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有限公司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3780

  ******有限公司

  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文件編號: GHAF

  文件持有人:

  發布日期: 20**-11-30

  生效日期: 20**-01-01

  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1 目的

  保護海洋環境,防止船舶對水域及港口環境的污染,保障人身健康。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船舶的防污染管理工作。

  3職責

  3.1 安全辦為岸基地防污染工作的主要責任部門,負責配發并組織貫徹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和有關防止船舶污染公約和條例,統一制訂、修改防污染規章制度,并指導、監督、檢查船舶防污染文件執行情況;監督指導船舶維修檢查防污設備;組織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檢查指導船舶防污染管理工作。

  3.2 機務辦負責船舶防污設備的備件供應、產品更新;

  3.3 綜合辦負責船舶防污染物料的供應;

  3.4船長是船舶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實施《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和《船舶垃圾管理計劃》;布置、監督船舶各部門做好防污染工作。當發生污染事故時,組織全體人員全力以赴控制和清除污染,減少污染造成的損失,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和公司報告。

  4 船舶防污染文書管理

  4.1 船舶應具有下列防污染文書:

  4.1.1《船舶防止油污證書》;

  4.1.2《油類記錄簿》;

  4.1.3《垃圾記錄簿》;

  4.1.4《船上油污應急計劃》

  4.1.5《垃圾管理計劃》

  4.2 《船舶防止油污證書》的管理

  4.2.1 船長應妥善保管《船舶防止油污證書》。

  4.2.2 船長應根據簽發《船舶防止油污證書》的有關條款及證書的有效期限和檢驗日期,及時報公司申請船舶檢驗機構對本船防污設備進行檢驗發證。

  4.3 《油類記錄簿》的管理

  4.3.1 適用于所有船舶機器處所的作業記錄。《油類記錄簿》(甲板、機艙)應由大副/輪機長負責記錄、保管。每記錄完一頁,由船長審核簽字。填寫《油類記錄簿》時,應將日期,作業代號和細目的數碼記入相應的表格內,所要求的細節,應按日期順序記入空欄。

  4.3.2 《油類記錄簿》每記完一本,應在船保留至少三年。如果需要新的《油類記錄簿》時,應通過船舶所在港口的海事局認購(必須加蓋核發放機關的印章),或向公司申領。

  4.4 《船上油污應急計劃》的管理

  4.4.1 該計劃應妥善保存于船長處。

  4.4.2 列于該計劃附錄Ⅲ的聯系人姓名、地址隨變動及時更正。

  4.5.3 船舶應按該計劃要求定期進行有關檢查、培訓、演練并逐次記錄。 5 機器處所防污染管理

  5.1 管理與要求:機艙全體人員應熟悉防污法規,嚴格執行各項防污規章制度,落實防污染措施。

  5.2 機艙污水排放

  5.2.1 在渤海海域按照主管機關有關船舶排污設備鉛封管理規定執行。由安全辦負責向當地海事部門提出鉛封申請,機務辦公室和船舶予以配合。原則上,在不危及船舶安全的條件下,機艙油污水嚴禁向渤海水域排放,應執行本須知5.5的有關要求,由陸地具備油污水回收資質的單位向陸地回收處理。

