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施工放線方案
該工程平面形狀較為復雜, 因此我們將成立由測量工程師和技術員等四人組成的測量小組,專門負責定位、軸線、標高的測設,保證建筑物的幾何尺寸正確無誤。
施工放線前,應提前復核建筑與周邊紅線的距離,經市規劃部門現場驗線及設計單位確認后方能正式施工。
-1施工測量的控制
-1.1工程平面控制
1、控制點的選取
施工準備期,要作好工程測量控制,根據工程場地實際情況,采用主軸線控制法,測設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樁。設置控制樁點,形成“廿”形主軸線平面控制方案。控制點設在已有建筑物墻上或作地面控制樁。
2、控制點的定位
以城市規劃或建設單位指定的一個紅線樁和一條紅線邊為準用直接測法,進行測設平面控制樁。經過閉合后達到要求精度,即為平面控制標樁。并據此測量出建筑物各軸線。控制點測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墻上的,應用紅三角標記和注明軸線號;地面上的控制點用砼澆筑成300×300×1000mm樁,頂面復以200×200×4mm鋼板,板面上刻十字作為樁點標志,并砌筑窨進形式加以保護。
-1.2工程標高控制
結合本工程外觀造型,至少要設三個現場水準點,以控制和引測建筑物標高,并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校核。根據現場情況設三個水準點樁(利用平面控制樁)。實際測設時,應用精度不低于S3級水準儀。±0.000以上標高引測,主要是沿結構外墻,邊柱或樓梯間等向上豎直進行。水準標高應由三處向上引測,以便相互校核。三處用鋼尺向上引測投點后,把水準儀架設到施工層上,核測三點誤差在3mm以內,再以引測點在施工層上抄測標高。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墻壁上彈出每樓層500水平線,普通粘土磚墻砌好后,同樣彈出每個樓層500線。
-1.3、建筑豎向控制
1、方法
該工程垂直度(豎向)的控制采用激光經緯儀外控法中的延長軸線法進行,方法是將激光經緯儀安置在延長軸線的控制樁上,后視首層軸線后,抬起望遠鏡將軸線直接投測在施工層上。
2、投測中的要點
①、測前要對經緯儀的軸線關系進行嚴格的檢校,觀測時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盤水準管,以減少豎軸不垂直的誤差。
②、軸線的延長樁點要準確,標志要準確、明顯,并妥善保護好。必須以首層軸層線位置為準,直接向施工層投測,避免逐層上投造成誤差積累。
③、取正倒鏡向上投測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經緯儀的視準軸不垂直橫軸和橫軸不垂直視軸的誤差影響。
④、投測主要誤差必須控制在標準以內,即向上投測時的投點標志誤差控制在±3mm以內,照準目標的誤差控制在M照60"/V。D'/P"2以內,經緯儀豎軸不垂直的影響誤差控制在:
以內
以上公式中H為建筑物全高,D'為向上投測時的斜視線長,t為經緯儀水平度盤水準管的分劃值。
V為緯儀望遠鏡的放大倍數,P"為常數。
-1.4工程平面控制
1、控制點的選取
基礎施工前,要作好工程測量控制,根據工程場地實際情況,采用主軸線控制法,測設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樁。控制點設在已有構(建筑物)上或作地面控制樁。
2、控制點的定位
以城市規劃或建設單位指定的一個紅線樁和一條紅線邊為準用直接測法,進行測設平面控制樁。經過閉合后達到要求精度,即為平面控制標樁。并據此測量出建筑物各軸線。控制點測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墻上的,應用紅三角標記和注明軸線號;地面上的控制點用砼澆筑成300×300×1000mm樁,頂面復以200×200×4mm鋼板,板面上刻十字作為樁點標志,并砌筑窨進形式加以保護。
-1.5工程高程控制
本工程施工,至少要設三個現場水準點,以控制和引測建筑物標高,并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校核。根據現場情況設三個水準點樁(利用平面控制樁)。實際測設時,應用精度不低于S3級水準儀。±0.000以上標高引測,主要是沿結構外墻,邊柱或樓梯間等向上豎直進行。水準標高應由三處向上引測,以便相互校核。三處用鋼尺向上引測投點后,把水準儀架設到施工層上,核測三點誤差在3mm以內,再以引測點在施工層上抄測標高。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墻壁上彈出每樓層500水平線,普通粘土磚墻砌好后,同樣彈出每個樓層500線。
-2施測中應注意的問題
1. 觀測時應做到前后視線等長,測水平線時,最好是用直接調整水平儀的儀器高度,使后視時的視線正對準水平線,前視時則可直接用鉛筆標出視線標高的水平線。
