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師教育心得《給孩子平等的愛》
幼兒園生活
小班的生活瑣碎繁雜,哭泣的需要安慰,不會自己吃飯的需要喂,尿了褲子的需要更換,發(fā)生沖突的需要調(diào)解。有時他們會讓我開懷大笑,有時他們又讓我哭笑不得,面對這樣一群平均年齡只有三歲的孩子,老師需要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細心,平等對待。
童真的世界
王孜依是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蛋兒,白皙嫩滑的皮膚,非常惹人喜愛,老師們都很喜歡她。每天中午起床后,我總是喜歡給她梳各種各樣的小辮子,尤其是每當我學了新發(fā)型后,都要給她梳一個,而她也很樂意很喜歡,有時還在其他小朋友面前顯擺:“看,老師給我梳的,好看吧!”有一次王孜依的媽媽來幼兒園告訴我說,孜伊早上不想在家梳頭,非要來幼兒園讓老師梳,我聽了還很高興呢,就隨口說:“那就來幼兒園梳唄。”可我沒有想到,一次無意識的談話竟會被孩子當作樣板來模仿。
晨間趣事
有一天早上,黃琳倩和家欣小朋友沒有梳頭就來幼兒園了,她們的奶奶說她們也想讓老師給自己梳漂亮頭發(fā),還說是老師說的可以來幼兒園梳頭發(fā)。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除了王孜依,其他小女孩的發(fā)型只是偶爾換了一下。我根本沒有想到孩子會對一個小小的發(fā)型這么在意。她們的話點醒了我,讓我意識到,每個孩子的心靈都很細膩,她們來到幼兒園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平等地享受老師的愛,而我忽略了她們的感受,沒有真正了解到他們的需求,沒有將愛平等地播撒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
愛的天平
都說是老師在教育孩子,可是孩子們卻給我上了一節(jié)課。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老師自身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影響著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無偏見的愛每個孩子是老師最起碼的職業(yè)道德,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只有將愛的天平保持平衡,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切實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促進老師與孩子的共同成長。
總結:雖然這學期非常忙、累,但收獲卻不少,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獲的喜悅,也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存在的問題。所碰到的問題要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篇2:幼兒園新小班親子體驗活動方案
幼兒園新小班親子體驗活動方案
指導思想:
為了使新小班的孩子能夠盡快融入烏南的集體生活,使家長較全面地了解烏南的辦園思想、教育理念,我們設計了新入園幼兒、家長的“親子體驗活動”,借助親子活動促進家園協(xié)同,在日后能互相合作、支持,共同伴隨幼兒一起快樂、自主地成長。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互動的方式,來了解和認同烏南的辦園思想,使大家在相同的價值觀的引領下,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活動,使家園得到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2、讓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提早來適應環(huán)境,熟悉老師,熟悉同伴,從而幫助孩子積累一些集體生活的經(jīng)驗,體驗幼兒園活動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3、讓家長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教師的工作,了解孩子在園生活的一些基本環(huán)節(jié),幫助家長有目的地在入園前為孩子做好各種入園準備。
活動準備:
2 一個小動物手偶
2 小動物粘紙(同樣的6套)
2 姓名貼(老師自制,并貼在相應處,如書包架、鞋架、小抽屜、衣物抽屜)
2 親子掛牌和附頁卡紙(25份)、小星星粘紙、固體膠、彩筆等
2 錄音機、小班早操律動的音樂
8月27日第一次活動過程:
來園活動:9:00——9:30
2 找找寶寶照片,找到教室認識老師,并與老師打招呼
2 請寶寶在門口上找到自己照片貼上名字粘紙在老師的提示下,將選擇的小動物粘紙貼在相應處(茶杯桶、書包架、鞋架、小抽屜)
