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班名:博文約禮
班訓:獨立、自信、創新
班規:熱愛集體、團結友愛、積極向上、勤奮好學、遵守規范、開拓進取
班級公約:
一、準時到校不遲到,不忘帶好需用品。
二、打掃衛生要主動,早睡早起身體好。
三、團結同學關愛人,教室環境保潔好。
四、課堂準備要充分,尊敬師長有禮貌。
五、課堂紀律要遵守,積極發言勤動腦。
六、學會傾聽不插嘴,功課作業按時交。
七、列隊集合準時到,迅速安靜不吵鬧。
八、堅持鍛煉很重要,自覺認真做兩操。
十、個人衛生要講究,環境整潔要記牢。
十一、愛護公物要做到,集體榮譽保護好。
十二、課外活動要參加,鍛煉才干長見識。
十三、奧運精神大發揚,實現人生新突破。
一、方案目標:
1、建立班級自主管理模式,逐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職務,擔任能發揮作用和自我滿意的角色,發揮、發現和發展自己獨特的作用和價值,學會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協商和民主評議,并鼓勵和指導學生在解決集體生活的各種矛盾中,使集體和每個學生都得到成長。
2、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能力,掌握科學研究及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在班級中形成探索與研究問題的良好的探究與學習的氛圍。
3、通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更快地學會學習,學會生存。
4、讓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并在學習與集體活動中建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培養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5、讓學生把握為人處世的原則與明辨是非及處理問題的道理,學會理智的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能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培養現代意識(競爭意識、法律意識等),使班級正氣上升。
二、總體方案:
(一)物質文化建設——教室布置
教室是一個學生主要活動場所,一個優美良好的環境才能帶給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教室布置時,注意了室內各種設施顏色的搭配,使教室呈顯出一種自然、平靜、整潔的氣氛,顯現一種和諧美。教室外設計了班牌:博文約禮(廣博求取學問
嚴格遵守禮儀)。旁邊是“中隊榮譽”,記錄孩子們努力的成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室內設計了“滿天星”,對一天中每個過程表現很好的同學頒星,每天一考評,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設計了“文采精華”,展示孩子們的佳作;設計了“七彩創意”,是一個展示他們創造力的平臺。還有圖書角,當你走進書香彌漫的一方小天地,你會油然升起一種莊嚴神圣的感覺,對知識的崇尚、渴求會一下子被書香所勾起,使你不得不想遨游在書的海洋中。
(二)觀念文化建設.轉變班級觀念——尋找每人亮點。
班級文化觀念可以簡單而通俗地理解為全整個班級對各種現象。事件有傾向性的看法和思想。班級文化建設要尋找每個學生精神的發光點,發展每個學生的特長和個性,使班級文化生活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加速器“。
(三)人際文化建設
人際關系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發展的基本條件,它對個性發展、行為表現、心理健康都發生巨大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關心和愛護會造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氣氛,它能使每一個正常人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程度不同的滿足,從而產生開朗、樂觀的情緒,對生活更加熱愛,并使群體保持一種穩定的,融洽的秩序。反之,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或者冷漠,會造成一種不良的社會心理氣氛,使人感到孤寂、壓抑、苦悶,并最終導致人的心理變態,對生活,對人生,對學習都抱著一種消極的態度。
(四)活動文化建設——系列主題班會
每周一次的班隊課是德育建設的思想陣地,充分有效的利用班會時間是班級建設的最好途徑,在班會課上強調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自我設計的活動中,學生能夠自由充分的發展他們的愛好,特長和各種能力,,因而對于培養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義往往是課堂學科教學活動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師要放手讓班干部組織,主持班級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權利,這樣將確保班干與同學之間的頻繁交往,又利用活動促進同學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進而滿足學生各種心理的需求。當然組織活動是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良好個性、主動精神,交往能力,以便拓展學生心理發展的更廣闊天地,主題班會課根據時間的不同的,學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確定內容。好習慣訓練:1、愛祖國,升旗儀式肅立;2、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3、文明禮貌,微笑待人;4、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做到;5、學會尊重,耐心傾聽;6、勤奮自強,鍛煉身體;7、自尊自律,別人的東西不亂動;8、環保衛生,節約能源。活動主題:1、創建文明城市,我參與,我知曉,我奉獻;2、我愛紅領巾;3、珍愛生命,安全第一;4、環境保護,從我做起;5、節約能源有利大家。
三、具體實施過程
1、完善班級德育工作規程:
①學期初進行班委換屆選舉,在本學期的常規工作中培養一批新的班級管理人才,確定了班委共10人,在形成班委后,培養教育,合理分工,建立一支肯干,能干的干部隊伍。②繼續實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級中每個人都有事做,班級中的每件事,每個項目都有人負責,班級中的事都由學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員主要負責。③完善“值周班長“與常規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學都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同時培養他們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并提高他們的實際管理能力。
2、完善班級文育工作規程:
(1)自主管理機制:①設置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制定目標和活動內容,在小組中當家作主。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學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其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③定期變換管理角色,實行角色動態分配制,有助于學生從管理角色的變換中學會自主管理,增強主體自我調整能力。④制定最優班級目標,班級每月每周都有自己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形成都力求使學生能認同,切合學生實際,能激發學生的行為。
(2)優化班級文化環境:①建立積極,健康,融洽的班級心理環境。①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使他們在受尊重的環境中,在民主的氛圍中,自主地參與班級管理.②十分注意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確立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自主管理“中獲取成功,增強自信,學會自主,實現其自身的價值。②建立凈化,美化,知識化的班級物質環境,要求同學保持教室的干凈整潔,窗明幾凈,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級就是我的家,我要為家作貢獻“的良好氛圍。
(3)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①開展好傳統教育活動②構建主體參與型的班級活動模式,由學生自主制定活動目的,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行組織主持,自主進行活動評價。③拓寬班級教育活動空間,開展課外綜合興趣小組活動,在互動中促進交流。
