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班班通”教學應用競賽活動方案
為充分發揮“班班通”工程和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效益,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真正發揮“班班通”工程在營造有效課堂的作用。特舉行“班班通”教學應用優質課競賽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會應用一體化多媒體電子白板進行教學設計;會應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會一體化多媒體電子白板多種功能的操作方法;能貫徹新課程理念開展教學活動。
二、參賽對象及活動時間
全校所有參與教學的教師。時間:11月6日—11月9日
三、評比小組
為了加強對“班班通”教學應用競賽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競賽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學科評委:
文科組
理科組
(如果上述評委因急事不能參與聽課的,由評委組長協調好必須保證每堂課有三個評委參評。文科評委組長呂曉蓉,理科評委組長徐定文。)
四、評比標準
1、課件內容科學、正確,畫面優美、創意新穎、主題鮮明,能激發學習興趣;網上下載或運用他人課件主題鮮明、內容科學規范。
2、熟練正確運用“班班通”設備及軟件。課件演示、操作熟練、無界面錯誤。熟練運用“班班通”軟件中拖動、旋轉、平移畫著重線、部分或整體放大、擦去已講內容等功能。
3、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教學方法要注重創設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
5、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相長,各有收獲。
五、表彰獎勵
1、按參加比賽老師的成績高低,各取語文組、數學組、常識組前三名,并給予物質獎勵。
2、競賽成績優異者推薦到區里參加“班班通”教學應用競賽。
篇2:課堂教學競賽結果通知
關于課堂教學競賽結果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斷促進我校教師專業成長,教務二處在近期舉行了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本次競賽共有八位教師參加,經評委組認真評審,評出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兩名。現將評比結果通知如下:
獎次 姓名 課題
教務二處
二○**年**月*日
篇3:中學(學校)數學競賽教學工作匯報
中學(學校)數學競賽教學工作匯報
在學校教務處、教導處、年級辦公室、本組教師的工作支持下,我和代成紅老師一起從20**年秋季起,利用每周三、周六晚18:20—20:20,對20**屆學生進行數學競賽教學,現將有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指導思想
1、 擴展課堂知識
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教學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知識需求。在數學競賽教學中,我們會適當擴展課堂知識,探求課堂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擴而不散,展而不亂,服務于教學。例如在《函數》中,我們分別對《二次函數》、《函數的奇偶性和周期性》、《Gauss函數》、《函數方程》等內容做專題講解,在知識、方法上適當擴展和歸納總結。
2、拓展思維空間
相比常規題,數學競賽試題更注重數學才能的體現,學生解題時必須要有一個更深入分析、思考、探索、聯想、轉化、類比、試驗的過程,要恰當地運用各種發現解題過程的探索方法。數學競賽教學更要為參與的學生提供了一個開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膽猜想、為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實踐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3、探究高考動向
很多高考題,尤其是高考壓軸題,其內容或方法都直接取材于或源于數學競賽題,例如20**年湖北省高考數學壓軸題,其解法只是數學競賽題中的常用解法,因此,數學競賽教學也要研究高考數學與競賽數學的結合點,研究競賽數學對高考數學的影響,服務于高考。
4、創造交流平臺
任何教學過程都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數學競賽教學更愿意為學生創造一個交流的平臺,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知識上更深入探索,方法上更進取創新,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
二、課程安排
數學競賽輔導以專題形式,按照課堂教學順序和競賽考試時間要求分四個方面:
1、高考大綱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要求和內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2、大綱拓展部分:容斥原理、二次函數、函數的奇偶性與周期性、數列的遞推關系式與通項公式、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數恒等式與不等式、著名不等式及其應用、幾何定值與極值、幾何不等式、函數方程、多項式基礎理論等。
3、聯賽二試部分:平面幾何、代數、數論、組合;
4、模擬考試部分:歷年全國聯賽試題、歷年各省預賽試題、模擬試題。
三、競賽成績
在20**年5月23日舉行的湖北省數學競賽中,一年級學生參賽,李帥榮獲省級二等獎,謝棟、江龍、張翻、陳夕輝、羅侶、熊斌武、嚴文軒、廖凱文、李晨光、陳世超、王闖、黃勇、胡偉、郭玉婷、何俊逸榮獲省級三等獎,輔導教師榮獲湖北省高中數學競賽“優秀教練員”稱號;
在20**年10月11舉行的全國數學聯賽中,二年級學生參賽,謝棟、廖凱文、戴釋然榮獲全國二等獎,劉夢佳、王闖、文俊、熊斌武、熊進、汪文、羅雷、周雷榮獲全國三等獎,輔導教師榮獲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優秀教練員”稱號;
四、教學思考
中學奧林匹克數學教育作為數學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學奧林匹克數學教育是以普通中學數學內容為載體、以高等數學為背景、以思維訓練和激發興趣為主要目的、以開展數學競賽為主要評價手段的一種高層次的數學教育活動。奧林匹克數學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大致為:數論、組合數學、初等代數、初等幾何、函數方程等。奧林匹克數學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1、注重基礎
奧林匹克數學通過數學競賽問題把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巧妙地結合起來,把常規方法和非常規方法有機的融為一體,它的每個命題雖然都有一定的難度,但中學數學的內容和方法卻是它的基礎,也就是說這種競賽數學保留了中學數學的精華和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
2、注重創新
奧林匹克數學的命題與解題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
3、注重拓展
由于眾多的數學家直接參與奧林匹克數學教育活動,同時更由于競賽本身的機制,使得奧林匹克數學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國內、國際各級各類數學競賽的試題凝聚著眾多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的智慧,對這些試題的鉆研與欣賞,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4、注重探究
奧林匹克數學教育不以知識掌握的多少為尺度,而是注重數學才能的體現。因此,數學奧林匹克試題之難,要求解題者能力之高是公認的。面對一道陌生的數學競賽題,學生必須要有一個深入分析、思考、探索、聯想、轉化、類比、試驗的過程,要恰當地運用各種發現解題過程的探索方法。由于奧林匹克數學的高難性,也為參與的學生提供了一個開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膽猜想、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實踐機會。
5、注重激勵
競賽題從形式上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直觀性、奇異性、挑戰性,并且表達簡練,情景獨特,結果優雅,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鉆研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