2 請家長為寶寶換軟底鞋,按照標記放好,被子交給保育員
2 家長和寶寶一起選擇玩具游戲(提示寶寶看標記)
9:30——10:00
2 放音樂,提示寶寶將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長站后排)
2 老師介紹看標記學收玩具
生活活動:
2 老師介紹洗手的方法:運用兒歌,介紹折毛巾方法(大毛巾變長毛巾,長毛巾變小毛巾)
2 點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盤子吃完后(家長鼓勵孩子盡量全部吃完,如果孩子不吃,請家長吃完,以身作則幫助養(yǎng)成好習慣),用毛巾擦嘴;在保育員幫助下,學著整理餐具,杯子放桶里、盤子疊起來、毛巾放筐里
快樂游戲:10:00——10:30
點名游戲:認認自己的老師,并在老師、家長的鼓勵幫助下,讓寶寶對自己的姓名有反應,愿意站起來開口報到,獎勵粘紙。
親子制作“我的小名片”——提供卡紙、粘紙、姓名貼、記號筆、固體膠(觀察小肌肉精細動作,家長在卡片反面寫上英文名)做好的名片插在吊牌里掛在胸口,30日親子體驗和開學后每天帶來。
飲水,會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熟悉兒歌,學用小水杯喝水。
與老師再見——離園:在門口,每位寶寶與老師抱抱再見,老師為開口的寶寶貼粘紙。
結束提示家長給寶寶換鞋
8月30日第m.dewk.cn一次活動過程:
來園活動:9:00——9:30
2 鼓勵孩子主動上樓進教室,并與老師打招呼
2 請寶寶將書包掛在自己名字標記的相應處;
2 家長鼓勵寶寶學著自己換鞋,按照標記放好,家訪等資料交給老師
2 家長和寶寶一起選擇玩具游戲(提示寶寶看標記)
9:30——10:00
2 放音樂,提示寶寶將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長站后排,適當與寶寶保持距離)
2 老師鞏固看標記學收玩具的好習慣——把玩具寶寶送回家
生活活動:
2 老師繼續(xù)用兒歌鞏固洗手的方法和折毛巾方法
2 分批進入盥洗室,請家長鼓勵幼兒嘗試獨立盥洗點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盤子,吃完后用毛巾擦嘴;
2 三位一體的站位:保育員在餐車邊提醒幼兒有序擺放整理杯子盤子和毛巾;一位老師在盥洗室照顧幼兒入廁洗手拿毛巾的情況,一位老師巡視觀察每組幼兒進餐點的情況。
快樂游戲:10:00——10:30
鞏固點名游戲:認認自己的老師,并在老師、家長的鼓勵幫助下,請寶寶開口,說說自己的名字,獎勵粘紙。
“我是小小兵”“玩具模仿操”——跟著老師一起學跳簡單的小班律動和早操1——2遍(觀察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和音樂節(jié)奏感)
飲水,會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鞏固兒歌,學用小水杯喝水。
全班幼兒、家長與老師合影、留下美好回憶。
離園:在門口,每位寶寶與老師抱抱再見,老師為開口的寶寶貼粘紙。
結束提示家長給寶寶換鞋
生活活動:
2 老師介紹洗手的方法:運用兒歌,介紹折毛巾方法(大毛巾變長毛巾,長毛巾變小毛巾)
2 點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盤子吃完后(家長鼓勵孩子盡量全部吃完,如果孩子不吃,請家長吃完,以身作則幫助養(yǎng)成好習慣),用毛巾擦嘴;在保育員幫助下,學著整理餐具,杯子放桶里、盤子疊起來、毛巾放筐里
快樂游戲:10:00——10:30
點名游戲:認認自己的老師,并在老師、家長的鼓勵幫助下,讓寶寶對自己的姓名有反應,愿意站起來開口報到,獎勵粘紙。
親子制作“我的小名片”——提供卡紙、粘紙、姓名貼、記號筆、固體膠(觀察小肌肉精細動作,家長在卡片反面寫上英文名)做好的名片插在吊牌里掛在胸口,30日親子體驗和開學后每天帶來。
飲水,會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熟悉兒歌,學用小水杯喝水。
與老師再見——離園:在門口,每位寶寶與老師抱抱再見,老師為開口的寶寶貼粘紙。
結束提示家長給寶寶換鞋
8月30日第一次活動過程:
來園活動:9:00——9:30
2 鼓勵孩子主動上樓進教室,并與老師打招呼
2 請寶寶將書包掛在自己名字標記的相應處;
2 家長鼓勵寶寶學著自己換鞋,按照標記放好,家訪等資料交給老師
2 家長和寶寶一起選擇玩具游戲(提示寶寶看標記)
9:30——10:00
2 放音樂,提示寶寶將玩具送回家后
坐小椅子(家長站后排,適當與寶寶保持距離)
2 老師鞏固看標記學收玩具的好習慣——把玩具寶寶送回家
生活活動:
2 老師繼續(xù)用兒歌鞏固洗手的方法和折毛巾方法
2 分批進入盥洗室,請家長鼓勵幼兒嘗試獨立盥洗點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盤子,吃完后用毛巾擦嘴;
2 三位一體的站位:保育員在餐車邊提醒幼兒有序擺放整理杯子盤子和毛巾;一位老師在盥洗室照顧幼兒入廁洗手拿毛巾的情況,一位老師巡視觀察每組幼兒進餐點的情況。
快樂游戲:10:00——10:30
鞏固點名游戲:認認自己的老師,并在老師、家長的鼓勵幫助下,請寶寶開口,說說自己的名字,獎勵粘紙。
