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中心小學20**-20**學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的學年,我校作為**省農村示范小學,泉州市級文明學校、素質教育先進校、少先隊工作金獎單位、綠色學校,晉江市一級達標校、平安學校,我校將堅持以*理論和***為指導,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宗旨,以“精品化、集約型、高質量”為工作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常規管理,以“三個面向”為指針,以科學發展為主線,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科研興校為抓手,立足“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重點抓好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切實把握發展機遇,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和諧發展,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創辦一流的品牌學校。
二、定位
1、發展思路:人本管理,德育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
2、辦學原則:師德為先,樹人為本,素質為根,特色為翼。
3、發展目標:學生主動發展,教師自覺發展,學校持續發展。
4、工作重心:抓德育工作,創“文明校園”;抓學校管理,創“和諧校園”;
抓教學工作,創“質優校園”;抓課改教改,創“快樂校園”;
抓讀書教育,創“書香校園”;抓創安工作,創“平安校園”。
20**-20**學年,學校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落實五大工程:
(1)百年校慶慶典工程;
(2)師生安全教育工程;
(3)推進課程改革工程;
(4)科研課題引領工程;
(5)完善學校文化工程。
三、發展目標
形成“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構建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素質教育框架,力爭在三到五年內達到師資隊伍優秀、辦學條件優越、校容校貌優雅、管理水平優勝、教育質量優異、富有農村特色小學的辦學總體目標。從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善于合作交流、善于思考創新、善于實踐探索,健康快樂,活潑開朗,個性凸顯的少年兒童。力爭把我校辦成晉江市內知名度較高的農村小學。
四、主要工作:
(一)抓好百年校慶工程。
1、通過百年校慶,回顧辦學歷史,繼承優良傳統。
2、展示學校成就,豐富辦學理念,倡導人文精神,促進學校軟硬件建設,優化整合教育資源。
3、加強對外交流,擴大對外影響,提高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學校諸方面規范化、優良化,打造學校品牌。
4、增強學校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推進學校的持續發展。
(二)以立德樹人為重點,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1、扎扎實實推進素質教育,使用學校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機制,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在學校教育的主體地位。積極推動和引導教師潛下心來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特別是轉變育人模式、方法,提高育人效果。
2、建立“后進生”的轉化與提高措施,健全教學質量監測體系,把幫扶學生困難、品行困難和經濟困難的學生,切實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多給他們以成功的體驗,縮小兩極分化的差距,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3、積極推進陽光體育和藝術教育工作。切實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鍛煉。通過學校組織的體育教育和藝術教育活動,能讓每個學生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扎實開展師資培訓,突出校本,凸現個性,以提高執教能力為重點,抓好《教師三年發展規劃》的落實,有計劃、分層次地抓好教師的培訓,努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技能高超、教學業績優良的教師隊伍。
2、實施教好書計劃,人人上好課,提高課堂效益和質量。充分發揮市、鎮教壇新秀、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積極開展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相互交流等為主要途徑的校本教研活動,達到共同解決問題、共亨經驗和成果、共同提高的目的。
3、集中思想抓好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推廣以實踐研究式、講座互動式為主的“輕負擔高質量”教學模式,研究課程改革與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強學生信心和興趣的課程評價體系,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四)以提高質量為重點,著力提升辦學水平
