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學院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編制目的
1、實驗室是教師、學生工作學習的重要場所,存在設備多、環境復雜和人員多的實際情況,為了確保實驗室正常教學和研究工作,防止突發事件給實驗室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制定本應急預案。
2、實驗室的正常動作,是實驗教學得以進行的基本保證,通過安全應急管理,可以進一步保障實驗室的安全,并在師生中形成安全警惕意識,共同抵御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災害。
二、主要實施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
加強實驗室人員和進入實驗室場地人員的安全教育,對各種影響安全的苗頭及隱患,立足防范,抓小、抓早。實驗室要有明確安全通道標示,安全警示牌。一旦發生重大事件,要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做到快速反應,及時應對,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成立實驗室安全應急工作小組,由XXX任組長,XXX為小組成員。實驗室發生突發安全事件,應在第一時間,逐級上報,發現人應報告實驗室安全應急工作小組,統一領導部署、統一指揮。
3、措施得力,救人第一
實驗室突發安全事件,人身傷亡事故應立即撥打120,發生重大火警、火災事故,應迅速撥打119,搶險救護時要先切斷電源或采取防護措施后再組織救護,防止事態擴大。發生各類事故都要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分析。
三、本預案啟動條件
本實驗樓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即刻啟動。
四、火災控制與人員疏散應急預案
1、災情報告、報警程序
發生的火災較小且可以控制時,在組織學生安全撤離和向事故應急小組教師(手機:XXXXXXX)報告后,教師可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撲救,不允許教師要求學生參加救火工作。當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時,應通過電話(3411 3287)向學校保衛處、或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同時通知相信實驗室人員。
向公安消防部門和學校保衛處報警時,要準確地說明起火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海珠校區)物理樓、起火房間的所在位置、燃燒物的類別等。報119火警后,報警人員在道路口接應消防車進入現場,公安消防人員到場后,報警人員或著火房間人員及時向公安消防指揮員介紹已了解的火場情況,如火情火勢、燃燒物品的類別、有無危險物品、有無人員被因等。
院(系)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必須在接報后第一時間趕赴火災現場。
2、應急疏散程序
組織學生撤離:當日值班的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首先要保持鎮定,按照應急預案程序,首先控制局面、避免引發混亂,根據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線,在疏散通道樓梯口布置好疏散引導員,引導人員疏散。所有人員都應協助指揮和疏導。
通知樓內人員疏散時應明確表達以下內容:
(1)通報火場信息,穩定待疏散人員情緒,避免發生慌亂;
(2)分樓層按順序疏散;
疏散順序:1)著火層;
2)著火層以上樓層;
3)著火層以下樓層;
(3)指引疏散方向、路線。
疏散通道:各樓層平面圖如下,斜線區域為實驗室房間,安全出口路徑按箭頭指示方向逃生。
疏散方向:
1)若起火點在一樓,則著火層人員向大門方向單向疏散;二樓以上的人員根據火勢大小,判斷是否可以逃往一樓大門,如果可以,則所有人員向一樓大門單向疏散,否則往頂樓疏散;
2)若起火點在二樓,則著火層人員向一樓方向單向疏散;一樓人員往大門方向單向逃生,三樓以上的人員根據火勢大小,判斷是否可以逃往一樓大門,如果可以,則所有人員向一樓大門單向疏散,否則往頂樓疏散;
3)若起火點在三樓,則著火層人員向一樓方向單向疏散;一、二樓人員向一樓大門方向單向逃生,四樓以上的人員根據火勢大小,判斷是否可以逃往一樓大門,如果可以,則所有人員向一樓大門單向疏散,否則往頂樓疏散;
4)若起火點在四樓,則著火層人員向一樓方向單向疏散;一、二、三樓人員向一樓大門方向單向逃生,五樓以上的人員根據火勢大小,判斷是否可以逃往一樓大門,如果可以,則所有人員向一樓大門單向疏散,否則往頂樓疏散;
5)若起火點在五樓,則著火層人員向一樓方向單向疏散;一、二、三、四樓人員向一樓大門方向單向逃生,六樓以上的人員根據火勢大小,判斷是否可以逃往一樓大門,如果可以,則所有人員向一樓大門單向疏散,否則往頂樓疏散;
6)若起火點在六樓,則著火層人員向一樓方向單向疏散;一、二、三、四、五樓人員向一樓大門方向單向逃生,五樓以上的人員根據火勢大小,判斷是否可以逃往一樓大門,如果可以,則所有人員向一樓大門單向疏散,否則往頂樓疏散;
疏散須知:
1)聽從疏散引導為員的指揮;
2)行動迅速而不慌亂;
3)通過煙霧區域時須用濕毛巾(或濕衣服等)捂住口鼻低姿行進;
4)已疏散人員在樓外指定地點集合,未接到通知不得自動返回火災現場。
3、燒傷急救處理
1)基本原則是: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公務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2)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為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3)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就近送往校醫院或附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五、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應急措施要點:搶救觸電者,避免在搶救時發生其它事故。發現觸電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搶救觸電者,必要時在場人員要打120求援,同時向單位領導報告。
1、觸電解脫方法
1)切斷電源。
2)若一時無法切斷電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
3)用絕緣工具切斷帶電導線。
4)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身體裸露部位。
5)盡量避免觸電者解脫后摔倒受傷。
注意:以上辦法僅適用于220V電壓觸電的搶救。高壓觸電應及時通知學校供電部門(電話:XXXXXXXX),采用相應的緊急措施,以免發生新的事故。
2、現場急救方法
1)觸電者神智清醒,讓其就地休息。
2)觸電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應仰臥,周圍保持空氣流通,注意保暖。
3)觸電者呼吸停止,則用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用體外人工心臟擠壓維持血液循環;若呼吸、心臟全停,則兩種方法同時進行。
注意:現場搶救不能輕易中止搶救,要堅持到醫務人員到場后接替搶救。