“我是小小兵”“玩具模仿操”——跟著老師一起學跳簡單的小班律動和早操1——2遍(觀察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和音樂節(jié)奏感)
飲水,會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鞏固兒歌,學用小水杯喝水。
全班幼兒、家長與老師合影、留下美好回憶。
離園:在門口,每位寶寶與老師抱抱再見,老師為開口的寶寶貼粘紙。
結束提示家長給寶寶換鞋
家園互動:提醒孩子將玩好的玩具送回家后,再去更換玩具玩,養(yǎng)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歡迎家長的參與,在活動中你有什么建議、需要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熱誠地為你和孩子服務。
附兒歌:
小水杯
小水杯,手中拿,
我和水杯親親嘴。
咕嚕咕嚕喝下去,
寶寶天天愛喝水。
洗手
洗手液,壓一壓,
手心手背搓一搓,
咦,泡泡出來了,
沖一沖,甩一甩,
再拿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噴噴香。
小香蕉
小小香蕉有禮貌,
點點頭,彎彎腰,
見了老師問聲早,
見了朋友問聲好。
篇3:中心小學推進小班化教育實驗階段工作匯報
中心小學推進小班化教育實驗階段工作匯報
我校小班化教育實驗是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的,迥異于精英教育路線指導下人為的小班化??傮w來說,學校推進小班化教育大致可以概括為這樣四個步驟:加強學習,更新理念——布置環(huán)境,營造氛圍——研究教學,推進課改——重構評估,發(fā)展個性。
一、加強學習,更新理念
從古至今,我們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班級授課制和個別化教學。小班化教育屬于夸美紐斯所說的“班級授課制”,它是相對于大班教學來說的,但兩者并不是對立的關系,我們努力將大班教學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如教師注重教法的鉆研,課堂組織嚴謹?shù)葍?yōu)勢繼續(xù)保持下去,同時小班化教學因為學生人數(shù)少,使我們有機會發(fā)揮個別化教學的優(yōu)勢,比如師生之間建立親密感情,還有因材施教等??傊诮逃砟钌衔覀儾粦摦嫷貫槔?,固步自封;而應該解放思想,兼容并包。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相對于某些班額高達50人左右的班級,新課程理念往往難以貫徹落實,而小班化則能夠更全面、有效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所以說新課程理念和小班化教育實踐是相契合的。新課改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撐,小班化教育為新課改提供了肥沃的實踐土壤。兩者成犄角之勢,彼此推進,相得益彰。如果剝離了新課程來談小班化,那它就是個空殼。
二、運用資源,營造氛圍
我們不僅注重資源的開發(fā),而且因地制宜運用資源。我們的小班教室內(nèi)擺放書包柜、圖書架,甚至將教師的辦公桌也搬到教室里。將墻面設置成學生作品的展示墻。教師們充分展現(xiàn)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資源開發(fā)意識,將冷冰冰的物態(tài)空間轉化成既符合兒童心理又具有感染力的教育資源,體現(xiàn)了精細化的班級管理理念。我們小班化實驗教室還配備了背投電視、投影儀等電教媒體,可以說在硬件設施上基本達到了教育現(xiàn)代化水平。對于這樣的資源,我們善加利用。但是,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我們許多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做得很好。
三、研究教學,推進課改
1.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我們著力構建小班教學“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具體到不同學科,又有語文的“自改作文”模式,科學的“體驗”模式,思品的“悟、習、行”模式等。小班化教學究竟有沒有模式可依,尚待進一步研究。大家都知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科學,所以有法;教學是一門藝術,所以沒有一定的法則。就像水一樣,水無常形,卻又隨地賦形,但在彼此的博奕辯難*同來為教學創(chuàng)新貢獻智慧。
2.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1)互動策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構成一個立體網(wǎng)狀的交流體系,加大知識信息的流量和密度。
