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單位事跡材料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科協和科普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城鄉科普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我市先后被命名為全省和全國的科普示范市,被確定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全國生態示范區,連續六屆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一、加強領導,建立機制
1、完善領導機制。成立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市“四大家“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將科普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列入了年度工作目標。市直各部門和各鄉鎮也分別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科普工作領導機構,形成了“一把手“抓“一班人“、“主力軍“帶“服務隊“、“主陣地“助“示范點“的科普工作格局。
2、完善工作機制。建立科協工作聯系會議制度、科技人才工作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安排布署全市科協工作。市“四大家“領導每年聽取科協工作匯報2次以上,每人聯系一個科普協會、一名市管科技拔尖人才、一個科技項目,確保科普工作順利推進。
3、完善培訓機制。每年舉辦科普講座,先后邀請到中科院院士楊叔子、經濟學博士余明陽、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省科協主席樊明武等10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來我市舉辦科普講座,每名領導干部每年參加科普報告會不得少于兩次,年終開展述學述評。
4、完善考評機制。把科協科普工作納入各地各部門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范疇,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結帳,每年表彰一批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二、強化措施,創新特色
1、把握關鍵抓科普。一是著力提升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全面貫徹科技教育大綱,全市建有38所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學校,廣泛開展青少年科技競賽等各類科普活動,在校學生參與科普活動達到95%以上。二是著力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市科協組織專家常年在農村巡回宣講農技知識,每年開展兩次“科技下鄉“活動,積極組織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科普示范助力新農村行動計劃“,共有3個農技協受到中國科協、財政部表彰,4個項目獲省財政資助,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和農村經濟能人,全市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應用率達到95%以上,農產品優質率達到90%以上。三是著力提升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積極開展城鎮人口和農民工培訓、再就業和創業培訓,兩年培訓2.86萬人次,城鎮各類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率達到85%以上,培育了“荊楚家政妹“、“石牌豆腐郎“、“赴日研修生“、“湖北的哥“等四個全國知名的勞務品牌。四是著力提升公務員科學素質。制定公務員年度科技培訓計劃,近兩年累計培訓科局級干部1500余人次、公務員1.2萬人次。同時,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參加科技周、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動,整體提升了黨員干部的科技素質。
2、夯實基礎抓科普。一是健全科普網絡。市科協保持獨立建制,
17個鄉(鎮、街辦)一律由黨委副書記兼任科協主席,545個行政村(社區)建立了科普小組,形成了以科協為龍頭、市級學會和鄉鎮科協為樞紐、村(社區)科普小組、農技協及科技示范戶為基礎的科普組織網絡。二是完善科普設施。采取市場運作模式新建科技館,建筑面積12650平方米,十月底主體工程竣工;城區建有8個科普畫廊,其中承天廣場建有30米的大型科普畫廊,每個村(社區)都建有科普宣傳欄、圖書室和活動站;全市建有53個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中心、36處市級以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38所科普特色學校。三是保障科普經費。將科普工作經費納入市級財政預算,并建立了逐年增長機制。**年,全市人均科普經費0.39元,今年將達到人均0.5元。同時,重大科普活動實行報批制,專款專用,保障科普工作需求。
3、全民參與抓科普。一是宣傳全覆蓋。圍繞全市科普工作主題和工作目標,扎實開展“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宣傳活動,在**電視臺、廣播電臺、《今日**》、政府門戶網站等媒體開辦專題專欄,宣傳科普知識,展示科普動態。二是活動全覆蓋。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廣場等建設科普園地,扎實開展科技下鄉、科技進社區活動,全市科普活動覆蓋率達85%以上。三是示范全覆蓋。創建了5個科普示范鎮鄉、155個示范村、3個示范企業、160個示范基地和38所示范學校;每年培育市級科普示范戶150戶、科普示范家庭120個。推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規范化建設,市食用菌協會被命名為湖北省百強農技協,舊口砂梨產銷協會、冷水油茶協會受到中國科協、財政部表彰。
三、突出重點,確保實效
科普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乘勢而上,創新實干,不斷探索科普工作新思路,積極研究科普工作新舉措,全力推動科普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健全聯動機制。積極爭取領導重視,堅持和完善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發揮市科協牽頭作用,調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積極性,形成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共唱科普大戲的生動局面。
