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業有限公司廠車管理辦法
一、各單位因業務需要專用車輛時得簽呈申請之,由行政部經理核準排定,各使用單位因業務變更而不再使用車輛時,申請程序亦同;
二、編制內司機職責如下:
1、保管車輛鎖匙,廠車回廠及下班前繳回門衛室保管(另一把存總務股);
2、日常保養清潔工作,應填報車輛保養卡;
3、送修保養工作,應填報車輛保養卡;
4、車輛年審(由行政部經理協助);
5、每月月底應填滿油箱;
6、行車行駛證、保險卡、營運證(二級維護)、養路費及車輛購置附加費繳費憑證等,各項行車應備齊證件保管(車輛交接必須點交證件,車輛回廠,行政部經理應清點證件);
三、加油一律由司機申請之;
四、車輛行車記錄表應于每月二號前經行政部經理批閱呈總經理存查;
五、行政部應于每月4號前填報車輛使用月報表;
六、凡司機外勤,因自身原因開快車(超過有關部門所定之車速)、闖紅燈、行錯道、亂超車、亂停車等現象發生被扣證罰款者,公司一律不予報銷費用;
七、司機如因特殊情況,如車體原因或業務需要等被罰款者,由行政部經理判定后予以報銷;
八、如因重大車禍事故,由行政部出面解決,司機承擔相應責任。
篇2:工廠車輛管理規定(5)
> 工廠車輛管理規定(五)(1)因公用車須于事前向行政部按照重要性順序申請調派。
(2)使用人在駕駛車輛前應對車輛做基本檢查(如水箱、油量、機油、剎車、電瓶液、輪胎、外觀等),如發現故障、配件失竊或損壞等現象,應立即報告,否則最后使用人要對由此引發的后果負責。
(3)使用人必須具有駕照,駕駛我須嚴守交通規則,任意放置車輛導致違犯交通規則,損毀、失竊,由駕駛人賠償損失,并予以處分。
(4)車輛應停放于指定位置,停車場或適當位置,駕駛人不得擅將公務車開回家或私用,經公司特許或返回時已逾晚上九時者例外。私用時若發生事故、損毀、失竅等,在扣除保險理賠后全部由私人負擔。
(5)每車應設置“車輛行駛記錄表”,使用前應該核對車輛里程表與記錄表上的記載是否相符,使用后應記載行駛里程、時間、地點、用途等,管理部每月抽查一次。
(6)車輛使用人應愛護車輛,保證機械、外觀良好,使用后應將車輛清洗干凈,車輛保養時按照發下程序作業:
①如由于駕駛人使用不當或疏于保養,而致車輛損壞或機械故障,所需的維修費,應視情況由駕駛員承擔部分費用。
②車輛維修、清洗、打蠟等應先填“車輛維修申請單”,注明行駛里程,核準后方得送修。
③車輛應到行政部指定處保養或者到特約維修廠維修,否則維修費一律不準報銷。凡可自行修理者,均可以報銷購買材料零件費用。
④車輛于行駛途中發生故障或其他耗損急需修復或更換零件時,可視實際需要進行修理,當修理費超過2000元時,應與行政部聯系請求批示。
(7)當發生違規/事故時:
①在無照駕駛或未經許可將車借予他人使用,如果違反交通規則或發生事故,由原規定駕駛人負擔,并予以記過或免職處分。
②各種車輛如在公務途中遇不可抗拒之車禍發生,應行急救傷員,向附近交通警察報案,并立即與行政部主管聯絡;如屬小事故,可自行處理后向行政部報告。
③發生交通事故后,如需向受害當事人賠償損失的,經扣除保險金額扣,其差額酌情由駕駛人負擔一部分。
④意外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在扣除保險金額后再視實際情況由駕駛人與公司共同負擔。凡是違反交通規則而造成的罰款由駕駛人負擔。
篇3:工廠車間設備管理規定
工廠生產車間設備管理規定
資料管理:
1. 維修班對所有設備進行立帳、分類、編號,建立管理卡。
2. 維修班妥善保管設備相關說明書、圖紙等技術資料。
3. 維修班組織各生產班組按照《年度設備保養計劃》進行設備保養,填寫相應的《設備日常保養項目表》及《設備保養記錄》
4. 維修班對關鍵設備進行運行檢查,填寫《設備運行檢查記錄》,并由維修班存檔。
5. 維修班按照《設備周期檢定計劃》對本車間關鍵生產設備進行設備校準,填寫《設備檢測記錄》,并由維修班存檔。
6. 維修人員修復設備后填寫《設備檢修單》,并由維修班存檔。
使用管理:
1. A類設備由車間定人定機操作,B類設備非經班長安排不得串機使用,A類設備非經車間允許不得串機使用。
2. 新上崗、轉崗、調入的設備操作人員在使用設備前,必須對其進行培訓,學習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規范、安全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知識等基本常識。
3. 操作者必須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掌握設備的使用要求、 “三級保養制度”的內容和要求,合理潤滑,經考核合格才能獨立操作。
4. 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超負荷、超規定使用設備。
5. 操作者不準隨意拆除安全裝置及零部件,動力供應中斷時應立即關閉設備的各種開關,將工作機構返回起點裝置,手柄、手把返回正常位置。
維修管理:
1. 設備出現故障后,應立即切斷電源,保持現場,通知維修班維修。
2. 維修人員接到報修后應及時組織維修,對缺少的部件及時向車間反映,以免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
3. 設備維修前必須切斷電源,氣源及水源,維修中必須掛牌操作。
4. 設備沒有修復前,不允許非維修人員擅自使用設備。
5. 備件保管工作要達到科學保管分類、分區、分機型,擺放整齊,標志明顯,規范化。加強防銹、防腐措施。備件不磕不碰、不銹、不變質。
維護保養管理:
設備的“三級保養”包括:設備的日常、一、二級保養。
1. 設備的日常維護: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認真檢查擦拭設備各個部位和加油保養,使設備經常保持清潔、整齊、潤滑、安全,班中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
* 開機前例行檢查設備的潤滑和易松動部位。
* 工作前檢查操作盤上的各指標燈是否正常,各按鈕、開關是否處于正確位置。
* 班中時刻觀察設備運轉情況,有無與正常運轉不同的異常現象。如:聲音、溫度、氣味等。
* 工作中設備長時間不使用時,要及時關閉設備電源。
* 保持設備清潔,每天下班前15分鐘例行擦試并做好交接班。
2. 設備的一級保養:即月保養,每月的27日進行生產設備的月保養,生產不允許時設備運行400-600小時進行一次定期維護,以操作者為主維修工人為輔。
* 清除設備表面“黃袍”及油污。檢查各個配合間隙。
* 部分零部件拆卸,清洗,修復。
* 檢查潤滑油路,清洗油氈,油線,濾油器,清導面等,適當加潤滑油或潤滑脂。
* 清掃電器箱,電動機,電器裝置固定整車安全防護裝置牢靠。
* 清洗附件及冷卻裝置。
3.設備的二級保養:設備運行滿2300-2600小時進行一次小修,小修以維修工為主操作者配合。
* 對設備部分解體檢查維修,更換修復磨損零件。
* 對主軸箱,變速箱,液壓箱,冷卻箱進行清洗加油修復更換易損件。
* 檢查電器箱,修整線路,清洗電動機。
* 檢查,調整,修復精度,校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