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理核心制度:病房一般消毒隔離管理制度
一、病房內收住患者應按感染與非感染性疾病分別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覽表卡片上做標記。
二、醫務人員進入感染患者房間,應嚴格執行相應疾病的消毒隔離及防護措施,必要時穿隔離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況下,病房應定時開窗通風,每日2次。地面濕式清掃,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發現明確污染時,應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后均要進行終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單每周更換一次。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在規定地點清點更換下的衣物及床單元用品。
五、醫護人員在診治護理不同患者前后,應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劑擦洗。
六、各種診療護理用品用后按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進行處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裝入黃色塑料袋內并粘貼標識,專人負責回收。
七、對特殊感染患者要嚴格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必要時穿隔離衣褲、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飯菜,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九、各種醫療廢物按規定收集、包裝、專人回收。
十、病房及衛生間的拖把等衛生清潔用具,要分開使用,且標記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掛備用。
十一、患者的床頭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濕式清掃,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點部門:如手術室、中心供應室、產房、重癥監護室(ICU、CCU、NICU等)、導管介入治療室、內鏡室、口腔科、透析室等執行相應部門的消毒隔離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關要求執行。
篇2:P醫院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P醫院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一.病人入院時要進行衛生處置(理發、洗澡、換衣、剪指甲等)。
二.病床濕式清掃,一床一套(巾),用后消毒。
三.病人床頭桌每日抹擦,一桌一巾,抹布用后消毒。
四.病房地面濕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刻消毒,垃圾置塑料袋內,封閉運送,感染性垃圾必須置有明顯標識的塑料袋內并按規定送焚燒爐焚燒。
五.藥杯、餐具、便器用后消毒。藥盒每周要消毒清潔一次。
六.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后,床單位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床墊枕芯、棉絮暴曬6小時或紫外線消毒30分鐘以上;床單元用消毒液擦洗;餐具、臉盆等用消毒液浸泡。傳染病人床單元按相應終末消毒原則處理。
七.病人被服每周更換一次,遇有特殊情況,即時更換,不得在病區內清點拋甩,應專用推車送至洗衣房。
八.發現傳染病人,按相應的消毒隔離原則處理。
九.治療室、配餐室、病房廁所有專用拖把、抹布,應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涼干,定期消毒。
十.病室每日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紫外線消毒。
篇3:醫院護理: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醫院護理-35項
十一.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1. 醫務人員在做無菌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換藥車或輸液車上的無菌器械、罐、槽、盤等,使用后應及時蓋嚴,定時更換和滅菌,并注明滅菌日期和開啟日期及時間。
2. 治療室每日定時通風換氣,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掃除一次,無菌物品抽樣做細菌培養,每月一次,并有報告,結果存檔。治療室用的擦布及墩布等應有標記且專物專用。
3. 病室各房間應每日定時通風兩次,每日晨間護理時用濕布套掃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均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 每周至少更換被服一次,并根據情況隨時更換。
5. 患者用過的口服藥杯應浸泡于含氯制劑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換一次。
6. 注射器使用后將針頭棄于銳器收集盒中,注射器放入黃色垃圾袋中,各種器械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7. 餐具每餐后必須執行一洗,二涮,三沖,四消毒,五保潔的工作程序。隔離的患者必須使用一次性餐具。
8. 便盆每周用含氯制劑(有效氯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隔離患者使用專用便器。
9. 治療室、產房、手術室、換藥室要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并做空氣培養。
10. 體溫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劑)溶液中,每日更換消毒液一次,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由專人負責。
11. 門診采取血標本,實行一人、一針、一巾、一止血帶,使用過的棉棍、棉球要集中放入醫用拉圾袋中,以免污染環境。
12. 嬰兒使用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經高壓蒸汽滅菌后備用。
13. 床單元隔離:
13.1 隔離患者有條件時住單間,病室內或病室門口要備隔離衣,懸掛方法正確。
13.2 清潔區掛避污紙,以便隨時使用。
13.4 隔離單位門外應設泡手盆,內盛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250mg/L健之素)溶液。
13.5 患者專用體溫表、藥杯、便器,應用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處理。
13.6 隔離患者用過的醫療器械應用含溴或含氯消毒劑(有效氯含量2000mg/L )浸泡消毒,血壓表、聽診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壓計袖帶若
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在清潔的基礎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劑浸泡30 分鐘后清洗干凈,晾干備用。
13.7 保持室內良好的新鮮空氣流通,必要時在有條件的病室可保持負壓狀態。
13.8 臟被服放入有隔離標志的黃色袋中,送洗衣房單獨消毒后再洗滌。
14. 凡患者有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傷口,應嚴格隔離。所用的器械、被服均要進行消毒處理,所用敷料放入專用塑料袋燒毀。
15. 口腔科護理中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口腔科牙鉆針單支包裝后必須經過高壓滅菌方可使用,做到一人一鉆針。
16. 對呼吸機螺旋管、呼吸氣囊、氣管套管、氧氣用的濕化瓶、牙墊、舌鉗、開口器等使用后應嚴格消毒滅菌,所有接觸過口腔的用具,必須用乙肝有效的消毒方法處理。
17. 各種內鏡使用后必須認真分類清洗,徹底消毒,對乙肝患者應固定內窺鏡,用后進行嚴格消毒。
18. 診療、換藥、注射、處置工作前后,認真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手。
19. 轉科、出院、死亡患者單位要進行終末消毒。
20. 醫療垃圾與生活拉圾分類放置,并有標志,生活垃圾放入黑色袋中,醫療垃圾放入黃色袋中,做到每日清,醫療垃圾應及時送到醫院暫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