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學習心得體會
酷暑7月,烈日炎炎,繼校本培訓之后,我校又迎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三新”主題教育活動,它似春潮奔涌波瀾壯闊,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官地鎮中學的所有教職員工正以滿腔的熱情、高昂的斗志,積極投身于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之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態度和百倍的努力來推動官地鎮中學的新崛起、新跨越。
1、新理念: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加強對廣大教師進行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新課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計劃,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使每位擬進入新課程教學的教師接受不低于40學時的崗前培訓,并進一步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改革實踐中,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新課程改革。
3、新技術: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建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培訓、考試和認證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使全國絕大部分中小學教師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學時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廣大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
師德教育: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面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廣泛開展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宣傳,改革師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顯著提高。
培訓后,我個人體會到,“三新”的核心是“新解放”,就是要求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而要解放思想,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開拓創新。所謂創新,就是不能守舊,不能一成不變,要求我們開動腦筋,適應新的發展,開啟新的思維,形成新的理念,提出新的觀點,敢于走前人、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近年來,我進行了堅持不懈地努力和探討,得出的結論就是:只有創新,才有發展。
一、創新理念,振作精神思發展
只有更新觀念、樹立信心,才能正視問題,思考發展。只有敢于面對現實,不等不靠,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創新發展思路,才能樹立“有作為,才能有地位”的發展理念。在大環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自我加壓,不斷增強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斷營造干事創業的氛圍,為干好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創新載體,營造亮點促發展
我們要注重學習,不斷進取,轉變觀念。新課程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而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改變原來的舊的,不適用的教學理念。因此作為教師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才能激發學生興趣,才能培育出更優秀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在新課程改革中,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每一節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讓學生有獨立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地說,這樣學生才會樂于學,樂于接受新知識。
三德育智育并抓
在當今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教育所培育出的人才必須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要求。因此,培養德智兼備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很重要的。在新課程改革中充分體現出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培養了與他人相處,并肩作戰,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型課堂。既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有注重了知識的積累。學習了這么多,了解了新課改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及時掌握新方法,改變舊觀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
篇2:初三新課程教學建議
初三新課程的教學建議
一、從20**年中考看明年命題趨向
1.加強主觀題內容的傳授及訓練;
2.基礎與能力兼顧,以考查各學科能力為主;
夯實雙基,強調能力立意。如果沒有一定提理論基礎,能力提高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對學科基礎知識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另外,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中考已不是以選拔性為主要目的考試,而是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試卷命題以基礎性為主,考查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不出繁、難、偏、怪試題,從這一點來說,也應抓好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
3.加強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習慣、活學活用的能力。考試一般是以社會熱點材料、考生身邊的社會現象為題干,考核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觀點、理論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考察考生對課標要求的知識、能力的掌握程度、對課標要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程度。因此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習慣和活學活用的能力,又能提高課堂的時鮮性,讓課堂常新,竟跟時代命脈,提高應考能力。
4.注重學科之間的整合;
5.在情境中運用學科知識;
提高情景教學的實效性。初中新課程強調情景教學,從課程理念到教材編寫無不反映了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至少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課堂效果好,課堂生動了、學生能積極參與了、問題意識強了、發言主動了;另一方面是基礎知識感受深刻了、扎實了、運用學科語言思考問題和表達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考試的成績提高了。因此我們在調動起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熱愛學習的同時,更必須注意學生是否真正學習到應有的知識和得到了應有的能力,是否準確地掌握了我們學科的基礎知識,是否真正學會了運用我們學科的知識和原理來思考和表達思想、解決問題。
6.突出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強化六種意識