二是加強陣地建設。按照市委政府確定的綜合開發利用原則,加速推進科技館建設,力爭年內建設面積達到1380平米,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同時,對已獲得中國科協、財政部表彰的“科普惠農興村行動計劃“項目和省科協、省財政廳資助過的“科普示范助力新農村行動計劃“項目,進行跟蹤服務和規范管理。大力實施“金橋工程“,在有條件的企業探索啟動院士工作站建設。
三是創新科普方式。協調有關部門,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科普“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進農村“活動,務實、高效地開展科技周、科普日等主題科普活動。
篇2: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事跡介紹:X中心小學
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事跡介紹--zz中心小學
創建于1909年的zz中心小學位于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的深滬灣畔——清代統一祖國的偉大將領施瑯將軍的故居地——zz,現有學生1084人,設19個教學班,專任教師47位。歷年來,我校深入貫徹教育方針,堅持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以“一卻為了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辦規范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學生”為宗旨,以“學生主動發展、教師自覺發展、學校持續發展”為發展目標,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幾年來,學校獲評為福建省“農村示范小學”、福建省“文明學校”、泉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校”、泉州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泉州市第三屆“綠色學校”、泉州市“少先隊金獎單位”及晉江市“一級達標學校”、連續被泉州市委、市政府確認為第六至十屆“泉州市文明學校”。
為了深入貫徹《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實施綱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學校領導深刻認識到藝術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挖掘藝術教育的潛力,拓展藝術教育的空間和方式,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和能力,創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不斷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
一、更新觀念,走特色辦學之路
我校藝術教育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探索。特別是幾年來,學校追求“辦規范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學生”,進一步完善了各種制度,不斷的拼搏、進取,走出了一條藝術辦學特色的教改新路。我們成立了由校長及教導、藝術顧問、藝術教研組長等相關老師和南音界老師組成的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充分利用“逸興南音社”的藝術教育資源,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健全了藝術教育管理體系,制定、修改、完善了各項教育教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管理常規等,確保藝術教育工作扎實貫徹落實。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立教師的人本地位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的立校之本。我校努力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確立教師的人本地位,使其真正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對每個學生的特色教育和終身發展負責,使特色教育得到順利的開展。我們特別加強藝術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我們組織了教研活動,業務進修,業務競賽,外出學習,請專家講課,顧問指導等,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擁有了晉江市藝術教育先進工作者顏愛治老師、鎮藝術指導組成員施金輝、施培增、廖金華老師等一支敬業、專業、樂業的教師隊伍,多位教師成了鎮藝術團成員。
三、落實課堂與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結合、夯實藝術教育基礎
我們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制訂好每學期藝術學科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好教學進度和內容,同時加大了藝術教學器材的配制,滿足了教學需要。要求藝術教師認真按照新課程標準進行備課,而且要求在備課中有創新意識,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課堂教學時力求環節緊湊,重點難點突出,教學中做到了注重過程性、自主性、實踐性和創新性。藝術課堂教學模式和結構都相當合理,藝術教師根據藝術教育的規律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學生們學習藝術的興趣都比較濃厚,藝術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認真踐行“為了每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注重將藝術教育面向每一位學生,經常化、多樣化地開展課外、校外學校藝術教育活動。學校有音樂、美術、南音課外活動計劃、課間播放音樂的有關規定。在實踐中,我們形成了“著眼普及、著力培優、形成特色”的藝術教育的思路。一是成立了“南音小組”、“聲樂小組”、“合唱隊”、“器樂小組”、“舞蹈小組”、“美術小組”、“書法小組”和“腰鼓小組”等,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自愿報名參加活動,做到了每個學生至少參加一項藝術(興趣)活動。特別是我校充分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結合晉江市zz“逸興”南音社的發展,聘請專職南音教師,成立“逸興”南音教學班,培育南音后備力量。二是我們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優勢,每年的重大節日開展藝術活動,通過舉辦每年“六一”藝術節,豐富校園文化,為全體學生提供了陣地,使他們的藝術才華和智慧有機會得到展現。三是定期舉行單項藝術競賽和評比活動,通過舉辦各年段、班級合唱、獨唱、舞蹈、美術、書法、繪畫、器樂等競賽,做到年段有美展,班班有歌聲,提高了學生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四是把藝術教育滲透到各科教育中,特別注重美育教育的研究,以其特殊的方式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藝術教育成效顯著
