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學期中測試卷分析(2)
本次試卷命題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試卷難易適中,能比較如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試卷內容來看,試卷有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綜合應用三部分組成。主要有填空、選擇、操作和解決問題等題型。
一、基本情況:
本次參考人數48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個位數。從整體成績來看,感覺不太令人滿意。明顯是優中生少,差生多一些,這是平均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我認為要想提高平均分班級必須有成績相對穩定的優生,同時還要提高中差生的成績,確保兩頭都要上,這樣才能保證及格率和平均分占優勢地位。在以后的教學中,培優補差的任務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補差。
二、試卷分析:
1、填空題 :著重考查了學生對圓柱、圓錐和比、比例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其中第7、9、10、13題失分較多,主要是對所學知識不能靈活運用。
2 、選擇題。 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容易產生混淆或產生錯誤的相關、相近、相似的問題。但有些學生認識不夠清楚,造成失分。
3、畫圖題。學生按要求畫圖,但要計算出四邊形ABCD的面積有困難,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
4、 解決問題。都是通過學生審題,明白題意,搞清條件和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就把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學生認識數學與自己身邊的實際生活的關系。第一和第五題都失分較為嚴重,究其原因,一部分學生是審題較為馬虎或計算較為粗心,,還有一部分同學則是不能夠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把圓錐當做圓柱解答。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這次考查,發現了學生學習上存在有一些問題。
1、多數學生在計算中,尤其是在計算圓柱和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時,存在較大的失誤。有個別計算圓錐的體積又忘了乘三分之一。
2、學生中優差程度懸殊。自從實行課改后,學生優差更加明顯,從而造成差的更差,趕不上隊子。
3、練習中,題形變換不夠;學生孤陋寡聞。
4、部分學生對比例概念沒有徹底明白,不夠熟練,不能很好的運用,造成失分多。
四、改進措施:
1、加強計算訓練力度和有效方式,重點訓練計算的技巧,提高計算速度和質量。
2、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注重閱讀、分析題目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4、從學生答題中出現的有些錯誤,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承認差別,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設計的提問和練習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望。
5、繼續加大對后進生的輔導力度,本次考試,班上幾個后進生的成績都很不理想,總復習時應加強對他們的輔導,及時給予補缺補漏,確保有效地提高總復習的質量。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在后半個學期的教學中,要重點針對出現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篇2:新課程二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分析
新課程二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分析
此次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課程標準指出: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六個大題。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素材應來源于自然、社會和生活。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例如:(1)看圖說出學校與家的距離。(2)家電商場一天銷售情況小調查。(3)買家電的花費等等。這些都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于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也就需要孩子聯系生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3、體現了靈活性。
在考察學生“數的運用”的內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現的,顯示了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靈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
二、質量分析
二年級共有7個班人,合計分,人均分,優秀率,及格率。
三、試卷具體分析
試卷共分六個大題:
(一)填一填。
共6小題。出錯最多的是第3題。這道題是超綱的,學生基本不會填,第6題是做有余數的除法,少部分學生不會計算。
(二)判斷題。
共5小題。第2小題分針走一小格和時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一樣的,一些學生對時間,特別是認鐘沒能掌握。
(三)選擇題。
其中的第4小題考察學生正方形上的直角與三角板上的直角哪個大。學生認為正方形比三角板要大,所以角也要大,或相反的認為。認為兩個都是直角該一樣大的同學較少。
(四)算一算。
此題分為口算、估算、筆算三種形式,題量較大,對學生來講,稍不細心就會出錯,計算能力很強的學生也會因為馬虎沒有全對,有部分學生因做減法借了沒還而出錯。在計算方面仍需要加強練習。
(五)動手畫一畫,做一做。
通過考察發現還有及個別學生對于銳角與鈍角沒能分開。在認鐘的時候沒分清時針和分針。
(六)解決問題。
共5小題。特別是第1小題,此題本身有一定難度。有兩個問題,多數學生沒完成第2個問題。加上分值較大,造成學生失分率比較高。第3小題一部分學生沒看懂圖。第4題多數學生選的兩件商品加起來不是最接近500元。看來在今后教學中學生認真細心的答題習慣需要強化訓練。
四、對試卷的評價:
隨著課改的深入,考試評價的形式和內容也在做相應的改變,突現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聯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關注;在發展性上,積極尋求試題呈現形式的多樣性,加大聯系生活實際的數學知識的考查力度。不但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及口算、筆算能力又考察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考察了學生認真審題及細心答題的習慣。
五、從答卷情況看教與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試卷各種不同題型的抽樣統計分析發現,學生基本知識掌握較為牢固。學生書寫大部分較為整潔,格式相對規范,反映出教師對學生書寫習慣培養的重視,學生學得相對較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從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在做題細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繼續加強。
六、對今后教學工作的建議:
1、低年級學生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2、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展并重。
3、繼續加強基礎知識夯實和基本練習到位、練習多樣的訓練。
4、教師應多從答題錯誤中深層次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聯系生活、培養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為下一學期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篇3: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試卷分析簡報
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試卷分析簡報
本次試卷的命題是依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大綱》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的要求,全面、系統的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各方面進行考查。
一、試卷說明
1.形式:這套試卷與以往相比,在試題類型和敘述方式上沒有明顯變化。
2.難度:試題按難度分為容易題、中等題和較難題,三種試題分數比大致為7:2:1,整體來說難度中等偏下,命題綜合性較強。
3.考查知識及能力:這套試卷考查的知識,對概念類的試題考查得較少,比較側重學生對知道的運用能力考查。
4.試卷特點:如果說這張試卷有什么明顯不同以往的特點的話,那就是它的人文性和對動手做數學的強調、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人文性體現在給學生必要的提示,每道題都要求很細致,避免非知識非智慧非數學錯誤的產生。人文性還體現在試卷都是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以親切感。
對動手能力的強調更是體現所有試卷中,這份試卷都有測量、畫圖等適合在試卷上測試的操作類題型。
與生活的聯系在這張卷子上體現的更加充分自然。比如三年級試卷第五題,全是與生活相關的應用題。
二、試卷分析
1、學生試卷成績如下:優秀人數:22人,優秀率:74%;及格人數:33人,及格率:100%。
2、從統計來看,我班這次抽測成績良好。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的知識的掌握較好。特別是對這部分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到位,認識深刻,對相關的方法也能熟練應用。
3、學生計算的成績很優秀,學生成績的得分率達到了95%。
樣本抽查顯示,多數同學的成績在90分以上,說明整體水平相當高,個別學生成績很低,說明還存在死角。這些同學還有相當大的提高空間,要想辦法引導他們趕上去。
4、有些學生學習習慣還有待于加強。例如三年級第三大題要求學生畫圖,由于不認真,造成學生的失分率很高。
三、改進措施
1.繼續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鞏固。
2.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結合教學內容,多做些舉一反三的思維訓練,做到一題多解。
3.圖形分析使學生學習的弱項,注意提高學生的平面圖形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