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觀后感
通過觀看贏在藍天碧水間,讓我對十二位企業家(袁岳、夏華、李靜、汪小菲、蔡明、李想、毛戈平、張斗、田寧、韓小紅、王江、姚勁波)充滿無比敬意,欽佩他們身上所散發的不服輸、執著和敢于拼搏的創業精神。
節目中十二位明星企業家通過12場商業實戰贏取公益基金,獲勝團隊和總決賽冠軍會捐贈千萬公益獎金與公益組織,以彰顯人們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的關注,號召社會大眾行動起來關注公益、關注環境。12位明星企業家亦將通過商業實戰親身示范,傳授書本上學不到的商業技巧,對于許多我們來說,這就是一堂鮮活的商業課程。
這十二位企業家作為各個公司總裁及CEO,都擁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們有一些也是當代的創業新星,包括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慈銘體檢集團總裁韓小紅、樂蜂網創始人李靜、音悅Tai創始人CEO張斗、航班管家創始人CEO王江、毛戈平化妝集團董事會主席毛戈平,以及來自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合潤麟(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小菲、58同城CEO姚勁波、汽車之家創始人總裁李想、博洛尼家居集團創始人CEO蔡明和盤石網盟廣告創始人CEO田寧。這一群體在事業上都獲得了成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知名度,個個身居要職、位列高管。但在比賽中,他們卻要組成團隊共同完成任務,除了概念性的營銷和策劃外,還要身體力行地完成一線的體力工作,這可真是“折煞”了這些大老板們。平日里,都是他們運籌帷幄、指揮部署,如今卻要接受別人調度、向別人妥協,如此落差讓大佬們個個“原形畢露”,不僅當眾相互吼叫,甚至撕破臉皮抱怨、指責。
首期節目汪小菲擔任評委,向“藍天隊”和“碧水隊”發布任務,第一期任務:幫助合潤麟銷售私家茶飲料(現場銷售時間為2小時,每瓶水4元,沒人不能買超過6瓶飲料)并在任務結束后,用他手里的“一票否決權”判決兩個隊的輸贏。作為“碧水隊”的成員,又事關兩個隊伍的首戰戰績,評委汪小菲自然壓力不小,但權衡之后,他將勝利一票投給了銷售量更高且隊內組織更有序的“藍天隊”,而他公正合理的判定也贏得了一致的贊賞;然而他作為第一期評判員的汪小菲更是在討論中被其他不服氣的選手“圍攻”,氣得當場拍桌發飆離席,并呵道:“我不玩了!退出!”
第一期的任務考察了隊員在24小時內的戰略布局能力和執行能力,最終評判標準有兩個:銷量、品牌理念的展示(可復用營銷方)。具體考察的就是隊員們策劃和執行。
汪小菲設定了兩個營銷地點,北京的SOHO現代城、十里堡新城市廣場,銷售要求:要遵循合潤麟的產品理念、公司的價值。競賽場地選擇:SOHO現代城(人流量200人/小時;場地租金200瓶飲料);新城市廣場(人流量100人/小時;場地租金0瓶飲料)。場地競標:藍天隊派出隊長袁岳和韓小紅;碧水隊派出隊長夏華和姚勁波。碧水隊一下就相中SOHO現代城,但是由于場地租金的原因,夏華采取的策略:聲東擊西,提高對手成本,就是降低自己的成本。由于碧水隊對競爭對手了解和其意圖的判定正確,他們旗勝一籌,夏華覺得韓小紅靠勤儉持家的經營方式的人,他一定對成本摳得非常很所以碧水隊采取策略就是和藍天隊選擇一樣的場地新城市廣場,從而讓新城市廣場產生成本;而藍天隊的策略為了爭得優先權、選擇優先權而把自己的租金成本加大。本可以以零成本拿下新城市廣場的藍天隊,因沒有考慮到對手的精明白白多付出100瓶的成本。
藍天隊再選場地失敗后,隊長袁岳著重強調做好現場管理(確保人流高效率的前進,在一個人流不多的地方試圖把人引下來)。具體目標:銷量;可復用營銷方案。具體分工:總指揮(袁岳)、線上線下導流工作(王江)、外部的資源導流(李靜)、現場控制(張斗)、現場繪畫及化妝(毛戈平)、裝袋(韓小紅)。銷售方案:聯合營銷(每買一瓶水,送10元樂蜂網現金券)。因為樂蜂網是針對青年白領群體的,這兩個其實它承載的消費者具有相關性,很多傳統銷售不懂怎么從網上導流,在網上的通常不知道怎樣跟線下合作,這是一種模式的創新。
碧水隊的具體分工:總指揮(夏華)、現場控制(李想)、網絡招人和到公司宣傳(田寧)、公司宣傳(蔡明)、網絡招人(姚勁波)。銷售方案:私家茶女郎(以平衡七味、喝出健康為主題,希望能夠甄選這一群人到現場,讓他們為健康代言);公司茶女郎(讓公司老板愿意做的公司版本的病毒式營銷,可以把這個茶變成公司的內部用茶,可以印上公司的LOGO,可以作為招待客人的品牌用茶,可以印上自己公司的茶女郎、企業文化、優秀員工等)。
藍天隊的首批訂貨量1500瓶,碧水隊首批訂貨量400瓶。兩隊各補貨量只有一次,10分鐘內補貨能到位。然而兩隊在補貨上的權衡將會成為考驗選手智慧的難點,
它自然也會是決定銷量勝負的關鍵。補多了要從總銷量中減去沒買掉的部分,補少了如果時間富裕又會讓自己坐以待斃,這樣庫存等于買進的成本。
藍天隊的具體做法:直接向個人銷售,以炫目展臺、時尚模特、平衡七妹,聯合營銷體現品牌形象;以流程化包裝、找零服務打通運輸線保證銷量。15分鐘內首批訂貨量全部買完,據工作人員統計188瓶/分鐘因此他們決定第二次的訂貨量為4500瓶。
碧水隊的具體做法:以公益熱賣的模式(直接拜訪陌生的公司,以私家茶女郎的形式售賣),樓下做零售、樓上做品牌,著重推廣茶女郎整體營銷方案。10分種內400瓶賣完,在前期對第二次的訂貨量確定為3600瓶,隨后打聽到藍天隊的總訂貨量為6000瓶時,他們決定他們的訂貨量為5600瓶。這里明顯看出碧水隊缺乏自己對銷量的統計和估計,在訂貨量上出現問題,然而他們還忽視了自己的場地租金為200瓶,所以他們賣完剩下的飲料也將在銷量上輸給藍天隊。
最后在第一期任務上藍天隊獲勝。
藍天隊取勝的關鍵在于現場管理、現場控制,重視細節,能夠預期,雖然在可復用營銷方案不如碧水隊,但他們做好了銷量,做好了現場。
碧水隊失敗在于沒能夠做好預期,分工不夠明確,現場控制一片混亂,執行力不夠。雖然有比較新穎的營銷方案,但銷量落后,整體上不如藍天隊。
