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弘揚孝文化
各位同學、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一(7)班的zz。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孝文化”。
孝,是我國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中國孝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使是在反封建口號提出1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還為之津津樂道,還在尋找“孝”之根源,制定“孝”之標準。
4月11日上午,由連云港市孝文化研究會舉辦的市第三屆孝文化節在開發區朝陽街道娘娘廟開幕,市十大“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和十大“賢孝媳婦”出爐,漢東海孝婦史跡陳列館同日開館。漢東海孝婦傳說是我市非常寶貴的孝文化資源。新開館的漢東海孝婦史跡陳列館位于娘娘廟內,占地200平方米,陳列館收集了大量關于東海孝婦祠及東海孝婦傳說的史料、文獻、碑刻及出土文物,對港城孝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弘揚及孝文化品牌的打造工作,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咱們開發區的學子,更應去積極地參觀學習。
父母正在慢慢變老,我們卻依舊回報得太少。作為未成年人的中學生,時刻受著父母的養之育恩,更應該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時代在變,盡孝道的內容也在與時俱進。前階段網上流傳著新時代的24孝,觸及了很多現代人容易忽略的內容,在傳承中實現了創新。
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新“24孝”標準不是標準而是鏡子,不是教條而是提醒,不是訓話而是倡導。盡管這24條內容不完全適合中學生的生活,但在今天講話的最后,還是讓我們共同分享一下新時期盡孝道的行動標準,有心的同學們可以想一想:這里面有哪些是我們現在就能為父母做到的?
新24孝行動標準
1、經常回家看看2、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
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4、親自給父母做飯
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6、給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
7、為父母建立“關愛卡”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學會上網10、經常為父母拍照
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12、打開父母的心結
13、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帶父母做體檢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
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學習的地方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
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
讓我們每個人都認真學習這種“孝”文化,去敬愛、孝順自己的父母,謝謝大家
篇2: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弘揚孝文化
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弘揚孝文化
各位同學、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一(7)班的zz。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孝文化”。
孝,是我國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中國孝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使是在反封建口號提出1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還為之津津樂道,還在尋找“孝”之根源,制定“孝”之標準。
4月11日上午,由連云港市孝文化研究會舉辦的市第三屆孝文化節在開發區朝陽街道娘娘廟開幕,市十大“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和十大“賢孝媳婦”出爐,漢東海孝婦史跡陳列館同日開館。漢東海孝婦傳說是我市非常寶貴的孝文化資源。新開館的漢東海孝婦史跡陳列館位于娘娘廟內,占地200平方米,陳列館收集了大量關于東海孝婦祠及東海孝婦傳說的史料、文獻、碑刻及出土文物,對港城孝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弘揚及孝文化品牌的打造工作,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咱們開發區的學子,更應去積極地參觀學習。
父母正在慢慢變老,我們卻依舊回報得太少。作為未成年人的中學生,時刻受著父母的養之育恩,更應該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時代在變,盡孝道的內容也在與時俱進。前階段網上流傳著新時代的24孝,觸及了很多現代人容易忽略的內容,在傳承中實現了創新。
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新“24孝”標準不是標準而是鏡子,不是教條而是提醒,不是訓話而是倡導。盡管這24條內容不完全適合中學生的生活,但在今天講話的最后,還是讓我們共同分享一下新時期盡孝道的行動標準,有心的同學們可以想一想:這里面有哪些是我們現在就能為父母做到的?
新24孝行動標準
1、經常回家看看2、節假日盡量與父母共度
3、為父母舉辦生日宴會4、親自給父母做飯
5、每周給父母打個電話6、給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
7、為父母建立“關愛卡”8、仔細聆聽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學會上網10、經常為父母拍照
11、對父母的愛要說出口12、打開父母的心結
13、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14、支持單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帶父母做體檢16、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18、帶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動
19、帶父母參觀你工作學習的地方20、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22、適當參與父母的活動
23、陪父母拜訪他們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場老電影
讓我們每個人都認真學習這種“孝”文化,去敬愛、孝順自己的父母,謝謝大家
篇3:中學生校園安全講話稿:讓安全與我們同行
中學生校園安全講話稿:讓安全與我們同行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安全與我們同行》
一個和諧溫馨、安定有序的校園是我們每位同學生命健康成長的樂園,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殿堂。校園的安全,關系到同學們能否健康成長,能否順利完成學業;關系到老師能否在一個寧靜、安全的環境中教書育人,關系到家庭和社會對學校的信任,它是學校發展的支點和保障。
我國目前有2.1億中小學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學安全工作,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經動情地說:“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教育必須以安全為發展基礎,有安全才能有學校的穩定和諧,才能有學校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有安全才能有我們每個同學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 但是,在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同學的行為存在著安全問題。例如:有的同學課間在樓道里,追趕、打鬧,做一些危險的游戲;有的同學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甚至把樓梯扶手當做滑梯;有的同學隨意地把腦袋探出窗口,或者向窗外扔東西;有的同學放學后沒有按時回家,在校園、街頭逗留閑逛。從以上這些事實中,不難看出我們校園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意外事故總是令人防不勝防,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安全無小事,隱患就是事故。
在此,我真誠地提醒每一位同學能夠努力做到:上學、放學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不吃不衛生食品,有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課間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靠右行,互相禮讓不得擁擠,行至拐彎處,要放慢腳步,預防相撞;運動時,要遵守運動規則,注意自我保護;課間要做文明游戲,遇事更要冷靜、謙讓。
老師們,同學們,安全工作重如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責,安全工作任重道遠,讓我們共同努力,去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共建我們和諧美好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