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中軍訓教師寄語范本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辭去了平時的游蕩,收起了羞澀,像士兵一樣嚴整服裝,開始高中生的軍訓生涯。盡管你們面對的是陌生的教官,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也沒有親人的陪伴,只有單調的稍息、立正、左右轉、齊步、正步……的重復,可烈日炎炎下的你們依然出色。
軍訓,是一種心理素質和毅力的較量,也是一種氣質的培養。你們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寶貝,從來不知道流汗的艱辛,但是我看到有的同學流汗了,也有的同學流淚了,可是沒有一個同學請假,沒有一個同學終止這枯燥而嚴格的戰斗。
宿舍里,出乎意料的井然,被褥整齊而棱角分明,像你們純潔的個性;床上一塵不染,沒有絲毫的褶皺;玻璃幾凈,地面清澈。盡管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學校,受過不同老師的教育,但是你們卻有著相似的骨感:永遠不服輸。
這不僅僅是一次訓練,也是人生考場的第一課。在嚴肅的訓練中考驗了你的意志,培養了你們的氣質,從你們身上再也看不到那種矯揉造作,浮躁張揚的男孩女孩,而是軍人的氣質。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山的豪邁,海的壯闊,河的壯美。
你們的動作,你們的動作像雄鷹那么剛毅,像燕子搭窩那樣純熟;你們的沉默,像面對一場生命的挑戰那樣沉穩,那樣雄姿;你們的眼神沒有了平時的閑散、慵懶,而是充滿了執著,充滿了信心。
如果說你們是一首詩,那是忽略了你們鏗鏘的韻腳;如果把你們比作一首歌曲,有哪一首歌曲敵得過你們的內涵?看著你們走過的印跡,我由衷地說,你們是我生命里見到的奇跡,你們用自己的頑強,展示了外表和內心和統一,你們是一幅畫法精雕不用上色的素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仙則靈,石中因為有你們則會揚名。你們既是時代的寵兒,也是石中的后備軍,相信你們經過三年的學習生涯,你們將是一批支撐石中的棟梁!
篇2: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評選活動寄語
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評選活動寄語
各位老師:大家好!
骨干教師評選活動順利結束了,在這次活動中教師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風采,每種分值的體現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了同事,也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不管結果如何,我希望大家能正確認識,擺正心態,學會欣賞他人,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活動的過程是促進大家學習和提高的過程,是鞭策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人在生命長河中應不斷有新的追求,不斷調高生活的標尺,這樣的生活才會更充實、更踏實,也才會更豐富、更飽滿、更有價值。
年關歲末,祝大家新年快樂,合家幸福,再一次感謝大家一年來對我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篇3:校長寄語:強青年教師之能走持續發展之路
校長寄語:強青年教師之能 走持續發展之路
辦群眾滿意的學校,靠什么?靠學校的質量品牌。而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又從何而來?一句話,靠教師,靠一支師德好、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來支撐。
我們z高級中學建校時間短,青年教師曾經占專任教師的75%,于是我們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青年師資隊伍,作為立校之本,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抓緊抓好,抓出了成效,抓出了辦學特色。
一、七年磨一劍
我校青年教師人數多,比例大,這既是劣勢又是優勢。一方面他們年輕,沒有經驗,另一方面他們思維敏銳,觀念新,干勁足,個人成就感強,學校容易將他們擰成一股繩,也容易引導他們你追我趕,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鑒于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條培養青年老師之路,那就是“三五七工程”。這個工程把培養青年教師定為七年一個周期,稱為七年磨一劍。它對青年教師在七年中提出了三個層次的目標要求,即青年教師進校后三年內要求業務能力過關,五年內全面勝任教育教學工作,七年內成為教學骨干乃至學科帶頭人。在這三個階段,我們分別設定了對青年教師的達標評估考核指標和程序。
二、導師育英才
在培養方法上,我們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對三年內的青年教師實施“師徒結對”制度,由師德高、教學能力強的老教師一節課一節課的帶;對五到七年內的優秀青年教師實施“導師制”,對擁有幾名學科帶頭人的教研組實施“群體發展計劃”,創建特色學科組。
“師徒結對”制度是很多學校采用的新教師培養模式,對培養新上崗教師作用顯著,但僅此而已也容易固步自封,落于俗套,因此我們適時建立“導師制”培養模式。聘請了多位特級教師作為學校的客座導師,要求每位導師象高校教授帶研究生一樣在七年周期中帶出2-3位當地有影響,業務精,師德好的青年教師。目前已培養出了二十多名學科帶頭人,迅速優化了學校青年教師隊伍的結構。
學校大力支持青年教師的進修學習,先后選派40多人參加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從2000年始,分批組織了zz等多名青年教師去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脫產學習和培訓,培訓費均由學校支出,通過培訓開拓了他們的視m.dewk.cn野,更新了教學理念,提升了業務能力,這些教師都成為了各學科的代表人物。
學校還為青年教師搭建成功的橋梁,鼓勵他們參于高水平的競賽。很多青年教師在參加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評比活動,獲得了優異成績。zz等教師分別在化學、物理、音樂、地理、美術的評課選優中五人六次獲全國一等獎,其中zz老師已經兩次獲得全國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目前已成為了江蘇省教材編委。zz等8名教師獲得江蘇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zz等29名教師在z大市級的評課選優或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近幾年我們還推行青年教師“群體發展”計劃,建設特色學科組,通過校本培養推動青年教師的整體成長,一大批教育觀念新,教學方法活,教學效果好的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三、科研增后勁
我們把教育科研作為青年教師學習的課堂,成長的搖籃,成功的沃土。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學案例分析,結合專家、優秀教師的專業引領,備課組內的同伴互助和本人的反思,切實提高了青年教師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教育科研促進了青年教師教學業務的明顯提高,20**年高考,本科第二批以上錄取人數392人,學校成績列z市44所重點中學第六名。優秀的辦學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學校聲譽顯著提升。zz等一大批青年教師在擔任高三各科的教學中成績顯著,他們為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社會知名度的提升和在當地贏得群眾的口碑作出了貢獻。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這一大批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我校的后勁將不可估量。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強師才能興校,而強青年教師之能更是一所歷史不長的學校持續發展之根本大計。我們在實踐中嘗到了甜頭,學校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目前有兩人推薦申報省特級教師,相信這一批青年教師的進一步發展必將帶動學校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