(4)開展各種各樣的班內學習競賽活動,從組織形式上分有::小組學習競賽,大組學習競賽,個人學習競賽;從內容上分有:語文、數學、英語等方面內容的競賽,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競爭與互動,激發學生個體與整個班集體的學習與工作的熱情,使學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
(5)及時反饋:對于每個學生在“自主,創新,合作,競爭“方面的具體表現,班級的學習與工作的狀況及成效,將通過書面的或口頭的形式及時告之全體學生,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言行。
(6)定期總結:利用夕會、主題班會課,針對學生及班級存在與暴露出的具體問題由教師或學生提出并分別由教師或學生分別主持,進行分析與總結.以達到及時調整,更快進步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明辨是非,揚善抑惡,形成良好的班風。
備注
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合作競爭意識、,集體意識、活動能力、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能力。
同時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不斷有新的見解,新的觀點出現,我會及時發現,只要有利于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就要大力提倡。只有群體主動參與創造班級文化,形成同類價值意識,價值取向。而且參與得愈廣泛,愈長久,文化創造的愈多,積累得愈豐厚,學生個體才能在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自然融入班級共同的價值目標和取向中,獲得創造的自由,發展的自由。
篇2:區中心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區中心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豐富校園生活,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環境育人實效,營造和諧學習氣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影響學生健康的重要環境因素,是重要的隱性課程。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為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總體目標
我們將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努力創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既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級文化體系。
通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啟迪學生思想,升華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使文明守紀、勤奮讀書、樂于助人蔚然成風,結合本校德育實際,探索、總結、激勵、宣傳,形成優良學風、班風、校風。
三、班級文化建設要求
第一,在班級中樹立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良好的班級文化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灌輸,使學生們樹立健康的思想導向和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
第二、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班級環境對于班級文化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采取各種形式營造一個溫馨的文化氛圍。
第三、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組織,制定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
四、工作措施:
良好的班級環境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中應該努力塑造環境文化,賦予班級環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衛生:
墻壁:無灰塵、布置美觀
地面:整潔、干凈
桌椅:擺放整齊、無亂圖亂畫現象
講臺、門窗:干凈、整潔
班中物品擺放:整齊(尤其衛生潔具的擺放)
(二)、布置:
總體要求:教育性、觀賞性、內容更新及時
注:榮譽欄:張貼班級參加學校活動獲得的獎狀、流動紅旗。或者是將班級中評選出的“文明之星”予以公布。
板報欄:以后墻黑板為基地,根據每月的德育主題出期刊,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特色欄:可以在墻的四周,用吹塑紙、彩色紙營造一塊陣地,主題可以是:我最棒、比一比、小手真能干、童心在這里飛揚、露一手、每周之星;也可以是書法、繪畫、作文、小報的展覽…
五、評比設獎。
由政教處4月底組織人員對各班的布置進行檢查評比,評比結果將與本學期班級的黑板報評比一起綜合設獎。
篇3:區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區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豐富校園生活,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環境育人實效,營造和諧學習氣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影響學生健康的重要環境因素,是重要的隱性課程。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一種行為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形成一種良好的自覺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成才環境,促進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總體目標
我們將以精神文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營造濃厚的班級人文氣氛,努力創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既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級文化體系。
通過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啟迪學生思想,升華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典型,表彰先進。使文明守紀、勤奮讀書、樂于助人蔚然成風,結合本校德育實際,探索、總結、激勵、宣傳,形成優良學風、班風、校風。
三、班級文化建設要求
第一,在班級中樹立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良好的班級文化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灌輸,使學生們樹立健康的思想導向和牢固的班級文化意識。
第二、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班級環境對于班級文化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采取各種形式營造一個溫馨的文化氛圍。
第三、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組織,制定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
四、工作措施:
良好的班級環境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班主任在班級建設中應該努力塑造環境文化,賦予班級環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衛生:
墻壁:無灰塵、布置美觀
地面: 整潔、干凈
桌椅: 擺放整齊、無亂圖亂畫現象
講臺、門窗: 干凈、整潔
班中物品擺放: 整齊(尤其衛生潔具的擺放)
(二)、布置:
總體要求:教育性、觀賞性、內容更新及時
注:榮譽欄:張貼班級參加學校活動獲得的獎狀、流動紅旗。或者是將班級中評選出的“文明之星”予以公布。
板報欄:以后墻黑板為基地,根據每月的德育主題出期刊,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特色欄:可以在墻的四周,用吹塑紙、彩色紙營造一塊陣地,主題可以是:我最棒、比一比、小手真能干、童心在這里飛揚、露一手、每周之星;也可以是書法、繪畫、作文、小報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