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一中“校園欺凌”專項治理預防與措施
為嚴肅校規校紀,規范學生行為,加強法制教育,建設平安和諧校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根據上級部門有關文件和通知精神,經學校研究,決定制定我校《“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落實有效措施,加強對此類事件的預防和整治,從而切實維護文明和諧的校園秩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人身及財產安全:
一、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
①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講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并告知學生如何預防方法及發生校園欺凌的緊急應對。
②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深入開展討論、分析“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么辦?”。
③通過“家校溝通平臺”校訊通加強宣傳教育和家校聯系。
④專題講座,邀請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顧問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及后果。
⑤召開教職工會議,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
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
①及時制定《實施預案》,指導預防校園欺凌的宣傳教育和校園欺凌應急處理;
②明確相關部門、相關人員 “校園欺凌” 處置的職責。
③校長、分管副校長組織校行政人員參加專題會議,學習值班制度,明確職責,強化責任意識,做到“誰當班誰負責”、“誰首接誰負責”,杜絕相互推諉、不聞不問、甚至聽之任之的現象。做好應急處置和匯報。如情況緊急,可直接向當日帶班領導或校長匯報,在當日帶班領導或校長指導下進行應急處置或報警;如情況失控,緊急聯系校園安保人員,第一時間進行隔離、疏散,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惡化;如發生人員傷害,視情況可先報120并組織緊急救護,后匯報。
三、加強預防,防患于未然。
①加強行政值班和校園巡查工作,重要時間(周五放學后至周日下午到校后)、重要場所(操場、教學樓)的巡邏和查看,并做好相關記錄。
②督促學校值班人員加強校園巡視;加強對值班人員的培訓考核,將巡視的頻率和發現、制止突發問題納入考核和獎懲。
③在部分重要場所增加高清監控攝像頭,對已有的非高清攝像頭進行部分更換,從技術上提高防范、發現、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的能力。
④加強學校督導和巡視,對發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上報。
⑤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強家校溝通和聯系,發現苗頭問題及時提醒,并共同教育。
⑥向學生公布“校園欺凌”救助電話。
⑦利用教職工會議、班主任會議、校行政會議等加強宣傳教育,明確全體教職員工的全員育人職責和要求。
⑧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或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跟進解決,防止事態惡化。
四、及時處理,教育懲戒。
對已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應及時調查處置,根據學籍管理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涉嫌違法犯罪的,由學校或受欺凌學生及其監護人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篇2:幼兒園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
幼兒園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
為有效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維護和確保學校的穩定和發展,保障保育保教工作的正常運行,根據《華池縣教育局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精神及教育局督導室對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提出的要求,結合我園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通過加強法制教育,嚴肅園規園紀,規范幼兒行為,積極主動和扎實認真地做好預防和處置校園欺凌事件,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保障校園安全、維護校園穩定、推進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組織領導
我園成立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和組織我園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
組長:XX(園長)
副組長:XX(副園長)
組員:XX(保育主任)和各年級組長
校園欺凌專項治理電話:XX
三、工作安排
本次專項治理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年6月—9月
1.開展教育。集中對幼兒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園紀園規教育、遵紀守法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識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主題班會。各班組織幼兒召開“遵紀守法、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班會。通過主題班會,幫助學生樹立紀律觀念、法制觀念,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與人交往、溝通、交流能力。
3.完善制度。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4.加強預防。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并明確負責人。
5.排查建檔。學校保育領導小組和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通過與與幼兒談心、交流隨時了解幼兒的思想動態,認真排查小孩之間的矛盾糾紛,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發生過激行為。要加強對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管理,摸清底細、建檔造冊,積極利用好家校溝通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教工作。要對與幼兒園、教師和幼兒家長存在糾紛和積怨的人員、心理異常人員、有暴力傾向或過激行為人員等重點對象和人員,進行細致排查,屬于園內人員的學校要切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并逐一建檔,落實專人加強管控,如涉及校外的應立即向公安等部門報告。對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園安全的物品進行清查。
6.及時處理。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嚴肅處理實施欺凌的教職人員。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第二階段:20**年9月—12月
我園要對專項治理第一階段專題教育情況、規章制度完善情況、加強預防工作情況、排查建檔、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和處理情況等,按照要求進行全面自查和總結,于20**年10月底前形成自查報告并報縣教育督導室。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深刻汲取各地已發生欺凌事件教訓,結合實際,舉一反三,嚴防此類事故發生。要加強幼兒園保育教常規管理,嚴防因管理疏漏發生意外。要采取措施,加強安全防范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嚴格落實安全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和教職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堅決防止有規定不執行、有制度不落實、有責任不追究的傾向。
2.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壞嚴格落實“一票否決制”,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3.按照有關規定,全體教職工要及時上報安全工作信息,尤其對重大情況和突發性事件要第一時間上報,發生遲報、漏報、瞞報現象的將追究相關責任人。
**縣第二幼兒園
20**.6.10
篇3:中學校園欺凌專項治理主題班會教案
中學校園欺凌專項治理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年6月13日星期一
班級:八年級(2)班
內容:校園欺凌專項治理主題班會
校園暴力:主要是指在校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其他人員之間、師生之間發生在校園內及校園周邊的具有敵意的欺凌、體罰、傷害等性質的暴力行為。由于校園暴力行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數是青少年在校學生,并且暴力行為發生在校園內或校園周邊,因此大家習慣稱其為校園暴力。那么對在校園里悄然“滋長”的校園暴力,我們該如何抵制呢?
一、抵制校園暴力,辨別是前提。
一些同學在遭遇校園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卻全然不知,以為校園暴力僅僅是不禮貌行為;另一些同學在目睹校園暴力時也無動于衷,以為只是同學間的“嬉鬧”。要抵制校園暴力,首先要具備對校園暴力的識別能力。
校園暴力包括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為暴力在校園暴力現象中最為普遍。
行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二、向校園暴力說不。
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打破了校園里原本屬于我們的寧靜與和諧,為了不讓校園這方凈土成為另一個“江湖”,為了不讓我們的“花季”變成“花祭”,我們要堅決向校園暴力說“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②不參與校園暴力。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堅決不充當校園暴力行為中的幫兇。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發展。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主動與他人溝通,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④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施暴者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無知,這是校園暴力產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也要以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保護自己,關注他人。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校園暴力的發生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同學間因口舌之爭或其他原因的肢體沖突。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爭執、事端。預防爭執和事端應做好以下兩點:
①與同學友好相處。有的同學遇到矛盾時,不愿意吃虧,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不斷升級,不斷激化。我們應該寬宏豁達,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拳腳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
③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匿名報告。預防暴力重于應對暴力,而這一切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2)應對暴力,臨危不亂
如果我們無法避免危險的發生,那么,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驚慌!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是制勝的關鍵。我們應克服心里的恐懼,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或者本能地保護自己。
①遭受語言暴力時的自救
應對語言暴力,我們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處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無畏回應。四是肯定自己。
②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
如果被攻擊者毆打,我們該怎么辦?
一是找機會逃跑。二是大聲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減少傷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么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后腦。
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
(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
由于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暴力事件的發生。
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四、要應對暴力,我們必須增強五個意識: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第二,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
第四,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