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小學“普通話進校園”校本培訓計劃
為貫徹落實泰州市教育局“普通話進校園,書法進課堂,誦讀進教材”工作會議精神,保證“三進”活動在我校迅速、蓬勃地開展,高效、深入地推進,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為重點,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加強學生普通話水平,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及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引領全校師生深入感受領悟漢語言的魅力,增強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自覺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品味。
二、成立“普通話進校園”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負責人:z
成 員: 各年級語文教師
三、工作目標
加強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把規范使用普通話列為學生日常行為準則,列為教師教育教學常規要求,普通話成為學校教學語言、校園語言。讓學生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能運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鼓勵學生在社會、家庭生活中堅持使用普通話,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培養出一批能勝任普通話教學的專兼職優秀教師,語文教師應當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小學低年級教師普通話水平必須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教師無論職務高低,無論年齡大小,在課堂教學活動和學校各類會議、活動中都要使用普通話,教師與學生之間交談、教師與家長之間交談都要使用普通話,使他們成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能手”、“高手”、“多面手”,形成全校講普通話的氛圍,促進校園文化的蓬勃發展。
四、具體培訓工作安排。
1、學習“普通話進校園”活動精神。學習《江蘇省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
2、舉行“普通話進校園”師生動員大會。
3、舉辦誦讀骨干教師語音培訓。
4、成立學生普通話督查小組,制定檢查方案。
5、舉行教師普通話基本功大賽。
6、舉行青年教師經典美文誦讀大賽。
7、組織教師學生開展“普通話——讓生活更精彩,讓社會更溫馨”的主題演講比賽。
8、評比表彰學校推廣普通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篇2:山區普通話教育愛心募集倡議書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嗎?
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山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笑容清澈,眼神無邪,身上帶著泥土的氣息。他們沒有童話里的秋千,只能在老樹下蕩著吊繩;沒有夢幻游樂園,只能在密林里穿梭;沒有夢幻的玩具,只能用泥巴建碉堡,用紙團做足球,用木塊制作原創坦克戰艦。他們擁有父母的愛,但拙樸本真的愛卻無法滿足他們童真的夢想。那些雙手沾滿塵土的父母甚至沒有能力為他們的孩子送上一本課外讀物。
加之少數民族山區教學設備稀缺、教師普通話教學水平比較低、從小受母語環境影響等原因,許多孩子形成了許多不正確的發音習慣。8歲以前是語言塑造和培養的最佳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普通話發音缺陷一旦形成,日后想糾正就非常困難。因此我們的項目團本著“普通話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希望通過利用我們身邊的閑置資源來幫孩子們建立“語音多媒體資源體驗室”,讓孩子們在室內開心快樂地學習普通話......我們不妨動手去翻翻那些我們曾經使用但現在已被束之高閣蒙塵許久的物品:一個沒有立體聲的MP3,一個放在抽屜角落的復讀機,一個早已落滿了灰塵的布娃娃,一臺多年沒動過的電腦.....這些物件對我們來說已經不算什么,甚至早已被淡出我們的記憶,但是對于很多貧困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來說,這可能就是一個彩色的夢想--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東西可能改變他們一生......只需要你、我、他的一點點努力,就能為他們純凈的天空畫上一道彩虹,就能為他們打開一扇求知的窗戶。
一、募集活動時間:6月15日--7月20日
二、捐助范圍: 1.小學生語言學習光碟(動畫片、兒童音樂、電影等),書籍(故事書、漫畫、童話、百科書等),玩具。2. MP3、MP4、復讀機、錄音機、電腦及其相應配件等有助普通話學習的硬件設備。
三、捐助方式:
1.我們將在6月26日(星期五)在學校食堂前設點進行愛心募集,您可以到此了解、支持我們的活動。
2.你可以通過網站:Z用留言板和我們取得聯系。
3.捐贈聯系人:**** 電話:1Z1
四、所有的物資捐贈者我們將會登記在冊,并整理刊登在我們的網站上。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項目會圓滿成功!項目后期,我們會將您的物資的去向反饋給您,給您一個完美的答復。我們鄭重承諾,此次活動只是我們傳遞公益愛心的橋梁,項目的全部過程將透明公開,也期待著你的監督。
注:如有條件的企業和單位可舉辦現場捐贈儀式,屆時我們將聯系玉溪電視臺進行追蹤報道。
衷心感謝你的支持和參與!
益暖中華--谷歌杯第二屆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
Z師院改善“改善普通話教育中融入少數民族母語”項目團隊
篇3:小學教師普通話使用工作制度
A鎮小學教師普通話使用工作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全鎮教師普通話水平,使普通話成為教師課上、課下的常規用語,結合我鎮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提高認識,健全組織,把教師普通話使用工作納入到學校的常規管理,使普通話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規范語言。
二、學校領導做好使用普通話的推廣和使用工作,自己率先垂范,在各種學校會議或與教師、學生交流時自覺使用普通話。
三、青年教師要帶頭使用普通話,幫助老教師學習好普通話。教師應自覺加強普通話的學習,規范讀音,使方言土語遠離課堂。
四、教師在課上授課、課下與學生交流時,要自覺使用普通話。
五、各校每學期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
六、為促進教師普通話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每學期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師普通話比賽活動,對優勝者學校給予物質獎勵。
七、教師應在學生中自覺推廣普通話,使學生有興趣地學習、使用普通話。
八、學校要不定時的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進行自查,發現不使用普通話的教師要及時糾正。每個學期對本校教師普通話使用情況分期中、期末兩次進行總結、通報。
九、教委將普通話使用情況與教師的綜合量化考核掛鉤,將組織人員不定時的檢查,對不使用普通話上課的教師給予扣分,對拒不使用普通話的教師進行批評,嚴重者將給予取消當年評先樹優、職稱評定、年度考核優秀等級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