  5.2.2停泊在錨地、港內的船舶,禁止向舷外排放污水,但污水在危及船舶安全航行時,可申請海事局,經同意按要求進行排放(機艙大量進水等除外)。

  5.3 防止污油、污水漏入機艙艙底

  5.3.1 燃油、滑油轉駁時應慎重操作,杜絕駁運時漏入艙底。

  5.3.2 曲柄箱、齒輪箱、油底殼等更換下來的廢油,應收集入污油艙柜,不得放至艙底。

  5.3.3 燃油、滑油分油機排渣柜中的油渣,應及時排入污油艙(柜),不得倒入機艙艙底。

  5.3.4 清洗零部件使用過的污油,應集中倒入污油艙(柜),不得倒入機艙艙底。

  5.3.5 燃油、潤滑油等集油柜出現高液位時,應及時駁空,以防溢入機艙艙底。

  5.3.6 油柜及其它設備的集油盤(槽)通至各集油柜的管路要保持暢通,有缺損部位要及時修復。

  5.3.7 嚴禁將洗滌劑倒入機艙艙底。

  5.4 污油水艙(柜)管理

  5.4.1 機艙人員應詳細了解污油水艙(柜)的容量及測量孔、透氣孔、標準排放接頭的位置。

  5.4.2 駁運污油水艙(柜)的污油水時,應堅守崗位,勤測量,以防發生溢漏。

  5.4.3 抵港前,三管輪應將本船的污油水艙(柜)的污油水存量報告輪機長,輪機長根據需要及時向污油水接收單位申請,處理船上的污油水。

  5.5 申請接收處理污油、污水程序

  5.5.1 輪機長應通過船長向船舶所在港口的油污水接收單位申請,由海事局認可的油污水接收單位到船接收。

  5.5.2 接收作業完畢,應向接收單位索取具有接收時間、地點、數量的單據,輪機長依此向海事局申請簽發《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并將此證明附于《油類記錄簿》上存檔。

  5.5.3 污油、污水接收的注意事項:

  5.5.3.1當機艙污水超過船上的儲存能力時,應向船舶所在港油污水接收單位申請接收;

  5.5.3.2當接收車船的輸油管連接好本船標準排放接頭時,應檢查、緊牢另一舷的接頭盲板;

  5.5.3.3堵好甲板出水孔,備好處理漏油的應急工具、用品;

  5.5.3.4指派專人進行操作排放;

  5.5.3.5加強與接收方密切聯系,確認泵的起動、停止信號和壓力、排量等;

  5.5.3.6加強輸送管路的檢查,嚴守當值崗位,防止發生冒油;

  5.5.3.7接收作業結束時,在確認輸送管內無殘油后方可將其拆除。

  5.6 機艙油污垃圾的處理

  機艙產生的油污垃圾應集中裝入專用塑料袋或垃圾桶,放置在遮陽通風良好的場所,并經常檢查,防止發熱自燃。禁止將油污垃圾傾倒入海。抵港時申請海事局接收處理,油污垃圾處理情況應及時記入《垃圾記錄簿》。

  6 加裝燃、潤油防污染管理

  6.1 總則

  6.1.1 船舶加裝燃潤油工作的總負責人是輪機長,任何加油的文件、單據等應交輪機長簽署,并予以確認。

  6.1.2 做好加裝燃潤油全過程管理,全過程是指:油船(駁)到達至離開本船或本船靠上至離開加油碼頭。在此期間各部門應將加裝燃油、澗滑油作為全船工作,通力合作,加強值班責任心,防止發生油污染事故。

  6.1.3 原則上加油工作須在白天完成,若必須在夜晚加油時,必須增加值班人員和準備充足的照明設備。

  6.1.4 靠碼頭加油時,值班水手應經常巡視及調整系泊纜繩,在潮水漲落幅度大港口更要加強上述工作。

  6.2 受油前的準備

  6.2.1 主管加油的輪機員要制訂《加油計劃》在制定時,應預先計算好所加油艙的存油量。安排好加油艙柜的加油數量及加裝的先后順序,并留有合適的空檔。

  6.2.2 主管輪機員應會同大副商定裝油艙序及加裝量。

  6.2.3 加油前應備好應急工具和應急物品。

  6.2.4 配備足夠的加油人員,使他們熟悉加油系統的溢油管、空氣管、溢油柜、測深管(測深指示器)的位置和加油計劃的詳細過程。

  6.2.5 堵好甲板出水孔、開啟受油艙透氣孔、堵好集油槽放殘孔。油艙透氣管下無集油容器的,應放置集油器具。

篇2:有限公司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文件編號: GHAF

  文件持有人:

