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所雨水泵房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況
雨水泵房位于坐標A=173.5、B=10.00~A=135.50、B=196.00 之間,占地面積156.0m2,為鋼筋混凝土池體結構。池體埋深-4.45m,露出地面1.20m。
2 施工順序
打設一級輕型井點 →土方開挖至→砼墊層 →池體底板施工→池體結構施工→井點管拔除 →土方回填 →雨水泵等設備安裝。
3 施工方法
3.1 井點降水施工
井點降水采用8m 長井點管,打設一級輕型井點降水,井點管用導管沿基坑圍成封閉,布設一套真空泵進行抽水。
3.2 池體施工
a)地基驗槽結束后,立即進行墊層砼澆筑,并在第二天彈出模板線,作為立模的依據。
b)池體分兩次施工,第一次做到底板以上300,第二次做到頂面。
c)施工縫采用“凸”形縫,施工縫處理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處理:“應清除施工縫處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
d)鋼筋在鋼筋場內成型,現場進行綁扎,砼澆搗全部采用商品砼,用泵送入模。
e)綁扎墊塊確保保護層厚度。
f)當受力鋼筋采用焊接接頭時,同一截面的鋼筋接頭,應相互錯開,不宜超過該截面鋼筋總截面的50%,綁扎接頭時,不得超過該截面鋼筋總截面的25%。
g)池體施工采用定型鋼模板,模板固定采用φ48×3.5 鋼腳手管排架固定,立桿間距為1000,并有足夠的剪刀撐,墻板部分水平方向設置φ12@750,垂直方向設置φ12@600 對拉螺栓,對拉螺栓采用雙螺帽。對拉螺栓中間焊50×50×4 鋼板止水片,焊逢為四周滿焊以防止在螺栓處滲水。大模板所用的對拉螺絲端頭采用塑料定型墊塊。
h)外腳手架的排距為1000,柱距為1800,步距為1800,設置剪刀撐,每步腳手上設兩道欄桿,剪刀撐與地面的傾角在45°~ 60°之間。外腳手架與砼墻面水平向每隔5.4m,垂直向每隔3.6m 設一個拉接點。外腳手立桿下須墊道木或槽鋼。外腳手架的施工負載不大于300KN/m2。
i)采用商品砼,砼泵車硬管布料。板墻澆筑采用分層澆筑法,所有板墻均勻同步上升,每層500。嚴禁泵管集中一點布料、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j)加強混凝土澆筑的過程控制,嚴格控制現場坍落度。砼澆筑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等的情況,如發現異常立即處理。為確保澆筑質量,澆筑時明確每人負責的區域,并作好記錄,做到責任明確。
k)池體為抗滲混凝土,須按規定留置抗滲試塊,每次須做兩組,一組六塊,其中一組在標準養護室養護,另一組同條件養護。
篇2:變電所雨水泵房工程施工方案
變電所雨水泵房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況
雨水泵房位于坐標A=173.5、B=10.00~A=135.50、B=196.00 之間,占地面積156.0m2,為鋼筋混凝土池體結構。池體埋深-4.45m,露出地面1.20m。
2 施工順序
打設一級輕型井點 →土方開挖至→砼墊層 →池體底板施工→池體結構施工→井點管拔除 →土方回填 →雨水泵等設備安裝。
3 施工方法
3.1 井點降水施工
井點降水采用8m 長井點管,打設一級輕型井點降水,井點管用導管沿基坑圍成封閉,布設一套真空泵進行抽水。
3.2 池體施工
a)地基驗槽結束后,立即進行墊層砼澆筑,并在第二天彈出模板線,作為立模的依據。
b)池體分兩次施工,第一次做到底板以上300,第二次做到頂面。
c)施工縫采用“凸”形縫,施工縫處理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處理:“應清除施工縫處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
d)鋼筋在鋼筋場內成型,現場進行綁扎,砼澆搗全部采用商品砼,用泵送入模。
e)綁扎墊塊確保保護層厚度。
