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中庭裝飾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投入計劃
(一)、調配計劃
機械設備供應計劃是機械管理的重要環節,合理的供應計劃是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的保障。其相應的設備、規格、數量便顯得非常關鍵,為確保本工程按施工工期優質順利完成,必須配備足夠的施工機械設備。
(二)、保證機械設備供應措施
1)編制合理的機械設備供應計劃,在時間、數量、性能方面滿足施工生產的需要。合理安排各種機械設備在各施工隊(組)間和各施工階段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合理搭配,以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及工作效率。提高設備的經濟效益。
2)根據供應計劃作好供應準備工作,編制機械設備運輸、進場方案,保證按時、安全地組織進場。
3)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提高機械設備的完好率,使計劃供應數量滿足施工要求。
4)合理組織施工,保證施工生產的連續性,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
(三)、機械管理
1、建立現場機械管理制度,安排專職機械操作手和管理人員。
2、建立各種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管理人員向機械操作手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發現故障由專職維修人員修理,機械操作手要定期保養和保護機械。每天班前檢查機械狀況并做好記錄。
4、嚴格安全操作規程持證上崗,嚴禁非機械手操作機械作業。
(四)、技術先進性與機械設備適用性
工程質量的好壞、進度的保證很大程度與施工機械的先進性有關。對于本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將針結實際情況和各工種、工序的需要,合理地配備先進的機械設備及挑選專業水平較高的技術操作人員,最大限度地體現技術的先進性和機械設備的適用性,充分滿足施工工藝的需要,從而來保證工程質量和裝飾效果。
我公司在本裝飾工程的施工中,配備機械設備時,將遵循以下原則:
1)貫徹機械化、半機械化和改良機具相結合的方針,重點配備中、小型機械和手持動力機具。
2)充分發揮現場所有機械設備的能力,根據具體變化的需要,合理調整裝備結構。
3)優先配備本工程施工中必須的、保證質量與進度的、代替勞動強度大的、作業條件差的配套的機械設備。
4)按本工程體系、專業施工和工程實物量等多層次結構進行配備,并注意不同的要求,配備不同類型、不財標準的機械設備,以保證質量為原則,努力降低施工成本。
5)另外,在配備機械設備時,我公司綜合考慮了以下因素:
a.技術先進性。機械設備技術性能優越、生產率高。
b.使用可靠性。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能穩定地保持其應有的技術性能,安全可靠的運行。
c.便于維修性。機械設備要便于檢查、維護和修理。
d.運行安全性。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具對施工安全的保障性能。
e.經濟實惠性。機械設備在滿足技術要求和生產要求的基礎上,達到最低費用。
f.適應性。機械設備能適應不同工作條件,并具有一定多用的性能。
g.其它方面:成套性、節能性、環保性、靈活性等。
(五)、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
附圖-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
(六)、檢驗檢測設備配置表(見下頁)
檢驗檢測設備配置一覽表
序號 設備名稱 規格 單 位 說明
1 測距儀 ND3000 1臺
篇2:企業設備投入使用前期管理制度
企業設備投入使用前期管理制度
總則
第一條設備是企業重要的生產要素,為加強設備管理,促進設備管理現代化,使企業的設備得到充分的使用并得到及時維修、改造和更新,更好地為降低消耗、保證安全生產、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服務。
第二條設備管理與維修要貫徹執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促進生產依靠技術進步,堅持設計、制造、使用和維修相結合,日常維護保養和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結合,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相結合。