  發布日期: 20**-11-30

  生效日期: 20**-01-01

  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制度

  1 目的

  保護海洋環境,防止船舶對水域及港口環境的污染,保障人身健康。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船舶的防污染管理工作。

  3職責

  3.1 安全辦為岸基地防污染工作的主要責任部門,負責配發并組織貫徹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和有關防止船舶污染公約和條例,統一制訂、修改防污染規章制度,并指導、監督、檢查船舶防污染文件執行情況;監督指導船舶維修檢查防污設備;組織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檢查指導船舶防污染管理工作。

  3.2 機務辦負責船舶防污設備的備件供應、產品更新;

  3.3 綜合辦負責船舶防污染物料的供應;

  3.4船長是船舶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實施《船上油污應急計劃》和《船舶垃圾管理計劃》;布置、監督船舶各部門做好防污染工作。當發生污染事故時,組織全體人員全力以赴控制和清除污染,減少污染造成的損失,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和公司報告。

  4 船舶防污染文書管理

  4.1 船舶應具有下列防污染文書:

  4.1.1《船舶防止油污證書》;

  4.1.2《油類記錄簿》;

  4.1.3《垃圾記錄簿》;

  4.1.4《船上油污應急計劃》

  4.1.5《垃圾管理計劃》

  4.2 《船舶防止油污證書》的管理

  4.2.1 船長應妥善保管《船舶防止油污證書》。

  4.2.2 船長應根據簽發《船舶防止油污證書》的有關條款及證書的有效期限和檢驗日期,及時報公司申請船舶檢驗機構對本船防污設備進行檢驗發證。

  4.3 《油類記錄簿》的管理

  4.3.1 適用于所有船舶機器處所的作業記錄。《油類記錄簿》(甲板、機艙)應由大副/輪機長負責記錄、保管。每記錄完一頁,由船長審核簽字。填寫《油類記錄簿》時,應將日期,作業代號和細目的數碼記入相應的表格內,所要求的細節,應按日期順序記入空欄。

  4.3.2 《油類記錄簿》每記完一本,應在船保留至少三年。如果需要新的《油類記錄簿》時,應通過船舶所在港口的海事局認購(必須加蓋核發放機關的印章),或向公司申領。

  4.4 《船上油污應急計劃》的管理

  4.4.1 該計劃應妥善保存于船長處。

  4.4.2 列于該計劃附錄Ⅲ的聯系人姓名、地址隨變動及時更正。

  4.5.3 船舶應按該計劃要求定期進行有關檢查、培訓、演練并逐次記錄。 5 機器處所防污染管理

  5.1 管理與要求:機艙全體人員應熟悉防污法規,嚴格執行各項防污規章制度,落實防污染措施。

  5.2 機艙污水排放

  5.2.1 在渤海海域按照主管機關有關船舶排污設備鉛封管理規定執行。由安全辦負責向當地海事部門提出鉛封申請,機務辦公室和船舶予以配合。原則上,在不危及船舶安全的條件下,機艙油污水嚴禁向渤海水域排放,應執行本須知5.5的有關要求,由陸地具備油污水回收資質的單位向陸地回收處理。