2. 由±0.000水平線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測量高差時尺身應垂直和用規定的拉力,并要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
3. 該工程±0.000以上部分施工時,首先應對±0.000以下部分的軸線、標高進行復線校核,如有誤差則進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法將控制軸線重新測出,以此為準來控制以上的軸線標高。
篇2:幕墻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幕墻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a.測量人員以每層的500線與軸線作為基準線進行放線及校核現場結構及埋件尺寸,并確定主體結構邊角尺寸反饋給技術部及早進行邊角龍骨分格尺寸調整。
b、利用鋼卷尺、經緯儀從原始軸線控制點、標高點引測輔助軸線;
c、利用經緯儀、測距儀對輔助軸線進行尺寸和角度復核,確保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并標識于層面;
d、利用輔助軸線,依據縱向龍骨布置圖,用鋼卷尺、經緯儀定出每邊邊角龍骨外表中心位置和每邊中部龍骨外表中心點,復核后標識于層面:
e、利用激光鉛垂儀從標識點向上垂直引測直至斜面層頂,校核后安掛定位鋼絲,利用經緯儀進行雙向正交校核后固定;
f、水平控制:依據《玻璃幕墻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其整幅水平標高偏差≤5MM;
g、幕墻分格軸線的測量放線與主體結構的測量放線配合,對誤差進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積累;
h、每天定時校核,以確保幕墻的垂直及立柱位置的正確;
i、放線的順序:按土建方提供的軸線,經復測后上、下放鋼線,用經緯儀校核其準確性。幕墻支座的水平放線每二個分格設一個固定支點,用水平儀檢測其準確性,同樣按中心放線方法放出主梁的進出位線;
j、每層樓的支座位置,由水平儀檢測,相鄰支座水平誤差應符合設計標準。
篇3:工業產房倉庫項目場地平整測量放線方案
工業產房倉庫項目場地平整測量放線方案
根據現場初勘及前期的調查了解,施工場地建筑物基礎已完成基坑已開挖。我方進場后還要根據確定的施工圖進行場地清理。待"中標"簽訂合同后,組織測量放樣定位圖和詳細編方案。目前根據該工程的特點,對擬建工程做出如下測量放樣方案。
(1測量放線控制:
1、測量現場交接:
現場測量放樣前,應有業主等有關部門,辦理現場交接手續,資料要求準確并進行現場復核并保護固定控制樁位。
2、建立平面測量控制網:
現場測量放樣建立平面測量控制網,控制網設在建筑為四周共16個點,其中標高6個控制點。詳見附圖一測量控制網示意圖。平面測量控制網按照一級網建立,邊長丈量=相對誤差1/30000,測量角度對中誤差為±7",控制網角閉合差WP=4MB,角度調整后的矩形網相對中誤差,Fw[S]=1/20000。
3、建立沉降觀測:
由于該商住樓高度分別為56.85米和50.85米根據設計圖,考慮施工過程及使用后可能會沉降,在建(構)筑物的相對標高處均勻分布沉降觀測點。
4、標高引測:
使用北光廠Ds3水準儀,根據建筑物標高在建筑物的周邊建立標高控制樁。作為施工上部結構階段時高程控制,將已給定的黃海高程點引入到建筑物的控制點上,待±0.00以下部分施工完畢后,引入到室內柱子上,然后從建筑物的四角(或電梯井)用鋼尺引測,閉合后標記于上層柱子樓層標高±1.0米處。
5、使用儀器:
平面控制測量使用DJ2經偉儀,垂直傳遞使用瑞士萊卡光學垂直儀,高程控制測量使用。標高測量使用北光廠Ds3水準儀。
根據各單位的控制點坐標計算出與平面控制網的相對關系,定出各單位的主軸線控制網。由于平面控制網內建筑物較少,但是形狀結構各異,因此各單位定位放樣時應注意如下事項:
6、注意事項:
做出具體的定位圖(最佳途徑),并應有檢驗復查的途徑。連續作業、避免多次測量引起的誤差。測量放樣前,應對各種儀器進行檢測、校正。分單位對控制樁進行編號、區別、避免混淆。由專職測量人員進行現場放樣,并記錄好各種原始數據。定位、放樣的控制樁應埋設在不影響施工,不易破壞而易于找到的位置。
(2場地平整控制:
場地平整主要是為施工及現場放樣提供條件,因此根據建筑物標高,位置,地形、地貌、現場修建排水明渠,匯集地表水使其自然流入原有排水道內,使場地無論是雨天和晴天均應保持施工作業面干燥,該項工作要與擬建設道路及施工臨建相結合。將場地范圍內除圖紙指定保護的實物外所有樹木、雜草、雜物、腐植土等其他障礙物均予以清除,若有墓穴需協調搬遷,被清除的雜物可臨時堆放在監理工程師簽認指定的地點。修建臨時便道,依據原有地形條件結合施工需要來修建臨時便道,供機械進場和運料。
根據圖紙提供資料,在取得監理工程師同意后進行。施工范圍內除設計圖紙和工程指定保護的實物外,所有房屋基礎、雜物、人工構筑物、電桿、電線及其它所有障礙物均應清除。被清除雜物給予外運棄置于指定地點。場地清理留下的坑穴,應用監理工程師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