第三條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技術、經濟和管理措施,對企業主要生產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全面規劃、合理配置、擇優選購、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適時改造和更新,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技術狀態,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素質,達到設備壽命周期延長、綜合效能高和適應生產發展需要的目的。
設備的前期管理
第四條按照設備綜合管理要求,設備科必須加強設備投入使用前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設備前期管理的各項制度。
第五條實施設備前期管理做好設備的規劃投產階段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設備的規劃決策、外購設備的購置或自制設備的設計制造、設備的安裝調試、設備使用前的初期管理四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組織安排、協調和管理。
第六條設備動力科必須參與或負責設備更新改造、自制設備以及生產技術措施項目和零星購置設備的規劃決策工作,對改進、擴建工程公用設施的設計,設備動力科參與審查后方能實施。
第七條設備規劃方案的確定,應由技術副廠長主持,副總工程師參加,組織各有關部門人員,共同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做出決定,并編制費用預算和資金籌集方案,列入企業技術措施規劃,經批準后,責成有關部門實施。
第八條設備的技術經濟論證,應有幾種方案分析比較,并考慮設備壽命周期費用和設備綜合效率等因素進行評價,選擇最佳方案,在分析對比時,要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搜集的數據準確,運用系統工程、價值工程等觀點評價計算,使選擇的方案、經濟效益最好,投資回收期最短。
第九條設備的選擇要遵循技術先進、經濟效益高、生產適用、維修方便等原則,具體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先進性;
2、設備的生產效率;
3、生產的產品質量;
4、耗能水平;
5、安全環保性;
6、設備的適用性;
7、滿足生產工藝程度;
8、設備的可靠性;
9、設備的維修性;
10、人機匹配操作方便。
第十條外購設備的訂貨,首先選擇能滿足產品生產工藝要求的設備型號,選擇制造質量確定可靠,售后服務好的兩個供應商,對他們的設備技術性能和投資費用進一步對比,從中選定。
第十一條設備在選型時,應盡量與現有機型統一、減少機型繁雜,保留技術先進、可靠性和維修性好的型號,有利于設備管理、維修工作的標準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節約費用(如圖紙、備件、修理、技術準備工作等)。
第十二條設備的訂貨合同管理。設備的訂貨應按企業年度技術措施計劃實施,簽訂合同后建立臺帳,逐項登記,與技術措施計劃核對,發現有未落實的項目,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訂購,已訂購落實的設備,應排出交貨日期順序,按時進行催交和組織到廠,保證新設備早日到廠安裝投產使用。
第十三條設備購置申請的批準程序。全廠所有設備(包括低值易耗設備)的購置,均應有批準依據,新增設備和更新設備按年度技術措施計劃執行,零星購置的設備由使用單位填寫設備新增或更新申請表,經有關部門會簽后,由分管資金平衡的副廠長、副總工程師批準,交設備動力科負責購置。
第十四條企業的重點、關鍵設備,除了要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外,還應由設備主管副廠長決策批準。
第十五條設備動力科應參與或負責設備自制的設計工作,根據企業技術措施規劃或年度技改計劃,由總設計師辦公室下達自制設備(主要包括自制非標準設備)設計任務書,其中應明確規定設備的各項技術參數、可靠性、維修性要求、驗收標準、完成期等內容,技術工藝科學按設計任務書要求,提出設計方案。設備動力科要參加方案的論證,提出自制設備有關可靠性、維修性方面的意見。
第十六條自制專用設備的鑒定。專用設備制造完成后,由制造單位向計劃、工藝、財務、設備部門填報完工通知單,工藝部門m.dewk.cn會同制造車間,對已完工的專用設備進行檢查,并準備有關
資料,向設備動力科發出鑒定通知,設備動力科負責組織,由主管副廠長或總機械師主持,召集設計、制造單位(安裝調試工作由制造單位一并完成)、使用單位、檢驗、計劃、財務及總設計師辦公室等有關部門參加,進行技術鑒定,鑒定合格后,由使用單位簽字確認能夠使用,設備動力科進行移交,再辦理固定資產入賬手續。
第十七條自制設備移交時,設計部門應將下列技術文件資料交設備動力科簽收,整理后歸檔:
1、自制專用設備使用說明書;
2、使用、維修用圖紙及資料;
3、配件、附件清單;
4、備件圖冊;
5、備件和附件或專用工具;
6、精度檢驗單;
7、試車驗證記錄;
8、合格證;
9、費用結算表副本。
第十八條外購設備到廠后,由設備動力科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按照訂貨合同,檢查到貨數量、設備名稱、型號規格,裝箱質量驗收合格后辦理入庫手續,并通知財務科和使用部門及時組織開箱驗收。
