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技術措施
測量放線及標高的控制
1、主軸線設計
(1)選定一條主軸線,主軸線盡量位于場地中央,主軸線定位點應不少于三個。
(2)縱橫軸線要互相垂直,若縱軸線較長時,橫軸線應采取多點控制,縱橫軸線的長度能控制整個建筑物場地的范圍。
(3)主軸線中,縱橫軸各個端點應布置在場區的邊界上,為便于恢復過程中損壞的軸線點,必要時主軸線各個端點可布置在場區外的延長線上。
(4)為便于定線,軸線點不要落在建筑物上,各種管線上和道路中。
2、主軸線點精確位置的測定和主軸線方向調整
(1) 主軸點精確位置的確定:
按角度交會法所測定主軸點的初步位置,不會正好符合設計位置,因而必須將其聯合在測量控制線上,并構成簡單的典型圖形,如三角中插入一點,固定角插入一點等,然后進行三角測量和平差計算,求得主軸點實測坐標,并將其與設計坐標進行比較,根據它們的坐標,將實測點與設計點相對位置繪于透明紙上,在實地以測量控制點定向,改正至設計位置。
(2)主軸線的控制
主軸點放到實地上,并非嚴格在一條直線調整的方法,可以在軸線的交點上測點軸線的交點,測定軸線的交角β,測角中誤差不應超過±2.5〃。若交角不為180°,應按下列公式計算改正值δ
a.b
δ=-────(90-β/2).1/p
a+b
改正后必須用同樣方法進行檢查,其結果與180°之差不應超過±5〃,否則仍應進行改正。
3、軸線垂直度的控制
軸線豎向傳遞測量方法用經緯儀投點測量法。
(1)將基礎工程定位放線時所作的控制點,作延長線打樁作點水平長度尺寸,必須大于高度值,在四個面各作延長線,各在一定距離50cm以上設置控制樁,作為架設經緯儀的觀測點作保護,角度應為90°,如不符合90°應修改。
(2)隨著建筑物不斷升高,須逐層向上傳遞各條軸線投點作連線,將經緯儀搬到樓頂,用經緯儀對中整平后,首先將視線照準樓四邊的豎線標志,然后分別用正,倒鏡投測點中作為該層樓面平面軸線,作連線按圖紙尺寸放出每層平面軸線點。
柱、梁板的施工測量控制
1、柱垂直度控制
本工程控制柱垂直度應首先計算出各柱軸線中心點平面位置的坐標(*、Y),將它們與柱施工到任意高度的標高(H)一起組成三維坐標( *,Y,H),然后利用經緯儀可進行三維坐標測量的功能,將經緯儀架設在控制點或臨時控制點上(臨時控制點已經精確測定),按( *、Y,H)對柱進行空間定位,即可保證柱施工垂直度完全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2、梁板施工測量控制
梁板施工的測量控制主要是控制梁的標高,而標高的控制則可通過測量垂直距離來實現。施工時,將經緯儀架設在控制點或臨時控制點上,利用經緯儀可直接測量兩點間垂直距離的功能,由梁上某一位置的設計標高,計算出該位置到儀器位置的垂直距離ΔH(ΔH=設計標高-控制點或臨時控制點標高-儀器高),經緯儀即可定出設計標高的實際位置。
沉降觀測點大樣見下圖
篇2:施工測量放樣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施工測量放樣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于施工前,由施工技術人員現場進行技術交底,依據設計圖紙用墨紙劃出裝修物的位置,經技術人員勘查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一切尺寸準確性以圖紙設計為準。
2、放樣項目包括:
A、樓層建筑標高; B、墻面材料分割線
C、櫥柜位置 D、龍骨定位
E、門位置線 F、地面材料分割線
在地坪放樣確定后,應于施工范圍內設置標準水平線,同時,完成地坪高程差校對、墻面龍骨定位線及天花板高程彈線作業,以提供施工人員做為地坪及立面施工的微調依據。
3、配合監理工程師指示,于局部放樣點釘以風鋼木作為放樣確認點(此確認點包含地材放樣線及樓層水平線)。
篇3:高層住宅施工測量方法和措施
高層住宅施工測量方法和措施
1校對測量儀器
對所有進場的測量器具進行周期檢定,符合檢定標準的才可以進場用于工程測量;與業主辦理有關測量的交接手續;對規劃設計提供的定位樁、紅線樁和水準點進行復測;對現場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要求持證上崗。
2復核水準點及坐標點
熟悉和了解甲方在施工現場提供的水準點和坐標點,并根據建筑總平面圖進行復核,確保工程坐標的準確性。
水準點引測
