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管理制度
1.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公司應急管理,提高應對有限空間作業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2.應急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快速救援、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整合資源,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的原則。
3.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安全副總為副組長,安監部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安監部,并負責日常管理。
5.公司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應急預案要符合《生產經營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并保持與上級部門應急預案的銜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實際演練情況,適時修訂《應急預案》,做到科學、易操作。
6.應急管理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事故預防、危險辯識、事故報告、應急響應、各類事故處置方案、基本救護常識、避災避險、逃生自救等。
7.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半年進行一次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能力。安監部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8.應急通訊設備保障。公司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9.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根據公司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并對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性能完好。
10.應急處置。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為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要及時組織受威脅群眾疏散、轉移,做好安置工作。
11.成立兼職救護隊,并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能力。
12.應急管理費用由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批,財務部予以保障。
篇2:受限空間風險分析應急計劃
受限空間風險分析應急計劃
1、全面執行CSPC現場HSE管理規定。
2、任何工作必須辦理工作許可證。
3、必須穿戴合適的PPE或根據具體的區域和危險性佩戴指定的個人防護用品。
4、現場一律不準抽煙,只準在指定的吸煙點吸煙。
5、現場增加生活垃圾箱、有害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
6、受限空間內作業必須要有監護人監護,且進行內部氣體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
7、保證受限空間內良好的通風,安裝排風扇或鼓風機。內部工作人員要間斷性的出來呼吸新鮮空氣,必要時,工作人員要身系繩子,繩子的另一端由監護人拉著,確保內部工作人員的安全。
8、高空作業(超過1.8米)必須懸掛雙鉤安全帶。
9、腳手架搭設應按照標準,合格后掛牌使用。
10、所有設備必須經過檢查經檢驗合格后使用。
11、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12、做好文明施工,確保環境不被受到污染。
1、應急計劃
1.1辦理工作票后把本小組的胸卡押在開票室,以確保在該區域工作的總人數。
1.2當裝置級報警響起時,“想二秒,停一秒”,所有人員應關閉設備,切斷電源,緊急撤到開票室集合點,等候清點人數。
1.3當全廠級報警響起時,“響十秒,停五秒”所有人員應關閉設備、切斷電源,緊急撤離到開票室集合點,等候清點人數。
1.4當有人受傷或需要救援時,應撥打裝置區域公用電話緊急聯絡。
1.5隨時保持與裝置級人員的聯系,聽候CSPC相關人員的安排和調遣。
1.6本區域為受限空間,需要執行相關的HSE程序。
2、風險分析
2.1全面執行CSPC現場HSE管理規定。
2.2進入現場或施工時必須把每一名施工人員的胸卡押在PTW office 并做好登記記錄。
2.3任何工作必須辦理工作許可證,動火作業票和其它相關工作許可證件。
2.4必須穿戴合適的PPE或根據具體的區域和危險性佩戴指定的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眼鏡,安全鞋,耳塞等等)。
2.5所有設備必須經過檢查經檢驗合格后使用。
2.6做好文明施工,確保環境不被污染。
2.7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等點火源。必須把手機留在辦公室或營地。
2.8如無任何意外施工人員禁止亂動現場經監視的洗眼器和淋浴器,否則按違章處理。
2.9緊急救援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