藍天隊在袁岳帶領下大家有商有量,確保不浪費任何能人、能事,目標明確,分工細致,領頭坐鎮指揮得當有力,一個策劃看下來讓人會大呼過癮,盡管有最終失敗的可能,但是努力、快樂后反思時不帶遺憾。閑言懶敘,首先反對碧水隊在悉敗之后的態度,尤其隊長夏華對袁岳的指責,認為其只盯著別人的錯,反應過激。首先,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做人做事做企業的過程中必然得到一種反饋,對你認可的即會成為你的客戶,反對的有可能成為你的競爭對手,無感的將會是你要爭取的潛在客戶
這檔節目的現實意義告訴我們困難無其數,從來不低頭
;人總能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失敗的原因。蒙牛說的真好:自信源于實力。它告訴我們創業需要找尋自己的創業團隊然而創業團隊所必需的素質:⑴團結互助——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紅花也要綠葉扶”、“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而且權威數據也表明團隊創業成功的幾率遠遠大于個人創業成功的幾率,創業團隊是必需的。一個創業團隊不團結互助,就不是一個整體。⑵互補性要強——創業團隊為獲得成功,必須掌握非常寬泛的信息、技能、才能和能力,當創業團隊的所有成員在各重要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時,這種成功不太可能出現。理想的狀況是,如果一個團隊成員所具有缺少的東西可以由另一個或者更多的其他成員提供,那么,整體的確大于各部分之和,因為團隊能整合人們的知識和專長。因此,創業者在組建創業團隊時的第一規則是:不要屈從于只和那些背景、教育、經歷狀況與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工作的誘惑。這樣做將在許多方面顯得容易和令人愉悅,但它不能提供新企業所需的豐富的人力資源基礎。而在許多這種情況下,強調互補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更好的策略,因為它可以提供給新企業一種強有力的和多樣性的人力資源基礎。⑶包容性很重要——在這個世上,要想做一番事業,必須具有識人的眼光。這也是作為領導者整合人力資源的第一條件。但光會識人還不行,還要有敢于用人的魄力,容人的膽量。不能像武大郎開店,容不得比自己強的人。大行不顧細謹,成大事者歷來都是心胸似海之人。不僅僅是企業創業需要包容,在我們慢慢走向開放的過程中,包容心也是非常珍貴的品質。因為包容,創業團隊才能更和諧,更有競爭力。⑷集體創新——一般來說,創業團隊并不是一群散兵游勇式的簡單集合體。它與群體最大區別在于團隊內成員間具有相互依賴和密不可分的聯系,而群體則沒有這種特征。但是,作為具有團隊企業家精神的創業團隊組織還具有具備更高的標準,一是要求創業團隊內部能夠正確對待個體成員之間所發生的沖突,二是要求團體內部個體成員與組織之間能夠在相互信任關系的基礎上形成有利于企業成長的心里契約關系。在此基礎上,創業團隊可以凝聚全體團隊成員的力量,并通過這種團隊成員對團隊組織的向心力來推動創新方案的形成和創業決策方案的執行。⑸共擔風險——一是具有異質性的創業團隊成員可能具有不同的風險偏好,創業團隊既可能有極端的風險愛好者,也有可能存在極端的風險厭惡者,更多的創業團隊成員可能處于風險連續統一體中的某一點。如果不同的團隊成員能夠就同一事件發生的風險偏好最終達成共識,那么,冒險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加大。二是利用團隊成員的異質性,不同的團隊成員可以從自身的知識視野認知、分析和評價風險,如果不同的風險感知能夠得到有效整合,那么,對風險正確感知的可能性就會得到提高,進而可以做出更為有利可圖的冒險行為。總體來說,團隊企業家精神要求具有異質性的創業團隊成員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姿態共同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風險,并采取共同承擔風險的方式以減緩由個體成員獨自承擔風險所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和經濟損失壓力。
創業者所必需的素質:誠信、自信、勇氣和領袖精神(創業的無形資產)、愛心(創業成功的催化劑)、社交能力(借力打力覓捷徑)、合作能力(趨勢避害形成合力)、創新精神(創業成功的維生素)、魄力(該出手就出手)、敏銳眼光(識時務者為俊杰)等
篇2:《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觀后感
《物業管理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續影片總共8集,每一集里呈現出我們物業管理的全過程和物業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專家的點評,更是畫龍點睛。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物業管理行業存在的弊端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對我們管理人員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影片拍的很真實,結合我們目前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磨合》這部分所反映的內容對我更為深刻,啟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世紀華庭前期物業工作的開展,講述了瑞康物業管理公司以總經理為首的管理中心人員圍繞接管驗收工作,與世紀華家庭的開發商,施工單位監理等單位艱辛打交道的過程,我覺得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業管理前期介入的時機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介入。從開發商,物業使用人,物業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議,才能減少后期整改,維護管理帶來的麻煩和開支。物業接管工作開展時物業管理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才能降低因把關不嚴造成的后遺癥,減輕改造、增設工程給物業管理帶來沉重的包袱。