根據業主提供的由規劃勘測部門設置的水準點引測現場施工用水準點,采用精密水準點進行數次往返閉合,其精度要求符合《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的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網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方法測定。
測量方法:采用閉合導線法測量,示意圖如下:
3工程軸線控制
業主提供定位樁(或紅線樁)及成果一份。
根據建筑物的分布情況,現場布設矩形控制網(I級),矩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見下表:
矩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邊長(m)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誤差
一級100-3005〃≤1/30000
一級300-10012〃
本工程采用全站儀和經緯儀、水準儀進行測量。
矩形控制網的布設(定位)原則和方法
a.控制點點位選擇在通視良好、易于長期保存的地方。
b.依據場區總平面及軸線關系圖,進行場區矩形控制網規劃,并布設矩形控制網。首先在各定位樁(或紅線樁)架設儀器,采用極坐標方法布設四角點,經過觀測、平差、調整,固定矩形控制網,然后采用內分法,根據建筑物軸線關系及施工段的劃分定出各主要軸線方向樁。各主要軸線控制樁布置圖暫略。
c.地上部分各層施工時的軸線傳遞,采取軸線投測法,將全站儀(或經緯儀)安置在軸線控制樁上,后視墻底部的軸線標點,用正倒鏡取中的方法,將軸線投到上層樓板邊緣上,當軸線投到上層樓板上后,要用鋼尺實量其間距作為校核,其相對誤差控制在1/2000以內。
4高程和垂直度控制
業主應提供該工程所需的水準點,不少于3個,測量等級為I等。
現場埋設三個半永久性基準點,距離建筑物不宜小于25米,距離回填土邊線不宜小于15米,埋設深度不少于1m(冰凍線以下)。其結構見下圖:
水準點的高程應根據場區永久水準基點引測,采用II等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
往返測量誤差不超過±1 mm(n為測站數),或±4 mm。
測量儀器采用全站儀。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采用該儀器對場區內埋設的三個半永久性水準點聯測,測出三點高程,依據三個半永久性水準點測出設計標高±0.000m,做好標記。
標高的傳遞以鋼尺進行,將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以內。
5沉降觀測
本工程按地基規范附錄一的要求做好沉降觀測,觀測有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
沉降觀測時間: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基礎施工完測量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層或開始和完成一項工種各觀測一次(如:設備安裝前測量一次;設備安裝后再測量一次);工程完工測量一次;工程竣工時再測量一次。如一項工種施工期時間較長,應在施工期間進行一~二次觀測。
為保證首次觀測值的精度,除采用精密水準儀進行測量外,對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應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后確定。
6建筑物定位放線:
選用極坐標法進行建筑物定位放線測量,步驟如下:
在基坑開挖前,根據業主提供的城市坐標點及相對位置和設計施工圖,在現場內設控制線,組成本工程基礎、主體施工軸線控制網,本工程控制網采用全站儀測投,保證各控制線間距誤差在±3mm以內,并使控制線與本工程的縱、橫軸線平行,以便于施工測量。
控制點(坐標點)應避開施工用水、用電線路、料場等地方,沿施工循環道邊緣布置控制點,控制點用砼固定,必要時設防護欄桿。
依據規劃勘測部門提供的坐標樁,以及總平面布置圖施測,進行建筑物定位放線,復測無誤后,申請規劃勘測部門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