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中中學生校外行為準則
A.在社會(做好少年,好青年、好公民)
1、維護國家、人民的利益
①事事維護國家的利益,榮譽尊嚴,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背叛祖國,不損害國家利益。
②事事想到人民的利益,關心,尊重,幫助他人,不損人利已。
③維護集體的利益和榮譽
2、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①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不追跑玩耍,不勾肩搭背,不阻塞交通,過馬路要走人行道,騎自行車靠馬路右邊,騎車不帶人,不放雙手,不超速行車,不闖紅燈。
②乘公共汽車,電車要依次排隊,不擁擠,要主動購票或出示月票,給老、幼、孕婦及師長讓路、讓座,不搶爭座位、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上車。
③在商店購物不擁擠爭吵;在影劇院不嘈雜喧嚷,說話文明,做文明觀眾,不搞惡作參觀博物館,紀念館要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肅靜,觀看演出、比賽時,不起哄滋擾。
④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社會上游蕩,不進游戲室、錄相室、酒吧和營業性舞廳,不進臺球室,不坐茶館。
3、注意公共安全
①不隨身攜帶匕首、三棱刀、彈簧刀等管制刀類。
②不損壞交通設施,不移動交通安全標志,不妨礙交通工具通行。
4、愛護公共設施
①不損壞公共設施(含文化、衛生、交通、通訊、商業服務、供水、住宅設施等)。
②不損壞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5、維護公共衛生
①自覺維護公共場所(公共廁所、游覽勝地、大街小巷、居民大院、體育場館、影劇院的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②患有傳染病時,自覺不去公共場所。
6、講文明,講禮貌
①不穿拖鞋、背心,褲衩到公共場所。
②尊重公共場所的管理人員,演員、裁判員、治安人員、交通民警等。
③尊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④不圍觀外冥、精神病人、乞丐等。
7、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賭博,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不看黃色書刊、黃色錄像。
8、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
①結交朋友要慎重,朋友之間要注意尊重人格,培養親密感情,不搞哥們兒義氣。
②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要互相忠告和勉勵。
③朋友之間的交往,要掌握分寸,大方得體,不可過于隨便。
④鄰居之間要互敬互愛,互相照顧,互相幫助。
B.在家里(做好兒女)
1、尊重長輩和父母,經常同他們交換思想,學習情況,傾吐心里話,主動求得長輩父母的教育、幫助,聽從他們的教導和指點。
2、同兄弟姐妹團結,友愛。
3、關心體貼父母,主動承擔一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為父母服務的工作,盡可能地減輕他們的負擔。
4、不頂撞父母,對待父母不耍態度,不發脾氣。
5、對父母不正確的言行要心平氣和地指出,進行耐心的解說和勸告。
6、未經家長同意,不得擅自外出住宿、也不得擅自留人在家住宿。
7、不向父母提出超過家庭經濟條件的要求,注意生活節儉。
篇2:高校外活動后勤總公司物業優質服務年倡議書
高校外活動后勤總公司“物業優質服務年”倡議書
為了學習實踐***,確定20**年為“物業優質服務年”,我們交大物業希望得到全校師生員工的支持、鼓勵和參與,為重慶交通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我們倡議:
一.培養良好衛生意識,愛護校園環境。做到不隨地吐談,不亂吐口香糖,不亂扔果皮紙屑,勸阻和制止不文明行為。
二.愛護學校公共設施。維護寢室、教室、實驗室及其他校內設施設備的安全和完好,勸阻和制止損壞公物的行為,發現破損的設施設備及時通知我們。
三.綠化美化校園。積極參與“弘揚生態文明,建設綠色校園”的行動,做到不攀折花朵,不踐踏綠地。勸阻和制止損害校園綠化的不良行為。
四.維護正當權益,享受正常物業服務。發現物業設施損壞,請及時通知我們維修或更換。
五.歡迎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物業優質服務年”的活動,對物業服務工作實施和監督,提出意見或建議,對物業服務不負責任,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不符要求的人和事,可向物管中心舉報,對創新物業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表示竭誠感謝。
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是我們的共同需要,持續提高物業質量是我們的一致心愿,讓我們攜手共濟,為共創重慶交通大學的美好未來而共同努力!