  5.2.2停泊在錨地、港內的船舶,禁止向舷外排放污水,但污水在危及船舶安全航行時,可申請海事局,經同意按要求進行排放(機艙大量進水等除外)。

  5.3 防止污油、污水漏入機艙艙底

  5.3.1 燃油、滑油轉駁時應慎重操作,杜絕駁運時漏入艙底。

  5.3.2 曲柄箱、齒輪箱、油底殼等更換下來的廢油,應收集入污油艙柜,不得放至艙底。

  5.3.3 燃油、滑油分油機排渣柜中的油渣,應及時排入污油艙(柜),不得倒入機艙艙底。

  5.3.4 清洗零部件使用過的污油,應集中倒入污油艙(柜),不得倒入機艙艙底。

  5.3.5 燃油、潤滑油等集油柜出現高液位時,應及時駁空,以防溢入機艙艙底。

  5.3.6 油柜及其它設備的集油盤(槽)通至各集油柜的管路要保持暢通,有缺損部位要及時修復。

  5.3.7 嚴禁將洗滌劑倒入機艙艙底。

  5.4 污油水艙(柜)管理

  5.4.1 機艙人員應詳細了解污油水艙(柜)的容量及測量孔、透氣孔、標準排放接頭的位置。

  5.4.2 駁運污油水艙(柜)的污油水時,應堅守崗位,勤測量,以防發生溢漏。

  5.4.3 抵港前,三管輪應將本船的污油水艙(柜)的污油水存量報告輪機長,輪機長根據需要及時向污油水接收單位申請,處理船上的污油水。

  5.5 申請接收處理污油、污水程序

  5.5.1 輪機長應通過船長向船舶所在港口的油污水接收單位申請,由海事局認可的油污水接收單位到船接收。

  5.5.2 接收作業完畢,應向接收單位索取具有接收時間、地點、數量的單據,輪機長依此向海事局申請簽發《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并將此證明附于《油類記錄簿》上存檔。

  5.5.3 污油、污水接收的注意事項:

  5.5.3.1當機艙污水超過船上的儲存能力時,應向船舶所在港油污水接收單位申請接收;

  5.5.3.2當接收車船的輸油管連接好本船標準排放接頭時,應檢查、緊牢另一舷的接頭盲板;

  5.5.3.3堵好甲板出水孔,備好處理漏油的應急工具、用品;

  5.5.3.4指派專人進行操作排放;

  5.5.3.5加強與接收方密切聯系,確認泵的起動、停止信號和壓力、排量等;

  5.5.3.6加強輸送管路的檢查,嚴守當值崗位,防止發生冒油;

  5.5.3.7接收作業結束時,在確認輸送管內無殘油后方可將其拆除。

  5.6 機艙油污垃圾的處理

  機艙產生的油污垃圾應集中裝入專用塑料袋或垃圾桶,放置在遮陽通風良好的場所,并經常檢查,防止發熱自燃。禁止將油污垃圾傾倒入海。抵港時申請海事局接收處理,油污垃圾處理情況應及時記入《垃圾記錄簿》。

  6 加裝燃、潤油防污染管理

  6.1 總則

  6.1.1 船舶加裝燃潤油工作的總負責人是輪機長,任何加油的文件、單據等應交輪機長簽署,并予以確認。

  6.1.2 做好加裝燃潤油全過程管理,全過程是指:油船(駁)到達至離開本船或本船靠上至離開加油碼頭。在此期間各部門應將加裝燃油、澗滑油作為全船工作,通力合作,加強值班責任心,防止發生油污染事故。

  6.1.3 原則上加油工作須在白天完成,若必須在夜晚加油時,必須增加值班人員和準備充足的照明設備。

  6.1.4 靠碼頭加油時,值班水手應經常巡視及調整系泊纜繩,在潮水漲落幅度大港口更要加強上述工作。

  6.2 受油前的準備

  6.2.1 主管加油的輪機員要制訂《加油計劃》在制定時,應預先計算好所加油艙的存油量。安排好加油艙柜的加油數量及加裝的先后順序,并留有合適的空檔。

  6.2.2 主管輪機員應會同大副商定裝油艙序及加裝量。

  6.2.3 加油前應備好應急工具和應急物品。

  6.2.4 配備足夠的加油人員,使他們熟悉加油系統的溢油管、空氣管、溢油柜、測深管(測深指示器)的位置和加油計劃的詳細過程。

  6.2.5 堵好甲板出水孔、開啟受油艙透氣孔、堵好集油槽放殘孔。油艙透氣管下無集油容器的,應放置集油器具。

篇3:起重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起重吊裝作業安全措施

  1一般規定

  1.1起重工必須經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1.2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1.0,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

  1.3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1.4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人監護。