f)當受力鋼筋采用焊接接頭時,同一截面的鋼筋接頭,應相互錯開,不宜超過該截面鋼筋總截面的50%,綁扎接頭時,不得超過該截面鋼筋總截面的25%。
g)池體施工采用定型鋼模板,模板固定采用φ48×3.5 鋼腳手管排架固定,立桿間距為1000,并有足夠的剪刀撐,墻板部分水平方向設置φ12@750,垂直方向設置φ12@600 對拉螺栓,對拉螺栓采用雙螺帽。對拉螺栓中間焊50×50×4 鋼板止水片,焊逢為四周滿焊以防止在螺栓處滲水。大模板所用的對拉螺絲端頭采用塑料定型墊塊。
h)外腳手架的排距為1000,柱距為1800,步距為1800,設置剪刀撐,每步腳手上設兩道欄桿,剪刀撐與地面的傾角在45°~ 60°之間。外腳手架與砼墻面水平向每隔5.4m,垂直向每隔3.6m 設一個拉接點。外腳手立桿下須墊道木或槽鋼。外腳手架的施工負載不大于300KN/m2。
i)采用商品砼,砼泵車硬管布料。板墻澆筑采用分層澆筑法,所有板墻均勻同步上升,每層500。嚴禁泵管集中一點布料、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j)加強混凝土澆筑的過程控制,嚴格控制現場坍落度。砼澆筑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等的情況,如發現異常立即處理。為確保澆筑質量,澆筑時明確每人負責的區域,并作好記錄,做到責任明確。
k)池體為抗滲混凝土,須按規定留置抗滲試塊,每次須做兩組,一組六塊,其中一組在標準養護室養護,另一組同條件養護。
篇3:消防水池施工方案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
施工準備
材料要求及主要機具:
1水泥:宜用325號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亦可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有侵蝕性介質作用時,應按設計要求選用。
砂:用中砂,不得含有雜物。含泥量不得超過3%,使用前必須過3~5mm孔徑的篩。
外加劑:防水粉、防水油,也可采用有機硅防水劑、氯化物金屬鹽類防水劑。均應按產品說明書正確使用。
主要機具:灰板、鐵抹子、陰陽角抹子、半截大桶、鋼絲刷、軟毛刷、八字靠尺、榔頭、尖鑿子、捻鏨子、鐵鍬、掃帚、木抹子、刮杠等。
作業條件:
1結構驗收合格,已辦好驗收手續。
地下防水施工期間做好排水,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工為止。排水、降水措施應按施工方案執行。
預留孔洞、管道進出口等細部處理完畢。
操作工藝
一、工藝流程:
墻、地面基層處理
→刷水泥素漿→抹底層砂漿→刷水泥素漿
→抹面層砂漿→刷水泥砂漿→養護
二、基層處理:
1、混凝土墻面如有蜂窩及松散的混凝土,要剔掉,用水沖刷干凈,然后用1∶3水泥砂漿抹平或用1∶2干硬性水泥砂漿捻實。表面油污應用10%火堿水溶液刷洗干凈,混凝土表面應鑿毛。
2、磚墻抹防水層時,必須在砌磚時劃縫,深度為10~12mm。穿墻預埋管露出基層,在其周圍剔成20~30mm寬,50~60mm深的槽,用1∶2干硬性水泥砂漿捻實。管道穿墻應按設計要求做好防水處理,并辦理隱檢手續。
三、混凝土墻抹水泥砂漿防水層
1、刷水泥素漿:配合比為水泥∶水∶防水油=1∶0.8∶0.025(重量比),先將水泥與水拌合,然后再加入防水油攪拌均勻,再用軟毛刷在基層表面涂刷均勻,隨即抹底層防水砂漿。
2、6~0.65,稠度為7~8cm。先將防水粉和水泥、砂子拌勻后,再加水拌合。攪拌均勻后進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為5~10mm,在灰末凝固之前用掃帚掃毛。砂漿要隨拌隨用。拌合及使用砂漿時間不宜超過60min,嚴禁使用過夜砂漿。
3、刷水泥素漿:在底灰抹完后,常溫時隔1d,再刷水泥素漿,配合比及做法與第一層相同。
4、抹面層砂漿:刷過素漿后,緊接著抹面層,配合比同底層砂漿,抹灰厚度在5~10mm左右,凝固前要用木抹子搓平,用鐵抹子壓光。
5、刷水泥素漿:面層抹完后1d刷水泥素漿一道,配合比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做法和第一層相同。
