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法與試驗
一、預應力錨桿施工:
預應力錨桿與土方開挖相互配合好,挖土標高至錨索以下500mm時,進行錨索施工,錨索錨固體強度達設計要求15MPa即錨索注漿養護5~7天時方可張拉錨固,再進行下部土方開挖。
1、定位成孔:
基坑開挖至要求標高后,進行錨索定位,按設計位置及標高嚴格放點,并做好標記,孔位偏差小于50mm,鉆孔傾角偏差允許±2.0,鉆機就位后,按設計要求的傾角對中進行成孔,成孔直徑Ф140。
由于本工程地質條件差,采用錨索鉆機進行套管跟進、高壓水和沖擊鉆具切削沖洗土體鉆孔,以防止成孔時出現塌孔、縮徑現象,影響成孔質量。套管外徑Ф133,鉆孔時,盡可能使各孔口橫向成一線,要求偏差±5㎝。成孔完成后,在孔內注入清水將孔內泥漿置換出孔口,完成清孔作業。
為保證文明施工及不影響土方開挖,沿基坑底邊挖設排水溝槽,將泥漿引至集水坑集中抽走。
2、一次注漿:
水泥采用普P.O32.5R,水灰比0.5,清孔完后用BW-150高壓泵進行一次注漿,將一次注漿管插至孔底,以慢速連續速度注漿,直至鉆孔內的水及雜質被置換出孔口,孔口流出水泥濃漿為止。待桿體置放后,隨即將一次注漿管拔出。
3、桿體制作及置放:
桿體制作時應比設計長出1.0~1.5m,以滿足鎖定需要,定位骨架間距1.5~2.0m,鋼絞線用鐵絲均勻捆于骨架周圍,二次注漿管固定于定位骨架中心,在錨索自由段,鋼絞線上滿涂黃油,以塑料套管包裹,以保證鋼絞線與水泥漿體脫開。在制作好的桿體及二次注漿管緩慢施入錨索孔內。
4、二次高壓注漿:
一次注漿完成2.0~3.0h后,用止漿袋將孔口封堵密實,進行二次高壓注漿,注漿壓力保持2.5Mpa,一次和二次注漿水泥用量總和不得低于50㎏/m。
5、錨索驗收及張拉鎖定
本工程錨索驗收根據規范驗收數量不小于錨索總數的5%。預埋件、腰梁安裝完畢和錨固體強度達14Mpa時,對錨桿進行張拉、鎖定。檢驗屬于對錨索施工后實際抗拔能力的檢驗,而非破壞性試驗,故檢驗方法按照《**地區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SJG05-96)以及《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22:90)檢驗方法,本工程按臨時性工程要求進行檢驗。最大檢驗加荷為錨索設計軸向拉力的1.2倍,其初始荷載取錨索設計軸向接力的0.1倍,然后按0.25倍,0.50倍,0.75倍,1.00倍,1.20倍分級加載,各級觀測時間除最大級別1.2倍15分鐘外,其余各級均為5分鐘。每次測得三次錨頭位移量。檢驗設備采用YCW-100穿心千斤頂電動油泵加載,通過油泵上油表控制加荷噸位,通過量測千斤頂活塞出露量與整體下沉量來求得錨桿拔出量。錨索驗收合格后可對每根錨索逐根予以鎖定,鎖定荷載20KN,錨索張位采用1000KN級穿心千斤頂,張拉設備在錨索驗收前須經計量部門進行標定,以標定參數作為現場張拉的依據。
二、錨索試驗
在錨索養護7天后進行拉拔力檢驗。由于養護期未達到14天,養護7天的強度僅達到設計值的70%,故檢驗時按70%的設計承載力乘以1.2倍進行檢驗,檢驗方法參考《**地區建筑深基坑技術規范》,根據檢驗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利于及時對設計施工進行調整,錨索隨機抽取7根進行抗拔力檢驗。
篇2: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法試驗
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法與試驗
一、預應力錨桿施工:
預應力錨桿與土方開挖相互配合好,挖土標高至錨索以下500mm時,進行錨索施工,錨索錨固體強度達設計要求15MPa即錨索注漿養護5~7天時方可張拉錨固,再進行下部土方開挖。
1、定位成孔:
基坑開挖至要求標高后,進行錨索定位,按設計位置及標高嚴格放點,并做好標記,孔位偏差小于50mm,鉆孔傾角偏差允許±2.0,鉆機就位后,按設計要求的傾角對中進行成孔,成孔直徑Ф140。