  1.5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或一側作業。

  1.6在高壓線垂直或水平方向作業時,必須保持表1.6所列的最小安全距離。

  表1.6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

  輸電導線電壓(kV)1以下1~1520~4060~110220

  允許沿輸電導線垂直方向

  最近距離<m)1.53456

  允許沿輸電導線水平方向

  最近距離(m)11.5246

  1.7起重機司機、指揮信號、掛鉤工必須具備下列操作能力:

  1.起重機司機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1)所操縱的起重機的構造和技術性能。

  (2)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制度。

  (3)起重量、變幅、起升速度與機械穩定性的關系。

  (4)鋼絲繩的類型、鑒別、保養與安全系數的選擇。

  (5)一般儀表的使用及電氣設備常見故障的排除。

  (6)鋼絲繩接頭的穿結(卡接、插接)。

  (7)吊裝構件重量計算。

  (8)操作中能及時發現或判斷各機構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

  (9)制動器突然失效能作緊急處理。

  2.指揮信號工必須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1)應掌握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起重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機進行檢查。能熟練地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

  (2)能看懂一般的建筑結構施工圖,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工藝要求指揮起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

  (3)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及構件重心位置,并能計算非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

  (4)正確地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

  (5)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

  (6)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

  (7)具備指揮單機、雙機或多機作業的指揮能力。

  (8)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信號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牽物;散物捆綁不牢;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零碎物無容器;吊裝物重量不明等。

  3.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識和操作能力:

  (1)必須服從指揮信號的指揮。

  (2)熟練運用手勢、旗語、哨聲的使用。

  (3)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

  (4)熟悉常用材料重量,構件的重心位置及就位方法。

  (5)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

  (6)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拴掛方法。

  1.8作業時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統一指揮。

  1.9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1.10使用兩臺吊車抬吊大型構件時,吊車性能應一致,單機荷載應合理分配,且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的80%。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

  2基本操作

  2.1穿繩:確定吊物重心,選好掛繩位置。穿繩應用鐵鉤,不得將手臂伸到吊物下面。吊運棱角堅硬或易滑的吊物,必須加襯墊,用套索。

  2.2掛繩:應按順序掛繩,吊繩不得相互擠壓、交叉、扭壓、絞擰。一般吊物可用兜掛法,必須保護吊物平衡,對于易滾、易滑或超長貨物,宜采用繩索方法,使用卡環鎖緊吊繩。

  2.3試吊:吊繩套掛牢固,起重機緩慢起升,將吊繩繃緊稍停,起升不得過高。試吊中,指揮信號工、掛鉤工、司機必須協調配合。如發現吊物重心偏移或其他物件粘連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起吊,采取措施并確認安全后方可起吊。

  2.4摘繩:落繩、停穩、支穩后方可放松吊繩。對易滾、易滑、易散的吊物,摘繩要用安全鉤。掛鉤工不得站在吊物上面。如遇不易人工摘繩時,應選用其他機具輔助,嚴禁攀登吊物及繩索。

  2.5抽繩:吊鉤應與吊物重心保持垂直,緩慢起繩,不得斜拉、強拉、不得旋轉吊壁抽繩。如遇吊繩被壓,應立即停止抽繩,可采取提頭試吊方法抽繩。吊運易損、易滾、易倒的吊物不得使用起重機抽繩。

  2.6吊掛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1.兜繩吊掛應保持吊點位置準確、兜繩不偏移、吊物平衡。

  2.鎖繩吊掛應便于摘繩操作。

  3.卡具吊掛時應避免卡具在吊裝中被碰撞。

  4.扁擔吊掛時,吊點應對稱于吊物中心。

  2.7捆綁作業應遵守以下規定:

