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竹木草制品公司異常情況報告和糾編制度
1.目的
確保公司生產、管理過程中出現異常即時得到糾正,防止類似問題以后再次發生。
2.范圍
適用于生產、管理等所有過程。
3.職責
3.1質檢科負責異常情況包括糾偏的歸口管理。
3.2相關部門收集異常情況、分析原因和執行糾偏措施。
3.3總經理批準重大問題的糾偏措施。
4.程序
4.1異常信息的收集
41.1質檢科收集進貨,生產過程、成品檢驗中發現的產品質量異常或產品發生蟲毒害的異常情況,或檢驗記錄、生產過程監控中存在潛在的異常。
4.1.2采購部收集采購過程和供方管理過程的異常。
4.1.3生產部及生產車間收集生產過程、防疫執行過程中發現的異常。
4.1.4廠檢員收集生產防疫監督過程中的異常,以及防疫檢查過程中發現的異常。
4.1.5各部門收集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或潛在的異常情況。
1.各部門對上述收集的現實或潛在異常因素,進行分析后采取如下方式處理:
1.1異常僅涉及本部門范圍,或異常性質比較輕微的,在本部門內采取糾偏措施。
1.2異常涉及全公司范圍內,或異常性質嚴重的,按照規定向質檢部主管進行異常信息反饋報告。品質部主管根據反饋報告的信息采取糾偏措施并將措施記錄在《糾偏措施實施驗證單》上。
4.3出現下列情況時,各部門必須進行異常信息反饋并采取糾偏措施:
4.3.1在原料入庫檢驗中,發現原料嚴重不符合質量要求或有異常問題。必須填寫異常情況記錄單,由供貨商簽名轉業務科,業務科檢查原因,制定糾正措施,上報公司經理,進行整改。
4.3.2.染劑、膠水、內襯布料、海綿等含有毒有害物質,在抽檢檢測中發現質量不合格,必須上報經理,停止不合格原料的使用,業務科制定糾正措施。進行整改,必要時通過溯源制度檢查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產品,對不合格產品進行召回。
4.3.3最終檢驗中發現產品質量嚴重不合格,或有異常的問題,必須通知生產科,上報經理,進行原因檢查,由生產科制定糾正措施,進行整改。
4.3.4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由生產科長和有關負責人檢查產品在生產、倉儲、衛生、除害、發運過程中,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對異常情況進行記錄。評估異常情況可能導致的后果,制定糾正措施,上報經理。
4.4質量體系運轉異常情況
由質檢科檢查質量體系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進行糾正,并上報經理。
4.5因質量問題被客戶或輸入國檢驗機關檢查出不合格產品,必須及時上報臨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調查原因,進行整改。
篇2:對生產進行有效管理之生產異常報告單
更多精品來源自 維修如何對生產進行有效管理之生產異常報告單
1、定義
本標準所指的生產異常。是指造成制造部門停工或生產進度延遲的情形,由此造成的無效工時,亦可稱為異常工時。生產異常一般指下列異常:
⑴、計劃異常
因生產計劃臨時變更或安排失誤等導致的異常。
⑵、物料異常
因物料供應不及時(斷料)、物料品質問題等導致的異常。
⑶、設備異常
因設備、工裝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導致的異常。
⑷、品質異常
因制程中出現了品質問題而導致的異常,也稱制程異常。
⑸、產品異常
因產品設計或其他技術問題而導致的異常,或稱機種異常。
⑹、水電異常
因水、氣、電等導致的異常。
2、生產異常報告單內容
發生生產異常,即有異常工時產生,時間在十分鐘以上時,應填具《異常報告單》。其內容一般應包含以下項目:
⑴、生產批號
填具發生異常時正在生產的產品的生產批號或制造命令號。
⑵、生產產品
填具發生異常時正在生產的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
⑶、異常發生單位
填具發生異常的制造單位名稱。
⑷、發生日期
填具發生異常的日期。
⑸、起訖時間
填具發生異常的起始時間、結束時間。
⑹、異常描述
填具發生異常的詳細狀況,盡量用量化的數據或具體的事實來陳述。
⑺、停工人數、影響度、異常工時
分別填具受異常影響而停工的人員數量,因異常而導致時間損失的影響度,并據此計算異常工時。
⑻、臨時對策
由異常發生的部門填具應對異常的臨時應急措施。
⑼、填表單位
由異常發生的部門經辦人員及主管簽核。
⑽、責任單位對策(根本對策)
由責任單位填具對異常的處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