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醫院門診換藥室工作制度
換藥室是外科日常治療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換藥過程可觀察傷口變化,對化膿性創口進行清潔消毒。清除創口的分泌、異物、壞死組織,保持引流通暢,消除不利于愈合的因素,控制局部感染,促使肉芽組織生長,加帶創面的愈合;對清潔創口的換藥主要是觀察創口肉芽組級織的生長情況和有無繼發感染,按不同情況選擇用藥、引流或其他處理。
(1)、換藥室-工作制度
(2)、換藥室設備
醫護人員進入換藥室必須衣帽整潔,戴好口罩。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非換藥人員不得入內。 設專人負責,備好各種換藥物品,換藥物品必須保持無菌,并注明滅菌日期,做到一人一次,一用一消毒、滅菌。 在準確掌握每天需要進行手術前處理,術后換藥,拆線人數及時間的基礎上,實施定時換藥。換藥室可同時對三個病人進行換藥或做其他處置,在限定的時間內,保證醫生能夠完成換藥等工作,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則不受定時換藥的限制。 污染的敷料應放在污物桶內,特殊感染的敷料、換藥器械以及懷疑有特殊感染的物品要分別保管,作好標記,嚴格消毒處理,敷料要焚燒。 對清潔和感染創口要分先后換藥,特殊感染不得在換藥室處理。換藥的器械不得接觸容器內無菌物品。 保持換藥室清潔衛生,每日用紫外線消毒二次,每次60分鐘,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
(3)、換藥室-預防措施
(4)、換藥室做的,很小的手術
①保持室內清潔,嚴格執行無菌管理制度,非換藥室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②除固定敷料外(繃帶等),一切換藥物品均需保持無菌,注明滅菌日期,并建立定期檢查制度。
③室內每天要定時消毒,定期采樣培養。
④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特殊感染傷口所換下的敷料及器械必須特殊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⑤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每周更換兩次。
⑥換藥時,無菌傷口應無菌室進行,感染傷口應普通換藥室換藥。
(5)、換藥室-操作原則
(6)、換藥室換藥指南
①換藥所用敷料、器械及藥品均應無菌。
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無菌傷口與感染傷口應分室換藥。
③縫合的清潔創口,一般在術后2日觀察傷口情況,如有發熱、疼痛、滲濕時,要更換敷料。有引流的創口或滲濕的創口需要每天換藥。
④換藥時動作輕巧準確,盡量減輕患者痛苦。
⑤換藥前作好解釋工作,消除病員不必要的顧慮,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嚴重損傷或大面積燒傷患者,換藥時可能引起劇痛,須先應用鎮靜止痛藥。
(7)、換藥室-消毒措施
(8)、器械和敷料的消毒滅菌
器械和敷料的消毒滅菌是換藥室核心工作,這是最有效控制和預防感染蔓延和預防交叉感染直接措施之一。所以,對使用后的器械敷料要認真多次清洗浸泡處理,根據不同的器械、物品分別打包標明器械名稱、打包時間,向消毒供應室交待程序和時間,謹防損壞橡皮類和高分子化學類制品,既能達到消毒目的,又不致損壞器械物品。
(9)、皮膚傷口的正確消毒
皮膚正常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一旦侵入感染部位,如傷口、肺部或無菌的泌尿道等部位,都可產生感染。所以在換藥時,對皮膚的消毒是很重的。無菌傷口從里向外擴大消毒范圍,感染傷口要從外向里消毒,其流水線范圍距傷口至少應10 cm。根據不同傷口,可選擇不同的消毒藥,還要正確使用無菌鑷和有菌鑷防止敷料等物的污染。這樣才能達到正確消毒皮膚和有效消除傷口內的異物及炎性分泌物,促進傷口愈合。