1、向課堂要質量。進一步強化教學的中心地位,改進教學質量的檢測評估制度,進一步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學性和責任感。在教學的每一步驟、每一環節上都要表現出業務精、教學手段精、課堂環節細、耐心輔導細,學校的教學成績必將有較大加幅度的提高。
2、向管理要質量。加強學校管理,使學校發展的目標,有思路。要了解教師需求,多與教師溝通與交流,切實調動教師積極性。要開發教師的工作潛力,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超越息我,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3、向科研要質量。認真開展已立項的三個語數課題研究工作,關注教師教科研中的難點、熱點、焦點問題,開展專題討論共同解決。
(五)學校文化建設
1、明確辦學目標:以學生主動發展,教師自覺發展,學校持續發展。
2、遵循“勤、誠、剛、愛”的校訓。
3、堅持“樹人為本,素質為根,特色為翼,師德為先”這一辦學理念。
4、打造三種精神
: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頑強拼搏的創業精神、精耕細作的科學精神。5、完善學校安全防范預警機制,定期進行安全隱患的分析與排查,切實落實安全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對學生防溺水和交通安全知識,加強學校校舍、消防、飲食、公共衛生和管理。
6、以評選“雛鷹獎章”、爭創文明班級為抓手,繼續營造和諧校園,達到干群、師生、家校、內外等四個和諧;使教師認同率、家長滿意率、學生滿意率、社會支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附月歷安排
八月份
1、教師到校,組織學生入學,做好開學各項準備工作;
2、結合小學招生,更新《文化戶口冊》;
3、制定學期工作計劃;
4、做好招生及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5、各校制定各種計劃,組織教師業務學習、培訓;
九月份
1、召開各口期初工作會;
2、舉行新教師業務培訓;
3、期初工作檢查;
4、學年統計;
5、開展慶祝教師節活動;
6、組織參加市“光榮與使命”為主題的教師演講比賽
7、學校安全工作檢查及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8、組織訓練運動隊,籌備參加赴鎮市小學生田徑選拔賽事項;
9、申報小學教師中級級職務;
10、教學常規專項檢查;
11、選拔參加市小學語文課堂觀摩評優活動;
12、參加鎮教導主任會議。(9月9日)
13、參加市課題實驗協作校負責人會議。
14、參加市召開小學三、六年級教學質量監控分析反饋會。
15、參加市小學網絡視頻教研活動。
16、參加鎮校本教研基地校評選。
17、接受市期初下校檢查校本教研開展,落實情況。
18、參加市召開校本教研基地校工作會。
19、參加鎮征集、評選、薦送綜合實踐活動、品生(品社)教學論文評選活動。(截稿9月30日、10月初送市)
十月份
1、開展慶祝“國慶”活動;
2、組織參加赴市小學生田徑選拔賽;
4、開展慶祝建隊節大中隊主題觀摩活動;
5、組織參加晉江市第七屆“五羊_本田杯”中小學生器樂獨奏比賽。
6、申報小學教師初級職務;
7、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8、骨干教師教學展示活動;
9、學校安全工作自查。
10、參加市綜合實踐活動、品生(品社)教學論文評選活動。
11、參加市小學網絡視頻教研活動。
12、參加泉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10月中旬)
13、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中期檢查情況反饋。
14、參與市組織參加全國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觀摩研討活動。
15、評選衙口片參加鎮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選手。
16、鎮下校聽課,參與校本教研基地校教研活動、課題實驗活動。
17、參加鎮征集、評選、薦送教學案例、隨筆評選活動。(截稿10月30日、11月初送市)
18、參加鎮征集、評選、薦送科學科教學設計評選活動。(截稿10月30日、11月初送市)
十一月份
1、組織參加市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2、配合市做好教輔材料征訂與使用、課程開設、專用室管理與使用等專項檢查。
3、學校安全工作檢查。
4、市小學教學案例、隨筆評選活動。
5、參加市小學網絡視頻教研活動。
6、參與市組織參加省第八屆閱讀教學觀摩評優活動。
7、參與市組織參加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
8、參加鎮語、數科課堂觀摩評優。(11月底)
9、舉行校一至三年級卡拉OK比賽。
10、舉行校一至六年級書法競賽。(一、二年級鉛筆字三、四年級鋼筆字五六年級毛筆字)
十二月份
1、繼續做好教育督導相關工作;
2、參加泉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研討。(初定12月份在青陽)
3、舉行一、二年級講故事比賽,三至六年級作文競賽。
4、舉行一至六年級數學競賽。
5、參加市召開校本教研基地校工作交流現場會。
6、參加市小學網絡視頻教研活動。
7、參加鎮一年級講故事,五、六年級作文、數學競賽。
8、市征集、評選、輯編“晉江市課程改革六年回顧與總結”論文匯編。
9、舉辦“慶元旦”美術作品展。
10、市編輯《晉江教研》(小學版)第十八期(自由投稿)。
11、鎮征集論文匯編。(截稿元月15日,以校為單位集中郵寄高老師QQ郵箱里)
12、學生學期學習評價。
13、元月9日(十九周星期五)上午8:30考語文,下午2:10考數學。(學生元月16日放假,教師元月18日離校)
14、交校教學教研工作總結。
20**年元月份
1、期末復習考試、質量分析、家訪。
2、年終工作總結,制定20**年工作計劃;
3、春節慰問教師。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計劃管理制度(三)
