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石砼屋面工程施工工藝及監理細則
1、準備階段
1.1施工單位所使用的水泥、砂、碎石、鋼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材料進場見證抽檢取樣合格后應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
1.2設計圖紙齊全,并有相對應的施工技術資質、專業技術人員及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細石砼防水層不適用于設有松散材料保溫層的屋面及受較大震動或沖擊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砼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2、施工階段
2.1操作工藝
制作鋼筋網片--鋼筋隱蔽驗收--留分格縫--按要求配制,澆搗砼--砼養護--分格縫處理--蓄水試驗
2.2監控要點:
鋼筋的品種、規格、位置及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水灰比不應大于0.55,砂率宜為35%-45%,不得使用火山灰水泥,用礦渣水泥時應采用減少泌水性的措施。鋼筋網片在分格縫處應斷開;細石砼厚度不應小于40MM,與基層應設置隔離層,砼表面平整、壓實抹光,無裂縫。泛水、檐口、分格縫做法要正確,與天溝、檐溝及屋面結構等交接處應做柔性密封處理。保證砼養護時間及質量,嵌縫材料質量及做法應符合要求。
2.3監理工程師每日將監理工作記錄于《監理日記》中,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一般不符合項,口頭指令施工單位整改,對較嚴重的不符合項,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經整改自檢合格后填報《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經監理工程師得復查確認,對需向業主專項說明的事項及需確認存證事項以《監理工作聯系單》報送相關單位。
3、細石砼屋面質量通病的防治:(見下表)
現象原因防治對策
屋面開裂滲漏基礎沉降,板剛度不一,分隔縫設置不合理,砼級配不正確,振搗不密實,養護不到位,分隔縫填縫不密實,連接處、相交處防水處理不到位。提高結構穩定性及板整體剛度,分隔縫設置合理。填縫密實,控制砼配合比,振搗密實,細部處理到位,養護到位。
4、驗收階段
⑴質量標準執行GB50300-2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和GB50207-2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主控項目:
1)細石砼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細石砼防水層不得有滲漏或積水現象。
3)細石砼水層在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變形縫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密封材料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嵌封材料嵌填必須密實、連續、飽滿,粘結牢固,無氣泡、開裂、脫落等缺陷。
一般項目:
1)細石砼防水層應表面平整、壓實抹光,不得有裂縫、起殼、起砂等缺陷。
2)細石砼防水層的厚度和鋼筋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3)細石砼分格縫的位置和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4)細石砼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5MM。
5)基層應牢固、干凈、干燥,表面應平整、密實。
6)密封防水接縫寬度的允許偏差為+10%,接縫深度為寬度的0.5-0.7倍。
7)嵌縫的密封材料表面應平滑,縫邊應順直,無凹凸不平現象。
⑵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復驗報告,雨后或淋水、蓄水檢驗,觀察檢查和和檢查鋼筋隱蔽驗收記錄,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⑶檢查數量: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但不少于3處。接縫密封防水,每50M檢查一處,每處5M,但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全部進行檢查。按施工單位檢查數抽查其中的30%,但均不少于3處,或與施工單位共同檢查,監督施工評定結果。
⑷驗收順序: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填寫《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填報《工程報驗單》向專業監理工程師申請報驗。驗收合格,簽返《工程報驗單》;驗收不合格,退返《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經整改自檢合格后填報《監理工程師通知回復單》并重新報驗。
⑸未經檢查驗收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篇2:屋面工程施工方案:細石砼防水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細石砼防水
——細石砼防水層施工要點
(1)施工順序
細石砼防水層的施工程序如下:屋面結構層施工→板縫澆灌細石砼→板縫及節點密封處理→找坡、找平→做找平隔離層→綁扎防水層鋼筋安裝分格縫木條及邊模→刷脫模劑→現澆砼防水層→砼二次壓光→取分格縫木條和邊模拆除→養護砼→分格縫清理及刷處理劑→嵌填密封材料→固化后做蓋縫保護層。
(2)防水層砼配合比設計至關重要
砼應達到規定的強度等級且不小于C20。而且:
砼的水灰比不應大于0.55
每立方米砼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30kg
砼中的含砂率宜為35%~40%
砼中的灰砂比宜為1:2~1:2.5
滿足上述要求,才能提高砼的密實性,提高砼的抗風化能力和減緩碳化速度,提高砼的抗滲性能。
(3)在細石砼防水層下加設隔離層
為使砼防水層與結構層脫開,避免或減少由于砼結構撓曲變形和溫差變形等對防水層的影響,使兩者能相對活動,不致因相互約束影響而造成防水層開裂,在細石砼防水層下加設隔離層。隔離層可用石灰砂漿、粘土砂漿、紙筋或麻刀石灰、或在水泥砂漿上鋪一層細砂,再鋪一層卷材作隔離層等多種做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
(4)合理分倉,并做好密封處理。防水層分格縫的位置應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的交接處,并應與屋面結構層的板縫對齊,使防水層因溫差影響、砼干縮、結構變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層裂縫,集中到分格縫中,以避免板面開裂。在分格縫中嵌填柔性密封材料,使剛性防水層變為一個連續的整體,以提高屋面防水功能。
(5)合理配筋。在砼防水層中應配置雙向φ4@100~200mm的低碳冷拔鋼絲網片,并在分格縫處斷開,以增強砼防水層板塊的剛度和整體性。新規范中考慮到細石砼防水層的上表面更易受溫差變形的影響而產生裂縫,因此規定鋼筋網片上在防水層中的位置應盡量偏上,以承擔溫差變形產生的應力。同時還考慮到板面碳化對鋼筋的影響,所以新規范規定保護層的厚度應不大于10mm。
(6)保證足夠的砼厚度。新規范規定細石砼防水層的厚度不應小于40mm,如過薄時,砼失水很快,水泥水化不充分,降低了砼的抗滲性能。
(7)嚴格施工時的板面處理工藝。細石砼防水層表面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排水速度,而且還會影響砼的耐久性,使板面過早風化、碳化;或者內部疏松,成為滲水通路而造成屋面滲漏。因此在新規范中強調了以下幾點:
①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板面厚薄要均勻一致;
②采用機械震搗,提高砼的密實性;
③砼收水后應進行二次壓光,以切斷和封閉砼中的毛細管,提高抗滲性能;
④抹壓時嚴禁在砼表面灑水、加水泥漿或撒干水泥,以防龜裂脫皮,降低防水效果。
(8)強調充他養護。養護是細石砼防水層及其重要的最后一道式序,養護不好會造成砼早期脫水,不但會降低砼強度,而且會由于干縮而引起砼內部裂縫或表面起砂,使抗滲性能大幅度降低。所以新規范規定在砼澆筑12~24h后應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9)改進節點做法,加強成品保護。由于節點構造不合理或施工粗糙,常常是導致節點滲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節點均應采取"剛柔結合,以柔適變"的做法,使各種節點均應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封。另外細石砼防水層完工后,應避免在其上鑿孔打洞,破壞了防水層的整體性,這一點對細石砼防水層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