4)觸電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在現場設置警戒線,維護搶救現場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員應當引導醫務人員快速進入事故現場。
5)事故現場警戒線必須待醫務人員將觸電者帶離現場赴醫院救治,事故調查和排險搶修工作完畢,現場已無事故隱患時,方可解除。
附:安全聯系電話:
火警報警:119
公安報警:110
物理與信息工程系辦公室:3411 3256
物理與信息工程系領導辦公室:3411 3427
學院保衛處:3411 3287
篇2:X中學實驗室突發事故預案
某中學實驗室突發事故預案
為有效預防學校實驗室事故的發生,防止學校實驗室事故事態的擴大,保障在實驗室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師生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學生傷害突發事故辦法》等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發實驗室火災的原因:
實驗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電火;實驗人員操作不當;學生違規自行接觸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二、事故的預防:
1.實驗指導老師工作認真負責、專業知識豐富、合格、稱職。
2.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不隨意觸摸實驗室物品;教育學生不在實驗室隨便使用明火。
3.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按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實驗。
4.實驗室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做到“雙人雙鎖”保管。
5.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實驗室。
6.實驗室電線、電器必須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解決。
7.按規定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三、事故的處理:
1.火災事故按火災突發事故預案進行處理,按如下順序操作:報警、疏散等。
2.一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立即送學校醫務室,由校醫視傷者情況決定是否送醫院,若情況嚴重則立即將傷者送醫院或撥打120電話。
3.通知受傷學生家長,如實告知情況。
4.保護現場。
5.報告。一般事故3天內向市教育局、綜合教育科辦公室作書面匯報;重大事故必須立即向市教育局辦公室、綜合教育科匯報,先口頭、后書面。
6.通知相關保險公司校方責任險理賠服務部。
7.進行善后處理,接待學生家長,進行理賠或補償協商
四、組織管理:
1.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人員分工 :報警、報告、疏散、救護、接待、事故善后處理協商等。
篇3:外國語中學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實驗室可能的突發安全事故,保護師生員工人身安全和實驗室財產安全,保障實驗室安全和正常運轉,防止環境污染,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損失。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文件,結合學校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理
堅持“居安思危,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實行校長總指揮,明確分工,依法規范。對突發安全事故反應迅速,科學處置。
二、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一)學校成立實驗室突發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安全的校長為第一負責人,教務處主任任領導小組組長,實驗室管理人員為成員組成。
(二)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1.根據消防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和實驗室的具體情況,配備更新消防滅火器材,檢查消防設施完好情況,開展相關知識的宣傳工作。
2.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將實驗室安全工作作為實驗室建設、管理與評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實驗室安全知識作為實驗室工作人員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好實驗室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執行工作。
3.定期進行實驗室及其附屬用房電路設施的檢修、改造,增強抵御洪水、風暴等自然災害對實驗室造成危害的能力。
4.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啟動應急預案,具體實施對突發事件的緊急應對與處置工作;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突發事件的進展與處置情況。
5.對突發事件原因進行調查;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的建議。
三、預防預警機制
(一)預防
1.實驗室工作人員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首先完善預防、預警機制,開展風險評估分析,做到早防范、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由實驗室負責人對實驗設備配置、個人防護、應急設備器具、實驗室安全行為、安全操作規程等做出明確規定。
3.建立實驗室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儲存柜。對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劇毒、高毒、強酸、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記制度。
4.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強日常安全巡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5.加強應急反應機制的日常管理,在實踐中經常演練和完善應急處置預案。
6.實驗室負責人要加強實驗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實戰能力。
(二)預警
1.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各種危險品建立檔案和使用記錄,發現遺失、不當存放,立即處置。
2.重視實驗人員健康檢查,發現與實驗室生物安全有關的人員感染或傷害立即報告、處置。
