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社區災害、緊急情況計劃預案
制度:社區必須預先制定一套災害及緊急狀況的方案,該方案必須包括在需要情況下轉移的地點和使用的交通工具,或是就地避難的流程。所有員工應熟悉該方案并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按照所制定的方案執行。
流程:
1.居民應該與其疏散目的的地方以及為其疏散提供交通的機構簽署一份協議或備忘錄。要定期對以上協議定期進行檢查和更新。
2.災害/緊急情況計劃是為了給員工提供清晰、具體的行動計劃,在遇到緊急情況和災害時能遵循此計劃。
3.所有員工必需熟悉災害/緊急狀況計劃,如:遇到火災、疏散、斷電、災害等情況時或其他會影響居民安全和健康等的情況。其中有些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如罕見的風暴)。有些是內部因素引起的(如樓內的火災)。應在員工入職引導以及入職之后向他們提供以上信息。一旦該計劃發生修改或員工的職責發生變化,應進行另外培訓。
4.如果災害計劃發生任何變化,管理者必須告知所有員工。可以是在員工會上進行口頭通知,也可以以書面方式告知。
5.緊急狀況流程必須列入緊急狀況手冊,而且應放置在員工容易拿到的地方(如前臺)
6.疏散地圖必須清楚地標明所有居民出口并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張貼(如在每個走廊或指定公共區域),居民應人手一冊。疏散的程序也應張貼在員工和居民容易看到的地方。
7.消防演習必須按照國家消防局的要求進行(見本手冊上的生命安全培訓部分)
8.為員工和居民準備足夠七天的應急食物,食物供應應定期存放以確保滿足這一要求。
9.當社區必須撤離,必須遵循下列指南:
-聯絡9-1-1.告知他們這里的緊急情況并告訴他們你是從一個老年介護社區打來的(如果固定電話不能使用,嘗試使用移動電話)。
-當做出撤離決定后或在已經撤離后盡快通知授權和保護部門
-如果國家授權的管理者在社區內,他應負責指導所有員工撤離居民的方式和地點。如果管理者不在社區,社區護士應該負責撤離過程。當上述管理人員都不在時,居民助理領導應在管理者和社區護士(RN)到達前進行負責。
-利用緊急情況手冊后面的名冊獲悉需要通過口頭或身體援助撤離的居民。
-到每間公寓通知居民撤離的消息。如果災難已經蔓延到整棟建筑物,先通知那些能夠自行撤離居民,接著通知那些需要協助才能撤離的居民。如果災難只影響了建筑物的某個區域(如某個公寓起火),從直接受影響的區域(如走廊)開始組織撤離。
-到每個公寓去確認居民已經離開公寓。如果居民還沒有撤離,幫助他轉移到安全地帶。
-在離開公寓時,放一條毛巾在公寓外表明該公寓已經被搜索過并已確認里面沒人。
-員工可以向在社區的,有能力的居民、家庭成員或志愿者尋求幫助。他們可以在離開社區后協助把居民聚集起來,使其遠離危險,或協助在社區外的其他居民。無論如何,不要向不能夠安全提供幫助的人請求幫助,這樣有可能把居民或其他人置于危險之中。
-當撤離完畢時,進行清點人數以確保所有居民和員工無一遺漏。
-如果管理者不在現場,應在第一時間聯絡他(在固定電話不能使用時,應嘗試使用移動電話)。如果管理員具備緊急情況處理知識,他應嘗試聯絡社區,如果可以,他應趕過去協助緊急情況處理。
10.如有必要,應盡快聯系不在執勤的員工,通知他們回到崗位。所有員工必須盡快報到。
11.如有必要,應為居民安置在臨時住所直到居民可以安全返回其公寓。管理員(或指定人員)應與居民的家屬取得聯系以便重新將居民安置在一個安全的地點。對那些家人和朋友無法安置的居民,應由工作人員或緊急處置人員按照緊急情況手冊的要求給予救援。居民應該留在此處直到可以返回社區或直到被安排了其他住處。
12.當所有居民都被撤離建筑物后,管理者(或指定人員)應將員工集合到指定位置并作出進一步指示。
13.如果可能,員工應:
A、轉移所有必要的居民藥品到疏散地點或其他指定位置。
B、關閉主廚房和活動室(如果其中有廚房)的電器和燃氣。
C、轉移所有必要的食品和水源到疏散地點或指定位置。
14.如果發生全社區性的災害,社區有可能會接收無須特殊醫療照護的傷員。應將為這些傷員提供的幫助與對本院居民的援助(如提供餐食)結合起來。應列出所有接受社區援助的非居民名單。
15.在照顧好所有居民及受災人員后,除非有可能會危害其他人的安全,否則應盡一切努力保護社區的財產及檔案材料。
16.如果條件允許,向居民、員工和社區受災群眾提供食品和快餐。如果需要的話聯系當地的商家或批發商提供額外的食物供應。
17.繼續向居民、員工或社區受災群眾提供所需的幫助。
18.監控居民、員工或社區受災群眾精神和身體狀況并按需提供情感支持和咨詢服務。
19.盡快聯系居民、員工、社區受災群眾的家屬或其他重要聯絡人,并告知他們目前的情況。
20.監控建筑和地面狀況以確保所有人的安全。
21.在居民服務記錄本或員工檔案中記載受傷情況或重大事件,并在24小時之內將發生的事件通知授權和保護部門。
篇2:工廠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預案
工廠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為了預防在公司內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特制定本預案
一、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的處置原則
在公司發生或出現有危及警衛對象安全的時候,參與執勤的各警種必須在公安廳警衛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由擔負勤務的最高指揮員下達命令。各參戰警種分工負責,密切協同并采取堅決果斷措施予以處置。基本原則是:
(一)處置突發事件要以確保警衛對象安全為根本目的,相應采取有效措施。
(二)要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解決敵我矛盾,用專政的方法和強制的手段;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用擺事實、講道理、規勸教育的方法。
(三)嚴格遵守并認真執行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明確政策界限,增強法律觀念,嚴格依法辦事。
(四)嚴格請示報告。對發生、發現的問題及時請示報告,來不及報告的,要積極正確處置,事后立即報告。
二、緊急情況和突發事件的處置方法
(一)如發生爆炸或造成警衛對象受傷時:
1.執勤人員立即報告公安廳總值班室,并配合隨衛人員全力保護警衛對象脫離危險區,其他保安人員要按照分工堅守崗位,維護現場秩序,嚴防犯罪分子逃竄。
2.如果警衛對象受傷,要迅速送往就近醫院,外圍執勤人員要加強警戒,嚴格控制出入人員,防止犯罪分子逃竄。
(三)發生槍擊事件時:
1.要迅速、準確判明槍擊方向,在警衛對象近身的人員要全力掩護其盡快撤離。
2.場內及其他崗位的執勤人員,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迅速制服犯罪分子;同時要控制住要害部位,維護好現場秩序,配合近身警衛人員完成轉移任務。
(四)發生火災時:執勤人員首先判明火災方向,并立即報告現場警衛組負責人。保安和在現場的工作人員要立即進行滅火;如火勢較大,直接危及到警衛對象安全時,管身執勤人員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護警衛對象迅速撤離危險區,同時撥打119通知消防部門出警滅火,其他人員要動用一切防火設施進行撲救與隔離。現場其他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維護好秩序,果斷組織好員工疏散與撤離;同時還要加強警戒,嚴密控制周圍情況,嚴防壞人乘機破壞。
(五)發生停電(斷水)事故時:
1.執勤人員立即啟動隨身攜帶的應急手電,通知其他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啟動應急明明設備,并通知各崗位人員要堅守工作崗位,履1、嚴格遵守、行職責,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篇3:醫院內部緊急情況處理預案(范例)
醫院內部緊急情況處理預案
為了做好醫院內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理重大突發事件,將醫院突發事件對醫院以及社會的影響和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維護正常的醫院秩序,營造良好育人環境,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特就醫院突發事件的責任分類、處理原則等作出相關規定。
一、適用范圍
(一)政治事件,包括:醫院內部被*、宗教非法滲透或敵對勢力破壞等;
(二)治安事件,包括:打架斗毆;偷竊;賭博;酗酒滋事;被騙、失蹤等;
(三)傷害事件,包括:火災;危險品失控;爆炸;食物中毒;電擊;交通事故;
(四)醫療糾紛事件,包括:醫療事故;醫患糾紛;
(五)其他,上述類別中未包含的醫院突發事件。
二、醫院突發事件的處理原則
(一)分類管理原則
1.醫院突發事件分為普通院內突發事件和重大院內突發事件兩大類;
2.普通院內突發事件;
3.重大院內突發事件包括政治安全事件、重大醫療事故、重大治安事件、重大消防安全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實驗室安全事故、儀器設備使用安全事故、網絡安全事故、食物安全事件、重大群體性事件、重大刑事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事件等;
4.不同類別的院內突發事件,由不同部門負責牽頭處理。
(二)及時處理原則
對醫院突發事件的任何一類或多類,在出現苗頭開始,就進入醫院突發事件的處置階段,有關人員要核實信息,及時報告,果斷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力量控制局勢,正確進行處置,制止事態發展,嚴禁無關人員卷入事件,將其盡快平息。
1.及時報告。
發生院內突發事件,發現者要及時報告保衛科,保衛科根據事件性質及嚴重程度向醫院分管領導匯報,并向有關職能部門通報。
2.現場處理。
(1)發生院內普通突發事件,警務室在接報的5分鐘內派人迅速到達事件發生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同時及時通知保衛科主要領導(夜間通知總值班),及時有效地處理好事件。
(2)發生重大院內突發事件,警務室在接報的5分鐘內派人迅速到達事件發生現場;在撥打110的同時及時通知保衛科主要領導(夜間通知總值班),在公安部門未到前及時保護好現場,維持好現場秩序,并根據事件性質通知相關的醫院主要領導。
(三)有效作為原則
1.處理醫院突發事件,各責任部門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果斷采取措施,有效作為,抓住解決問題的時機,平息事態,把突發事件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內部。
2.對于在醫院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玩忽職守的,按《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