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上半年中學網絡教研工作計劃范本
為了進一步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我校教育科研、教學研究、課改方面的引領作用,結合市教教研室本學期網絡教研工作要點,我們繼續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交互動態的網絡教研平臺,通過具體的網絡教研工作的實施,進一步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
本學期網絡教研工作在我校的實施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年頭,在這期間,我們基本上按照學校制定的實施方案,逐步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從總體上看,我校的網絡教研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對網絡教研工作處于完成各項任務和計劃的階段,沒有交友特色的創新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網絡教研水平,解決目前網絡教研普遍存在的程式化的問題,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對本學期的網絡教研工作制定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市教研室和學校《實施方案為指導》,認真落實全區網絡教研工作會議精神。將常規教研與網絡教研結合起來,以學校教研網為平臺、以教師成長日志為手段,以教研組為單位,實現常規教研網絡化、教研管理網絡化、網絡教研常規化、網絡管理制度化的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質量。
二、現狀分析
雖然網絡教研已經進行了一個階段,但是總結一年多來的網絡教研工作,我校目前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教師的常規教研行為和教研意識還不夠強,這不僅是制約網絡教研的瓶頸,而且是常規教研的難點所在。網絡教研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與促進沒有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教師對網絡教研的認識和定位還不是十分準確,對網絡技術的應用還不是特別的嫻熟。
(三)學校組織的技術指導不到位,對出現的問題指導和規范不及時,相關的制度還不完善。
(四)教師的發展和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對于一些在網絡教研方面的優秀教師引導不夠。
(五)教研組的集體教研氛圍還沒有形成,教研組的作用發揮的不是十分到位。領導和骨干教師的參與不高。
(六)硬件設施不能完全滿足教師發展的需要。所借助的新思考平臺不夠穩定。
(七)以博客平臺建立的網絡教研體系比較混亂,不便于管理和使用。
(八)網絡教研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三、本學期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
雖然我們在推進網絡教研工作中遇到了上述的困難和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網絡教研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這些困難和問題也屬于發展中的問題,是可以克服和解決的。為此,我們本學期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是
(一)完善網絡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蔡立軍(總體負責學校網絡教研工作)
副組長:常榮華(具體負責實施,主管網絡教研工作)
工作成員
1、蘇紅、馬曉娟、尤貴新(負責對教研信息的發布與管理,組織開展全校性的教研工作)
2、閆軍(負責學校信息的發布與管理)
3、曹熠(負責技術維護)
4、謝進、李勤、李德宏、汪生斌、田興國、潘文俊、趙麗芳,王金禮(負責組織本教研組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
(二)加強對常規教研的指導與管理,提高常規教研的質量和水平。
1、常規教研必須做到;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活動有方案、過程有檢查,結果有實效。
2、加強教研組建設,特別要加強對教研組長和骨干教師的培養。發展教研組在網絡教研中的核心作用。
3、嚴格集體備課制度,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
(三)結合校本培訓,安排內容,進行網絡教研方面的針對性培訓。培訓的重點:一是技術層面的,二是理念層面的,三是經驗交流層面。
(四)依托校園網,建立新的網絡教研交流體系
1、對青銅峽回民中學學校網站進一步完善和規劃。除學校的常規工作外,重點要突出其教研性,要將其建成我校開展網絡教研的最基本的平臺和紐帶。發揮網站的潛力。
2、在此平臺上,主要完善以下內容
(1)把以教研組為單位的建設的教研活動發布與交流平臺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
(2)由教導處負責組織學校的教研活動,管理員定期進行總結反饋和公布;
(3)每個交流活動中,要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要特別注重實效發揮“討論”的功能(即“研”的功能);
(4)教師以個人空間為載體,開展撰寫個人成長博客、下載和上傳備課資料,開展網絡研討與交流(在“網校office”上與同行進行交流和下載資料)
(5)在校園網“網絡教研”上進行發布和交流。鼓勵教師多撰寫與教學有關的日志,心得和案例。個人美文和隨筆發表在“教師”上;進一步規范發布渠道。要求管理員必須認真審核,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過。
(6)進一步建立與上級部門及其他教研部門與學校的友情。
(7)由教導處收集和發布學校的教學資源庫。
(五)保障機制
1、加強培訓和檢查指導。特別是管理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完成任務。
2、加大考核的力度,將網絡教研列入到教研組及教師個人考核的生要內容之一。3、對于表現突出的教研組和個人(含管理人員)進行表彰獎勵,對于能夠按要求開展和完成任務的教師予以上網補助。對教師空間的考核不能單純只看訪問量和點擊量,要將博文是否與教學有關,為教學服務作為考核的依據。
篇2:中心小學網絡教研制度
新桃中心小學網絡教研制度
為了更好地推進學科教研,讓一線教師們在網絡環境下實施有效教研,增加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機會,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決定采取網絡教研與實際教研相結合的教研方式,豐富學科教師的教研活動。現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網絡教研制度。
1、重視建立網絡教研平臺,完善學校網站,設立相關欄目為教師網上教研創造條件,并及時組織進行有關培訓。
2、成立組織機構,負責組織與指導本校網絡教研活動,積極選派骨干教師參加網絡教研技術培訓,提高網絡教研技術水平。
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設備的作用,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系統的建設,為教師利用網絡進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學校每月統計一次教師參與網絡教研、投稿情況,并公布教師投稿的數量,每月一評,期末進行表彰。
篇3:片區網絡教研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z小學片區網絡教研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工作職責:統籌管理、構建聯片區域的博客群。整體組織安排網絡教研工作。宏觀上掌握博客的交流及活動情況,同時要做好指導與檢查,及時發布重要通知。
一分部:晉華片區網絡教研工作室主持人:
工作室名稱及主持人:
工作室主持人職責:
1、主持人負責管理本學科段的網絡教研(發布研討題,博文、教學設計的轉發、組織評論、發表指導教師研討建議、影像資料、研討信息收集整理)
2、組織教師對博文進行評論并給予引導。
3、發揮自己的專業引領作用,對發布的研討論文、影像資料進行互評。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或組織教師對某一問題開展專項研討。
4、收集各校參與研討的相關信息并定期發布,并及時匯報交流本工作室的各學校參與情況。
5、對自己的管理過程及本片區本學科本組教師的參與情況做好記錄、匯總,以便考核。
二分部:聯片區其它四校的工作室:(教研室或教導處)
按工作室主持人的要求,督促、管理好自己學校教師的參與、交流并做好過程的記錄與匯總。
三分部:片區五校各學科教研組
1、各校各年級各學科教研組,就是網絡教研組,教研組長也是網絡教研組組長。
2、組長要按照工作室主持人的要求,組織、管理、督促好本組的網絡教研工作。
3、組長要負責管理本年級、本學科的網絡教研(博文轉發、組織評論、發表指導教師研討建議、研討信息、收集記錄)
4、每周要對本組教師的參與情況進行匯總,上報學校工作室。
參與網絡教研教師職責:(五所學校各學科全體教師)
1、對工作室主持人發布的研討主題要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評論。(一個主題至少要有一次評論)
2、針對實踐“三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發表自己的體會、收獲、心得,也可就某一環節寫寫小論文(兩周一篇)。
3、對講課教師上傳的教學設計、教學視屏要認真閱讀、觀看,針對每一個環節給予點評、幫助修改,提出合理化建議。(每稿后至少要跟一次點評或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