由于本工程地質條件差,采用錨索鉆機進行套管跟進、高壓水和沖擊鉆具切削沖洗土體鉆孔,以防止成孔時出現塌孔、縮徑現象,影響成孔質量。套管外徑Ф133,鉆孔時,盡可能使各孔口橫向成一線,要求偏差±5㎝。成孔完成后,在孔內注入清水將孔內泥漿置換出孔口,完成清孔作業。
為保證文明施工及不影響土方開挖,沿基坑底邊挖設排水溝槽,將泥漿引至集水坑集中抽走。
2、一次注漿:
水泥采用普P.O32.5R,水灰比0.5,清孔完后用BW-150高壓泵進行一次注漿,將一次注漿管插至孔底,以慢速連續速度注漿,直至鉆孔內的水及雜質被置換出孔口,孔口流出水泥濃漿為止。待桿體置放后,隨即將一次注漿管拔出。
3、桿體制作及置放:
桿體制作時應比設計長出1.0~1.5m,以滿足鎖定需要,定位骨架間距1.5~2.0m,鋼絞線用鐵絲均勻捆于骨架周圍,二次注漿管固定于定位骨架中心,在錨索自由段,鋼絞線上滿涂黃油,以塑料套管包裹,以保證鋼絞線與水泥漿體脫開。在制作好的桿體及二次注漿管緩慢施入錨索孔內。
4、二次高壓注漿:
一次注漿完成2.0~3.0h后,用止漿袋將孔口封堵密實,進行二次高壓注漿,注漿壓力保持2.5Mpa,一次和二次注漿水泥用量總和不得低于50㎏/m。
5、錨索驗收及張拉鎖定
本工程錨索驗收根據規范驗收數量不小于錨索總數的5%。預埋件、腰梁安裝完畢和錨固體強度達14Mpa時,對錨桿進行張拉、鎖定。檢驗屬于對錨索施工后實際抗拔能力的檢驗,而非破壞性試驗,故檢驗方法按照《**地區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SJG05-96)以及《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22:90)檢驗方法,本工程按臨時性工程要求進行檢驗。最大檢驗加荷為錨索設計軸向拉力的1.2倍,其初始荷載取錨索設計軸向接力的0.1倍,然后按0.25倍,0.50倍,0.75倍,1.00倍,1.20倍分級加載,各級觀測時間除最大級別1.2倍15分鐘外,其余各級均為5分鐘。每次測得三次錨頭位移量。檢驗設備采用YCW-100穿心千斤頂電動油泵加載,通過油泵上油表控制加荷噸位,通過量測千斤頂活塞出露量與整體下沉量來求得錨桿拔出量。錨索驗收合格后可對每根錨索逐根予以鎖定,鎖定荷載20KN,錨索張位采用1000KN級穿心千斤頂,張拉設備在錨索驗收前須經計量部門進行標定,以標定參數作為現場張拉的依據。
二、錨索試驗
在錨索養護7天后進行拉拔力檢驗。由于養護期未達到14天,養護7天的強度僅達到設計值的70%,故檢驗時按70%的設計承載力乘以1.2倍進行檢驗,檢驗方法參考《**地區建筑深基坑技術規范》,根據檢驗情況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利于及時對設計施工進行調整,錨索隨機抽取7根進行抗拔力檢驗。
篇3:預應力錨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預應力錨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張拉端處外側應設有防護檔板和警告標志。
2、檢查夾片、錨具,如有損傷,應及時更換。
3、夾片應有足夠強度使錨具不致變形。
4、空載運轉,校正千斤頂和壓力表的指標噸位,定出表上的數字,對比張鋼絞線所需噸位及伸長度。檢查油路應無泄漏,確定正常后,方可作業。
5、作業中,操作要平穩、均勻,張拉時端頭不得站人。拉伸機在有壓力情況下嚴禁拆卸液壓系統中的任何零件。
6、在測量鋼絞線時的伸長或擰緊螺帽時,應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員必須在側面操作。
7、張拉時,不準用手摸或腳踩鋼絞線。
8、作業后,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千斤頂全部卸荷并拉伸設備放在指定的地點進行保養。