  1.捆綁必須牢固。

  2.吊運集裝箱等箱式吊物裝車時,應使用捆綁工具將箱體與車連接牢固,并加墊防滑。

  3.管材、構件等必須用緊線器緊固。

  2.8新起重工具、吊具應按說明書檢驗,試吊后方可正式使用。

  2.9長期不用的超重、吊掛機具,必須進行檢驗、試吊,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

  2.10鋼絲繩、套索等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8~10。

  3三角架(三木搭)吊裝

  3.1作業前必須按安全技術交底要求選用機具、吊具、繩索及配套材料。

  3.2作業前應將作業場地整平、壓實。三角架(三木搭)底部應支墊牢固。

  3.3三角架頂端綁扎繩以上伸出長度不得小于60cm,捆綁點以下三桿長度應相等并用鋼絲繩連接牢固,底部三腳距離相等,且為架高的1/3至2/3。相鄰兩桿用排木連接,排木間距不得大于1.5m。

  3.4吊裝作業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試吊時應檢查各部件,確認安全后方可正式操作。

  3.5移動三角架時必須設

專人指揮,由三人以上操作。

  4構件及設備的吊裝

  4.1作業前應檢查被吊物、場地、作業空間等,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4.2作業時應緩起、緩轉、緩移,并用控制繩保持吊物平穩。

  4.3移動構件、設備時;構件、設備必須和拍子連接牢固,保持穩定。道路應堅實平整,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使用卷揚機移動構件或設備時,必須用慢速卷揚機。

  4.4碼放構件的場地應堅實平整,碼放后應支撐牢固、穩定。

  4.5吊裝大型構件使用千斤頂調整就位時,嚴禁兩端千斤頂同時起落;一端使用兩個千斤頂調整就位時,起落速度應一致。

  4.6超長型構件運輸中,懸出部分不得大于總長的1/4,并應采取防護傾覆措施。

  4.7暫停作業時,必須把構件、設備支撐穩定,連接牢固后方可離開現場。

  5吊索具

  5.1作業時必須根據吊物的重量、體積、形狀等選用合適的吊索具。

  5.2嚴禁在吊鉤上補焊、打孔。吊鉤表面必須保持光滑,不得有裂紋。嚴禁使用危險斷面磨損程度達到原尺寸的10%、鉤口開口度尺寸比原尺寸增大15%、扭轉變形超過10%、危險斷面或頸部產生塑性變形的吊鉤。板鉤襯套磨損達原尺寸的50%時,應報廢襯套。板鉤心軸磨損達原尺寸的5%時,應報廢心軸。

  5.3編插鋼絲繩索具宜用6×37的鋼絲繩。編插段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且不得小于300mm。編插鋼絲繩的強度應按原鋼絲繩強度的70%計算。

  5.4吊索的水平夾角應大于45°。

  5.5使用卡環時,嚴禁卡環側向受力,起吊前必須檢查封閉銷是否擰緊。不得使用有裂紋、變形的卡環。嚴禁用焊補方法修復卡環。

  5.6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鋼絲繩不得繼續使用:

  1.在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量超過總絲數的10%。

  2.出現擰扭死結、死彎、壓扁、股松明顯、波浪形、鋼絲外飛、繩芯擠出以及斷股等現象。

  3.鋼絲繩直徑減少7%~10%。

  4.鋼絲繩表面鋼絲磨損或腐蝕程度,達表面鋼絲直徑的40%以上,或鋼絲繩被腐蝕后,表面麻痕清晰可見,整根鋼絲繩明顯變硬。

  7使用新購置的吊索具前應檢查其合格證,并試吊,確認安全。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外围在线观看 | 九九色综合网 |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久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hd |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免费久久久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观看 | 三级视频欧美 | 日本红怡院在线 | 久久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 | 九九热爱视频精品视频高清 | av亚洲男人天堂 |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 成 人免费va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观看 |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一级特黄 | 午夜两性视频免费看 | 亚洲性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1 | 看日本真人一一级特黄毛片 |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的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国内自拍 | 韩国一级淫片视频免费播放 |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 久久久9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 毛片视频网址 | 香蕉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美女一级视频 | 久草在线视频中文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77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