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始建于1978年,2000年正式定名為Z師范學院中文系,20**年5月正式更名為Z師范學院文學院,是Z師范學院首批開辦本科專業的院系。近30年辦學歷史的積淀和當代教師的開拓創新,使文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文學院以中文師范教育為主。文學院設置有四年制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和四年制對外漢語專業,能授予文學學士學位,現有全日制本科生617人。本專業以培養高素質中學語文教師為主,也培養能夠勝任文秘、宣傳、語言文字等文職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文學院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泰國程逸大學合作辦學,現有泰國漢語言專業留學生80人。文學院還設有審美教育研究所,為學生利用民族審美教育資源、提升審美素質創造良好條件。目前,文學院正發展成為區域性高素質中學語文教師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面向東南亞開放辦學的教育窗口,成為藝術審美教育和民族文化研究的陣地。
文學院有一支尊重教育、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和諧的師資隊伍。教師們努力用正確思想、科學理論、人文精神、藝術力量和師德情懷培育學生,歷屆學生在專業素質和師德養成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講師17人,助教3人,博士3人(含在讀1人)、碩士11人(含在讀1人)、研究生班畢業1人。文學院曾兩次榮獲云南省高校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兩次獲得云南省高校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兩次被評為云南省高校德育先進集體;20**年,被云南省委高等院校工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多年來,文學院教師因教書育人作出突出貢獻,分別受到國家、省、市、校表彰。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也勤于在學術領域探索研究,系內設審美教育研究所,注重民族美育研究,具有較豐厚的學術成果,先后出版學術專著、參編著作50余部,并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大量學術論文,主持省、校級科研課題多項。
文學院教師堅持教書育人,育人為本,遵循現代大學理念,育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協調發展。為培養高層次、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所需要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學語文教師,科學構建了集師范生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構成、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形成和師范生教師人格養成為一體的人才培育體系。該體系既注重強化學生專業質量規格,也注重學生人文教育,更注重師范生教師素質的不可替代性和后續發展性。文學院教師的課堂教學融專業性、學術性、人文性和師范性為一體,為學生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學生在系統接受課堂教學培養外,還能夠通過師范生教學能力實習與訓練平臺、師生交互式人文講壇、文學藝術表演舞臺、學生自編自創文學刊物陣地、民族藝術美育氛圍、國際化交流以及赴泰國實習交流等機會獲得專業能力和審美人格的提升。學生也能夠獲得報考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業支持。
文學院擁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語言藝術訓練室、影視藝術鑒賞廳、書法藝術訓練室、學報閱覽室、工具書查閱室等,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提供了良好條件。經過四年培育,學生將在專業功底、審美品位、教育思想、從教技能、師德修養、人文素養以及務實作風、創新精神等方面具有競爭力。
文學院立足Z,服務云南,輻射省外部分區域,已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25屆,其中,本科畢業生3屆。畢業生分赴崗位后,在教育、傳媒、黨政及其它企事業單位作出突出業績,受到社會好評,大批畢業生在基礎教育崗位上成為教育管理、教書育人的骨干。自20**年起,各屆本科畢業生均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顯出優勢,部分畢業生考取中央民族大學、上海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文學院正致力于建設優秀的本科教育,努力創造條件發展研究生教育,為傳承文明和引領社會的進步輸送更多合格人才。
篇2:Z師范學院中文系簡介
中文系始建于1978年,2000年正式定名為Z師范學院中文系,20**年5月正式更名為Z師范學院文學院,是Z師范學院首批開辦本科專業的院系。近30年辦學歷史的積淀和當代教師的開拓創新,使文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文學院以中文師范教育為主。文學院設置有四年制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和四年制對外漢語專業,能授予文學學士學位,現有全日制本科生617人。本專業以培養高素質中學語文教師為主,也培養能夠勝任文秘、宣傳、語言文字等文職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文學院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泰國程逸大學合作辦學,現有泰國漢語言專業留學生80人。文學院還設有審美教育研究所,為學生利用民族審美教育資源、提升審美素質創造良好條件。目前,文學院正發展成為區域性高素質中學語文教師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面向東南亞開放辦學的教育窗口,成為藝術審美教育和民族文化研究的陣地。
文學院有一支尊重教育、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和諧的師資隊伍。教師們努力用正確思想、科學理論、人文精神、藝術力量和師德情懷培育學生,歷屆學生在專業素質和師德養成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講師17人,助教3人,博士3人(含在讀1人)、碩士11人(含在讀1人)、研究生班畢業1人。文學院曾兩次榮獲云南省高校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兩次獲得云南省高校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兩次被評為云南省高校德育先進集體;20**年,被云南省委高等院校工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多年來,文學院教師因教書育人作出突出貢獻,分別受到國家、省、市、校表彰。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天職,也勤于在學術領域探索研究,系內設審美教育研究所,注重民族美育研究,具有較豐厚的學術成果,先后出版學術專著、參編著作50余部,并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大量學術論文,主持省、校級科研課題多項。