小學班主任工作計劃管理制度(三)
一、班主任工作計劃制定制度
1.堅持正確的方向
*同志的思想為我們培養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人才指明了方向,也是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的指針。
2.從實際出發
制定計劃以前,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本班的主要問題或普遍性的問題。這樣才能確定計劃的主要內容和采取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1)注意德育的科學化、系列化。
(2)根據班級實際,明確不同時期的重點。
(3)注意不同年級的特點,明確每次活動的具體要求,使相同主題的教育體現出階梯性和循環性。
(4)計劃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結合起來,使活動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滲透性,能吸引學生,避免單純的說教。
(5)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6)對經常性的班務工作做好計劃安排使之制度化。
二、班主任工作計劃執行制度
1.端正教育思想,要德、智、體、美、勞一起抓,防止單純追求升學率的傾向。
2.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既重自身示范,又重理論引導。
3.堅持與學生保持聯系,參加學生活動,記錄學生情況。
4.注意班內學生思想動態,尤其是個別優等生思想深處的動態。
5.協同任課教師、團隊組織和學生家長,共同落實工作措施。
6.每月要有具體工作計劃、檢查辦法、總結匯報。
7.及時向學校、學生、家長報告班主任工作計劃執行結果。
三、班主任工作計劃技能訓練制度
1.進行善于把握班級工作計劃方向,落實學校工作的技能訓練。班級工作計劃是學校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化,班主任要做好工作計劃,必須領會學校的工作計劃精神并在班級計劃中體現,以確保班級工作計劃方向正確,任務突出。
2.進行善于捕捉班級特點、保證班級工作計劃有針對性的技能訓練。班級實際情況是班級工作計劃的基礎,班主任惟有堅持從班級的實際出發,才能使班級計劃切實可行。班主任做工作計劃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3.進行善于把握各種教育條件、各種教育環境,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計劃的全面性、整體性思維方式訓練。在制定工作計劃時,必須考慮到學校的條件、校外社區與家庭環境、任課教師的不同特點、班主任自身的條件等。
篇3:區中心小學工會工作計劃
20**年區中心小學工會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市教育工會和學校黨支部、校長室的領導下,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認真學習貫徹上級工會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學校教育中心工作,在突出維護職能的同時,全面履行工會職責,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推進學校民主管理,加強教育工會自身建設。
二、工作目標
(一)增強三個意識
1、進一步增強工會工作服從服務于教育發展大局意識;
2、進一步增強維護意識;
3、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
(二)營造五種氛圍
1、營造民主和諧的校園氛圍;
2、營造有利于激發教職工創造性的工作氛圍;
3、營造有利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工作學習氛圍;
4、營造健康向上、情趣盎然的文化生活氛圍;
5、營造和諧的充滿關愛的生活氛圍。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民主管理,提升民主意識。
1、我校工會組織要切實履行好維護職能,在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維護教職工在政治上的民主權益;經濟上的勞動權益;文化上的精神權益。工會組織要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發揮工會職能,加強與黨政的溝通,依靠黨的領導和行政的支持,組織教職工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民主管理,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
2、加強教代會工作,不斷提高教代會工作水平。我校要繼續營造和諧民主的政治氛圍,切實保障教職工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享有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以利于維護職工利益,發揮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共謀事業發展。
3、健全完善“黨政齊抓共管、行政主體到位、工會積極配合、教工群眾積極參與”的校務公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檢查、有考核、獎優罰劣。在工作中不斷調整和擴大公開內容,豐富公開形式,拓寬公開渠道,完善公開制度,進一步提升教職工參政議政能力。
4、工會活動要做到有計劃、有制度、有臺帳、有檢查、有考核,結合日常工作做好我校工會日常管理。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師資素養。