1.強化人文關懷意識
2.強化質量意識
3.強化幫、帶意識
4.強化經驗分享意識
5.強化校內外教學資源整合意識
6.強化學生心理的輔導和調控意識
三、把握初三教學中的幾個要點
1.制訂合理而全面的教學計劃;
2.熟悉并把握新教材;
3.精心設計教學,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4.突出學生的動、知識的實、思維的活、方法的巧;
5.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6.關注課堂上學生的幾種狀態;觀察學生參與的思維狀態;注重學生參與的過程質量;重視學生肢體語言的反饋;
7.抓好初三教學質量應關注的要點
目標→措施→落實(過程)→追蹤→效率
抓好能力;聯系生活;突出語境;增強效率觀念,強化實效性;
思考:對不對、透不透、夠不夠
培養良好習慣,掌握科學方法
四、處理好初三教學中的幾個關系
1.扎實基礎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
2.處理好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的關系
3.處理好新課與復習課的關系
4.處理好訓練與評講的關系
練什么?練能力;練考點;練重點;練薄弱點;練習慣;
評什么?評解題思路;評問題點(易錯點);評學生需要點(薄弱點);評得分點;評本次檢測目標的達成情況;評歸類的問題;
怎么評?老師評;學生評;互動評;
五、強化幾個研究
1.研究課標評價建議及考試說明,把握評價要求;
2.研究考題,研究評分細則,把握評價趨向;
3.研究學生,明確層次及存在的問題;
4.加強備課組的研究,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六、注意幾個問題
1.注意學生層次,把握好標高;重視鞏固學額、切實導優輔差,全面提高各層次考生成績。
2.注意留足學生思考的空間;
3.注重反饋,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
4.注意后期考場答題技巧的指導,強化得分意識;
5.注意逐漸限制學生訓練時間,增強學生答題的時間意識;
6.注意學校與家長的緊密聯系與配合;
七、幾點建議:
1、根據往年效果來看,如果能過充分利用暑假,對初三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希望各位考生尤其是基礎比較薄弱的考生引起足夠的重視。
2、盡量不要報大型輔導班(主要是針對性不強),許多學生報了之后,上課疲憊,精神恍惚,心情不佳,假期過得很累,而收獲不大,失去整個假期的輕松學習、調整狀態的意義。建議找個好老師,有針對性的輔導。一是查漏補缺,二是總結做題思路,三是開闊視野、接觸中考試題,四是學習方法,五是樹立學習的目標、增強學習的信心。
3、暑期學習不應搞題海戰術,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查漏補缺,多總結做題思路,多問幾個為什么,多開闊視野,主要是一些新題型。
篇3:三新學習心得體會
“三新”學習心得體會
酷暑7月,烈日炎炎,繼校本培訓之后,我校又迎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三新”主題教育活動,它似春潮奔涌波瀾壯闊,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官地鎮中學的所有教職員工正以滿腔的熱情、高昂的斗志,積極投身于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之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態度和百倍的努力來推動官地鎮中學的新崛起、新跨越。
1、新理念: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加強對廣大教師進行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新課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計劃,本著“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使每位擬進入新課程教學的教師接受不低于40學時的崗前培訓,并進一步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改革實踐中,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新課程改革。
3、新技術: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計劃”,建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培訓、考試和認證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使全國絕大部分中小學教師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學時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提高廣大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能力。
師德教育: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面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廣泛開展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宣傳,改革師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顯著提高。
培訓后,我個人體會到,“三新”的核心是“新解放”,就是要求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而要解放思想,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開拓創新。所謂創新,就是不能守舊,不能一成不變,要求我們開動腦筋,適應新的發展,開啟新的思維,形成新的理念,提出新的觀點,敢于走前人、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近年來,我進行了堅持不懈地努力和探討,得出的結論就是:只有創新,才有發展。
一、創新理念,振作精神思發展
只有更新觀念、樹立信心,才能正視問題,思考發展。只有敢于面對現實,不等不靠,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創新發展思路,才能樹立“有作為,才能有地位”的發展理念。在大環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自我加壓,不斷增強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斷營造干事創業的氛圍,為干好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創新載體,營造亮點促發展
我們要注重學習,不斷進取,轉變觀念。新課程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而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改變原來的舊的,不適用的教學理念。因此作為教師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才能激發學生興趣,才能培育出更優秀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在新課程改革中,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每一節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讓學生有獨立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地說,這樣學生才會樂于學,樂于接受新知識。
三德育智育并抓
在當今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教育所培育出的人才必須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要求。因此,培養德智兼備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很重要的。在新課程改革中充分體現出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培養了與他人相處,并肩作戰,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型課堂。既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有注重了知識的積累。學習了這么多,了解了新課改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及時掌握新方法,改變舊觀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