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期中測試卷分析
一、試卷題型分析
五年級下學期數學教材包括了以下內容:分數乘法、長方體(-)、分數除法、長方體(二)、分數混合運算、百分數、統計等。本次考試試題基本覆蓋了1、2、3、4單元的范圍,試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填空、選擇、判斷、計算、解決問題,全卷以百分制命題,靈活多樣的題型能夠全面地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知識的能力。
1、基礎知識題第一題填空、第二題選擇、第三題判斷,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的理解。題目難易適度,適合大部分學生的能力水平,同時也有靈活運用基礎概念的題目。
2、計算題。看圖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體積和表面積、解方程、列式計算。計算其實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學生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3、解決問題。全面綜合地考查了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實際問題,分析數量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增強運用數學的意識。
二、試卷卷面分析
本次考試全班共49人,最高分100分;90—100分的有22人,占全班人數的44.8%;80—89分的11人,占全班人數的22.2%;70—79分5人,占全班人數的16%;60—69分的5人,占全班人數的16%,不及格的6人,占全班人數的12%;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日常教學情況。成績還可以,同時從卷面上也反映了一些問題:
(一)計算作為一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需加強練習。
試卷第四題集中考查有關計算內容,共4個小題,(1)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不少學生多體積和表面積的概念有點混淆,出錯較多。或是審題不認真(只計算了表面積,沒有計算體積)象這樣丟分很可惜。(2)列式計算題,由于平時課本上都不出現,考課外老師增加練習,練得不多所以丟分也較多很可惜。(3)解方程題目。平時也做得較多,但是有個別典型的題目對于學困生還是不能靈活運用也丟分了。因此,在今后計算教學中對計算知識還需要強化訓練,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加入口頭敘述計算的環節,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解決問題時,對條件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不夠,解決問題的策略訓練有待提高。
解決問題是日常生活在數學中的反映,既能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也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從卷面看:(1)學生解決問題的分析、綜合能力有待提高;(2)學生的實踐能力太弱,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密切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有待改進和加強方面
這次考試從整體來看不錯,既反映了學生的實際水平,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但同進暴露了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不少問題。今后,在以下方面我應該加強:
1、重視學生的“雙基”訓練。.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理解得深,記得牢,用得活。其中的概念、公式、教學,不僅要教這些基礎知識的本身,而且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公式的推導過程,結論的得出過程,重視知識本質的理解,而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
2、加強學生學法的指導,培養一定的思維習慣。基本知識和概念做到舉一反三,注意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在具體的情境中創造學生獨立、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督促學生在細致、細心上下功夫。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丟分嚴重,并不是沒掌握和運用,解題方法和過程都正確,但結果錯了,通過分析發現,主要是運算符號看錯、不細心寫錯等等。今后,應進一步督促學生更加細心,更加認真。
篇2:新課程二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分析
新課程二年級下冊數學試卷分析
此次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課程標準指出: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六個大題。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系生活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素材應來源于自然、社會和生活。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于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例如:(1)看圖說出學校與家的距離。(2)家電商場一天銷售情況小調查。(3)買家電的花費等等。這些都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便于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也就需要孩子聯系生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3、體現了靈活性。
在考察學生“數的運用”的內容多是以不同形式出現的,顯示了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靈活性,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
二、質量分析
二年級共有7個班人,合計分,人均分,優秀率,及格率。
三、試卷具體分析
試卷共分六個大題:
(一)填一填。
共6小題。出錯最多的是第3題。這道題是超綱的,學生基本不會填,第6題是做有余數的除法,少部分學生不會計算。
(二)判斷題。
共5小題。第2小題分針走一小格和時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一樣的,一些學生對時間,特別是認鐘沒能掌握。
(三)選擇題。
其中的第4小題考察學生正方形上的直角與三角板上的直角哪個大。學生認為正方形比三角板要大,所以角也要大,或相反的認為。認為兩個都是直角該一樣大的同學較少。
(四)算一算。
此題分為口算、估算、筆算三種形式,題量較大,對學生來講,稍不細心就會出錯,計算能力很強的學生也會因為馬虎沒有全對,有部分學生因做減法借了沒還而出錯。在計算方面仍需要加強練習。
(五)動手畫一畫,做一做。
通過考察發現還有及個別學生對于銳角與鈍角沒能分開。在認鐘的時候沒分清時針和分針。
(六)解決問題。
共5小題。特別是第1小題,此題本身有一定難度。有兩個問題,多數學生沒完成第2個問題。加上分值較大,造成學生失分率比較高。第3小題一部分學生沒看懂圖。第4題多數學生選的兩件商品加起來不是最接近500元。看來在今后教學中學生認真細心的答題習慣需要強化訓練。
四、對試卷的評價:
隨著課改的深入,考試評價的形式和內容也在做相應的改變,突現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聯系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關注;在發展性上,積極尋求試題呈現形式的多樣性,加大聯系生活實際的數學知識的考查力度。不但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及口算、筆算能力又考察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考察了學生認真審題及細心答題的習慣。
五、從答卷情況看教與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試卷各種不同題型的抽樣統計分析發現,學生基本知識掌握較為牢固。學生書寫大部分較為整潔,格式相對規范,反映出教師對學生書寫習慣培養的重視,學生學得相對較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從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在做題細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繼續加強。
六、對今后教學工作的建議:
1、低年級學生加強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2、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展并重。
3、繼續加強基礎知識夯實和基本練習到位、練習多樣的訓練。
4、教師應多從答題錯誤中深層次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聯系生活、培養數學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為下一學期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篇3: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試卷分析簡報
小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數學試卷分析簡報
本次試卷的命題是依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大綱》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的要求,全面、系統的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各方面進行考查。
一、試卷說明
1.形式:這套試卷與以往相比,在試題類型和敘述方式上沒有明顯變化。
2.難度:試題按難度分為容易題、中等題和較難題,三種試題分數比大致為7:2:1,整體來說難度中等偏下,命題綜合性較強。
3.考查知識及能力:這套試卷考查的知識,對概念類的試題考查得較少,比較側重學生對知道的運用能力考查。
4.試卷特點:如果說這張試卷有什么明顯不同以往的特點的話,那就是它的人文性和對動手做數學的強調、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人文性體現在給學生必要的提示,每道題都要求很細致,避免非知識非智慧非數學錯誤的產生。人文性還體現在試卷都是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給學生以親切感。
對動手能力的強調更是體現所有試卷中,這份試卷都有測量、畫圖等適合在試卷上測試的操作類題型。
與生活的聯系在這張卷子上體現的更加充分自然。比如三年級試卷第五題,全是與生活相關的應用題。
二、試卷分析
1、學生試卷成績如下:優秀人數:22人,優秀率:74%;及格人數:33人,及格率:100%。
2、從統計來看,我班這次抽測成績良好。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的知識的掌握較好。特別是對這部分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到位,認識深刻,對相關的方法也能熟練應用。
3、學生計算的成績很優秀,學生成績的得分率達到了95%。
樣本抽查顯示,多數同學的成績在90分以上,說明整體水平相當高,個別學生成績很低,說明還存在死角。這些同學還有相當大的提高空間,要想辦法引導他們趕上去。
4、有些學生學習習慣還有待于加強。例如三年級第三大題要求學生畫圖,由于不認真,造成學生的失分率很高。
三、改進措施
1.繼續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鞏固。
2.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結合教學內容,多做些舉一反三的思維訓練,做到一題多解。
3.圖形分析使學生學習的弱項,注意提高學生的平面圖形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