒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無法實現。
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不僅要有夢,更要有追夢的勇氣和行動;讓我們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青春,無愧于夢想。讓我們扛起,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夢,與民族復興一路同行!
最后,祝老師們、同學們,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喜樂羊羊、夢想成真。
篇2:閱讀此刻,追夢未來--《天使在人間》讀書有感
閱讀此刻,追夢未來--《天使在人間》讀書有感
也許書只是一種讀物;也許閱讀只是一種領悟,但領悟文學的過程也許是崎嶇糾結的,因為在書中讀出真理,品出自我,點燃未來才最為可貴,不是嗎?
"雖然沒見過上帝,但是我們的確遇到了天使"。這是本書的開頭,也是全書用來詮釋主人公最恰當的一句話!
煩絮的心情翻開扉頁,莫非是被感化,而是漸漸進入了它。
她是女兒的偶像,她是佇于好萊塢的著名影星,她是善良與圣潔的化身,她是標尺間總引向美麗的一鍵,她是飄落在人間的天使,她是奧黛麗·赫本!當然,也是本書的主角!
本書是赫本的兒子肖恩為她所著的傳記。年輕時的熱度全傾注在了事業上。努力奮斗,只為以一名芭蕾家的身份登上舞臺,閃耀光芒。而現實的殘酷也發生在了她身上,最終沒能夢想成真。可是,因為這陰差陽錯,她走上了演藝道路。是啊,人生不就是要在岔路旁選擇去向嗎?我想,選對了,是對外來的指引,選錯了,只是一步轉彎。因為從失措壓抑到幸運女神降臨你身,也只是過渡。
我,也是如此!
工作如此之久了,總會遇到次次不順,些些煩惱。但這,何嘗不是珍貴的記憶?何嘗不是對自身的傳解受教?何嘗不是正能量滿滿?
曾幾何時,我因工作中不慎疏忽,而導致出現差錯。是啊,將功能贖罪嗎?被扣錢之余,同事對我不似從前的鼓勵領導對我不似從前的信任,十分懊惱的我,一下子,便沒了先前頗高的存在感。只是按點上下班,只是完成該做的任務,一切都沒了動力,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平淡。我曾經是多么的拼,愛拼為什么沒有贏?
那一刻,停滯還是前沖,是個問題……
曾幾何時,因為與同事鬧矛盾,幾天都是壓抑。工作總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總提不起精神,人際交際也不如曾經暢快。是怎么了呢?明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為什么跟我唱反調,明明我沒有錯,我為什么要順著他的意思。原來乏味與失落就是工作的代名詞。客觀不是最真理嗎?
那一刻,執著還是隨性,是個問題……
依舊是煩絮,依舊是懊惱,直到那一刻,就是那本書,模糊了壓抑,清晰了希望!
奧黛麗赫本在她生命中的黃金時期,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銀幕,塑造出一個不朽之說,她將自己的愛心,帶到了廣大亞非拉國家的兒童,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人間的溫暖。作為一個藝人,有著高尚的人品和藝德;作為一名行善者,有著無私的愛;作為一名母親,和其他母親一樣,愛自己的家庭,愛自己的親人。
難道她沒有過失挫嗎?
當然,可是,不管發生過什么,赫本都始終愛自己、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她沒有憤恨、沒有怨恝沒有愁苦,真的是天使嗎,因為只有天使才能擁有這樣的大愛,讓自己承受苦難,而把美好帶給人間......
是啊,這是一種多么之高大的夢想,可知,也成為了現實,那一刻,似乎光芒萬丈,那一刻,似乎心胸蕩漾!
因為突然間,我讀懂了赫本,讀懂了本書才,讀懂了未來......
如今,我積極投入到工作中,每天總是很早來到單位,為大家服務,雖然有些辛苦,但快樂在這之上的。
我要用寬容對待他人,我要以微笑面對他人,我要帶著最純正最善良的心靈閃耀光芒!
夢想,可謂遙不可及,閱讀只于此刻,但追夢未來,我,正奔跑在路上!
篇3:追夢之路--讀《平凡的世界》讀書有感
追夢之路--讀《平凡的世界》讀書有感
厚厚的一本《平凡的世界》我已經拜讀多遍,但每一遍都會帶給我全新的震撼與感動,為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的經歷與努力而慨嘆,掩卷而思,一系列關于人生與生活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平凡的生活?什么是偉大的壯舉?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意義的人生?等始終在我腦中縈繞,久久揮之不去。
讀這本書就像讀一位先賢,可以分享他的智慧,共鳴他的情感;讀這本書,就是在讀自己發現智慧和力量。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只是黃土高原上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極普通的小伙子,但是生活的苦難并沒有壓倒他,反而激勵他深邃地思考生活與磨難,追求著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生活中的他有著錚錚鐵骨,面對家庭與生活的挫折和不如意,他用自己強大的精神力量和不懈努力去克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以及一名真正的煤礦工人,他所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在痛苦與磨礪中,成就了他面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最欣賞他對苦難的理解,欽佩他對勞動的全新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執著追求與頑強拼搏。
孫少平的生活經歷和他那充滿哲理的話語激勵著我,正確地面對生活,勇敢追求屬于自己的夢想。特別是其中那些充滿哲理的語句讓我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的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于他對勞動的態度,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不論什么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恒的痛苦,沒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么平展,有時又那么曲折......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課程。
孫少平的人生經歷,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自己的追夢之路,盡管追夢路上困難重重,但我始終堅信孫少平的一句話: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便覺得世界對我們有多不公平,慨嘆自己的“命”怎么這么“苦”,對所有的一切都抱著埋怨之心。
在我自學考試過程中,曾經有一次我報考的兩門課程,全軍覆沒,竟然全部掛了紅燈,我的內心非常矛盾,心想我的時運那么不濟,讓我非常氣餒,心灰意冷,多次打退堂鼓,想到過放棄自學考試,但每每想到孫少平的這句話,我就又重新鼓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因為我同時也相信付出總有回報的道理,于是我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在自學考試中的經驗教訓,在課下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認真鉆研自學教材,做好讀書筆記,并及時地進行識記反饋,最終,一次性通過五門自學考試課程,順利地領取了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實現了我的自學考試夢想,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自己的人才教育夢想。
學習如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難以預想的困難與挫折時,我也要學習孫少平對待人生與生活磨難的精神和態度,堅定信心,想方設法地去克服教育教學中的難題。記得我班有一位同學李某,他有著極強的個性,思想松散,是一位非常調皮的孩子。有一次,早晨上自習課,我檢查學生的家庭作業,他的作業一點也沒寫。我當時很生氣,隨口說了句:“不愿學,就滾回去!”他看著我非常生氣的樣子,突然大聲說:“我不念了。”說完,就哭著奪門而出。我急忙抓住他,大聲喊道:“你給我站住”。李某站住后,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和他進行了促膝談心,并真誠地向他道了歉,這件事情才慢慢得以平息。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確實自己的做法有欠考慮的地方。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遇事不能沖動,要冷靜處理,堅持不懈地去努力,三思而后行。
《平凡的世界》讓我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同時,也讓我從中得到了很大的人生啟示:每一個擁有夢想,并在追夢、圓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她,因為她讓我們懂得:無論命運是多么的不公平,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公平,可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堅持不懈、艱苦奮斗、勇往直前,最終一定回獲得成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在閱讀《平凡的世界》后,傾聽到那些來自黃土高原久遠雄渾的聲音,然而我們會因為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會迷失自我。所以我們要盡快找準自己的奮斗方向,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發達輝煌,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從中汲取創業奮斗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