?。?)分層策略。我們將教學目標分成基礎性目標與發(fā)展性目標,根據(jù)學生已有的不同基礎,實施個性化教學;設計不同梯度的彈性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定位,有選擇地完成作業(yè)等。
?。?)合作策略。運用異質(zhì)分組與同質(zhì)分組的手段,通過組內(nèi)角色分工,來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內(nèi)容。
(4)活動策略。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學科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整合策略等等。
四、重構評估,發(fā)展個性
小班化教學的評估是個難點。其實不單小班化評估是一個難點,整個教育評估都是一個難題。現(xiàn)在學校一般做法是將評估簡化為考試,簡化為分數(shù)。但分數(shù)無法全面準確地衡量一個人的素質(zhì)、品德、能力。小班化教學的核心思想是個性化教學,讓學生得到適合他個性的發(fā)展,但要為每一個學生量身定做一把衡量的尺子,這是很難的。我們開展了“學生成長檔案袋”的過程性評價,同時引入多元主體評價,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等。
我們認為小班化評估要調(diào)整評估的內(nèi)容與方式。比如以傳統(tǒng)考試模式的考核學生記誦能力為主的學業(yè)成績測量,可能看不出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勢,也會使實施小班化教學法的師生感到失望。因為學生的一些長處,比如口頭表達能力強,m.dewk.cn能說敢說,知識面廣等無法在考查中體現(xiàn)出來。還有要引入選擇性測試,而且隨著教師與學生接觸頻度和交流密度的增大,同時學生會有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自身的素質(zhì)、能力甚至弱點,從而使教師可以更加全面、準確、動態(tài)、深入地評價學生。我們只有構建起了選擇性、個性化的小班化教育評估體系,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才有機制上的動力和制度上的保障。
五、成績與反思
綜觀整個小班化教育推進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師,是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和實踐操作的反復磨煉。所以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與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對于學校可以將小班化教育推進到什么程度,起了決定作用。學校為了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采取了許多措施,概而言之,有以下幾條:
1.定期開展校本教研訓活動,確定主題進行探討、展示和反思。如,進行課題研究,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欣賞研究》,將小班化教育實驗與書香校園的打造結合起來;通過制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確立發(fā)展目標,明確努力方向;借助《教師專業(yè)成長記錄冊》《小班化教學課堂答問對照表》開展教師評價;通過舉辦小班化教育論壇,匯編小班化教育論文與案例。
2.較大程度上貫徹和落實了新課改理念,兼顧了學生個體差異,更好地開展了因材施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合作意識、學習能力、綜合素質(zhì)普遍得到了提高。
3.促進了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創(chuàng)建了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4.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都得到了更新,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提高。也涌現(xiàn)了一些骨干教師。
雖然學校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但大家也都感到小班化教育實驗最大的困惑是師資不配套,跟不上。因為要采取分層次、個別化教學,教師普遍感到壓力大,工作任務繁重。我們都很注重培優(yōu),但往往忽略了補差。對學生,我們要補差,對教師,我們也要重視這點。校本培訓要真抓實干!要樹立那種“不讓一個教師掉隊”的理念。我想,這
對于學校的意義不會比培養(yǎng)骨干教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