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明校園演講稿4篇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
1963年3月5日,*同志親筆題詞,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于是,雷鋒的名響徹大江南北,一個普通戰士的光輝形象牢牢的印在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中.
雷鋒,一個平凡的戰士,卻以一顆樸實無華的心創出了一番不平凡的業績.不是嗎
雷鋒總是在任何可能的機會里自覺的真誠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路過工地,他會情不自禁地參加義務勞動,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雷雨之際,他用自己的被子去蓋水泥,他對工作發揚釘子精神……
樹林為鳥兒提供棲息地是一種互恩互惠;雨潤滋潤萬物,是一種自然現象;陽光普照生靈,是太陽的本職;人們無私地為別人付出,是一種奉獻.
說到奉獻,大家很自然就會想起我們永遠值得學習的榜樣-----雷峰同志.他將一生的光和熱都奉獻給了人民,他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在火車上,他會為其他乘客拎東西,為有需要的人讓座,為工作人員打掃列車;當他看到因丟了車票而著急的乘客時,會主動為她買票;當他看到因找不到兒子而無助的老奶奶時,會主動幫他尋找等等,這一切在他眼中已經如同習慣,我們也應該學習他,把奉獻當成一種習慣,以服務為榮,給予他人方便,以助人為樂,創造人生價值.
每年的三月份是學雷峰月,人們都主動去學雷峰,于是雷峰精神就如春風一樣吹遍中華大地.涌現出了一批一批的好心人.有在麥莎臺風中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剛;有身患重病,仍然堅持助學的歌手叢飛;有20年行走在郵政路上,兢兢業業工作的郵遞員楷模王順友;有不辭辛勞,連年奮戰的青藏鐵路的工作者.他們書寫了一頁又一頁的奉獻史.
但是,不要認為奉獻有多難.其實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只要有一份真誠之心,有一份關愛之情,從我們每一件我們能做的小事起,去幫助他人,去把奉獻當做一種習慣.你可以彎腰為他人撿起一本書;你可以扶盲人過馬路;你可以為有需要的人讓座;你可以扶起摔在地上的小朋友……
只有做好平凡的小事,才能養成奉獻的習慣.
有一種行為叫幫助,有一種情感叫做博愛,有一種永恒叫奉獻,讓我們學習雷峰,滿心博愛,熱心幫助,真心奉獻.讓我們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存關愛之心,積點滴幫助,做奉獻之人,把助人為樂當成一種習慣和人生追求.
新學期在忙碌,有序的學習生活中度過了一周,我們進入了三月.三月,是春風和煦,萬木吐綠,百花盛開,欣欣向榮的美好季節.三月,是文明禮貌月,我們每一個同學,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播撒文明的種子,掀起文明的新風.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讓清新的春風春雨洗滌我們的心靈,讓一切野蠻,粗俗,丑陋的言行在我們身邊消失.你的一句禮貌的問候,會給同學,老師帶來如春風般的溫暖;你彎腰從地上揀起一片紙屑,會給我們美麗的校園帶來一片文明的春色.同學們,春光無限好,行動趁此時.
在這詩情畫意的三月里,讓我們在盡情享大自然的美好中,積極地投入到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使自己真正成長為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伴著春的腳步,我們校園里枯黃的草坪冒出新綠,干
枯的枝條綻放新芽,鮮艷的花兒展開了笑臉.我們的校園春意盎然.這是春天帶來的校園的美好!但是,帶給校園巨大變化的應該是我們的每一位同學.如果同學們留心,就不難發現,操場上的雜物沒有了,過道上的紙屑消失了,
以前隨處可見的果皮,包裝袋沒影兒了,草坪里沒有同學的腳印了.我們的校園潔凈了,這是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大家帶給校園的美好.校園的潔凈和我們每個同學息息相關,只要我們增強清潔衛生的意識,只要我們養成不亂拋雜物的習慣,只要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雜物,我們的校園就會常綠長凈.雖然我們的校園衛生情況有很大的改觀.但很多老師和同學都有這樣的感覺,早上經過我們同學的辛勤勞動,校園和教室的衛生是很好的,可是課
間操,中午放學后,我們原來整潔的校園卻多了一些包裝紙,塑料袋,碎紙屑等.這種我們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一片雜物雖然事小,但是以小見大.人的最基本的素質就體現于此.希望同學們嚴格要求自己,我們的校園依舊美麗!
同學們,請記住:學校良好衛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保持校園清潔,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心靈做起.注意自己行動的點點滴滴,讓您的行動給他人帶來溫暖,給校園帶來陽光.讓我們一起努力,營造一個溫馨,潔凈的校園吧!
篇2:高中國旗下演講稿:創文明城市 建文明校園 做文明學生
高中國旗下演講稿:創文明城市,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創文明城市,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
大家也許會問文明城市是什么?文明城市就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可大家知道文明城市的標準是什么?創造整潔、美觀的城市環境,建設生態良好的宜居城市,這就是文明城市的標準。
我們東營市,已連續三次榮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并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這足以看出我市對于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另外我市還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學雷鋒,做文明東營人”、“做文明東營人,為城市添光彩”主題教育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為了響應我市的文明城市建設活動,我校發出了“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的號召。為了建設文明校園,我校舉行過多次的文明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教育活動;加強禮儀教育,促進校園文明建設活動;倡導同學們講普通話,寫規范字;以及相關的文明主題征文活動等。同學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在字里行間都足以看出大家對文明的向往。我校迎來了新的領導班子,文明禮儀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新的領導班子提出:從外在形象的塑造到內心境界的追求,自覺調節自己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不斷開拓自我知識領悟,全面完善自我形象。并且加強日常的管理,學校成立了三級督導進行監督,就是幫助同學們完善自己的行為規范,加強自我的紀律意識,做一名規范的高中生,這一切都是為了建設一個文明校園而進行的,學校加強管理力度,就是希望大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爭取考上一所自己想要的大學,建設文明校園是我校廣大師生的共同責任。
做文明學生,要從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的小節做起,大家也要創規范,做文明,這就要求我們: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尊敬自己的師長,尊重每一位教職員工,因為他們在為大家勤勤懇懇的工作。做文明學生,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隨地吐痰;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用我們輕聲漫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文明、和諧的二中校園。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完善自我修養,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揮一揮手作別昨日的陋習,正如你輕輕的來秉承文明的火炬!加入文明的行列,爭做文明的使者!通過全體二中學子的不懈努力,我們相信明天的二中將會是一個更加和諧文明的校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撰稿人、演講人:
篇3:五四青年節國旗下演講稿《弘揚五四精神 共建文明校園》
五四青年節國旗下演講稿《弘揚五四精神
共建文明校園》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五四精神
共建文明校園》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
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里,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
我們每個人在這里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個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里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說學校是一支拐杖的話,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只展翅飛翔的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于人的素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市民的素質,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于我們每位同學。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文明與否,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的形象,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因此,從現在起,我們應堅決摒棄掉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整潔、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做一個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紀的“四有”新人。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提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讓我們九臺一中的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