3.嚴格執行安全巡查制度,及時發現、消除隱患,對存在不安全行為的人員,有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用品用具,及時發出書面預警通知,提醒相關人員提高警惕。
四、應急響應
(一)實驗室火災應急處理預案
1.發現火情,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
2.確定火災發生的位置,判斷出火災發生的原因,如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確火災周圍環境,判斷出是否有重大危險源分布及是否會帶來次生災難發生。
4.明確救災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應措施,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采用適當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包括木材、布料、紙張、橡膠以及塑料等的固體可燃材料的火災,可采用水冷卻法,但對珍貴圖書、檔案應使用二氧化碳、鹵代烷、干粉滅火劑滅火。易燃可燃液體、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等化學藥品火災,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干粉滅火劑將液體火災撲滅。帶電電氣設備火災,應切斷電源后再滅火,因現場情況及其他原因,不能斷電,需要帶電滅火時,應使用沙子或干粉滅火器,不能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可燃金屬,如鎂、鈉、鉀及其合金等火災,應用特殊的滅火劑,如干砂或干粉滅火器等來滅火。
5.依據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危害程度級別,劃定危險區,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進行隔離和疏導;
6.視火情撥打“119”報警求救,并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
(二)實驗室爆炸應急處理預案
1.實驗室爆炸發生時,實驗室負責人或安全員在其認為安全的情況下必需及時切斷電源和管道閥門。
2.所有人員應聽從臨時召集人的安排,有組織的通過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離爆炸現場。
3.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負責安排搶救工作和人員安置工作。
(三)實驗室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實驗中若感覺咽喉灼痛、嘴唇脫色或發紺,胃部痙攣或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則可能是中毒所致。視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醫院治療,不得延誤。
1.首先將中毒者轉移到安全地帶,解開領扣,使其呼吸通暢,讓中毒者呼吸到新鮮空氣。
2.誤服毒物中毒者,須立即引吐、洗胃及導瀉,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飲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藥物引吐。對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應立即送醫院用胃管洗胃。
3.重金屬鹽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幾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醫。不要服催吐藥,以免引起危險或使病情復雜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須
緊急就醫。
4.吸入刺激性氣體中毒者,應立即將患者轉移離開中毒現場,給予2%-5%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吸氧。氣管痙攣者應酌情給解痙攣藥物霧化吸入。應急人員一般應配置過濾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裝、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四)實驗室化學灼傷應急處理預案
1.強酸、強堿及其它一些化學物質,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作用,發生這些化學灼傷時,應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分別用低濃度的(2%-5%)弱堿(強酸引起的)、弱酸(強堿引起的)進行中和。處理后,再依據情況而定,作下一步處理。
2.濺入眼內時,在現場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每一實驗室樓層內備有專用洗眼水龍頭。沖洗時,眼睛置于水龍頭上方,水向上沖洗眼睛沖洗,時間應不少于15分鐘,切不可因疼痛而緊閉眼睛。處理后,再送眼科醫院治療。
(五)實驗室觸電應急處理預案
1.觸電急救的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
2.觸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用手直接觸及傷員。使傷者脫離電源方法: ⑴切斷電源開關; ⑵若電源開關較遠,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設備; ⑶可用幾層干燥的衣服將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3.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視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確保氣道通暢,并于5秒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膀,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4.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用人工心肺復蘇法正確搶救,并設法聯系校醫務室接替救治。
(六)發生被盜、失竊等事故后,立即向學校有關部門報告,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破案。
(七)突發性不可抗拒的雷電、水災、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災害事故發生后,應在校領導的指揮下,馬上組織疏散、搶救現場工作人員或進行人員自助自救,以確保人員的人身安全,作好善后工作。
五、善后處理工作
1.在事故應急響應終止后,突發事故處理工作小組人員必須做好事故過程、損失及其他相關情況的整理、統計、記錄工作。
2.事故現場調查完畢,即可對現場進行善后處理并恢復其正常狀態。
3.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以后的防范工作。
六、附則
1.事故發生后,學校要依法對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2.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