文學院教師堅持教書育人,育人為本,遵循現代大學理念,育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協調發展。為培養高層次、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所需要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學語文教師,科學構建了集師范生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構成、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形成和師范生教師人格養成為一體的人才培育體系。該體系既注重強化學生專業質量規格,也注重學生人文教育,更注重師范生教師素質的不可替代性和后續發展性。文學院教師的課堂教學融專業性、學術性、人文性和師范性為一體,為學生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學生在系統接受課堂教學培養外,還能夠通過師范生教學能力實習與訓練平臺、師生交互式人文講壇、文學藝術表演舞臺、學生自編自創文學刊物陣地、民族藝術美育氛圍、國際化交流以及赴泰國實習交流等機會獲得專業能力和審美人格的提升。學生也能夠獲得報考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業支持。
文學院擁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語言藝術訓練室、影視藝術鑒賞廳、書法藝術訓練室、學報閱覽室、工具書查閱室等,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提供了良好條件。經過四年培育,學生將在專業功底、審美品位、教育思想、從教技能、師德修養、人文素養以及務實作風、創新精神等方面具有競爭力。
文學院立足Z,服務云南,輻射省外部分區域,已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25屆,其中,本科畢業生3屆。畢業生分赴崗位后,在教育、傳媒、黨政及其它企事業單位作出突出業績,受到社會好評,大批畢業生在基礎教育崗位上成為教育管理、教書育人的骨干。自20**年起,各屆本科畢業生均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顯出優勢,部分畢業生考取中央民族大學、上海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文學院正致力于建設優秀的本科教育,努力創造條件發展研究生教育,為傳承文明和引領社會的進步輸送更多合格人才。
篇3:一小黨建工作簡介
XX一小黨建工作簡介
XX一小始建于1757年,至今已252年。是自治區、市、縣重點小學,學校現有教職工81人,學生1635人,26個教學班。學校黨支部成立于1984年7月,黨員33人。我校黨支部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局黨委確定的黨建工作目標,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以加強支部建設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了政治保證。
一、加強班子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
我校黨支部班子成員始終堅持參加理論中心組學習,堅持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組織生活,以提高班子成員政治理論素質。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重點工作集思廣益,齊心協力去干,日常工作按各自分工組織實施,學校領導駕馭統攬全局,保證了領導班子始終團結協作,提高了工作的時效性和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保證了各項任務目標的按時圓滿完成。
二、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了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積極落實好“三會一課”等黨內制度,強化黨組織的自身建設,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學習***理論文章,在黨員中開展學習章程、遵守章程、維護章程的活動,組織黨員參與黨紀條規知識答題活動,黨員的理論素質、思想素質和覺悟普遍得到提高。
三、深入學習實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教改創特色,后勤創規范。學校黨支部把教改納入黨建工作之中,開展國家級、區級、縣級、校級課題研究;開展網絡教研,先后爭取和引進資金近80多萬元,配備了多媒體教室27個,26個運用于各教學班,1個運用于音樂、美術、科學學科,語、數教師每人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使我校教學進入數字網絡化,教師接受新的信息量大,運用新的理念抓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進制是德育創示范,教學創新質。全體黨員帶頭承諾,狠抓德育,任課黨員中有班主任,有各學科教師,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始終緊抓學生德育工作,召開校會、主題班隊會、團隊活動、社區活動,舉辦校園文化科學藝術節,全方位地給學生提供張揚個性、全面發展的平臺,讓學生展示才華。
三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黨支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調動全體黨員教師的積極性,開展了“名師工程”評選,骨干教師評選。我校名師、骨干教師黨員占98%,青年黨員z在區級質量課評比獲一等獎,國家教委新課程質量評為一等獎。黨員z網絡教研論文獲中央教科所一等獎。在黨員教師的帶動下,我校各科教師在各級各類競賽中都有獲一、二等獎的,有力地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五是開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活動。學校全體黨員帶頭,轉化學困生,使學困生在我校感受到快樂、和諧,促使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
四是黨員幫扶工程。我校黨支部要求每個黨員教師幫扶學困生要建立完整檔案,進行評價、考核。黨員每人都要與一名非黨員教師結成隊子,提高教學成績,28名黨員教師結28名教師,使學校70%的教師顯現在先進模范狀態下,發揮了更大的效益。
五是抓校園文化建設。各班開展班級特色文化,有班紀、班規、奮斗目標。26個教學班特色豐富,使素質教育的內容不斷延伸。
四、堅持從嚴治黨的方針,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一是強化教育,不斷增強黨員教師隊伍拒腐防變能力;二是樹立公仆意識、群眾意識,開展了自律意識的專題教育、電話教育;三是強化了制度建設,重新制定了中層以上學校領導干部崗位職責規范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四是堅持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專題民主生活會;班子成員坦誠地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預期效果。
五、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建立體制機制的創新
在實踐活動中,結合黨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了相關制度。對已有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加以完善,并嚴格執行(如教師崗位責任制考核)不流于形式;對制度本身不夠完善的,認真總結經驗,進行完善;對缺乏制度保證的,認真研究,建立起相關制度;完善黨員隊伍建設常抓不懈的長效機制,提高黨員素質。今年我校黨支部編輯了學校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學管理手冊,完善和改善新建各項規章制度18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努力把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轉化為廣大教師解放思想,干事創新,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教育名牌,發揮百年老校風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