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共創文明校園演講稿(2)
1963年3月,*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同志題詞:“誰愿當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就應該向雷鋒同志的品德和風格學習。”1990年3月5日,*同志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弘揚雷鋒精神”。雷鋒(1940年-1962年),這個熟悉的名在我們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雷鋒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雷鋒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將不斷被發揚光大。雷鋒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雷鋒精神之所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就在于雷鋒精神產生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符合時代進步的潮流;就在于雷鋒精神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展示了共產黨人的特殊品格;就在于雷鋒精神繼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體現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就在于雷鋒精神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建設美好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把學習雷鋒同實現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用雷鋒精神去激勵廣大青年建設小康社會。要像雷鋒那樣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歷史洪流中去。要像雷鋒那樣在學習上永不滿足,永不懈怠,以釘子般的擠勁和鉆勁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好地適應gg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像雷鋒那樣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要像雷鋒那樣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用實際行動促進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系的倡導者。
我校已連續五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學校,今天,我在這里向全體同學提出“學習雷鋒同志,弘揚雷鋒精神”的倡議.校園開展學雷鋒活動,希望全體同學要象雷鋒那樣,刻苦學習,助人為樂,尊敬師長,團結友愛,熱愛學校,愛護公物,堅持同一些不文明、不和諧的行為決裂,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從而使我們的校園更文明、校風更純正
篇2:高中國旗下演講稿:創文明城市 建文明校園 做文明學生
高中國旗下演講稿:創文明城市,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創文明城市,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
大家也許會問文明城市是什么?文明城市就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可大家知道文明城市的標準是什么?創造整潔、美觀的城市環境,建設生態良好的宜居城市,這就是文明城市的標準。
我們東營市,已連續三次榮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并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這足以看出我市對于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另外我市還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學雷鋒,做文明東營人”、“做文明東營人,為城市添光彩”主題教育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為了響應我市的文明城市建設活動,我校發出了“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的號召。為了建設文明校園,我校舉行過多次的文明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教育活動;加強禮儀教育,促進校園文明建設活動;倡導同學們講普通話,寫規范字;以及相關的文明主題征文活動等。同學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在字里行間都足以看出大家對文明的向往。我校迎來了新的領導班子,文明禮儀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新的領導班子提出:從外在形象的塑造到內心境界的追求,自覺調節自己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不斷開拓自我知識領悟,全面完善自我形象。并且加強日常的管理,學校成立了三級督導進行監督,就是幫助同學們完善自己的行為規范,加強自我的紀律意識,做一名規范的高中生,這一切都是為了建設一個文明校園而進行的,學校加強管理力度,就是希望大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爭取考上一所自己想要的大學,建設文明校園是我校廣大師生的共同責任。
做文明學生,要從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的小節做起,大家也要創規范,做文明,這就要求我們:講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尊敬自己的師長,尊重每一位教職員工,因為他們在為大家勤勤懇懇的工作。做文明學生,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隨地吐痰;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用我們輕聲漫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文明、和諧的二中校園。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完善自我修養,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揮一揮手作別昨日的陋習,正如你輕輕的來秉承文明的火炬!加入文明的行列,爭做文明的使者!通過全體二中學子的不懈努力,我們相信明天的二中將會是一個更加和諧文明的校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撰稿人、演講人:
篇3:五四青年節國旗下演講稿《弘揚五四精神 共建文明校園》
五四青年節國旗下演講稿《弘揚五四精神
共建文明校園》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五四精神
共建文明校園》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
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里,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
我們每個人在這里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個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里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說學校是一支拐杖的話,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只展翅飛翔的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于人的素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市民的素質,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于我們每位同學。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文明與否,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的形象,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因此,從現在起,我們應堅決摒棄掉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整潔、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做一個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紀的“四有”新人。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提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讓我們九臺一中的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