(10)、換藥室-換藥傷口處理
換藥傷口處理根據傷口創面和致病菌等特點,進行分類處理:
① 較清潔的淺表傷口,一般處理后經3 d 換藥1 次,7 d 可全部愈合。
② 污染的傷口要認真清創、縫合并用0. 9 %以上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再用絡合碘消毒, 然后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注射液( TAT) 及抗生素等,觀察傷口有無繼發感染決定換藥間隔時間。
③ 已化膿傷口要以充分引流膿液、沖洗膿腔、清除膿汁及膿苔為原則。堵塞引流不宜太深,使膿液引流通暢并視膿液多少,每日或間日換藥。經久不愈的傷口,要認真尋找原因,多以縫合線結脫落其內或縫線一端固定另一端游離所致,一般膿腔一經切開引流,多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便應防止濫用抗生素。
④ 慢性頑固性潰瘍病應清潔創面促進愈合。消毒周圍皮膚、可用鹽水棉球輕擦創面,敷1 ∶1 000 呋喃西林液,換藥要輕,以免撕脫組織,造成出血,加大創面,對患癌腫性潰瘍要配以抗菌藥紗布換藥,潰瘍面可縮小。
⑤ 特異性傷口,如結核膿腫及竇道,明確診斷后,未潰瘍者不應選擇輕率切開,竇道明確診斷后,未破潰者不應輕率切開,可于健康組織處進針抽吸。竇道形成者,局部配抗菌藥和其他藥,紗條填塞7 d 后治愈,應糾正塞性膿瘍不可治愈的觀點。
(11)、換藥室-人員隔離
①工作人員戴好口罩帽子,換藥前應洗手。
②換藥用具每個病人一套。
③用過的藥碗、鑷子等器器械用肥皂水煮沸30分鐘,清水洗凈后再高壓蒸氣消毒。
④隔離藥碗(如結核、腫瘤、綠膿桿菌)使用后用1%消毒靈深液浸泡1小時后再煮沸消毒30分鐘,用清水洗凈再高壓滅菌,敷料應予焚毀。
⑤隔離病員使用過后治療床,用0.5%消毒靈溶液揩擦。
⑥用0.1%新潔爾滅溶液噴霧及紫外線照射行空氣消毒,每日2次。
⑦每日門診病人結束后,換藥桌、椅、床等用0.25%消毒靈擦洗,地板用0.5%消毒靈擦洗。
⑧每周一次器械總消毒,先用肥皂水洗凈各種器械,再用高壓蒸氣消毒,調換浸泡剪刀、刀片、探針等的滅菌溶液,一般每周更換2次,可根據使用頻度來決定。
⑨每周進行一次環境消毒,用力0.5%消毒靈擦洗墻壁、門窗、桌子椅等。
⑩用福爾馬林、漂加水薰房間,每月1次。
篇2:第五醫院換藥室工作制度
第五醫院換藥室工作制度
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進入換藥室要穿戴工作服帽,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工作態度嚴肅認真,動作輕柔,以減輕病人痛苦及恐懼感。
二、一切換藥物品需保持無菌,并注明消毒日期,超過1周者重新消毒。
三、對清潔和污染傷口,要分先后并在固定位置處理。布局要合理,有條件時感染傷口換藥室與無菌傷口換藥室要分開設置進行處理。
四、特殊感染病人不得在換藥室處理,應在隔離室處理,換下敷料焚燒處理。
五、保持室內整齊、清潔,桌椅每天擦拭消毒一次,紫外線照射一次。
六、換藥物品及各無菌包應每周按規定時間大清洗大消毒一次,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換二次。各類外用藥品,瓶簽標志要明顯,字跡要清晰。
七、嚴格執行管理制度,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篇3:區醫院換藥室制度
區醫院換藥室制度
1.嚴格執行無菌管理制度,非換藥人員不得入內。
2.除固定敷料外(繃帶等),一切換藥物品均需保持無菌,并注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者重新滅菌。無菌溶液(生理鹽水、呋喃西林等)超過三天重新消毒。
3.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換兩次。
4.換藥時,先處理清潔傷口,后處理感染傷口。
5.特殊感染不得在換藥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