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間走廊的保潔操作規定及服務標準
1.日常保潔操作規定:
1.1每天清掃1次各樓層通道和樓梯臺階并拖洗干凈;
1.2定時進行垃圾收集,并運到指定的垃圾存放處;
1.3樓梯扶手、各類常用開關、指示牌等每日擦拭1次;
1.4用干凈的毛巾擦拭各層和通道的防火門、電梯門、消防栓柜、玻璃窗內側、燈具、護欄、墻面、墻根部分地腳線等公共設施,應保證每周循環保潔3次以上;
1.5各樓梯間通道的壁面、頂面應每周進行1次擦拭和除塵。
1.6瓷磚地面應每日除塵1次。
2.注意事項:
2.1潔樓道時,注意防止擾民;
2.2除正在使用中的工具外,其他保潔用具統一放置在一層樓梯間內。
3.保潔檢查標準:
3.1樓梯扶手護欄干凈,戴白手套(用紙巾)擦拭,手套(紙巾)無明顯污塵、污漬
3.2護欄(油漆無脫皮)完好;
3.3地腳線干凈無灰塵;
3.4地面:無腳印、無污跡、無水泥跡、無口香糖膠跡、無積水、無堆放雜物、無垃圾。
3.5天花:無污跡、無積塵、無蜘蛛網、無霉跡。
3.6光管罩:無污跡、無積塵、無蜘蛛網、無霉跡。
3.7墻面:無污跡、無亂張貼物。
3.8指示牌:無污跡、無積塵、無亂張貼物。
3.9管井門、防火門:無污跡、無積塵、無亂張貼物。
3.10圾桶:桶體光潔無污跡、無痰跡;煙灰缸蓋上無煙頭、雜物;
3.11垃圾不得超過3/4桶體。
3.12消防栓:無污跡、無積塵、無亂張貼物。
篇2:區第一中學預防樓梯間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區第一中學預防樓梯間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一、預防措施
1、班級定期開展防止擁擠事故發生的安全專題教育。
2、總務處定期檢查樓梯間設施,保證樓道、樓梯的照明和通暢。
3、值日領導重點檢查督促,并做好記錄。
4、學生在樓道、樓梯實行右行,禁止追逐、打鬧。
5、定期對學生進行自救自護方法的教育和訓練。
6、集合按學校指定路線行走,確保學生的安全。所有值周教師分樓層定點定時定位置進行安全疏導,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
7、按時上課、下課,不占用學生上廁所的時間,避免下課時的擁擠;
8、出現停電或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學校領導與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二、應急處
1、學生在經過樓梯因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切斷后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
2、一旦發生踩踏,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學校領導接報后,立即組織教師對后面擁擠的學生進行疏散。
3、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了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所受傷的學生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學校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
4、組織學人員對受傷者進行人工唿吸、止血等應急搶救處置,盡快向醫療急救部門120報告求援,將傷病員送往醫院搶救,妥善安置傷病員。必要時請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援幫助。
5、迅速通知受傷人員親屬,及時向師生和親屬通報有關情況,確保師生和親屬情緒穩定。
6、學校要做好其它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解除他們的恐怖心理,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篇3:學校預防樓梯間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學校預防樓梯間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一、預防措施
1、班級定期開展防止擁擠事故發生的安全專題教育。
2、總務處定期檢查樓梯間設施,保證樓道、樓梯的照明和通暢。
3、值日領導重點檢查督促,并做好記錄。
4、學生在樓道、樓梯實行右行,禁止追逐、打鬧。
5、定期對學生進行自救自護方法的教育和訓練。
6、集合按學校指定路線行走,確保學生的安全。所有值周教師分樓層定點定時定位置進行安全疏導,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
7、按時上課、下課,不占用學生上廁所的時間,避免下課時的擁擠;
8、出現停電或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學校領導與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二、應急處理程序
1、學生在經過樓梯因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切斷后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
2、一旦發生踩踏,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學校領導接報后,立即組織教師對后面擁擠的學生進行疏散。
3、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了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所受傷的學生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學校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
4、組織學人員對受傷者進行人工呼吸、止血等應急搶救處置,盡快向醫療急救部門120報告求援,將傷病員送往醫院搶救,妥善安置傷病員。必要時請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援幫助。
5、迅速通知受傷人員親屬,及時向師生和親屬通報有關情況,確保師生和親屬情緒穩定。
6、學校要做好其它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解除他們的恐怖心理,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