1、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道德水準。以關愛學生和愛崗敬業為重點,將師德教育與學習榜樣人物、家長評教、學生評教活動緊密結合,大力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尚精神,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推銷資料、有償補習和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等不良現象,努力塑造志存高遠、淡泊名利、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良好教師形象。配合學校在完善師德制度和評價機制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教師意見,出臺《師德考核細則、獎懲條例》,開展師德考核,并與績效工資待遇、個人榮譽和外出學習培訓直接掛鉤,進一步引導全體教師樹立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責任心去關愛學生,以正確的育人觀去培養學生,朝著“家長滿意、學生喜歡、同事佩服、領導放心、自我認同”的方向不斷努力。
2、開展文明禮儀普及活動,提高教師文明素養。禮儀是人際交往中溝通感情的橋梁,加強道德實踐,應該從禮儀做起。在學校著力開展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同時,要組織教師開展“講教師禮儀、塑儒雅形象、重師德規范”為主題的文明禮儀普及活動,結合教育行風政風建設,按照“八榮八恥”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職業禮儀、社會禮儀、生活禮儀三方面開展主題活動,通過學習文明禮儀基本規范、開展文明禮儀一周行、禮儀知識講壇、知識競賽等活動,進一步普及和實踐文明禮儀,以知禮向善為重點,把文明禮儀教育納入教師基本行為教育和師德教育活動中去,提高禮儀意識,增長禮儀知識,遵守禮儀規范,在學校中營造良好的、文明的育人環境。
3、實施“青藍工程”,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一要加大“傳、幫、帶”力度。舉行師徒結對儀式,充分發揮我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校內名師的有利資源,做好“傳、幫、帶”工作。二要加強教學技能錘煉。以更新教育觀念、拓展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訓練重點,組織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參與觀摩研討、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論文撰寫、說課與評課、課件制作活動,引導教師從新的視角,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走向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行列。三要加強綜合素質測評。
4、樹教師典型形象,發揮榜樣作用。以文明執教,規范從教行為為主題開展論壇或演講比賽,用身邊的愛生故事感染身邊人。積極弘揚教職工中的先進人物事跡,工會將組織教學評優、師德評優活動,組織評選教學標兵、師德先進個人、十佳師德標兵,并舉行教學展示、師德演講活動,大力弘揚教學技藝精湛、師德師風高尚的先進人物事跡,努力營造以藝儲德、以藝益智、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圍。
(三)發揮工會職能,創溫暖“教工之家”。
1、全面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工程”。積極組織教職工開展各種類型、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創造條件、增加設施,營造良好氛圍,廣泛傳播“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廣泛開展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知識的宣傳活動,培養教職工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2、繼續做好“送溫暖工程”。把教職工的冷暖和困苦時刻掛心間,切實履行工會職能,促進送溫暖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及時地慰問病、困教職工和離退休職工。堅持“五必訪”(生病住院、婚喪喜事、產婦、退離休、重大困難必訪)制度,關心教職工生活,定期組織教職工進行體檢和療養,為教職工辦實事、好事。
3、全面推進“女職工素質教育工程”。女教職工是學校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關注女職工,積極營造和諧健康的教學教育環境。除了從教學上給予更多支持和幫助外,還要關心女職工生理和心理健康,定期組織女教職工體檢,并爭取組織女教職工辦理特病保險,維護女教職工特殊利益和合法權益。
4、認真做好“退管服務工程”。退休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余熱,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定期召開退休教師座談會,鼓勵退休教師多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關心退休教職工身心健康,組織退休教師開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經常過問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及時上門慰問。充分利用重陽節,組織退休教師開展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