四、磚墻抹水泥砂漿防水層
1、基層澆水濕潤:抹灰前一天用水管把磚墻澆透,第二天抹灰時再把磚墻灑水濕潤。
2、抹底層砂漿:配合比為水泥∶砂=1∶2.5,加水泥重3%的防水粉。先用鐵抹子薄薄刮一層,然后再用木抹子上灰,槎平,壓實表面并順平。抹灰厚度為6~10mm左右。
3、抹水泥素漿:底層抹完后1~2d,將表面澆水濕潤,再抹水泥防水素漿,摻水泥重3%的防水粉。先將水泥與防水粉拌合,然后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用鐵抹子薄薄抹一層,厚度在1mm左右。
4、抹面層砂漿:抹完水泥素漿之后,緊接著抹面層砂漿,配合比與底層相同,先用木抹子搓平,后用鐵抹子壓實、壓光。抹灰厚度在6~8mm之間。
5、刷水泥素漿:面層抹灰1d后,刷水泥素漿,配合比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方法是先將水泥與水拌勻后,加入防水油再攪拌均勻,用軟毛刷子將面層均勻涂刷一遍。
五、地面抹水泥砂漿防水層:
1清理基層:將墊層上松散的混凝土、砂漿等清洗干凈,凸出的鼓包剔除。
2刷水泥素漿:配合比為水泥∶防水油=1∶0.03(重量比),加上適量水拌合成粥狀,鋪攤在地面上,用掃帚均勻掃一遍。
3抹底層砂漿:底層用1∶3水泥砂漿,摻入水泥重3%~5%的防水粉。拌好的砂漿倒在地上,用杠尺刮平,木抹子順平,鐵抹子壓一遍。
4刷水泥素漿:常溫間隔1d后刷水泥素漿一道,配合比為水泥∶防水油=1∶0.03(重量比)加適量水。
5抹面層砂漿:刷水泥素漿后,接著抹面層砂漿,配合比及做法用底層。
6刷水泥素漿:面層砂漿初凝后刷最后一遍素漿(不要太薄,以滿足耐磨的要求),配合比為水泥∶防水油=1∶0.01(重量比),加適量水,使其與面層砂漿緊密結合在一起,并壓光、壓實。
7養護:待地面有一定強度后,表面蓋麻袋或草袋經常澆水濕潤,養護時間視氣溫條件決定,一般為7d,礦渣硅酸鹽水泥不應少于14d,此期間不得受靜水壓作用。冬期養護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
六、抹灰程序,接槎及陰陽角做法:
1、抹灰程序,一般先抹立墻后抹地面。槎子不應甩在陰陽角處,各層抹灰槎子不得留在一條線上,底層與面層塔槎在15~20cm之間,接槎時要先刷水泥防水素漿。所有墻的陰角都要做半徑50mm的圓角,陽角做成半徑為10mm的圓角。地面上的陰角都要做成50mm
以上的圓角,用陰角抹子壓光、壓實。
2、五層做法總厚度控制在20mm左右。多層做法宜連續施工,各層緊密結合,不留或不少留施工縫,如必須留時應留成階梯槎,接槎要依照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接槎位置均需離開陰角處200mm。
質量標準
一、保證項目:
1、原材料(水泥、砂)、外加劑、配合比及其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2、水泥砂漿防水層與基層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
二、基本項目:
1、外觀:表面平整、密實、無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陰陽角呈圓弧形,尺寸符合要求。
2、留槎位置正確,按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三、成品保護
1、抹灰架子要離開墻面15cm。拆架子時不得碰壞口角及墻面。
2、落地灰要及時清理使用,做到活完腳下清。
3、地面上人不能過早。
四、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空鼓、裂縫:基層未處理好,刷素漿前混凝土表面未進行鑿毛,油污處未用灰堿刷洗干凈,以致出現空鼓、裂縫。另外,養護不好,養護期限不夠,也是原因之一。
2、滲漏:各層抹灰時間掌握不當,跟得太緊,出現流墜。素漿干的太快,抹面層砂漿粘結不牢易造成滲水。接槎、穿墻管等細部處理不好,易造成局部滲漏。必須按規定認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