第十九條新設備開箱時,由設備動力科會同使用部門共同參加,按設備裝箱單逐一清點主機、輔機、隨機附件、工具和各種技術文件(包括出廠合格證、精度檢驗單、使用說明書),并填寫設備開箱驗收單,若驗收不合格,設備動力科負責查詢,并向有關單位聯系索賠。
第二十條設備動力科要制定新設備安裝方案,經主管科長審核同意后,組織新設備開箱,做好基礎施工和安裝技術準備,關鍵設備的安裝方案要由總工程師或技術副廠長批準后實施。
第二十一條新設備安裝。由設備動力科負責組織,基礎驗收合格后,組織設備出庫、就位、安裝、調試,必要時設備動力科可委托使用部門自行安裝,設備動力科負責安裝技術指導。
第二十二條新設備安裝調試后,由設備動力科組織使用車間、安全管理科、技術工藝科、質檢科、安裝單位等有關人員進行驗收。
第二十三條設備驗收合格后,由設備動力科負責辦理驗收及移交手續,填寫設備安裝驗收移交單、設備精度檢驗記錄、設備運轉試驗記錄、設備附件、工具明細表、隨機備品入庫單等,經參加驗收人員共同簽字后,正式移交給使用部門,隨機附件及工具由使用部門的操作者保管,隨機備品配件由備件庫負責保管,技術文件由設備動力科統一整理歸檔,使用說明書由資料室負責保管。
篇3:室內精裝修工程機械設備投入計劃檢測設備
室內精裝修工程機械設備投入計劃及檢測設備
1、機械的技術先進性與適用性
1.1 我公司在本裝飾工程的施工中,配備機械設備時,將遵循以下原則:工程質量的好壞、進度的保證很大程度上與施工機械的先進性有關。對于本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將針對實際情況和各工種、工序的需要,合理地配備先進的機械設備及挑選專業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最大限度地體現技術的先進性和機械設備的適用性,充分滿足施工工藝的需要,從而來保證工程質量和裝飾效果。
(1)貫徹機械化、半機械化和改良機具相結合的方針,重點配備中、小型機械和手持電動機具。
(2)充分發揮現場所有機械設備的能力,根據具體變化的需求,合理調整裝備結構。
(3)優先配備本工程施工中所必須的、保證質量與進度的、代替勞動強度大的、作業條件差的機械設備。
(4)按本工程體系、專業施工和工程實物量等多層次結構進行配備,并注意不同的要求,配備不同類型、不同標準的機械設備,以保證質量為原則,努力降低施工成本。
1.2 在配備機械設備時,我公司還綜合考慮了以下因素:
(1)機械的技術先進性:機械設備技術性能優越、生產率高。
(2)機械的使用可靠性: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能穩定地保持其應有的技術性能安全可靠的運行。
(3)機械的便于維修性:機械設備要便于檢查、維護和修理。
(4)機械的運行安全性: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對施工安全的保障性能。
(5)經濟實惠性:機械設備在滿足技術要求和生產要求的基礎上,達到最低費用。
(6)適應性:機械設備能適應不同工作條件,并具有一機多用的性能。
(7)其它方面:成套性、節能性、靈活性等。
2、機械設備計劃與管理
2.1 機械設備計劃開工前三日內項目測算出本施工項目所需使用的機具、設備的種類、數量計劃,由公司工程部統一調備到施工現場。對于在施工中損壞的機具、設備可在報公司工程部同意后在當地采購。對于大型、不易搬動的機具設備可地當地租賃公司租賃使用,以保證工程生產的需要。
2.2 本項目的機械配置
本項目所使用的電動工具及設備按II、III 類工具考慮,現場臨時用電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2.3 機具管理
實行施工機具的領用登記制度,以"誰領用、誰保管、誰負責"為原則,防止出現不正常的損壞和遺失。調度好各工序機具的使用,可避免一些工序機具閑置,提高施工機具的使用率,同時還須加強對施工機具的保養,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機具,使用過程中若發生故障應及明排除。工程完畢,應安排專人對機具進行清理、保養之后方可收回倉庫。
3、工具的保管、發放、維修的保障措施
3.1 工具設專門工具房保管,用木箱或木架存放各種小型工具和配件,易于清楚發放。
3.2 對經常性易損配件要有足夠存貨,易于馬上整修。
3.3 倉庫配維修技師2 名和保管1 名。
3.4 切割機、沖擊鉆、風釘槍等易損壞工具要備存貨10 件以上。
3.5 對損壞工具自己不能維修的馬上送專業店維修。
3.6 應掌握工具使用動態,不能用的工具馬上通知項目部購進。
3.7 應在開工前15 分鐘發放工具,做好記錄,下班時收好工具,清點清楚,并作隨時保養。
4、機械設備投入計劃表
該工程從進場到工程竣工工期較短,工期覆蓋面積大,機具的配備及合理安排至關重要,而工程質量、工期能否保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先進機具的配備,為確保施工質量工程的如期竣工,初步擬定主要機具、設備如下:
表4 主要施工機械表
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產地制造年份自有或租賃
5、主要檢測設備表
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