扎實的藝術基礎教育和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使一批藝術新苗脫穎而出:20**年8月ZZ同學在北京獲得“青春中國”第二屆全國校園才藝(古箏)選拔賽第一名并參加獲獎晚會演出!在晉江市第八屆少兒美術書法高年組現場比賽中ZZ榮獲二等獎;ZZ獲晉江市科普活動即景繪畫競賽小學組三等獎;**同學成了晉江首屆“愛貝通”十佳入圍優秀歌手;**獲晉江市21屆科技創新賽科幻畫繪畫三等獎;**分別獲市中小學校園歌手卡拉OK比賽二、三等獎;校腰鼓隊獲市“關愛女孩”腰鼓匯操表演二等獎;**同學獲晉江市第三屆“五羊—本田杯”器樂獨奏比賽優秀獎;在晉江市科普小報評選活動**同學榮獲一等獎,**同學榮獲二等獎顏英杰、**同學榮獲三等獎;20**年**同學榮獲晉江市第九屆少兒美術書法現場創作賽一等獎;**同學榮獲晉江市第九屆少兒美術書法現場創作賽二等獎,晉江市中小學生美術書法現場競賽三等獎;20**年6月9日,四年級**同學在晉江市第十二屆小學生南音演唱比賽中以一曲幽婉、典雅、動聽的古韻——《荼蘼架》勇獲第一名;8月在泉州市第十七屆中小學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賽中,我村三名學子代表晉江市參加小學組比賽榮獲佳績!其中:**、**同學榮獲演唱比賽二等獎,ZZ同學榮獲演奏比賽總分三等獎。近年來,學生參加各類市鎮藝術類比賽獲獎累計超200人次。
五、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讓藝術走進生活
為慶祝“七一”暨香港回歸十周年紀念,泉州市南音藝術研究院、泉州南音中心于20**年7月1日晚于泉州市威遠樓廣場舉行泉州市南音晚會,我校**同學清唱一曲《千叮萬囑》,
施偉猛同學清唱一曲《因送哥嫂》獲得全場熱烈的掌聲。20**年7月20日在晉江市大劇場前舉行由晉江市南音協會主辦的專場南音晚會,我校18名小同學精彩的兩小時演奏演唱獲得全場的一致喝彩!為慶祝建黨86周年暨施瑯將軍誕辰386周年,晉江市舉行“深滬灣——zz海灘”系列活動,我校教師舞蹈隊參加了“深滬灣——zz海灘”大型文藝匯演,其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獲得全場熱烈的掌聲。校文藝隊10-11月份參加了晉江建市十五周年金秋廣場文藝調研活動及“平安龍湖”綜治匯演活動均獲好評。六、加強校園環境建設,讓藝術深入學生
我們積極創設良好的“藝術大環境”,讓學生產生共鳴,進入藝術境界。通過校園環境建設,使校園的每一角、每一處都融進藝術因素。例如:利用藝術長廊、黑板報、宣傳畫廊、校園廣播等宣傳“媒介”,渲染藝術氣氛。校園音樂鈴聲及校廣播臺設置的“名曲欣賞”、“每周一歌”、“點歌臺”等欄目每天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藝術午餐”,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調節學生身心。
藝術是美好的,它會使學生的思想、精神、品行、智能等方面得到更高的發展和升華,藝術教育是教育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藝術教育作為深化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點,追求教育教學的審美價值,這是我們研究、探討和實踐的一個永恒的課題。高標準地創建泉州市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學校是我們zz中心小學全體師生的迫切愿望,我們將繼續高舉*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重要思想,用***指導學校跨越式發展新實踐,迎接新課程,追求新卓越!
篇3:共產黨員防控疫情先進單位事跡
共產黨員防控疫情先進單位事跡
--**市**單位共產黨員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事跡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斗已全面打響,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是一場事關全局的殊死搏斗,也是一場國家力量、社會道義與病毒惡魔的生死較量。市**全體黨員干部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與人民群眾并肩作戰,合力織牢疫情“聯防防控網”,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線高高飄揚。
市**黨組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于1月**日發出號召,成立市**阻擊疫情黨員先鋒隊。全體黨員積極響應,短短的兩個小時就有**多名同志報名參戰,**、**兩位還沒入黨的青年積極分子主動要求參戰。全委黨員干部主動作為、迅速行動,積極投身新型冠狀病毒防疫一線。**、**同志深入社區一線宣傳、排查,加班到深夜,堅持撰寫來自一線抗擊疫情的報道。**、**同志主動請纓,要求親赴一線作戰。**同志身體抱恙仍主動請戰,要求去參加最大的社區開展排查工作。**、**、**等黨員同志帶領**公司的全體員工克服物資供應緊缺、沒有地方吃飯和休息的重重困難,堅持在全市每一個醫療點收運處置醫療廢物,至今無一個人休假。無數的同志、無數的領導不畏艱險堅持在一線,**、**、**等一大批同志不講價錢,不怕困難,一直堅守崗位、并肩作戰;**、**、**一直戰斗在社區防疫一線毫無怨言;**、**同志四處聯絡物資和藥品,打字員**天天堅持到崗,司機同志們全部到位,隨時聽候調遣準備發車。其余待命同志積極主動為一線的同志提供幫助,春節值班的同志,堅守24小時值班制度,全力為群眾做好守護工作。各縣市區**戰線的同志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不懼危險,選擇了奉獻。一個個熟悉的身影、一個個親切的臉龐,擰成了全市**系統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的壯麗畫卷。
疫情就是戰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就是我們責任和使命,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全體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真正使每名黨員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堅守保價和糧安崗位“逆行者”的職責,與人民群眾并肩戰斗,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