客戶服務電話
維修服務
綜合服務
保安服務
后勤服務總公司
篇3:科技大學校外社會化學生公寓管理實踐
全面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進公寓 切實發揮學生公寓育人的作用
——電子科技大學校外社會化學生公寓的管理實踐
【內容摘要】:隨著高等學校的教學體制、教學方式、管理模式的變化,高等學校后勤社會化也在很多學校開始實施。實施學生公寓制后,傳統的班級概念逐步淡化,公寓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以班級作為思政教育基本組織形式和主要工作渠道的情況正在改變,在公寓這一特定的時空,創造性地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公寓育人環境,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已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環。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公寓;育人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逐年推進,高考連年擴招帶來了更大的大學生住宿壓力,各地高校紛紛在校內外建立起學生公寓。公寓日益成為大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成為塑造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優化育人環境、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除了上課之外,宿舍已成為其學習和生活的“主戰場”,這既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許多新的矛盾和困難,同時也帶來新的改革動力和機遇,學生公寓已經成為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一、學校學生公寓建設的基本情況
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深入,社會投資建設的校外學生公寓在高校已較為普遍。在省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電子科技大學吸引社會資金于20**年8月在距校園約100米的建設路建設巷轄區,建成可入住9300名學生的南院學生公寓——潤新學生公寓(包括3棟小高層電梯公寓)、寓苑學生公寓(1棟框架式公寓)。整個公寓占地不足30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每間宿舍都配有固定電話、網線設備、獨立的衛生間和全套臥具。公寓電話、網絡由聯通成都分公司投資建設,學生可使用專用公寓“陽光卡”打電話和上網;公寓采取集中供應熱水,各棟每層設有一個開水房、洗衣間(配備四臺半自動洗衣機),這極大地改善了學生的生活條件,受到了全校師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在管理方面,學校向投資方整體招租,按學院、年級、班級建制統一安排住宿,全部入住統招本科生;由學校負責公寓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投資方組建物業管理中心負責公寓的物業管理和安全。
二、完善學生公寓管理體制,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
公寓制的實施對學生產生一系列影響,學生班級概念逐漸淡化的同時,公寓社區概念在加強,學生宿舍的育人功能日趨凸現。新形勢下,電子科技大學南院學生公寓應如何實施管理與服務,改變管理與服務“兩層皮”的現象,提高學生公寓對學校人才培養的貢獻率?
近3年來,在學校領導和投資方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始終堅持“公寓管理以人為本,生活服務是基礎,安全穩定是關鍵,教育管理是保證,文化建設是載體,公寓育人是目的”的基本工作方針,全面實施以提高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為核心的物業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建設,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舉措,走出了一條屬于學生公寓管理的介于純管理與純服務之間的道路。
(一)、構建一套利于學生公寓育人功效發揮的管理機制,使管理規范化。
目前電子科技大學已基本形成了由學校、公寓管理辦公室、社會三者齊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新機制。
1、建立電子科技大學南院學生公寓管理領導協調小組,對學生公寓管理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和工作協調。該小組由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主管后勤的副校長、主管安全的副校長、學生工作部、保衛處、后勤處、后勤集團、校團委等部門負責人和投資方的法人代表組成。
2、成立學生公寓管理辦公室,負責公寓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代表學校與投資方的工作協調、與公寓所在地的政府部門聯系等。辦公室直接掛靠在學生處,并由學生處一名副處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成員分別來自學生處、保衛處、后勤集團三個部門。
3、投資方分別建立了公寓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公寓日常的物業服務。
4、建立南院學生公寓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協調小組。此小組由公寓所在地街道綜治委主任牽頭,派出所、交警、城管、文化、學校、投資方共同參與,搞好公寓及周邊環境整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