由于現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加上人們對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有限認識,造成了物業管理企業在前期介入階段工作開展的難度和復雜性,這必然要求我們物業管理從業人員需具備更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
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業管理工作全過程的影片,雖然拍的很真實,但畢竟只能對某一件事情的處理和具體人物進行詳細描述,留給我們這些物業管理人更多的應該是借鑒,對比和思考。
篇3:《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海爾首席執行官》之觀后感
看完《“海爾”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揚,感動和振奮在心中激蕩,長久潛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喚醒和點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海爾”首席執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卻剛毅挺拔的肩頭,用海納百川的胸襟、用氣吞山河的氣度,以他對市場高度的觸覺及敏銳,高瞻遠矚、居安思危,挑起了“海爾”這一國際品牌。他挑起的不僅僅是一個MakeinCHINA、具有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挑起的是中華民族的大義、責任、使命和榮耀。
“海爾”不是天生的強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形象,源于她精細嚴苛的質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沖敢闖,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爾”博大包容的胸懷,凌然不屈的氣節、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海爾”人的頑強奮進、精益求精。
“高標準,嚴要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永遠是雷打不動的真理。客戶永遠是對的,我們永遠有不足?,F在國內企業將產品質量擺在桌面上,一再強調它的重要性?!百|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等等提法卻得不到廣大職工的重視,全民質量意識仍然得不到提高??床怀鲑|量問題,我們應該加強職業技能學習;可能看出質量問題,卻因粗心大意、視而不見,只重產量忽視質量等原因導致劣質產品的出現,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的。
劇中有一個鏡頭令我極為震驚,記憶深刻。那就是由于“海爾”冰柜一小點劃傷、一顆沒有擰緊的螺絲帽、少上了一顆螺絲釘等看似很小的問題生產出的72臺價值接近20萬的電冰柜,在凌敏的帶領下,集中了所有的“海爾人”在工廠的空地里,掄起鐵錘砸了個稀巴爛。他說:“今天我們要是不砸了它們,明天人家就會來砸我們工廠!”這句話看似平淡樸實,然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不啻真理,意義深遠,著實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上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我們的產品,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并戒驕戒躁,創新的步伐不能停下;嚴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警醒不能渙散......因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策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喜愛而讓我們興旺榮耀,也能夠因為對我們的厭惡和排斥而令我們一蹶不振,不名一文。華麗輝煌的大廈一夜傾倒的事例從來都不缺少,漠視消費者需求導致企業頃刻顛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質量的警種需要隨時敲響,這需要企業全員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職業道德感。
提高產量,狠抓質量,我們任重而道遠。成功人士說,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古訓“有容乃大”,在抓生產質量上,我們應該感謝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人們,而不應該去抱怨、去仇視、去敵對。知不足才會有進步?!叭帐氯债叄帐∪崭?、日創日新”這是對生活、對工作積極的態度。生存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好與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